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洛希极限是什么?地月距离小于1.5万千米,月球将发生解体! NEW 现代天文学研究发现,月球已经诞生了45亿年时间,和地球可以说是相辅相成,谁也少不了谁。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如果地球和月球的距离小于1.5万千米时,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里我们就要提到一个词了,那就是洛希极限。洛希极限指的是,当一个天体对另一个天体施加引力作用时,后者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而不被潮汐力撕裂的最小距离。简单来说,就是当两个天体靠得太近时,较大天体的引力会对较小天体产生不均匀的拉扯,最终导致较小天体发生解体。提出这一理论的人,就是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阿洛伊斯·洛希。根... Read More >
202409-21 人类无法登陆月球的真正原因,我们究竟被谁限制了?中秋节说月亮 NEW 今天我们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谈一谈人类登月的事情,所谓的“大历史”是将宇宙诞生以来的130亿年的发展历程作为历史,130亿年前,宇宙大爆炸;46亿年前,地球诞生;40亿年前,出现最早的生命;3亿年前,出现恐龙;70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直立行走的原始人类;1万多年前,人类进入到农业社会;200多年前,发生了工业革命。如果将130亿年时间压缩成13年,地球诞生于4.6年前,生命出现于4年前,恐龙出现于3个星期之前。宇宙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所以,生命突破地球的限制,进入到外星球,... Read More >
202409-21 太阳系结构如此精妙,是被“设计”出来的吗?科学家告诉你答案! NEW 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这样一个疑惑:太阳系为何如此精妙,难道真的是被设计出来的吗?太阳系由太阳和八大行星组成,此外还有无数的小行星、彗星以及星际尘埃等等。这个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运行规律惊人的精确。例如,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使得地球既能接收到足够的热量以维持生命,又不会因为过热而无法生存。正是这种“恰到好处”的安排,让不少科学家产生了“太阳系是被设计出来的”想法。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太阳系的形成过程时,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并不神秘。根据现代的科学理... Read More >
202409-21 每秒钟飞行600千米,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在高速移动,要带人类去哪 你敢相信吗?原来银河系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每秒钟600公里的速度,快速的在宇宙中移动着。那么,银河系到底要带人类去哪里呢?作为宇宙中的一部分,银河系受到周围各种引力的影响,使其呈现出特定的运动轨迹。科学家通过观测和计算,发现银河系正朝着宇宙中的一个特定方向前进,这个方向被称为“本动速度”。而每秒600公里,正是银河系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移动速度。早在20世纪初期,天文学家就开始对银河系的运动进行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射电天文学和红外天文学的发展,我们对银河系的认... Read More >
202409-21 2024年了,太阳系还有行星没被发现?科学家:也可能是个黑洞 大家都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地球也是其中之一,但或许你不知道的是,尽管现在都已经2024年了,但科学家仍然怀疑,太阳系还有行星没被发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在太阳系已知的八大行星之中,海王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一颗,实际上,在这颗行星发现之前,科学家就已经根据观测数据猜测到了它的存在。在19世纪20年代,科学家注意到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与根据牛顿引力定律计算出的轨道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强烈暗示了,天王星的运行可能受到一颗未知行星的影响,于是科学家根据... Read More >
202409-20 天文望远镜能看到数亿光年远的星系,为何看不到星球的表面? 当我们凝望星空,通过天文望远镜捕捉到数亿光年外的星系时,不禁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何这些强大的观测工具能够穿透如此遥远的宇宙空间,却无法看清星球的表面呢?事实上,不论是星系还是星球,其表面的观测都受到距离和望远镜口径的双重限制。天文望远镜的极限分辨角决定了其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尺寸。这个角度与望远镜的口径和观测波长直接相关。例如,要分辨4.2光年外一个直径100公里的物体,望远镜的口径需要达到242公里。然而,对于光学望远镜来说,这样的尺寸是不现实的。即便是即将建成的最大光学望远镜... Read More >
202409-20 人类历史上最遥远的太空旅客,已经飘出了冥王星,即将飞出太阳系 相信大家不少人都有着能够探索遥远太空的梦想,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庞大生产力,人类不再单纯的满足于衣食住行,而是打算将生命赋予更多的意义,1942年,德国人成功发射v2火箭,确定了基础工具,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将世界和桑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将人们几千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航天新纪元。目前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成功派出探测器探测过八大行星,nasa也正准备展开将人类送上火星的活动。旅行者1号是美国宇航局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重达815k... Read More >
