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索尼成立人工智能组织Sony AI 专注游戏与食品领域 NEW 北京时间11月21日下午消息,索尼成立了一个名为Sony AI的组织,该组织将会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本周三索尼发表了一份公告,该公司这份公告中表示,新组织将会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建立办公室。在项目初期阶段,他们将在游戏、影像和传感以及“美食”等领域推出项目。访问:在这份公告中,索尼表示:“在这些旗舰项目中使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索尼在未来今年中进一步提升游戏和传感器业务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另外,该公司还表示,这项研究将会“与索尼集团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密切合作。”该公... Read More >
201911-21 日本拟用无人潜艇调查海底稀土 推进深海稀土泥开采技术开发 NEW 日本政府计划最早于2020年开始联合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利用自主式无人潜艇(AUV)调查位于小笠原诸岛南鸟岛的深海之中的稀土储量。据日经中文网20日报道,调查将确认海底包含高浓度稀土的地层,力争掌握稀土的准确储量。据称,如果此次调查成功,将是世界上首次使用自主式无人潜艇调查稀土储量的行动。截屏图人民网2018年4月11日曾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及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在位于日本最东端的岛屿——小笠原诸岛南鸟岛周边的专属经济区海域蕴藏大量稀土资源,可供全球使... Read More >
201911-21 只为看看外面的世界?喵星人历时五年时间跨越1200英里 NEW 据外媒报道,Sasha是一只好猫,他的主人Viktor Usov已经有五年没有见到过他了。这只活泼的猫咪在五年前从Usov位于波特兰的家中消失。通常情况下,当一只宠物离家五年基本被认为这辈子不会再出现。然而当Usov接听来自远在1200英里外的新墨西哥州Sante Fe动物收容所的电话时他震惊了。Sasha不仅还活着而且身体状况良好。据了解,当收容所第一次看到Sasha的时候他在街上过着流浪生活。虽然他没有项圈,但收容所通过其被植入的一块微型芯片联系到了Usov。相信大部分人... Read More >
201911-21 SpaceX星际飞船MK1测试中发生意外事故 现场传出爆炸声 当地时间今天下午3:27,SpaceX星际飞船原型机MK1发生了“异常”。问题是在11月18日晚上进行的全面压力测试之后出现的,今天下午星际飞船在德克萨斯州南部Boca Chica附近的SpaceX设施中进行了另一次测试。得益于几位勇敢的现场视频记录员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快速降压和爆炸的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经过压力测试的原型单元。进行测试是为了避免在实际发射过程中出现此类情况。现场附近还有爆炸前后的一系列事件的照片,可以清楚地说明了这一情况,Starship Mk1遭... Read More >
201911-19 Air Race E在迪拜航展上展示首架电动竞赛飞机 据外媒报道,由空中客车公司支持的Air Race E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电动飞机时航空业的未来,并宣布于2020年启动世界首个电动飞机竞赛。近日其首架电动竞赛飞机在迪拜航展上正式亮相。Air Race E首席执行官Jeff Zaltman表示:“这不仅是Air Race E的关键时刻,也是整个航空业的关键时刻。我们建立电动竞赛系列赛事的目的是为更环保、更快、技术更先进的电动飞机开发一个统一的平台。电动竞赛系列将为创新提供试验平台,并加速电动商业旅行的进程。我们已经现在已经显示,... Read More >
201911-19 莱斯大学科学家利用3D打印打造出聚合物防弹立方体 据外媒报道,近日,莱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打造出了一种具备某种防备能力的特殊结构。据悉,该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一个的格子状聚合物立方体,虽然它看起来“千疮百孔”但实际上它被证明几乎能够跟钻石一般坚硬,其能有效地阻挡子弹。据了解,这种实验性材料的起点是tubulane。这种最早于1993年被设想出来的材料是一种由交联碳纳米管组成的复杂结构,根据计算,该结构具备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度。现在,得益于3D打印技术,除了强度它还附加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研究论文首席作者Seyed Moh... Read More >
201911-18 重大发现!190万年前巨猿化石DNA显示:广西巨猿和亚洲猩猩是亲戚 近日,据外媒报道,来自6个国家的18位科学家,从一枚190万年前广西巨猿化石中,成功提取遗传物质,揭示了早已绝灭的巨猿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报道中指出,该化石出自广西田东县吹风洞,2008年,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团队在此处发现了90多颗巨猿牙齿化石。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巨猿身高超过2米,体重超过300公斤。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巨猿与东南亚地区的亚洲红毛猩猩具有最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大约在1200万年前从猩猩的家族中分离出来,并独立演化。研究人员指... Read More >
