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2 寄生虫的入侵能否影响人类大脑进化? NEW 寄生虫是否影响人类神经进化?几十年前就应该有人想到:既然寄生虫已经困扰真核生物数百万年,它们的盛行可能会影响生物进化历程,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心理学家马尔科并不是第一个提出人类大脑进化可能受到寄生虫影响,这种寄生虫具有操控宿主行为的能力。他在《生物学季刊》发表一篇最新论文,提出了四种宿主操控大脑寄生虫的适应性对策,以及寄生虫自身的进化反应,这一观点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意义,并且可能解释人类心理学、大脑功能网络结构,以及心理药物的可变效应。操控宿主行为许多寄生虫操控宿主的行为是为了提高... Read More >
201908-30 地球的指纹光谱:暗示着在太阳系之外找到可居住的行星 NEW 近日据外媒报道,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的研究指出,他们已经为地球收集了一个“指纹光谱”,可以用来识别太阳系以外有能力支持生命的行星。麦吉尔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伊芙琳·麦克唐纳和她的导师尼古拉斯·考恩教授利用科学卫星组织卫星对地球大气进行了十多年的观测,构建了地球的传输光谱,这是一种红外光下的地球大气指纹光谱,显示了在寻找可居住世界的过程中关键分子的存在。这包括臭氧和甲烷的同时存在,科学家希望只有当地球上有这些化合物的有机来源时才能看到,这种检测被称为“生物... Read More >
201908-30 物理学家发现了最小的“鬼粒子” NEW 宇宙中到处都是中微子,但我们却看不见它们,它们掩藏在普通物质中间。我们完全不了解中微子,甚至不了解它的重量。但是我们知道中微子有改变整个宇宙的潜力。由于中微子有自己的力量,我们能够借助宇宙来衡量中微子的重量。 在物理学中,这种最小的粒子的状态会改变整个银河系以及其它巨大天体结构的状态。如果想要描述宇宙的行为, 我们必须考虑宇宙中最小的构成。在即将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最新一期的论文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宇宙的精确测量反推了最轻的中微子的质量(中微子有三种不同的质量)。... Read More >
201908-30 美宇航局不务正业:竟然搞起天气预报 近日据外媒报道,最近的一项研究,由于纳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地球观测卫星数据,美国对微粒物质的每日空气质量预测可能更准确。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拉杰什·库马尔(Rajesh Kumar),每三小时将气溶胶光学厚度卫星数据纳入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国家空气质量预测能力(NAQFC)。这些变化使NAQFC试验报告的颗粒污染物准确度提高了约38%,这有助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的每日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测。气象学家和其他人通常... Read More >
201908-30 创造虫洞需要什么条件?物理学家给出了“详细名单” 近日发表在预印网站arXiv上的一篇论文指出,我们也许有办法打造一个近乎稳定的虫洞。虫洞听上去就很吸引人,毕竟按正常方法、我们要耗时数万年才能抵达另一颗恒星,但有了虫洞,我们就可以走捷径,瞬间到达宇宙的另一端。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技术型难题:作为一种时空的扭曲现象,虫洞可以说极为不稳定。你只要从一端放进一个光子,虫洞就会以比光速还要快的速度坍缩。但这篇新发表的论文指出,我们只需要几个黑洞、和几条无限长的宇宙弦,就可以打造出一个相当稳定的虫洞了。这种虫洞尽管也会坍缩,但速度很慢,足... Read More >
201908-29 磁控线型机器人有望用于脑血管手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磁控线型机器人,可在脑血管等狭窄且弯曲的通道中穿行,未来有望用于“疏通”中风或动脉瘤导致的脑血管堵塞。新近发表在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显示,这种机器人的内核是具有柔性和回弹性的镍钛合金,合金材料上覆盖一层含有磁粒子的橡胶,在外部磁铁的控制下,机器人可以弯曲并复原。研究人员在磁性橡胶材料外涂上了一层水凝胶,使其拥有光滑表面,降低了摩擦力,从而可以在狭窄的空间中“滑行”。他们在一项实验中用磁铁精准控制这种机器人,使其“像提线木偶”... Read More >
201908-29 科学家在1.7万年前的美洲狮粪便中发现古老的寄生虫DNA 美国科学家刚刚在 16570 至 17000 年前的美洲狮粪便化石中,找到了冰河时期动物寄生虫的 DNA 。据悉,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是一种至今仍困扰许多动物的一种蛔虫,这项发现有望揭示冰河时期有哪些动物出没的秘密。研究人眼在《寄生虫学》(Parasitology)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寄生虫分子记录。(图自:Cambridge University,via Cnet)这些寄生虫的发现,不仅为更新世(Ple... Read More >
