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4 暗物质是否来自大爆炸前形成的黑洞? NEW 在宇宙学中,大爆炸通常被认为是宇宙的起点,但最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即大爆炸可能并非宇宙的开始。《LiveScience》援引了一种宇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可以在收缩和膨胀阶段之间“反弹”。 这项新研究提出,暗物质可能由大爆炸之前形成的黑洞组成,这些黑洞形成于宇宙从上一个收缩阶段过渡到当前膨胀阶段期间。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场景,即暗物质由原初黑洞组成,这些黑洞形成于宇宙最后一次收缩阶段期间的密度波动。他们的发现发表在6月份的《宇宙学和天体粒子物理杂志》上。在这种“反弹... Read More >
202409-04 紫微星异常闪烁,难道恒星也有尽头?超新星爆炸背后的知识 NEW “这颗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还是碰瓷儿的?”秋夜中,远离城市明灯和车水马龙,仰望银河时,都能在淡蓝色的星海中发现一颗生机勃勃的蓝色小星星,有如一颗与众不同的瑰宝,尽显其璀璨光芒。这颗蓝色小星星在名为“北斗”的星宿中,位于其最靠南的位置,是北斗七星中最明亮的一颗,担负着主持一帝三宫的重任,因此就有了“紫微”之名。其实,这颗星并不是掉下来的,更不是人间的那种碰瓷,而是位于地球外的数光年之外的一颗超大星。它常常会周期性地发出柔和的蓝色光芒,但有时候它又会变得十分不安分,忽明忽暗:有... Read More >
202409-04 为什么宇宙大部分是“黑暗和虚无” NEW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抬头仰望星空时,那无尽的黑暗到底有多黑?在繁星闪烁的夜空背后,是无边的黑暗和虚无,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天文学家们困扰了几十年。 科学家们最新的发现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建立在无数观测和探测的基础上。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自2006年发射以来,已经为科学界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发现。最令人熟知的是其在2015年成功近距离飞掠冥王星,首次为人类揭开了这个遥远冰冷的矮行星的面貌。但新视野号的任务并未因此结束,它的旅程继续深入宇宙,迈向更遥远的星际空间。人类... Read More >
202409-04 神秘“小红点”可能是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探测百亿光年外的遥远深空时,发现了一些很小的明亮红色天体,现有理论难以确定它们到底是什么。最近的两项研究显示,这些昵称为“小红点”的神秘天体有可能是内部恒星高度密集的星系。这是美国航天局2022年7月12日公布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宇宙图像。新华社发(美国航天局供图) 大多数“小红点”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约6亿年,存在不到10亿年就会“消失”,半径通常只有500光年或更小,不到银河系的百分之一。天文学家此前曾设想,“小红点”... Read More >
202409-04 月球有水?美国阿波罗382公斤月壤竟未察觉?中国嫦娥五号揭开真相 你们听说了吗?月球上竟然藏着水分子的小秘密,而且是被咱们中国的嫦娥五号给“挖”出来的!当全世界都以为月球是颗干燥无垠的“银盘子”时,嫦娥五号带着它那1731克的珍贵月壤,悄然间揭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要知道,美国阿波罗那六趟轰轰烈烈的载人登月,搬回了足足382公斤的月壤,愣是没发现这水的踪迹。这下子,是不是觉得咱们的嫦娥探月有点“深藏不露”的味道了?想当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可是轰动全球,一口气搬回381.7公斤月球土特产,那阵仗,简直比搬金砖还牛!可你猜怎么着?这堆土里竟然藏着... Read More >
202409-02 45亿年前地球遭受小型天体的密集撞击,如今地球仍是“伤痕累累” 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次的天体撞击事件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来自太空的不速之客,大小不一,带来的破坏也各异。小型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因摩擦而燃烧,最终化为一抹流星,消散在茫茫夜空中。 然而,大型陨石的撞击则是毁灭性的。想象一下,一个直径超过90米的陨石以极高速度撞击地面,其释放的能量堪比上千颗广岛原子弹。这样的撞击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后果将无法想象。实际上,科学家们估计,类似规模的撞击事件,理论上每个世纪都可能发生一次。虽然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何时会发生,但它无疑是地... Read More >
202409-02 天文学家新发现: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的超大黑洞或在苏醒! 前段时间,欧洲南方天文台和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报道称,人类可能首次观测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苏醒过程。这个超大质量黑洞位于处女座上一个椭圆星系(SDSS 1335+0728)的中心,距离地球3亿光年,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在此前几十年的观测中,它一直处于平静的休眠状态。从2019年12月开始,它变得异常活跃,并持续到现在。该发现以“SDSS 1335+0728:一个百万倍黑洞质量的苏醒”为题,刊登在《天文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 Read More >
