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9 宇宙中最早星系诞生时什么样? NEW 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丹麦科学家在天文学史上首次见证了宇宙中最早3个星系的诞生——这一事件发生于134亿至133亿年前。这项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有关宇宙历史的新知识,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科学》杂志。早期星系形成过程中积累并吸积气体。(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助理教授卡斯珀·埃尔姆·海因茨估计,这3个星系的诞生约发生在宇宙大爆炸后4亿至6亿年,那时宇宙处于138亿年总寿命的前3%—4%时期。研究团队解释说,宇宙大爆炸发生后不久,宇... Read More >
202405-29 在月球上种菜能实现吗? NEW 我国科学家发明的月壤改良技术,可以将月壤改造为优良的栽培基质,保障未来月球基地的食物需求。文/廖博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冯佳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01月球基地的食物谈到“未来月球基地中航天员吃什么”这个话题时,一些人可能会想:太空、月球、航天这些“高大上”的字眼预示着航天员肯定吃高科技食品呀!例如,我国科学家已经人工合成了淀粉,届时月球基地可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用高超的生化手段合成航天员所需的食品。怎么也不可能把地... Read More >
202405-29 如果有恒星直接撞进太阳系,会发生什么事?发生的概率并不为0! NEW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太阳系并非孤立无援。事实上,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潜在的威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恒星直接撞进太阳系的可能性。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并不为0,但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会感到惊讶:我们真的有可能遭受这样的宇宙级灾难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恒星碰撞的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恒星直接撞进太阳系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非常微小。根据目前的天文学理论和观测数据,这种可能性大约是每一百万年一次。这个数字可能会让人感到安心,但请记住,相对于地... Read More >
202405-29 最近的潜在宜居行星被发现!比地球略小,宇宙飞船需约30万年到达 根据5月23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和《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的两项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名为Gliese 12的系外行星,该行星位于双鱼座附近,距离地球仅40光年,是迄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潜在宜居行星。体积比地球略小表面温度估计为42℃ 据悉,迄今为止,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大约5000颗这样的行星,然而,银河系中可能超过1万亿颗系外行星,只有少数被认为具备维持生命所需的环境。Gliese 12的发现得益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 Read More >
202405-29 纪实:月球背面的“秘密”被揭开?卫星传回图像,原来霍金没说错 在茫茫宇宙的深处,人类的好奇心漫延开来,穿越时空的思绪如同一颗闪烁的星星,永不停歇。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向往着宇宙的奥秘,却受限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进程,只能将这个梦想留存在心底的星辰之间。然而,在我们挥洒汗水、攻克困难的追逐中,我们并未忘记那个静默而神秘的邻居——月亮。她是地球最亲密的伴侣,千百个夜晚,她如同一个守护者,静静地注视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勇敢尝试,终于揭开了月球的一些面纱。着陆、探索、回首,我们细细品味着那些初次登月的刺激与震撼。然而,这仅仅是冰... Read More >
202405-29 月球上有那么多的撞击坑,为何只有坑,却没有陨石的痕迹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生命星球,地球成为生命星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少不了月球以及木星的保护,因为有了月球以及木星的保护,很多的小行星都被承受了下来,作为地球的卫星,月球很好的承担起了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表面,伤痕累累,这些都是月球挡下小行星的证明,有很多人非常好奇月球上上有这么多的撞击坑,但是陨石到哪去了呢?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月球到底是因何而形成的,即便是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想要了解月球到底从何而来,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仅仅只能通过猜测来了解一下月球的形成... Read More >
202405-29 14年前,他搭载宇宙飞船飞往冥王星,如今他即将飞出太阳系 自人类仰望星空以来,对宇宙星辰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从观摩天体运动规律,到搭乘宇宙飞船前往外太空,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断刷新历史,突破以往的认知。上世纪的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积极展开了军备竞赛,外天空自然也成为了争雄之地。然而,一味地竞争却导致22名宇航员受难,即使他们成功到达了太空,也无法活着回来。然而,尽管外太空充满了危险与未知,但仍有人认为那里是个不错的埋骨之地,如果将自己的骨灰与宇宙融为一体,是不是代表着永恒不灭?当年,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威廉·汤博就是这么想的。克莱德... Read More >
