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6 目前不少饮用水中含塑料微粒:可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NEW 之前,美国非营利性新闻机构Orb Media给出的报道称,目前市场所售许多知名品牌的瓶装水中都含有塑料颗粒,这引起了众多用户的恐慌。微塑料指的是各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如今,人们在河流、湖泊、饮用水、以及瓶装水中都发现了它们的踪迹。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世卫组织在报告中指出,就目前水平而言,微塑料似乎并不会造成健康风险,但还需展开更多研究。人们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对水体中的塑料问题展开正式研究,因此世卫组织承认,目前可用的证据相当有限。此外,目前已经开展的研究还... Read More >
201908-26 现代机器人之父:超强AI只是幻想 NEW 编者注:本文作者是Brian Bergstein,他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副主编与执行编辑以及美联社的技术编辑。1984年的某天,罗德尼·布鲁克斯(Rodney Brooks)在泰国的家中感到炎热、无聊、孤独。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他灵光乍现,产生改变机器人技术领域发展的灵感,并最终使Roomba扫地机器人走进数百万个家庭。那一年,布鲁克斯即将步入而立。作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新成员,他努力使机器人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应用。如果可以,他可能会希望科幻小说中的场景成为现实:机器人进入... Read More >
201908-24 研究人员研制出产生激子新规则 将有助于推动下一代器件的发展 NEW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自然化学》上的研究指出,他们开发了一种利用单线态裂变产生的更多能量来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为推动下一代设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工具。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路易斯·坎波斯指出,所有现代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过程都是一样的,由一个光子产生一个激子。然后激子可以转换成电流。然而,有一些分子可以在太阳能电池中实现从一个光子产生两个激子,这个过程称为单线态裂变。这些太阳能电池构成了下一代设备的基础,但是下一代设备仍处于初级阶段。然而,处理这种... Read More >
201908-23 科学家揭示了孕期母胎细胞通讯的秘密 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部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妇产科杂志》上的研究指出,他们解开了孕妇细胞和胎儿细胞在怀孕期间如何交流的谜团,并利用这一新的信息可以开发新的非侵入性的方法来监测和改善胎儿的健康。该项研究的作者、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部的副教授拉姆库马尔·梅农(Ramkumar Menon)说:“在怀孕期间,孕妇细胞和胎儿细胞通过充满外泌体的化学物质的囊进行持续的交流。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胎儿外泌体向母亲的身体发出信号,表明她/他的器官已经完全成熟,从而触发分娩过程... Read More >
201908-23 研究发现:将细菌应用于作物种子可以扭转土壤盐碱化造成的作物产量下降 8月22日,杨百翰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将细菌应用于作物种子可能能够扭转世界各地日益盐碱化的农田所造成的作物产量下降。由布伦特·尼尔森(Brent Nielsen)领导的科学家们在耐盐植物的根部发现了一些细菌。尼尔森说:“我们将这些耐盐植物(称为盐生植物)的根磨碎,利用它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我们分离出了40多种不同的细菌,其中一些能耐受海水含盐量。”然后,研究小组通过溶液将分离的细菌应用于苜蓿种子,并测试苜蓿在高盐度条件下的生长能力。他们在实验室和弗吉尼亚高级学习与研究所... Read More >
201908-23 研究发现亚马逊雨林吸收的碳远远少于预期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领导的国家小组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的研究表明,与之前没有考虑到磷缺乏的气候模型的估计相比,因土壤缺磷将导致亚马逊地区预计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平均减少了50%。根据国际气候小组的数据,农业、林业和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占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但与此同时,天然土地过程吸收的二氧化碳几乎相当于化石燃料和工业排放量的三分之一。那么亚马逊雨林作为一个有效的碳汇将持续多久?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包括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气候科学家调查了这个问题。发现在缺乏磷的土壤... Read More >
