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7 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建成 NEW 近日,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香山海洋科技港在广东珠海市正式建成,计划于年底投入使用,将成为我国海上无人系统与海洋智能装备设计、研发、试验的公共技术服务与创新孵化平台,打造智慧海洋产业创新高地。香山海洋科技港由国内无人船“独角兽”企业——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主持建设,重点围绕无人船与海洋智能装备产业链布局,聚集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据了解,香山海洋科技港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采用双体船造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基... Read More >
201910-07 NASA 2020火星车已通过下降阶段分离测试 NEW 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为了 2020 年的火星车任务而努力,最新消息是,其火星车已于近日完成了下降阶段的分离测试。本次测试中,NASA 喷气动力实验室(JPL)调用了起重机,主要针对火箭动力下降阶段展开模拟。如果一切顺利,其有望于明年夏季(2020 年 7 月)发射,并于 2021 年 2 月降落至火星。(图自:NASA-JPL,via SlashGear)此外,NASA 正在类似火星的环境中测试该火星车及配套系统,以验证其是否能够在抵达遥远星球时经受住当地的气... Read More >
201910-01 NASA启动载人月球登陆器招标 最后结果还要看拨款 NEW 美国宇航局(NASA)日前向商业航天领域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启动能将人类带到月球表面的登陆器招标流程,投标截止日期为11月1日。载人月球登陆器是NASA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五年内将人类送回月球表面。这些登陆器将驻留在名为Gateway的新空间站上,后者将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据推测,宇航员将乘坐NASA的未来飞船前往Gateway空间站,然后转乘登陆器前往月球。具体地说,NASA正在寻找由两到三个主要部件组成的登陆器,其中包括登陆段(desce... Read More >
201909-30 月球能承载多少人口? 公元3000年,人类已经耗尽了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资源,成为一个太空种族,并在月球上建立了殖民地。巨大的密封穹顶横跨在月球表面,里面是居住着数十万人的城市。这颗冰冷、灰暗的地球卫星不知何故成了人类的新家。当然,这些纯粹是科学幻想。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类的外星殖民地,任何对未来的设想都是不完整的。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因此最容易被想象成我们未来的家园。但是,这一愿景与现实相符吗?月球有一天会成为热门的居住地吗?如果是的话,条件恶劣的月球环境能实际支持多少人的生活?回答这个问题的... Read More >
201909-30 DNA的基础部分核碱基可能来自太空 有助阐释生命演化 一项新研究发现,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基础部分很可能来自星际气体云的核心。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超低温真空中进行的模拟发现,核碱基可以在太空中形成。核碱基是在DNA和RNA(核糖核酸)中起配对作用的杂环化合物,是组成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单位。这一发现或许可以帮助阐明地球生命是如何演化的。以往的理论认为,是一块来自太空的岩石给地球带来了生命的基础物质。我们今天看到的自然物种都是从这些基础物质进化而来。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更复杂的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这些化合物会继续形成蛋白... Read More >
201909-29 美军称将让AI决定未来战场上士兵的生死 美国军方正着眼于在不久的将来,在各个领域运用正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启动了一项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投标活动,让该技术可以帮助设计新的武器系统。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所长布勒在接受《每日星报》采访时说,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医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分配伤员接受到的救助,更好地利用战场上稀缺的各种资源。他说:“假设你和你的战友都受了同样的伤——伤情看起来一样,血也流得一样的多。而我只有两包血,我该给谁呢?人工智能技术,将帮助我们更... Read More >
201909-29 世界名画暗藏玄机?AI可发现梵高画作中的隐藏作品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人工智能算法来从画作的X光片识别早前的画像,从而发现戈雅、梵高和凡艾克等名家的隐藏作品。艺术馆管理员和艺术历史学家经常扫描艺术品,因为许多大师级画家重复使用他们的画布,通过扫描有可能会发现早前的其它画作的一些蛛丝马迹。这些图像可以带来原始构图方面的提示,甚至揭示一个完全不同的主题。浪漫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弗朗西斯科·戈雅的油画肖像代表作品《多纳·伊萨贝尔·德·波塞尔》但到目前为止,要将底层和上层的图像区分开来还是非常困难,因为在X光片中,它们都是融合在一起的。现... Read More >