202405-29 四维空间真的存在?德国科学家证实,人类进入四维空间可以永生? 当下的人类认知以及科学的水平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当中,对于四维空间,人类大多只能通过推测以及延伸得出四维空间的诸多模样,因此对于四维空间的定义,每个科学家同样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延伸以及思想的不同导致他们对于四维空间有着不同的定义,有的人认为四维空间就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三维空间人类可以在四维空间当中传说到任何一个地点,然而还有的人认为,在四维空间当中人类能够获得永生,或者说四维空间是一个能够让人类长生的世界,然而四维空间究竟是什么样的,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只是许多... Read More >
202405-29 可观测宇宙边界,距离地球465亿光年,边界之外又是啥? 我们能看到宇宙的边界吗?对目前的天文学家来说,465亿光年外就是宇宙边界,至少是可观测宇宙的边界,因为超过这个距离的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都超过了光速,发出的光也永远到不了地球,所以它们对我们来说是没意义的,用三体里的话来说就是:它们在地球的光锥之外。于是在半径465亿光年,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里,天文学家发现了2万亿个星系,其中距离银河系最近的,是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并且它在未来还会越来越近,因为万有引力正在让仙女座靠近银河系,最快37亿年后两个星系就将发生碰... Read More >
202405-29 时间晶体为何让科学家非常着迷?它真的能实现“永动机”吗? 时间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中,让我们感到再平常不过但又再神秘不过的概念了,自从时间这个概念被创立以后,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行、我们所有的生活,都会在时间线所构成的历史长河中,不知不觉地向前行进,无论你在不在意、无论你身处何方,时间就摆在那里。时间晶体的概念大家知道,我们平时来界定物体状态时,通常会用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表态来表征它们的相态,由于原子或者分子在组成物体时,它们之间的排列方式、相互距离以及连接方式均有根本性的不同,因此呈现出外观上一下子就能被我们所区分开的迥异特征。随着... Read More >
202405-29 观测条件世界一流!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落户青海冷湖 快科技5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府近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共同推进“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项目的建设。这一项目不仅旨在构建我国天球时空基准,更是为了精确掌握太阳系内各类天体的轨道信息,从而自主建立并维护高精度的太阳系天体历表。据工程人员介绍,我国目前尚未拥有4米级别口径的通用精密测量望远镜。此次启动的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的研制,将填补这一空白,显著提升我国在地基光学观测领域的能力。同时,该项目... Read More >
202405-28 外星文明首次现世?连续47天1652次大爆炸,中国天眼立大功了 外星文明首次现世?全球都向中国申请试用,今年的六月份,《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天眼的一项重大成果,在四十七天内,连续捕捉到远在三十亿光年外,发出的一千六百五十二次极端爆炸。中国天眼美国天眼闭,中国天眼睁!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探索,差别无非就是科技的进步,大家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宇宙文明。而观测外星文明,除去光学与空间探测,还有一种射电观测,也就是射电望远镜,在此之前,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美国的阿雷西博,其口径为三百五十米,但是因为种种外在因素的干扰下,这个伟大的杰... Read More >
202405-28 旅行者1号:星际探索的使者,人类与外星生命潜在交流的桥梁 随着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越来越遥远,有人说它已与一个远远超出了人类想象的先进外星物种取得了联系?这个文明隐藏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而旅行者号的信号被它们接收到了。如果这是真的,无疑会打破人类对宇宙的现有认知。然而,真相真是如此吗?谁都没有预料到,旅行者1号经历了四十多年仍能在宇宙中安全的漂流,并且还能往地球传送数据。尽管由于预算限制,美国宇航局的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虽然只完成了部分计划,但它们还是非常有用的。旅行者二号上安装了两个金唱片,当中包含了动物的叫声和音乐,以及55种语言的... Read More >
202405-28 我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星系的诞生!134亿年前刚刚大爆炸 快科技5月28日消息,对于星系的形成,我们一直空有理论,却没有亲眼验证,直到现在,天文学家首次看到了宇宙最早期星系的形成过程。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正在观测大约133亿至134亿年前的“婴儿宇宙”,当时宇宙大爆炸也发生了不过几亿年。宇宙初生之时,也就是大爆炸后的10亿年之内,充满了氢气迷雾,严重阻碍光的传播,而詹姆斯·韦布望远镜就可以穿透这些迷雾,通过红外波段看看最初的宇宙是什么样子。观测结果显示,有三个新生星系正在疯狂吸收海量的气体,快速成长。进一步研究表明,它们仨诞生于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