202409-02 35亿年后银河系将与仙女座星系相撞,人类届时该何去何从? 在遥远的35亿年后,宇宙将上演一场前所未有的壮观交响——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的震撼相撞。这场宇宙大事件,不仅意味着两个庞大天体的命运交汇,更预示着宇宙面貌的一次深刻改变。星系相撞,听起来如同灾难电影中的末日场景,但实际上,这场碰撞并不会如想象中那般惊心动魄。 尽管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正以惊人的速度彼此接近,但它们并不会发生正面的激烈撞击。这是由于,尽管两个星系中的恒星数量庞大,宇宙空间的广阔使得恒星间的实际距离极为遥远。平均而言,银河系中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高达50万亿公里,这样... Read More >
202409-02 太空采矿:哪种类型的挖掘机最适合小行星? 在地球上,挖地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我们几乎从不认为这是一件难事。但在太空中这样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命题。在一些更大的星球上,比如月球或火星,挖矿的方式与地球上的挖矿方式大致相似。但它们的“毫重力”会使我们在太阳系数百万颗小行星上的挖掘体验大不相同。考虑到小行星采矿的潜在经济影响,已经有很多关于如何在小行星上挖掘的建议方法,亚利桑那大学的一个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使用定制斗轮进行挖掘的最新论文。 斗轮设计最近似乎在太空采矿中越来越受欢迎。根据NASA最新的年度报告,ISRU试... Read More >
202409-02 一超大质量黑洞或在苏醒! 天文学家惊人发现:百万太阳质量级超大黑洞或正苏醒。【财联社讯】8月30日,天文学界传来震撼性消息,欧洲南方天文台与智利千禧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共同宣布了一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他们观测到了一个质量相当于100万个太阳的超大黑洞,该黑洞可能正处于苏醒 的边缘。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我们对宇宙极限的认知,也引发了科学界对于黑洞行为及其影响宇宙演化过程的深入探讨。据研究人员介绍,这个超大黑洞位于遥远的星系中心,其巨大的质量使得它成为宇宙中最为神秘且强大的天体之一。长期以来,超大黑... Read More >
202409-02 宇宙到底有多空旷,已经膨胀了138.2亿年,但还是“一片荒芜 抬头仰望星空,那深邃无垠的宇宙似乎永远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神秘与浩渺。然而,你知道吗?尽管宇宙已经历了长达138.2亿年的孤独膨胀,但当我们用最先进的望远镜去探寻它的边际时,所见的依然是一片空旷与荒芜。这不禁让人疑惑:这广袤无垠的宇宙中,为何显得如此寂寥?一、宇宙的膨胀与空旷 宇宙,这个包含着无数星系、恒星、行星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巨大空间,自诞生之初便开始不断膨胀。经过138.2亿年的漫长岁月,它的边界已经扩张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即使如此,当我们试图揭开这宇宙的面纱... Read More >
202409-02 木星正在放热!有人猜测它正在向恒星转变,太阳系会变成什么样? 木星位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对有限,但木星自身散发的热量却超乎想象,达到了吸收太阳辐射热量的1.5倍!这一现象激发了人们的好奇与想象。于是,“木星可能演变为恒星”的猜想应运而生。初听起来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奇幻情节,但近期天文学家的讨论,却让这一设想意外得到了探讨的可能性。行星可能变成恒星吗?恒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过程,需要同时满足一系列极为苛刻的条件,包括足够的质量、密度、温度以及压力等。这些条件共同作用,才能触发核聚变反应。在宇宙中,恒星的形成通常起... Read More >
202409-02 为什么天文学家认为,就算达到光速,也到不了宇宙的边缘? 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一号,现在距离地球245亿公里,每秒能飞17公里的它,仍需要3万年才能飞出半径一光年的太阳系。就算把速度提升到光速,飞出太阳系也需要一年时间,比现在的环球旅行都慢,更可怕的是和地球的通讯延迟还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光速飞船无法得到任何来自地球世界的即时信息,自己的反馈也不会瞬间得到回应。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4年后我们就能到达比邻星,这里有一颗行星被称为比邻星b,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如果我们再垂直于银道面飞行的话,只需要3000年就能飞出银河系,254万年... Read More >
202409-02 发现6个流浪天体,模糊了天体的分类 划重点01韦布空间望远镜在约960光年之外的产星团NGC1333发现了6个可能的“流浪世界”,质量是木星的5到15倍。02这些流浪天体可能是通过类似形成恒星的方式形成的,质量下限为5倍木星质量。03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在星团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褐矮星,带有行星质量的伴星,对双星系统的形成理论提出了挑战。04这些发现模糊了天体的分类,因为它们的质量与气态巨星和褐矮星重叠。05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成果探索着恒星形成过程的极限,对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