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白天看到月亮? NEW 白天看到太阳,晚上看到月亮,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日月同辉的话,则是美好的象征。但如果你平时仔细观察天空,你就会发现,“日月同辉”似乎也不是什么小概率的事件,算是较为常见的情景。那么,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白天看到月亮呢?这个问题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月亮的出现,和白天晚上并没有关系,它和太阳一样,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也会东升西落。对于极圈外的观察者而言,一个朔望周期内(29.5天),月亮平均每天有差不多有12小时的时间在地平线以上——我们有机会可以观察到它。但是,月... Read More >
202406-02 1969年,美国在月球插一面旗帜,如今未被卫星拍到,再度引发质疑 NEW 不知各位读者最近有没有看到这样一则新闻,12月21号那会,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202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并且正式宣布开始创建美国第六大军种——太空军。在人类还在为地面上的战争苦苦求索时,美国人就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太空。所谓世界上第一个将战略眼光对准太空的国家,美国科技实力着实令人震惊。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怀疑态度。正如当年美苏冷战,美国正是提出了一个名为“星球大战”的计划,同样是宣称往太空发展军备,将苏联忽悠的一愣一愣。也是这个“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骗到了军备竞赛这条... Read More >
202406-02 暗能量用来作为尺子会有意外发现? NEW 让我们先从两张图片出发。图1左图是天文学家对当前宇宙中星系分布的一个模拟,右图则是在一张平面上随机撒点得出的图片。显然,真实的宇宙看起来比随机撒点看起来具有更丰富的结构形态,像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又像高空俯视下的夜晚都市。让我们换一张真实观测得到的星系分布图看一下。图2是今年4月份DESI(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暗能量光谱仪器)项目发布的第一年观测结果,放大的部分是距离我们较近的亮星系样本(Bright Galaxy S... Read More >
202406-02 恒星吸血鬼、侵略性环境和明亮的发光体:什么是银河系 太阳系只是我们银河系的一小部分。从我们所处的地球位置来看,似乎不仅我们,而且其他一切都围绕太阳旋转。只有我们和我们的恒星几乎位于银河系的最边缘,即靠近本地气泡的内边缘 - 在猎户座旋臂中,距银河系中心 27000 光年。从技术上讲,后者只能通过望远镜看到。目前向这个方向发射任何航天器都是不可想象的。但这足以了解居住在其中的不寻常物体以及那里发生的令人惊叹的天文现象。恒星回春越靠近中心,星系就越多,而且也越拥挤。当它们之间已经有大约0.3光年时,它们不可避免地开始碰撞。比较... Read More >
202406-02 全球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太阳系已知最古老撞击盆地 央视新闻消息,今天(6月2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着上组合体成功着陆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嫦娥六号任务将沿用嫦娥五号的采集方式,使用钻取和表取两种采样方式,获得不同层面和深度的样品,并在月球背面同步开展科学探测。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5月8日,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已知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月球背... Read More >
202406-02 科学家发现一颗美丽的粉色星球,距离我们太阳系大约57光年 宇宙之大,无奇不有,尽管我们已经发现的星球只是宇宙中众多星球中的极少一部分,但在已知的星球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奇怪的个体,例如在室女座方向、距离我们太阳系大约57光年的位置上,科学家就发现了一颗美丽的粉色星球。这颗星球就是“GJ 504 b”,它是一颗系外行星,围绕着一颗名为“GJ 504”的恒星公转,“GJ 504”是一颗与太阳类似的G型主序星,其半径约为太阳的1.36倍,质量约为太阳的1.16倍。已知的系外行星大部分都是通过“视向速度法”或“凌日法”发现的,简单来讲,前者... Read More >
202405-31 月球背面隐藏着重达2180亿万吨的金属物,外星人的基地或将被发现 经常去月球的朋友们都知道,月球的公转与自转周期都是27.3天,并且它早已被地球“潮汐锁定”,因此在过去,我们根本没有办法看到月球的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奥秘。直到1959年,前苏联的“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这才开启了人类正式对月球的探索之旅。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类会对月球如此着迷,这是因为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倘若能把它开发了,就意味着人类在航天领域里已经获得了超非凡的发展,对下一步探索更多星球起到了极好的正向作用。引以自豪的是,... Read More >