201909-26 牛津大学研究:一胎剖腹产后二胎剖腹产或更安全 9月25日,据外媒报道,牛津大学新研究表明,曾经剖腹产的女性再次分娩时,自然分娩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婴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牛津大学研究了苏格兰2002年至2015年期间,超过74000名新生儿,他们的母亲都做过剖腹产。其中约有46000名女性选择了计划性剖腹产,约28000名女性尝试自然分娩。尝试自然分娩的女性中有28.4%的人最后进行了紧急剖腹产。自然分娩的女性有1.8%经历了严重并发症,再次选择剖腹产的女性有0.8%经历并发症。前者子宫破裂的比例是0.24%,后者是0.0... Read More >
201909-26 相互保90后保障报告:六成90后处于亚健康 近两成人无任何保障 9月26日,相互宝与阿里健康针对90后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六成90后认为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缺乏段炼、经常熬夜是自己不健康的最大原因。为了“自救”,近半数90后加入相互宝或者购买了商业保险,但仍有18%的90后没有任何健康保障,处于“裸奔”状态。年轻人对健康状况的关注越来越高。最近,#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话题在微博引发热议。《90后保障报告》的数据显示,90后对体检的重视度确实不足。只有41%的90后坚持每年体检,购买的体检产品中,肿瘤、肠胃体检排名前两位。31%的90后五年... Read More >
201909-24 转基因蚊子试验惹争议:想让蚊子不孕不育,却产生了新变种? 2013年以来,数千万只基因改造蚊被投放至巴西城市雅科比纳(Jacobina),它们会和野生蚊子杂交,并且后代会不育,这样能大幅降低当地野生伊蚊的数量。然而,近期发表于《科学报告》的研究指出,当地的蚊子种群中已经检测到了源自基因改造蚊的基因,这说明它们和野生蚊杂交的后代也能传递基因。研究推测这种新的“混血”蚊子可能生存能力更强,会变相加速病毒传播。但这一观点也遭到生物公司与一些专家的质疑和反对。编译丨于颖卓审校丨杨心舟“以蚊治蚊”的计划伊蚊(Aedes)是蚊科中最大的属,有近... Read More >
201909-24 [图]科学家成功研发新型纳米激光:比人的头发薄约一千倍 近期由美国西北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组成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新型激光,在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损害的情况下植入到生物组织中。研究团队测量的厚度不到150纳米,而且所需要的功率也非常小。团队希望进一步对该激光设备进行优化,从而为神经系统疾病和疾病诊断开辟新的疗法。长期以来,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光来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各种激光疗法来攻击癌细胞,在“脆弱区”(delicate areas)清除患病组织,清除可能引起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有毒脑蛋白等等。不过激光在检测... Read More >
201909-24 深度学习已首次被用于研究暗物质 暗物质和暗能量一直是宇宙学家和物理学家研究的主题,他们正在努力全面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宇宙的组成是这些研究人员一直尝试探究的一部分。虽然研究人员估计普通物质(重子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可能分别占宇宙总物质量的为5%,27%和68%,但他们一直在尝试改善这些估计并优化所采用统计方法的计算分析宇宙学数据。最近,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篇有关这一主题的论文。在一篇题为“ 从KiDS-450弱透镜图上进行深度学习的宇宙学约束 ”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团队利用卷积神经网... Read More >
201909-24 丹尼索瓦人DNA分析披露人类神秘远亲面容 据外媒报道,人类族谱有许多分支,但我们对其中的大多数并不完全了解。其中最神秘的当属丹尼索瓦人,他们一直到2008年才被发现,人们对其的描述来源于一些散落的骨头碎片和DNA。这意味着大家并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不过现在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重建了一张丹尼索瓦人的脸,这要归功于DNA甲基化作图技术。丹尼索瓦人跟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尽管人类对后者已经了解得相当多,但由于缺乏化石证据,丹尼索瓦人仍笼罩在神秘之中。目前研究人员拥有的只有几颗牙齿、一根手指、一块颌骨和其他一些碎片... Read More >
201909-23 弗劳恩霍夫IFAM和H + E开发3D打印燃气轮机演示器 中国3D打印网9月22日讯,弗劳恩霍夫制造技术与先进材料研究院(IFAM)和德国工程服务提供商H + E-Produktentwicklung已经开发出了真正规模的3D打印燃气轮机演示器。展示基于粉末床的增材制造技术的能力,微型西门子SGT6-8000 H燃气轮机由铝,钢和钛制成的68个零件组成,替代了原始零件中使用的约3,000个零件。Fraunhofer IFAM和H + E-Produktentwicklung开发的西门子SGT6-8000 H燃气轮机。图...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