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6 探秘地下:科学家为何执着寻找暗物质 NEW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太多的奥秘,而暗物质无疑是其中最神秘的谜团之一。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对暗物质充满了好奇,为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不惜深入地下深处开展探索。那么,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为何科学家们要执着地在地下寻找它呢?神秘的暗物质根据目前的科学理论,我们所看到的恒星、行星以及世间万物,这些常规物质仅仅是宇宙总物质的一小部分。事实上,暗物质占据了宇宙物质总量的相当大比例,大约是常规物质的五倍之多。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它不会与光相互作用,也不会发射、吸收或反射光线,这... Read More >
202504-03 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 研究有了新发现 NEW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不过得益于由于各类科普、科幻作品的描写,大众对黑洞也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比如“光都逃不出来”“质量非常大,引力也非常强”“足以扭曲时空”等等。此外大家有个共识,那就是被“离黑洞太近会死”。不过,黑洞的尺寸有大有小,多大的黑洞才足以致命呢?还真有人正经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在最近一篇发表在预印杂志上的研究给出了科学的答案。小型原始黑洞穿过人体的引力效应如果不幸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 研究有了新发现下面咱们就分情况说一说。如果你不幸掉进黑洞里......19... Read More >
202504-01 今晚请抬头!年度最大“蛾眉月”来了:距地球36.3万公里 NEW 快科技4月1日消息,今晚,将迎来本年度最大的一弯蛾眉月。如果天气晴好,当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众能看到一弯似柳叶新裁般的月亮悬挂夜空,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什么是蛾眉月?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据了解,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现周而复始的圆缺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月相,即月球的“相貌”,平均变化周期是29.53天。月相随着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改变。当日、地、月三者连线的夹角为45度时,看到的月相就是蛾眉月。蛾眉月是月相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它在农历上半月和下... Read More >
202503-25 世界多国天空出现神秘螺旋形天象 真相揭秘:并非外星人干的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近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夜空中出现了令人称奇的天象,引发围观及猜测。从网络上曝光的图片看,其呈现螺旋状,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中间位置最为明亮,像是某个高速旋转的飞行体,又像是在天空中打下的印记。据介绍,这种景观在俄罗斯、德国、英国、荷兰、法国、克罗地亚和丹麦等多个国家都可以看到,有不明真相的网友认为出现了UFO,以讹传讹者更是渲染成这是外星人打开了时空隧道,即将兵临地球。实际上它和外星人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由美国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释放的冷冻燃料... Read More >
202503-25 有史以来最迷你的星系:仅仅银河系的百万分之一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说到星系,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但其实,它也可以很迷你。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小、最暗的矮星系“仙女座XXXV”,位于距离地球约300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周围。有史以来最迷你的星系:仅仅银河系的百万分之一它的体积只有银河系的百万分之一(银河系直径8.5-9万光年),但结构却非常完整,具备一个典型星系的所有基本特性。打个比方,这就像是一个只有米粒大小的人类。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早期的环境极端恶劣,呈现高温高密度状态,即便存在微型星系也应该... Read More >
202503-24 科学新突破:已知134亿光年最遥远星系中发现氧气 快科技3月24日消息,近日,据媒体报道,两支不同天文学家团队借助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在已知最遥远的星系JADES-GS-z14-0中发现了氧元素。这一发现,将促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早期宇宙中星系形成的速度。据了解,JADES-GS-z14-0于2024年由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是迄今为止确认的最遥远星系,距地约134亿光年。这意味着人们看到的是其宇宙年龄仅为3亿年(大爆炸后3亿年)时的样子。新发现的氧气表明,该星系的化学成熟度远超预期。上述研究团队表示,... Read More >
