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8-29
08-29
人类移民梦真的能实现?600光年外“超级地球”:均温仅22℃,与地球气温相似 NEW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寻找适宜人类居住的“第二家园”一直是科学家们探索的终极目标。近年来,一颗位于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开普勒22b,因其均温稳定在22℃左右,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一发现不仅点燃了人类星际移民的希望之火,也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在遥远的未来,人类是否真的能跨越星际,在这颗“超级地球”上繁衍生息? 开普勒22b是美欧宇航局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2009年发现的一颗类地行星。这颗行星位于天鹅座,围绕着一颗与太阳类似的G型恒星——开普勒22公...
Read More >
在无垠的宇宙中,黑洞一直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天体之一。它们以无比强大的引力吞噬一切——恒星、行星、甚至光都无法逃脱其魔掌。随着天文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黑洞的了解逐步深入,但它们的许多行为仍然像宇宙谜题般难以捉摸。最近,天文学家们的一项研究再次揭开了黑洞神秘面纱的一角,他们观察到了一颗恒星在黑洞“口中”苟延残喘的壮丽场景。这颗恒星在被巨大的黑洞逐渐吞噬的过程中,展示了非同寻常的耐力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黑洞的行为,尤其是它们如何吞噬周围的物质,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大多数情况下,恒...
根据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的一项研究,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天文现象——“重复部分潮汐瓦解事件”(Repeated
Partial Tidal Disruption Event),有意思的是,此次事件中的恒星,被科学家称为“最倒霉的恒星”(The
Unluckiest Star),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在已知的宇宙中,黑洞是引力场最极端的天体,只要距离足够近,连恒星都可以被黑洞吞噬,不过黑洞吞噬恒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一口就吞掉”,...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了一颗距离地球约65.2光年的类地行星后发现,这颗行星即将跨越洛希极限并解体。艺术家描绘的一颗系外类地行星。NASA / JPL-Caltech / Robert Hurt 近日科学家在研究了一颗距离地球约65.2光年的类地行星后发现,这颗行星即将跨越洛希极限并解体。这颗名为TOI-6255 b的行星半径大约相当于1.08个地球,质量相当于1.44个地球。在某些方面与地球十分相似。但TOI-6255 b上可能不会有生命,因为它距离主星太近了,它的一年只有5.7...
暗物质,宇宙中最神秘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宇宙媒人,帮助超大质量黑洞克服最后的障碍,最终碰撞并合并为一体。 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当星系碰撞形成更大、更畸形的星系时,位于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也会相互吸引。最终,这些黑洞也会合并,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并在时空的结构中产生一种高音的“尖叫”,称为引力波。 虽然引力波的探测为我们提供了这种碰撞过程的证据,并且确实成为我们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如何获得相当于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太阳质量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天体物理学家...
在宇宙空间中充斥着一种微波辐射,这被称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最古老的光子,在光速的限制下,这些光子至今仍然在宇宙空间中传播,而由于宇宙的膨胀,现在的它们已经变成了微波。对于我们人类来讲,“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它可以为我们探索宇宙的结构和物理规律提供重要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验证和完善我们的宇宙学理论,也正因为如此,科学家...
死去的恒星会去哪里?这个神奇又理所应当的问题如今有了答案。今年六月份,来自澳大利亚的天文研究团队对银河系边缘进行了观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研究团队竟然在银河系的边缘发现了大量的恒星遗骸,由于这些已经毫无生命力的恒星数量过于庞大,以至于这个位于银河系边缘地带的恒星墓地的厚度比银河系还要大三倍!目前通过观测,科学家发现这座庞大的恒星墓地里主要是由中子星和黑洞组成。此次,对于恒星墓地的发现,对于人类对银河系演化的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知。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牵引着这些恒星集体来到这里?...
在探索宇宙的无限奥秘时,我们常常被光年这个概念所吸引。光年,顾名思义,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单位巨大,达到了9.46万亿公里。当我们谈论距离时,光年往往成为了衡量星际距离的标尺。 想象一下,在距离我们1000光年外的某颗星球上,如果存在一个强大的望远镜,它能否捕捉到1000年前的地球呢?理论上,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地球上的光线,经过1000年的旅行,如果未被任何星际物质阻挡,确实会抵达那颗遥远的星球。但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观测几乎是不可能的。 虽然...
月球距离地球只有38万公里,人类迄今已经发射了包括着陆器、月球车、轨道器在内的诸多探测器对月球进行探索,绘制了月球表面的高清地图。月球虽然是除地球以外人类最为了解的星球,但月球上仍然有许多秘密等待探索,因为人类现在对月球的探索,很多时候都只是远远地拍拍照片,做一些遥感测绘,对月球地表之下的情况还知之甚少。 火山熔岩在地表流淌过程中,表面冷却凝固,但内部熔岩却没有凝固,还保持着流动性。当内部的流动性熔岩流出后,便会留下一条巨大的中空管道,这便是熔岩管。地球上就存在许多熔岩管,...
随着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渐将脚步走到了地球之外,人类在1969年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从此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便越走越远。尽管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中美俄目前都计划登陆火星,但人类对于月球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人类目前对于月球的了解都是通过月球的正面了解,而月球还有一面永远背对人类,月球的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东西,人类的科技并不能探明。人类早已经熟悉了有月亮的存在,但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人思考过吗?人类对于这个问题不研究还好,一研究就发现了许多非常让人惊讶的问题,月球竟然是一...
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无尽旅程中,寻找外星生命始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科学家们在追寻地外生命的过程中,往往会基于地球上已知的生命特征来进行推测和探索。然而,这种以地球为中心的探索方式可能会带来局限,因为我们很难预知外星生命是否也会拥有与地球生物相似的生存方式和特征。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已经超出了我们最初的想象,从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到复杂的高级生物,生命在地球上展现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和多样性。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相信,在宇宙的其他角落,生命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出现并演化呢?或者,外星生命可...
“银河系可能存在30亿颗宜居行星,地球大概只是30亿颗中的一件,所以地球的生物最好别耍横!”相信看到这句话的人对这句话肯定是不敢苟同的,有人说:“地球上有生物,又没有外星球上有人类”。那银河系内宜居行星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可能存在着外星生命吗?科研人员便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表示银河系内宜居行星可能达到3亿颗。那么这3亿颗宜居行星又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吗?银河系内宜居行星数目是多少?据天文学家统计:银河系中有近4000亿颗恒星,对应着的行星大概有数以兆计。在这么多行星中,...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并称为“九大行星”,直到2006年8月24日,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第5号决议,由天文学家以投票的方式正式将冥王星被降为矮行星,行星之列只剩下八大行星。 冥王星的探索是从1906年开始,探索者为罗威尔天文台的创办者帕西瓦尔·罗威尔,这项探索直到他去世都没有任何结果,她离世之后,项目也就停止了,罗威尔的遗孀企图获取天文台所有财产,因为法律纠纷,又重启搜索项目。 1930年汤博在对比拍摄的夜空照片时发现了一个可能移动的...
霍金 50 年前提出的猜想被颠覆了!数学家们最新证明,极端黑洞可能存在。 这与霍金等人在 1973 年提出的黑洞热力学第三定律相悖。极端黑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指黑洞表面或事件视界的引力为零,它的表面不吸引任何东西,但是如果把粒子推出到黑洞中心,还是无法逃逸。而且由于黑洞的温度与表面重力成正比,表面重力不存在即意味着黑洞没有温度,无法发射热辐射。这又与霍金辐射理论相违背,该理论提出黑洞不是完全“黑暗”的,而是能以特定方式缓慢向外辐射能量,从而逐渐失去质量并最终可能消失。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