202405-31 昨天凌晨,爱尔兰飞行员目击疑似UFO,幽默对话引爆网络 昨天凌晨,爱尔兰空域发生了一起疑似UFO(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引发两名飞行员之间的爆笑对话,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事件发生在5月29日凌晨12点半左右,多架飞机向空中交通管制中心报告了在爱尔兰空域的UFO目击事件。需要澄清的是,UFO代表“不明飞行物”,这并不意味着外星人正在入侵地球,但此次目击事件吸引了众多关注。航空记者Shaun Dunne(Twitter用户Shaun’s Aviation)在线分享了部分飞行员与空中交通管制中心的对话录音。目击事件发生在朝向北爱尔兰和... Read More >
202405-31 太阳内部或存在微型黑洞,已有几十亿年历史,质量远超地球 你敢相信吗?天文学家竟然认为,太阳内部可能存在一个黑洞其实早在1971年,霍金就是提出了太阳内部存在黑洞的可能性,不过它是一种原初黑洞,质量很小体积更小,靠太阳内部的物质供给,长期保持在稳定状态。后来专门用于探测太阳中微子数量的装置,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预期的要少三分之一,这意味着太阳内部的部分辐射并非来自核聚变,而是一种我们尚不知道的能量源,比如黑洞辐射,它们产生于物质进入黑洞的瞬间,是被引力撕碎并加速到近光速产生的辐射。几十年后的今天,太阳内部存在黑洞的想法,开始有了越... Read More >
202405-31 金星离地球比火星近,并号称地球的姐妹星,为何不去金星而是火星 金星自转慢并且自转方向与太阳系其他行星自转方向相反,一天当地球230天,磁场只有地球的十万分之一(相当于没有),质量与地球差不多。有大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占96%以及3%的氮,其大气层中有厚厚的云,主要由浓硫酸液滴组成,还掺杂着硫粒子,所以金星呈现出黄色。浓厚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温度475℃,最高温度485℃,金星地表气压达到了90倍地球大气压,也就是说,金星表面是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如此疯狂的世界,跟人间地狱没有区别,对人类来说,这样的环境非常不适合。... Read More >
202405-31 假如地球直径1厘米,可见宇宙会有多大?旅行者61万年才飞出去! 我们人类对宇宙一直充满了好奇。它究竟有多大?它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虽然这些问题在之前都还没有答案,但科学家们却尝试用各种方法去破解这一谜题。他们最终惊讶地发现,当地球直径缩小至1厘米时,可见宇宙也就只有35光年的大小。尽管它仍是无比浩瀚,但终究让人们感受到了它的亲近。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对宇宙充满了好奇呢?为什么它如此之大?关于宇宙还有更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了解。一、什么是可见宇宙?亘古绵长的宇宙自诞生之初,便以无垠之姿向我们展现。它包罗万象,浩瀚无比,不但孕育了无数的星... Read More >
202405-30 1954年“塔里德”事件,一男子称来自1000年前,平行宇宙是否存在 20世纪50年代,物理学家在研究现代量子力学时,发现每次观察到的量子状态都不相同,于是就提出了平行宇宙的概念,平行宇宙跟时间旅行悖论并不一致,时间旅行更多是提到虫洞。而平行宇宙的理论一共有四大类,宇宙泡、可观测宇宙有限而导致的视界平行宇宙、胚理论,量子力学平行宇宙诠释,往往第四种是提到最多的,量子力学引用了四种不同的力进行解释,那么平行宇宙是否存在,日本的“塔里德”事件又是怎么一回事。1954年,日本还在恢复经济,为了打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日本非常欢迎外国人出入,然而某一天,在... Read More >
202405-30 火在宇宙中比液态水还稀有?全宇宙只有地球拥有!凭什么这么说? 这时候有人就会开始反驳了,别的星球不是也有火山吗?火山爆发难道不是火吗?夜空中那么多星星,他们不都是恒星吗?恒星放出的光芒,难道不是熊熊燃烧的火吗?先别急,接下来所说的东西可能会颠覆你对于火的印象。到底什么是火? 可能不少人还记得,2017年印尼梅鲁火山喷发,当时的岩浆顺着火山口流向了居民居住地,烧毁了沿途的一切,包括森林、房屋、农田。那么我们为什么说火山爆发不是火呢?其实很简单,当一座火山喷发时,你不会说着火了吧,你只会说,火山喷发了,岩浆流入山下的森林、房屋,这些东西燃烧... Read More >
202405-30 科学家新研究结果,揭示了如何利用宇宙时空晃动实现黑洞观测研究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令人敬畏的现象,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残酷力量,也揭示了宇宙中最神秘天体之一——黑洞的惊人能力,这就是潮汐瓦解事件,也就是当一个恒星在过于靠近黑洞时,被其强大的引力撕裂的瞬间。这一过程不仅令人惊叹,也是天文学家研究黑洞特性的重要途径。当一颗不幸的恒星游荡至黑洞的引力影响范围,一场宇宙级的悲剧便悄然上演。黑洞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它能够对恒星施加极端的潮汐力。这种力量在恒星的一侧和另一侧产生巨大的差异,导致恒星在水平方向被挤压,而在垂直方向被拉伸。这一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