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格陵兰冰盖惊现巨型病毒:以雪藻为食 体型比一般细菌大 NEW 快科技6月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丹麦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团队在格陵兰冰盖上惊人地发现了一种巨型病毒。这种病毒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栖息在以微藻为主的冰雪表面,引发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传统认知中,病毒相较于细菌要小得多,其大小范围通常在20到200纳米之间,而细菌则能达到2到3微米。换言之,普通病毒的大小仅约为细菌的千分之一。然而,这种新发现的巨型病毒却打破了常规,其大小可以达到惊人的2.5微米,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细菌的尺寸。不仅如此,巨型病毒在基因组成上也展现了其独特之处。普通噬... Read More >
202406-07 马斯克祝贺!星舰第四飞没让人失望 为何说这次创造奇迹:官方给答案 NEW 快科技6月7日消息,今天早些时候,星际飞船第一级"超重型"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墨西哥湾,随后本体带伤经受高温考验成功受控落海,这标志着SpaceX在得克萨斯州的"星际飞船"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第四飞,SpaceX吸取了第三飞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多次软硬件升级和操作变更,包括完善航天器的隔热罩和侧滚控制,以及在助推返航后放弃助推器的热分离环。活动结束后,马斯克也祝贺了SpaceX团队:“尽管损失了许多瓷砖并损坏了襟翼,星舰仍然成功在海洋中软... Read More >
202406-06 马斯克SpaceX星舰第4次试飞突破性进展:已进入预定轨道 B11成功溅落 NEW 快科技6月6日消息,北京时间20时50分,当地时间早5时50分,SpaceX公司于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进行第四次“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的无人飞行测试。火箭已经发射升空,画面显示发射时有1台发动机未能正常启动,但由于星舰在设计时有3台发动机左右的冗余,星舰仍可正常飞行。星舰随后按计划与助推器分离。发射约9分钟后,星舰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接下来星舰将尝试突破上次试飞的成果,这一过程需等待大约38分钟左右。目前,B11超重型助推器已经成功溅落在墨西哥湾海域中。以当前的情况来看,此次试飞至... Read More >
202406-06 重大突破!马斯克SpaceX星舰第4次试飞达成预定目标:本体成功溅落 快科技6月6日消息,今天20时50分,当地时间早5时50分,SpaceX公司于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进行第四次“星舰”重型运载火箭的无人飞行测试。发射后,星舰随后按计划与助推器分离,超重型助推器在墨西哥湾成功软着陆。发射约9分钟后,星舰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约47分钟后,星舰开始重返大气层,相较于在这一阶段表现并不完美的第三次试飞,本次星舰选择了相对平缓的弹道,利用更多的时间使得速度缓缓下降,以减少进入高密度空气时所受到的剧烈冲击。发射约62分钟后,星舰高度下降至33km以内,脱... Read More >
202406-06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十日三捷: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成功入轨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星河动力航天公司近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创佳绩,成功发射了谷神星一号(遥十三)运载火箭,实现十日内连创三捷。此次发射任务不仅将TEE-01B星(地球之眼1号卫星)、纳星三号A星和B星共三颗卫星准确送入瞬时轨道高度为545km的太阳同步轨道,还搭载了爱神星留轨试验平台,实现了多重科研与应用价值的飞跃。值得关注的是,TEE-01B星(地球之眼1号卫星)凭借其545km的轨道高度,展现出了卓越的遥感成像能力。其星下点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0.52m,幅宽... Read More >
202406-06 嫦娥六号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在轨样品转移:完成工作下班 准备回家!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将月球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这是我国航天器继嫦娥五号之后,第二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据悉,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顺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并按预定形式将珍贵的月球背面样品封装存放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分别采集了月球样品,实现了多点、多样化自动采样。嫦娥六号的微博还专门发文称:“完成工作下班啦!你们要的土... Read More >
202406-06 国内首个!海洋动力装备主题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据“中国船舶”官微发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依托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筹建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海洋动力装备)。据悉,该基地不仅是全国首个专注于海洋动力装备的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更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30家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示范基地中的一员,其地位与重要性不言而喻。计量数据,作为计量活动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动力装备领域,这些数据更是至关重要。海洋动力装备,作为船舶与海工装备的“心脏”和“生命线... Read More >
202406-06 日企疯狂造假 专家称中国汽车品牌应引以为戒:助力中国制造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本周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证实该国多家车企存在违规行为,其中包含了丰田、本田等车企。公告中指出,鉴于日本大发工业等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截至5月底,在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针对丰田等知名日本车企在测试流程上的欺诈行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像丰田这样的公司发生这样的丑... Read More >
202406-06 全球气温连续创纪录 联合国警告:我们正走向“气候地狱”! “有记录以来最热3月”、“最热4月”、“最热5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加剧,这样的标题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之上,警告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严峻性。当地时间周三,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表示,过去12个月中的每一个月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避免我们走向“气候地狱”。全球气温仍在变暖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表示,在截至今年5月底的12个月期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63摄氏度,这是... Read More >
202406-06 国产车机芯片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拟Q4量产:可应用于L2+/L2++级别智驾 快科技6月5日消息,近日,黑芝麻智能芯片和架构副总裁何铁军表示,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芯片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该芯片采用TSMC 7nm工艺,可提供的AI算力小于100TOPS,可应用于L2+/L2++级别智能驾驶。据悉,该芯片于去年4月正式发布,单颗芯片满足CMS(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整车计算、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大灯、舱内感知系统等跨域计算场景,并且灵活支持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架构组合。这颗国产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CPU大核部分采用了Cortex-A78... Read More >
202406-06 全球第二高!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 仅次于微软 快科技6月6日消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大涨5%,刷新历史新高,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仅次于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截至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5.16%,报1224.4美元/股,市值为3.01万亿美元。至此,英伟达成为继苹果和微软之后,第三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自英伟达5月公布亮眼财报后,其股价已累计上涨近20%,今年涨幅更高达150%。据了解,英伟达股价5月23日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距离其突... Read More >
202406-06 要向NVIDIA涨价:台积电股价暴涨创历史新高! 快科技6月6日消息,台积电(TSMC)美股股价在周三盘初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股价一度触及161.96美元,随后股价继续攀升。截至发稿时,台积电美股股价报162.92美元/股,涨幅超过6.8%,总市值达到了8450亿美元,创下了新的历史高点。在本周二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台积电新任董事长魏哲家表示,公司对AI需求的增长持乐观态度,并暗示正在考虑提高公司人工智能芯片代工服务的价格。魏哲家还透露,他已经与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涨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台积电的股价上涨也得益于其在半导... Read More >
202406-05 又一时速350高铁重大突破:重庆至昆明从5小时缩至2小时 快科技6月5日消息,今天上午,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渝昆高铁)的重要节点——大庆山隧道实现了安全贯通,为后续的施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庆山隧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全长4976米,采用单洞双线设计,是渝昆高铁云南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贯通的最长隧道。渝昆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的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始于重庆西站,经过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最终接入昆明南站,全长约699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渝昆高速铁路自四川盆地爬升至云贵高... Read More >
202406-05 世界各国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美国是中国的三倍多 近日,一份关于全球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的数据图表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二等座标准票价为准,数据源于各国铁路官网及购票平台)。据CNMO了解,图表详细列出了中国、韩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德国六个国家的高铁票价情况。整体来看,在不考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高铁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图表,中国高铁从武汉至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每公里仅需0.51元人民币,总里程达1069公里,票价总计553元。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韩国高铁的0.78元每公里和法国高铁的0.85元每公里,更是日本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