201908-29 研究发现癌细胞周围健康细胞会变得具有干细胞特征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紧邻肿瘤周围的健康细胞变得更像干细胞并支持癌症生长。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技术,研究肿瘤周围的组织,也就是肿瘤微环境,这些微环境会影响癌症的生长和扩散,以及治疗反应。这种新技术依赖于一种癌细胞,这种癌细胞经过工程改造可释放出穿透细胞的荧光蛋白,并被其邻近的细胞吸收。研究人员可以鉴定这些颜色标记的细胞,与未与肿瘤接触的其他(未标记的)细胞进行比较。“我们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非癌细胞会回归到干细胞状态,这能支持癌症生长。通过‘腐蚀’邻居,癌症改变了... Read More >
201908-29 俄罗斯学者发现新种矿物质 可用于制作昂贵珠宝 据俄罗斯卫星网29日报道,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家研究技术大学新闻处通报称,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物质,命名为“氟碳硅碱钙石”(Fluorcarletonite),可用于制作价格昂贵的珠宝。这种物质具有独特的淡蓝色调,是俄罗斯学者在伊尔库茨克州和雅库特共和国交界地带的岩石中发现的。新物质属于硅酸盐类,被命名为氟碳硅碱钙石,结构类似于碳硅碱钙石,但是氟元素的含量远超这种矿物。据报道,这一发现得到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和分类委员会(IMA-CNMNC)批准。目前,这种新物质的样本被保存... Read More >
201908-29 离绕月更近一步?“星际飞船”或测试首次轨道飞行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总裁马斯克近日宣布,该公司计划可能在10月实施“星际飞船”(Starship)的首次轨道测试飞行。该公司将在9月28日对外告知飞船研制过程等具体细节。据报道,马斯克表示,“我们计划在10月进行20公里的飞行,并在此之后不久尝试实施轨道飞行。”他指出,计划于9月28日详细讲述“星际飞船”的研制进程。马斯克说:“‘星际飞船’将在此之前完全组装好。”当地时间8月28日,该公司对“星际飞船”(Starship)的原型机“星虫”号... Read More >
201908-29 考古发现南方古猿湖畔种头骨 来自420万年至380万年前 研究人员在埃塞俄比亚首次发现南方古猿湖畔种头骨,预估这位人类最古老的祖先生活在380万年前,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示早期人类祖先进化史。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8月28日报道,在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地区已经进行了15年Woranso-Mille古人类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当日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文章,对首次发现的南方古猿湖畔种头骨及发现地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他们在2016年2月16日发现了上颚部分,在该地区继续搜寻了超16小时后,找到了更多的碎片,并成功复原了整个头骨。C... Read More >
201908-29 科学家反向推算最轻中微子的质量:能发掘宇宙秘密 在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了有关整个宇宙结构的数据,对宇宙中最小、最难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的质量进行测量。中微子是一种电中性的基本粒子,已有证据显示,中微子具有质量,但相比其他亚原子粒子而言非常微小。中微子只参与引力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由于弱相互作用的作用距离极短,而引力相互作用在亚原子尺度下又十分微弱,因此中微子在穿过常规物质时不会受到太多阻碍,而且非常难以检测。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中微子穿过我们的身体。我们对中微子几乎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它们有多重。但是,在科学家看来,中... Read More >
201908-29 研究:空气污染可能会让人变得更加暴力 众所周知,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致命影响,但科学家现在担心,空气污染可能还会使一些人成为暴力罪犯。在一项大规模研究中,研究人员对美国8600万人13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当空气污染变得严重的时候,暴力犯罪就越多。研究人员认为,空气中的微粒和有毒气体可能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使人更可能表现出攻击性。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流行病学》(Epidemiology)网络版上。研究人员总结称,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伦敦政府最近发布的“伦敦大气污染物排... Read More >
201908-28 科学家研究发现太平洋海底的裂缝导致火山链休眠 休斯顿大学的地质学家发表在《地质学》杂志上一项研究指出,5000万年前,东北亚和俄罗斯之间的火山链被迫进入休眠状态,持续了1000万年。Jonny Wu在休斯顿大学的地质实验室里,一系列延伸于东北亚和俄罗斯之间的火山链,在5000万年前开始了一段休眠期,持续了1000万年。而太平洋最重要的板块构造位移是迫使火山链进入休眠状态的原因之一。在白垩纪末期,恐龙消失后不久,地球上最大的构造板块太平洋板块神秘地改变了方向。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在夏威夷群岛链上形成了一个突出的弯曲,还有另一个...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