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 颠覆霍金猜想!数学家证明极端黑洞可能存在 NEW 霍金 50 年前提出的猜想被颠覆了!数学家们最新证明,极端黑洞可能存在。 这与霍金等人在 1973 年提出的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相悖。极端黑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指黑洞表面或事件视界的引力为零,它的表面不吸引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把粒子推出到黑洞中心,还是无法逃逸。而且由于黑洞的温度与表面重力成正比,表面重力不存在即意味着黑洞没有温度,无法发射热辐射。这又与霍金辐射理论相违背,该理论提出黑洞不是完全“黑暗”的,而是能以特定方式缓慢向外辐射能量,从而逐渐失去质量并最终可能消失。但... Read More >
202408-22 美国在月球上安“钟表”,妄图抢占先机?中俄第一个说不 NEW 现在月球上几点了?这是现在航天大国都在思考的问题,正当大家还在疑惑的时候,美国突然跳出来大喊,都听我的,我说几点就是几点。 表面上看,一个时间标准,好像决定不了什么,但实际上,美国的矛头对准的还是中俄。不久前,白宫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达命令,要求赶紧制定出具体的方案。不过,NASA认为,虽然“协调世界时”是地球上用于记录时间的黄金标准,但这个标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月球。 因为这背后有科学依据,时间受到重力的影响。如果我们在地球和月球上分别启动两个完全同步的时钟,... Read More >
202408-22 JWST观测揭示:宇宙膨胀速度或迎来新共识 NEW 宇宙膨胀,埃德温·哈勃的这一里程碑式发现,至今仍牢牢占据着宇宙学探索的最前沿,成为引人入胜的未解之谜。尽管我们已知宇宙在持续膨胀,但在精确测量其速度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境——哈勃张力,这一现象揭示了不同测量方法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那么,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天文学观测网络和技术的飞跃,科学家们是否能揭开宇宙膨胀背后的秘密,从而解开这一宇宙级谜题?哈勃张力,作为现代宇宙学领域的重大挑战,其核心焦点在于哈勃常数的测量差异。这一数值,代表着宇宙膨胀的速度,却因测量方法的不同而产生... Read More >
202408-22 为啥人类逐渐不愿再研究金星?专家:越了解金星,越让人绝望 综述 金星是太阳系内最亮的行星,因其明亮的光芒被称为“启明星”或“长庚星”。它的直径约为12,104公里,几乎与地球的直径相当(地球直径为12,742公里)。质量大约是地球的0.815倍,因此金星常被称为“地球的姐妹星”。科学家们最早对金星产生兴趣,部分原因是它与地球的相似性——大小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甚至离太阳的距离也相对接近。起初,大家都以为金星可能是个温暖湿润的地方,或许还会有海洋和生命。然而,随着探测任务的展开,情况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金星的探索史 最早的金星... Read More >
202408-22 科学家发现神秘天体在太空中疾驰 速度是声速的1500倍 据英国《都市报》8月20日报道,科学家发现,一个比地球大27000多倍的巨大天体正高速在银河系中疾驰,它有可能完全逃离银河系,飞向星系际空间。这个天体正在以超过120万英里每小时的速度穿过银河系,该速度几乎是声速的1500倍。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确定这个天体到底是什么,不过有人认为它是一颗褐矮星。褐矮星是比行星大的恒星,不过它的大小不足以像太阳那样维持长期的核聚变。据悉,这颗天体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80倍,这使它正好处于恒星和褐矮星的边缘,这种天体有时被称为“失败的恒星”。美国... Read More >
202408-22 倒霉恒星定期供喂物质,科学家成功计算黑洞进食日历 一对恒星在路过黑洞后,其中一颗被完全吞噬,另一颗虽然侥幸逃脱,但轨道改成绕黑洞运行,并周期性被后者吃掉一部分物质。现在,天文学家除了正确预测该黑洞何时吃掉恒星部分物质,还计算出它的下一顿恒星进食时间表。 根据NASA钱德拉拉X射线天文台、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ESA XMM-牛顿卫星数据,天文学家在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如何、何时消耗物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距地球约8.6亿光年的星系中心,坐落一个质量约太阳5,0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2018年天文学家发现由该黑洞吞噬物质引发... Read More >
202408-22 银河系有4000亿颗恒星,太阳公转的路上,会撞上其他恒星吗?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银河系的恒星数量下限为1000亿颗,上限约为4000亿颗。当然,这只是星数。每个星系都有不同数量的行星,还有无数的小行星。刹那间,银河系中的天体数量从几千亿以指数级增长。太阳带着地球穿过银河系。这太危险了。每当一颗恒星迎面飞来,整个太阳系就注定了……?银河系有多少颗星星? 20世纪初之前,天文学家一直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所以人们在观测时并没有意识到有些天体并不在银河系中。比如,赫歇尔数出十万多颗星星,绘制出银河系的位置,梅西耶把各种天体数出来... Read More >