202409-20 地球“孪生兄弟”:距地1402光年,全年385天,可能存在生命? 不同于地球,有一颗行星只有一颗恒星,没有其他行星参与,这颗行星有大气层,甚至有海洋,并且一年都是385天……这颗行星离地球又有多远呢?这颗行星的年龄有多大,这颗行星上有没有生命?距离:这颗行星离地球有1402光年,距离地球较远,光速一秒走298千米,一年有3.15*10^13千米。光速从地球跑到这颗行星大约要跑1402年,因此这颗行星离地球有1402光年的距离。年龄:这颗行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大约45亿岁。这颗行星环绕一个被命名为凯普勒90的恒星运转,这颗恒星也有七颗行星,这七... Read More >
202409-20 人类已知最大:科学家发现 2300万光年长的黑洞喷流,研究登上《自然》封面 IT之家 9 月 20 日消息,荷兰天文学家马丁・奥伊(Martijn Oei)领导的国际小组发现了一对约合 2300 万光年长的巨大喷流,相当于银河系的 140 倍,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已知的最大黑洞喷流结构。研究人员通过 LOFAR 望远镜网络得出了他们的发现,其研究成果已于本周四作为《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发表(IT之家附 DOI:10.1038/s41586-024-07879-y)。研究人员将这一奇观以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普非良(Porphyrion,又译波尔费里翁,为巨... Read More >
202409-19 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上超级风暴爆发的秘密:甲烷 在我们遥远的太阳系边缘,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两颗神秘的行星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的目光。它们远离太阳,表面温度极低,充满了冰冻的气体和液体,给人以冷酷无情的印象。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旅行者2号航天器曾飞掠过这两颗行星,拍摄了它们的首批近距离影像,科学家发现,这些“冰巨星”并非一片死寂,偶尔会爆发出惊人的巨大风暴,甚至有时可以用地球上的望远镜观测到。但科学家们依然对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天气系统知之甚少。这些行星的风暴规模巨大,甚至在地球上都能用望远镜观察到,但这些风暴的爆发却毫无规律可... Read More >
202409-19 岩石行星能有行星环吗? 岩石行星能有行星环吗? 在太阳系中,气态行星有行星环,但是岩石行星却没有。现在科学家们认为,气态行星形成行星环可能不是因为它们是气体行星,而是因为它们位于外太阳系。据认为,太阳形成初期,释放的能量将大部分轻质的气体和挥发性分子从太阳系内部区域排出,只有较重的元素留在了太阳系内部,形成岩石行星。而外太阳系行星拥有的巨大引力,冰等易挥发物质的存在以及行星周围众多卫星对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牵引,意味着这些行星更有可能形成并保持行星环。 当然,这并不是说内太阳系里的岩石行星不能有行星环... Read More >
202409-05 空间实际上是由什么组成的?天体物理学家为我们揭秘 当你想到太空时,你会想到什么?想象一下,一个朋友吹嘘他们最近参观了一个宽敞的建筑、体育场或博物馆。你认为这座建筑是巨大的吗?它只是非常大,还是看起来很空?“宽敞”这个词并不一定意味着空。它只是表明有足够的空间来移动里面的物体。同样,外层空间也不是完全空无一物。它是巨大的,永远在膨胀,但里面有很多东西。当Nilakshi Veerabathina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常常想知道云有多远,地球之外有什么,太空有多大。这种好奇心促使他攻读天文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作为德克萨斯大学... Read More >
202409-04 太阳系发现“土豪”星球,质量是地球15倍,上面流淌着钻石海洋 这个星球不仅因为其巨大的质量和璀璨的钻石海洋而引人注目,更因为它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潜力而备受瞩目。接下来,强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颗神秘星球的奥秘。一、土豪星球的发现与位置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人类始终对未知充满好奇。近年来,天文学家们通过高精度的望远镜和探测器,在太阳系的外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天体——“土豪”星球。这颗星球距离我们约100光年,位于一个名为“柯伊伯带”的区域。柯伊伯带是一个环绕太阳系的巨大环带,其中分布着众多小行星、彗星等天体。而“土豪”星球就是其中最为... Read More >
202409-04 晃动的宇宙:首次直接观测到长期理论等离子体的不稳定性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突破性的测量技术,使用质子射线照相来观察等离子体与磁场的相互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码黑洞发出的星系间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为宇宙现象提供新的理解。揭开等离子体动力学的奥秘无论是在星系之间还是在被称为托卡马克的甜甜圈形状的聚变装置中,被称为等离子体的带电物质的第四种状态经常会遇到强大的磁场,改变形状并在太空中晃动。现在,一项利用质子(亚原子粒子,构成原子核)的新测量技术首次捕捉到了这种晃动的细节,这可能为了解在恒星之间伸展的巨大等离子体射流的形成提供了线索...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