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NASA公布2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 最早2035年将样本送回地球 NEW 快科技1月7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研究2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将毅力号样本送回地球。第一种方案将利用之前飞行过的进入、下降和着陆系统设计,即在好奇号和毅力号任务中演示过的空中起重机方法。上升飞行器(MAV)将样本送到火星轨道上,并在轨道上转移至欧洲轨道器带回地球,预计成本在66亿美元至77亿美元之间。第二种方案是采用SpaceX或蓝色起源重型着陆器,同样也是在轨道上转移至欧洲轨道器带回地球,预计成本在58亿美元至71亿美元之间。NASA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确... Read More >
202411-18 四处漏气 可能解体!NASA准备随时紧急撤离国际空间站 NEW 已经超期服役近10年的国际空间站一片风雨飘摇,持续了5年的漏气问题日渐严重,NASA专家担心情况可能进一步恶化,可能出现在灾难性的故障,甚至导致空间站解体,为此不得不开始准备紧急撤离计划。NASA的报告称,国际空间站目前存在4处裂缝,以及多达50处令人担忧的隐患,每天泄露的空气超过正常标准大约0.9-1.1千克,今年4月一度多达每天约1.7千克。最近几个月,俄罗斯宇航员使用密封剂和打补丁,盖住了所有已知裂缝,每天泄露的空气减少了约三分之一,但仍然没有完全停止。显然,这说明还有... Read More >
202410-10 NASA证实国际空间站存在空气泄漏:已持续5年 可能威胁宇航员安全 NEW 快科技10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航天局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揭示了国际空间站正面临的一项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空气泄漏问题。该问题被报告视为当前国际空间站最大的“安全风险”,直接关联到其能否顺利服役至预定的2030年期限。空气泄漏的具体位置位于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并且这一状况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年。尽管美国航天局表示,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对宇航员的安全或空间站的正常运行构成直接威胁,但显然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NASA副局长詹姆斯·弗里明确指出,尽管泄漏问题由来已久,但美俄双方... Read More >
202410-02 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星巴克的中杯、大杯和超大杯容量分别为 355 毫升、473 毫升和 592 毫升。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为什么是这么奇怪的数字?差评君专门去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几个数字,如果换算成美式的计量单位,就正好是 12、16 和 20盎司。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再一看,16 盎司 1 品脱,2 品脱等于 1 夸脱,4 夸脱等于一加仑,那么请听题:已知 1 盎司等于 29.57 毫升, 3 加仑等于几毫升?... Read More >
202408-12 美国重登月球任务搁置:NASA都开始贱卖月球车等设备 快科技8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美国重登月球计划渐行渐远,而NASA已开始贱卖相关设备了。7 月中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取消月球 VIPER 任务。该项目迄今已耗资 4.5 亿美元,旨在绘制地球月球南极潜在星外资源(如冰)的位置和浓度图。虽然研发工作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目前正处于环境测试阶段,但由于预算问题,NASA决定提前结束这项任务。该机构预计至少可以因此省下 8400 万美元的开发成本和发射成本。上周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一份信息征询书,以征... Read More >
202407-11 NASA完成首次模拟火星生存实验:4名志愿者结束378天“与世隔绝” 快科技7月1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成功落幕了其首次全面模拟火星环境的生存实验,为人类迈向火星居住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为期378天的封闭挑战中,四名精挑细选的志愿者——分别扮演着飞行任务指挥官、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的关键角色,被安置于一个精心构建的160平方米全封闭环境内。这个模拟火星基地,坐落于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不仅内部装饰采用了火星特有的红色土壤元素,还配备了齐全的私人生活空间,包括温馨的卧室、现代化的厨房... Read More >
202407-03 NASA局长拍胸脯:获取研究中国月壤 不违法! 快科技7月3日消息,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举世关注,中国也非常开放地欢迎各国共同研究,但美国是个例外,因为他们自己的沃尔夫条款。2011年,美国制定了一份沃尔夫条款,禁止NASA在未经美国国会或联邦调查局授权的情况下,使用政府资金与中国或其机构进行双边合作。没想到,多年后,美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据外媒最新报道,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表示,“很高兴听到中国国家航天局打算分享(月壤样品)”。他还透露,正在研究与中方可能的交流会不会违反沃尔夫条款,比如通过... Read More >