202408-22 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理论头上的乌云“最后秒差距”,终于有了解释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始终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的目光。我们所熟知的黑洞仿佛是宇宙中的“吞噬者”,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质量,还能使周围的时空发生扭曲。然而,当科学家们试图解释超大质量黑洞(SMBH)的形成时,却面临着一个至今未解的难题——“最后秒差距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无法理解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通过合并更小的黑洞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规模。这个谜团困扰了天文学家几十年,也促使他们不断寻找新的理论和方法来破解这个难题。现在,科学家们可能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提... Read More >
202408-22 月球每年飞离地球4厘米,彻底脱离的时候,就是地球流浪之时 当人们晚上遥望星空的时候,总会发现一轮明月当空。而正常情况下,人们所观察到的月亮并不是只有圆形,它会根据时间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状,比如在每个月初时,人们所看到的月亮便是月牙形状。而到每个月中旬的时候,月亮就会渐渐变圆润,为此,古人将这几种现象称为“月朔”和“月望”。尽管在普通人的眼里,月亮是一个很普通的天体,只要晚上天朗气清的时候,人们都会抬头望见明月,古人为了赞美月亮,曾作下不少关于月亮的经典诗作。然而,实际上月亮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天体,不仅发生在月亮身上的传说有很多,... Read More >
202408-22 星空有约丨今年首个“超级月亮”现身夜空,你看见了吗? 这是8月19日晚在江西南昌拍摄的“超级月亮”与滕王阁“同框”。(星空摄影师戴建峰 摄) 新华社天津8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8月20日凌晨,今年首个“超级月亮”如约现身夜空,我国天气晴好地区的公众于19日晚至20日晨赏拍到了这轮“胖月亮”。 这是8月19日晚在浙江宁波拍摄的“超级月亮”。(星空摄影师刘钊 摄) “超级月亮”不是一个天文术语,本质上是“近地点满月”,也就是满月时月球正好位于近地点附近。月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转,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一点称为近地点... Read More >
202408-22 新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反超氢-4反物质:推动揭开宇宙大爆炸之谜 快科技8月22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机构的科研人员通过参与RHIC-STAR国际合作实验研究,首次在相对论重离子金金碰撞中发现名为“反超氢-4”的反物质,这是目前科学家在实验上观测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央视新闻报道称,这是目前科学家在实验上观测到的最重的反物质超核,该发现使人们在反物质及正反物质对称性的探索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对未来人类揭开宇宙早期大爆炸之谜也将有推动作用。反超氢-4由一个反质子、两个... Read More >
202408-19 NASA发现一颗流浪天体,每秒狂飙400多公里,或能飞出银河系 流浪行星,很多人都听说过。在自然条件下,如果行星系统中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过于复杂和强烈,就有可能导致某颗行星被弹出行星系统,成为流浪行星。其实,像流浪行星等流浪天体在宇宙中并不罕见。NASA下属科研团队通过广域红外探测器任务的数据搜寻银河系中的褐矮星踪迹时,就在太空中发现了一个正在正在以大约100万英里的时速穿越茫茫太空的流浪天体,该天体被研究人员命名为CWISE J1249。天文学家发现这个天体的质量很小,可能是一颗褐矮星或者白矮星,但不可能是一颗行星,因为在遥远的太空... Read More >
202408-19 银河系的诡异天体,比宇宙古老的恒星、疑似高级文明,五花八门 “人类对银河系的探索还远未结束,每次探测都会有一些发现,更多精彩的天体正在等着科学家们去发现。”在银河系中有着比较特殊、值得研究的天体,比如比宇宙还古老的恒星、速度惊人的中子星,还有磁星等等。这些天体都有哪些奇特之处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恒星中的“老古董”。银河系是人类所熟知的一颗星系,它是由无数个恒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它又是一个典型的螺旋星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类通过各种测量的方法,已经初步搞清楚了银河系的基本结构,它的直径在1... Read More >
202408-12 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今晚迎来极大:肉眼可见 每小时达百颗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每年最值得观赏、最容易观赏的流星雨来了。据专家科普,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在8月12日和13日左右进入高峰期,也就是说今晚将迎来极大和最佳观赏期。英仙座流星雨的来源是一颗彗星,该流星雨活跃期很长,从7月17日一直持续到8月24日,以流量稳定和亮流星多著称,每小时最大天顶流量可以达到110颗以上。英仙座流星雨与发生在1月的象限仪座流星雨、12月的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这个三流星雨的流星数量多、观赏度强。此外,出现在夏日夜晚中的英仙座流星雨因避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