202503-14 土星卫星新增128颗 总计达274颗!远远碾压木星 快科技3月14日消息,在太阳系中,土星、木星都拥有数量众多的卫星,那么到底谁更多呢?最近,科学家在土星周围确认了多达128颗新发现的卫星,总数因此多达274颗。相比之下,木星的卫星为95颗,二者的差距迅速拉大。不过,新发现的这些土星的卫星都不大,直径只有几公里,就像小行星一样。同时,它们都不是正规的球形,普遍是不规则形状,有的像马铃薯一样,天文学上称之为不规则卫星。土星卫星新增128颗 总计达274颗!远远碾压木星事实上,这些小卫星可能本来就是小行星或者卫星,在太阳系早期被土... Read More >
202503-07 每秒550公里!一颗恒星被神秘黑洞狠狠甩飞 快科技3月7日消息,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恒星一般都属于某个星系、星团,但也有一些恒星,已经或正在努力挣脱束缚,在星间际流浪,因此往往速度极快,这就是高速星,比如今天要说的J0731+371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盖亚(Gaia)卫星和中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数据,揭开了这颗超高速恒星的秘密:大约2000万年前,它曾是球状星团M15的一员,在某种强大引力的拉扯之下,以高达550公里/秒的速度被狠狠甩了出去。这就是名为“希尔机制”(Hills Mech... Read More >
202503-03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听一听中等黑洞吞噬恒星的“心跳” 快科技3月3日消息,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舒新文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吞噬恒星发出的X射线准周期振荡信号。这是天体物理学家首次发现此类现象。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听一听中等黑洞吞噬恒星的“心跳”所谓中等质量黑洞,一般质量介于太阳100倍~10万倍之间,比恒星级黑洞大得多,但远小于超大质量黑洞,后者可达数十万倍甚至数十亿倍太阳质量。中等质量黑洞被认为是超大质量黑洞演化的“种子”,却一直缺乏可靠的观测证据。如何寻找和探测中等质量黑洞,也成了当今物理学和天文学... Read More >
202503-03 这张照片 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地球 这张照片中冒着绿色光辉的是地球——光辉是由大气气辉、极光,以及多云的太平洋上即将升起的太阳光组成。顶部那个像是黑暗中一道裂缝的部分是银河系——这与地球上的视角基本一样。这张照片 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地球照片由著名业余摄影师+专业宇航员唐纳德·佩蒂特于2月24日拍摄,他使用Dragon Crew 9航天器上的轨道恒星追踪器进行长时间曝光,最终得到这张照片。他表示自己非常小心地进行色彩调整,确保以逼真的方式呈现自然色彩。唐纳德·佩蒂特拍过很多著名的宇宙照片,包括下边这张2012年的金... Read More >
202502-21 900光年外新发现的行星:刮着7万公里/小时的铁风 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这两种气体的沸点非常低,地球的气温下两者只能以气态的形式存在。900光年外新发现的行星:刮着7万公里/小时的铁风地球上大气层中还有不停循环的水,地球所在太阳系的位置刚刚好,让水可以非常容易进行气态和液态切换,这是地球出现生命的关键。另外,地球各个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并不相同,这就形成了风,风让地球的大气层中的物质流通起来,彼此交换。龙卷风是地球上最极端天气之一,也是能达到最快风速的风暴类型,不过龙卷风通常不被列入最快地面风速的排名,因为没有可... Read More >
202501-29 人类发现一颗“超级地球”:质量是地球6倍 可能存在液态水 快科技1月29日消息,英国牛津大学发布公告透露,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证实在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附近存在“超级地球”。“超级地球”也被称为超级类地行星,是一类巨大的类地行星,通常由气体和岩石组成,其质量可达地球的数倍以上。一些研究人员推测,这类行星拥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构造。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HD 20794 d,质量是地球的6倍,距离地球约20光年,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它的轨道位于该星系的宜居带内,这意味着它与恒星的距离合适,其表面能维持液态水存在,液态水是生命所... Read More >
202501-22 科学家公布了74颗附近恒星周围隐藏的外彗星带的惊人新图像 天体物理学家通过捕获附近74颗恒星周围的系外彗星带的图像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ALMA和SMA望远镜,他们在这些带中发现了毫米大小的鹅卵石,为它们的结构和演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见解。这些发现表明,系外彗星及其带在行星系统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发现隐藏的行星提供了线索。首次对系外彗星带进行成像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天体物理学家首次捕捉到大量围绕附近恒星的系外彗星带的图像,以及它们内部的小鹅卵石。这些高分辨率的图像显示了由围绕74颗附近恒星运行的毫米大小的鹅卵石发出的光。研究中... Read More >
202501-22 古老星系边缘发现快速射电暴,起源多样挑战现有认知 天文学家近期宣布了一项关于快速射电暴(FRB)的重大发现,挑战了以往对这一宇宙现象起源的认知。这一神秘而强烈的射电波爆发,尽管持续时间仅有几毫秒,但其释放的能量却相当于太阳一整年释放的能量总和。据悉,快速射电暴FRB 20240209A首次于2024年2月被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探测到。从2月至7月期间,该源头多次爆发,共计产生了21次脉冲信号,其中6次还被位于CHIME主站60公里外的外置望远镜所记录。 据西北大学的Tarraneh Eftekhari...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