2024
07-15
07-15
科学家在火星上有重大发现,人类起源于火星?火星像被破坏的地球 NEW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到底是从哪里的?又是如何形成的?几千年以来,人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关于人类的起源,经历了神创论、进化论两个阶段,现在普遍认为,进化论是正确的,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生物,生物再由简单到复杂,最后进化成智慧生命。但是,近些年来,进化论也受到质疑,人类的学名叫智人,属于哺乳动物、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在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当中,人是唯一的人科动物,也是唯一的人属、人种,在动物界,科与科、属与属、种与种之间的差别很大,比如猫科动物大约有14个属38个种,猫...
Read More >
距离地球600光年之外,有一颗和地球一样大小的行星,这颗行星的母恒星叫做开普勒22,而这颗行星则被命名为开普勒22b。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卫星在系外发现了开普勒22b,令人十分吃惊的是开普勒22b竟然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和地球一样的生命环境、生命适居性,这更令人惊异的是开普勒22b距离地球整整有600光年!在这样的距离之外,居然有这么一颗和地球相似的行星,开普勒22b有没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星际移民的首选地呢?难道真的会有一天人类会在开普勒22b这颗行星上生活、工作、建立新的家园吗...
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内可能有一个极为罕见的黑洞。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NASA / ESA天文学家在半人马座欧米茄星团中发现了7颗理论上不可能存在的奇怪恒星。这些恒星的运行速度快得不可思议,却依然在环绕某个看不见的物体飞行。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围绕飞行的,可能是一个神秘的“中等质量黑洞”,且这个黑洞可能是迄今为止人们在银河系内发现的第二大黑洞。中等质量黑洞的质量相当于100至10万个太阳,是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的“缺失一环”。理论上这些黑洞在宇宙中的数量...
由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科学家在寻找宜居星球、生命星球时,都会参考地球的环境,例如这颗星球是否存在大气层、是否存在水、表面温度是否适宜等。在确定了这些参考因素后,科学家在寻找宜居星球、生命星球时,会对一些环境和地球相似的星球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在距离地球大约48光年远的鲸鱼座内存在一颗超级地球,它的大小大约为地球的1.7倍,质量是地球的5.6倍。这颗超级地球被称为“LHS 1140 b”,它环绕一颗红矮星运行。根据天文学家掌握的...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无数令人费解的神秘现象。而当这些现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探测仪器中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外星人在尝试联系我们吗?最近,天文学家们就遭遇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谜团——来自外太空的创纪录25个重复快速射电暴(FRB)。这一切始于一个平凡的天文观测之夜。位于加拿大的一座大型射电望远镜正静静地扫描着星空,试图捕捉到那些来自遥远星系的微弱信号。然而,就在这座望远镜的接收器中,突然出现了一连串异常强烈的射电脉冲。这些脉冲不仅强度极高,而且重复出现了25次,...
这是一个隐藏在星团中心的难以捉摸的黑洞。黑洞是通向深渊的宇宙陷阱。它们通常有两种尺寸。第一种是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当它们燃尽时,会坍缩成一个奇点,相当于我们太阳质量的五到十倍,被压缩成比这句话末尾的句号更小的东西。第二种已知类型是巨型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甚至数十亿倍。它们居住在星系的黑暗中心,吞噬任何经过附近的恒星。它们一定与星系形成的早期密切相关。真正难以捉摸的是所谓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为数百或数千个太阳质量。它们是黑洞演化中“缺失的一环”吗?其中一个最好的候选者...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天体,它们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质量和引力,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其束缚,这就是黑洞。黑洞,这个看似科幻的概念,实则是现代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的存在挑战着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引领着科学探索的前沿。本文AJE美国期刊专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讨论黑洞的秘密。黑洞的发现与定义黑洞的概念最早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黑洞可能真实存在于宇宙之中。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约翰·惠勒首次提出了“...
物质填充空间的基本定律表明,空间的所有维度永远不可能被物质填充。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穿过宇宙的光线不可能无限地移动,它会在传播700亿光年的距离后停止。空间填充世界构造的物理图景,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们也知之甚少。为什么量子粒子具有波动性?为什么它们在许多情况下通常表现得很奇怪,并且运动与物体运动的规律完全不同?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我们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它们本质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机制。电子不断地围绕位于原子中心的粒子旋转。为什么物质不是由简单粒子堆叠在一起组成的...
宇宙浩瀚无穷,人类一直想飞到银河系之外的深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但因为科技水平有限,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才刚刚飞出太阳系。现在,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恒星,乘上它的行星,我们或许可以驶向银河系之外的太空。人类刚飞出太阳系如果给宇宙画一幅地图,那人类抵达之地犹如一粒尘埃,小到让人难以看见。但越是未知,我们就越想知道它到底长什么样。虽然通过天文望远镜,人类可以获得千万光年之外的宇宙信息,但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最远也才刚飞出太阳系。这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天文数据我们都无法获取...
表面温度20℃的海洋,出现在任何一颗行星上,都会让我们忍不住联想到生命。最近,在48光年外的鲸鱼座,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这样的天体。这里有一颗恒星,名叫LHS 1140,又叫Gliese 3053、2MASS J00445930-1516166。它的半径大约是太阳的1/5,不过年龄略大一点,形成于差不多50亿年前。它所处的距离虽然仍然是人类航天器无法企及的,但对于我们的望远镜来说,也算是比较友善的距离了。在它的周围,天文学家一共发现了3颗系外行星,依次被命名为LHS 1140b...
快科技7月12日消息,云南大学官网发文称,该校团队直接测量了银河系的半径,约1.9万光年,几乎是之前估计的两倍。据了解,此次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连建辉副教授团队利用APOGEE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数据,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连建辉介绍称,过去基于指数盘的假设,人们发现银河系的半光半径(约1万光年)比同质量星系偏小,属致密星系。最新研究颠覆了这一假设,开拓了银河系整体物理性质测量、银河系-河外星系...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落幕了其首次全面模拟火星环境的生存实验,为人类迈向火星居住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为期378天的封闭挑战中,四名精挑细选的志愿者——分别扮演着飞行任务指挥官、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的关键角色,被安置于一个精心构建的160平方米全封闭环境内。这个模拟火星基地,坐落于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不仅内部装饰采用了火星特有的红色土壤元素,还配备了齐全的私人生活空间,包括温馨的卧室、现代化的厨房...
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情有独钟,尤其是在明亮的月光下,人们不仅寄托了情思,更留下了无数的诗作名篇。同时,一直以来人们对月亮也充满了好奇,并留下了“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亮”的有趣故事。一直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的科技竞技才促使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的千年梦想,阿姆斯特朗也是一举成名,天下皆知。自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自那以后只到现代,时间又过去了50多年,即使科技比当时要高出很多,却再没有别的人登陆上去。关于这一点,有些说是月球背面是外...
出品:科普中国作者:谢基伟(南京大学)监制:中国科普博览编者按:为拓展认知边界,科普中国前沿科技项目推出“未知之境”系列文章,纵览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突破极限的探索成果。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发现之旅,认识令人惊叹的世界。在大众对宇宙最关心的问题之中,排在前列的无疑是对“第二地球”的探索了。天文学家已经在浩瀚的宇宙中发现了5000多颗系外行星,但是其中处在宜居带的类地行星的数量大概仅有几十颗颗。因此,每次发现一颗宜居带类地行星,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它不断地告诉我们,虽然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