201911-15 午睡睡多久才合适呢? 众所周知,晚上睡眠时间7到8个小时最合适,那么午睡睡多久才合适呢?当我们刚开始入睡时,我们称为入睡期,此时,眼球活动开始变慢,大脑也渐渐停止了工作,但脑供血依旧充足。这个阶段大脑仍旧可以接受来自感官的数据,这些数据会作为短期记忆,储存在海马体内。海马体是大脑的临时记忆站,这个阶段,我们处于半梦半醒之间,所以很容易就清醒过来。而且,在醒来以后,疲劳感会得到明显缓解。在午睡的20分钟后,我们会顺利进入浅睡期,眼球会停止活动,大脑开始进入休息状态,脑部充血逐步减少。如果此时醒来,则... Read More >
201911-14 研究:气候危机已经开始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后果 据外媒报道,在一项针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新评估中,一项由100多名科学专家参与的全球合作勾勒出了一幅可怕的画面:气候危机正在让我们生病。如果不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我们将面临威胁粮食安全的极端变化、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工作时间被迫减少以及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野火和干旱等。据悉,这份新报告于11月14日发表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其详细阐述了快速变暖的地球所带来的健康风险。该份报告由120名气候学家、健康专业人士等群体共同撰写。报告指出,如... Read More >
201911-14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正携带珍贵样本返回地球 据外媒BGR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2019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其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于2018年飞抵目标小行星“龙宫”(Ryugu)之后,从事这项任务的科学家团队进行了许多潜在的危险“特技表演”,包括在小行星上发射金属弹以收集样本等。“隼鸟2号”任务中面临了相当多的挑战,尤其是在发现“龙宫”的表面比任何人都想像的要坚硬得多且布满碎屑之后,但采样采集操作却取得成功。现在,“隼鸟2号”在太空岩石周围的轨道度过了数月之后,已启程... Read More >
201911-13 火星2020漫游车的着陆点可能是个化石热点地区 去年11月,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火星2020漫游车将在耶泽洛陨石坑(Jezero Crater)降落。而现在有更多证据表明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项新的研究发现,着陆点周围的区域富含各种矿物质,其可能保存古代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化石。耶泽洛陨石坑直径约为28英里(45公里),似乎是一个古老的三角洲。35多亿年前,该地区是一个湖泊的家园。这使得它成为研究火星上水历史的主要地点,并由此扩展了在那段历史中是否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因此,耶泽洛陨石坑成为了火星2020漫游车的首选着陆点... Read More >
201911-13 如何成为一名太空飞行员? 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对一些人来说,控制一个1.4吨重的火箭发动机以超过3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发射到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中,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但是,也有一些人会用整个职业生涯来追求那些短暂的失重时刻。随着商业太空探索的发展,未来我们将需要更多的飞行员来引导宇宙飞船飞出地球的边界。这些飞行员具有各种各样的背景,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丰富的飞行经验。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太空飞行员呢?飞向太空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而这项工作具有很高的要求,商... Read More >
201911-12 NASA秘密研制全电动飞机:垂直起降 对于NASA来说,其一直在秘密做一些超前沿的研究,这次他们展示的是全电动飞机。据外媒报道称,NASA上周五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的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展示了一架实验性电动飞机“麦克斯韦X-57”。这架飞机是由意大利制造的四座Tecnam P2006T改装而成,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研发中。麦克斯韦X-57使用14个电动巡航马达,由专门设计的锂电池供电,而不是通常的航空内燃发动机。尽管X-57的研制时间很长,但它离首次试飞还有至少一年的时间。NASA目前的目标是在2020... Read More >
201911-11 艾滋抗体新方法!合成DNA:克服耐药性 近日,据外媒报道,威斯塔研究所(Wistar Institute)的科学家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应用合成DNA技术,在小动物和大动物模型中推动体内产生广泛中和的抗HIV抗体,为简单有效的下一代艾滋病毒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了概念证明。目前,尽管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取得了非凡的进展,但仍然需要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来消除艾滋病毒感染。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DMAb平台,允许通过合成DNA工程直接在体内生产抗体,从而为人体提供制造所需抗体的指令。同时基于早期的数据,研究人员认...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