201908-23 研究表明:一些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有更好的生存条件 8月22日,戈德施密特会议提供的一项新的研究资料表明,一些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有更好的生存条件。“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首席研究员斯蒂芬妮·奥尔森博士说,“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具有良好海洋环流模式的系外行星的状况,可能更适合比地球上更丰富或更活跃的生命。”系外行星的发现加速了对太阳系外生命的探索。地球到这些系外行星的巨大距离意味着实地考察是不可能的。因此,科学家们正将空间探测器与望远镜等遥感工具合作,以了解不同的系外行星的情况。要理解这些远程观测,就需要开发复杂的行星气候和进... Read More >
201908-23 研究人员确定了大量甲烷储层的成因 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WHOI)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最新研究指出,他们发现了地球上非生物甲烷的形成和丰富性的证据。该研究指出,非生物甲烷是由不涉及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形成的,并显示了气体如何在其他行星和卫星上有类似的起源。研究人员早就注意到深海通风口释放出的甲烷,尽管气体在由生物产生的大气中很丰富,但海底甲烷的来源仍然是个谜。该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水热系统地球化学的高级科学家杰弗里·西瓦尔德(Jeffrey Seewald)说:“确定深海甲烷的非生物... Read More >
201908-22 导航也会迷路的8D魔幻山城 阿里巴巴出手了 根据抖音大数据显示,重庆为国内打卡量最多的城市,而这与其“8D魔幻”的城市布局有着直接关系。对于外地人来说,重庆的交通高楼都充满了魔幻性,错综复杂到怀疑人生,一条马路的上面和下面都是房子,在街边上坐9楼的电梯到一楼街上,根本无法分辨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在大街上。到了重庆才明白,刀郎那句“停在八楼的二路汽车”是真的……人到了这里分不清方向,就连导航也会迷路。阿里巴巴准备破解重庆导航谜题,8月26-29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召开,阿里巴巴展台将展示AliOS AR导... Read More >
201908-22 美国将研发热核动力航天器:3个月飞到火星 比化学动力快一倍 不论火箭还是宇宙飞船,它们使用的动力主要来自化学燃料,虽然都是高科技加持的化学物质,但化学燃料无法长期供能,在这点上核动力是人类一直以来的追求。美国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日前表示将开发热核动力航天器,飞往火星的时间只要3-4个月,比化学动力航天器快一倍。美国在研究使用放射性元素用于动力推进已经数十年历史,预计2020年发射的Mars 2020火星车使用的的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不过这跟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所说的热核动力还不是一回... Read More >
201908-22 为什么外面买的煮玉米比自己煮的好吃?有可能是加了这个… 每当出去游玩、回家的路上或者肚子饿的时候,如果恰巧碰到有卖煮玉米的,往往很多人都经受不住玉米香气的诱惑,都会买上一根来吃。还有忠实玉米爱好者,用一根香甜的玉米代替晚饭,既能够解馋,又能减少摄入的热量,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别人卖的煮玉米总是比自己煮的要好吃?最近,网上就有人说,这是因为有些卖家在煮玉米的时候,加入了玉米香精。所以,就会让玉米更甜更好吃。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玉米香精究竟是什么?在煮玉米中加入,玉米香精符合国家规定吗?今天就好好的说一说。常吃的煮... Read More >
201908-22 全新古细菌或可揭示生命起源:科学家研究了12年 2010年,科学家在对北冰洋海底采集的沉积物岩心进行DNA分析时,他们发现了一些令人惊讶的东西。一种以前未知的属于古细菌(Archaea)的微生物,而它的基因组特征似乎与真核生物(Eukaryota)有关。他们在格陵兰岛附近的Loki's Castle热液喷口发现该生物,并将其命名为Lokiarchaeota(以下简称Loki);但更大的怀疑给这一发现掩上了一层阴影:样品是否被岩心的其他东西所污染了?现在,多亏了日本科学家的努力,这些疑惑得到了平息。他们第一次隔离了L... Read More >
201908-21 科学家找到小鼠大脑记忆闪回键:人类未来也能消除负面记忆 一项新研究显示,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也许更容易形成并保留负面回忆,这些回忆随时可能被某次冲突激发唤醒。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易患抑郁症的小鼠后发现,它们的大脑中储存了更多的负面回忆,并且更容易唤醒这些回忆,并产生类似抑郁症的表现。抑郁症患者总是忍不住以负面心态看待过去的回忆和当前的经历。科学家希望,如果能找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储存信息方式异于常人的地方,或许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小鼠也许没有人类那么多复杂的经历,但大脑结构与我们非常相似,说明有患抑郁症倾向的人类也可能更容易... Read More >
201908-21 用尘埃在大气层中打造“遮阳伞”:要减轻气候变暖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像科幻小说情节的计划,但可能在十年内成为现实:每一天,有800多架巨型飞机将数百万吨的碳酸钙粉末抬升到离地球表面19千米的高度,然后将其撒向平流层周围的高空。理论上,空气中的尘埃会形成一个巨大的遮阳棚,将部分太阳光和热量反射回太空,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变得更少,从而保护地球免受气候变暖带来的破坏。这不是某个发明家的疯狂计划,而是一个由亿万富翁、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资助,由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发起的项目。事实上,由于该项目过于超前,以至于最初的“云层遮蔽”实验本应在几个...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