202406-28 NASA公布宇宙“创生之柱”新影像:哈勃、韦布合力拍摄 距离地球6500光年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今天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创生之柱”全新三维可视化影像,让公众可以在可见光和红外光下360度全方位观察这一天文奇观。“创生之柱”包含3座气体和尘埃塔,并于尘埃塔顶中孕育了新的恒星。NASA介绍,该视频是通过结合哈勃和韦布两台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实现的,提供了更复杂、更全面的“创生之柱”图像。据了解,“创生之柱”位于距地球约6500光年的鹰状星云内,曾在1995年被哈勃望远镜捕获,曾被Space网评定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佳前十名的... Read More >
202406-26 NASA警告:未来14年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72% 快科技6月25日消息,NASA JPL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在未来的14年内,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高达72%。这个概率有多离谱呢?有着“毁灭之神”称号的99942号小行星“毁神星”将在2029年4月14日距离地球最近,不过区区3.2万公里,不到地月平均距离的十分之一,但即便如此撞击概率也只有1.6%。不过,科学家尚未真正观测到有着72%撞击概率的小行星,只是根据NASA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进行了五次假设演习,探讨了外来天体撞击地球的风险、可能性,... Read More >
202406-24 美媒曝光NASA明知燃料泄漏仍发射火箭!致宇航员滞留至今归无定期 快科技6月24日消息,美国媒体近日披露,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波音公司在明知"星际航线"飞船搭载的火箭存在燃料泄漏问题的情况下,仍决定将其发射升空。这一决策导致两名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和苏尼·威廉姆斯至今滞留在国际空间站,无法按计划返回地球。据报道,尽管在6月5日发射前NASA官员就已知晓氦气泄漏问题,但相关负责人认为泄漏较小,不会对航天器安全构成威胁。然而,火箭进入轨道后,又发生了4次氦气泄漏,导致一台推进器无法使用,NASA原计划让宇航员在国际空... Read More >
202406-16 NASA修复人类最遥远的探测器!已飞行47年的旅行者1号被满血复活 快科技6月16日消息,美国宇航局 (NASA) 本周宣布,旅行者1号,人类制造的最遥远的航天器,终于再次发回来自其全部四个科学仪器的数据.这意味着该机构可以再次接收有关等离子体波、磁场和太空粒子的读数。据悉,去年11月份,旅行者1号出现技术问题,不断重复发送0、1代码,仿佛陷入死循环,也无法与之取得联系。期间修复过程困难重重,因为工程师每次发指令后都需要等待 45 小时才能收到回应。2024年3月,控制团队证实,问题出自旅行者1号的三台机载计算机之一,也就是飞行数据子系统(F... Read More >
202103-01 NASA在俄罗斯发现奇异条纹:科学家们大惑不解 NASA一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拍照,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寒冷的北极地区发现了让科学家们咋舌的东西。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在西伯利亚的马尔哈河附近,地球上出现了科学家们并不完全理解的波纹。而这些图像是用Landsat 8卫星历时数年拍摄的。图片显示,河流两岸的陆地上有深浅条纹交替的波纹。这种奇特的效果在四个季节都能看到,但在冬季更加明显,因为冬季的白雪让图案的对比更加明显。美国宇航局并不完全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西伯利亚地面上的图案。个潜在的解释是与该地区寒冷的气温度过一年中90%的时间覆... Read More >
201912-06 NASA拍到罕见卷云形成画面:宛若一道白色彩虹 据外媒报道,很显然,NASA拥有着观测地球的最好视角。日前,该机构就公布了一张源于11月28日美国遭遇一场冬季风暴的太空照片。据悉,这张照片由NASA的气象卫星Terra捕捉到。 从照片可以看到,这张风暴中出现了一道宛如被漂白过的“彩虹”,从内布拉斯加州一直延伸到五大湖。NASA于当地时间周四--地球天文台(Earth Observatory)图片日分享了这张有意思的照片。照片中出现的优雅曲线由喷流条形成的卷云形成。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很难在卫星图像中发现喷流条的身影,但现在... Read More >
201911-12 NASA秘密研制全电动飞机:垂直起降 对于NASA来说,其一直在秘密做一些超前沿的研究,这次他们展示的是全电动飞机。据外媒报道称,NASA上周五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的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展示了一架实验性电动飞机“麦克斯韦X-57”。这架飞机是由意大利制造的四座Tecnam P2006T改装而成,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研发中。麦克斯韦X-57使用14个电动巡航马达,由专门设计的锂电池供电,而不是通常的航空内燃发动机。尽管X-57的研制时间很长,但它离首次试飞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NASA目前的目标是在2020...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