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日企疯狂造假 专家称中国汽车品牌应引以为戒:助力中国制造 NEW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本周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证实该国多家车企存在违规行为,其中包含了丰田、本田等车企。公告中指出,鉴于日本大发工业等公司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所需型号认证的过程中接连发生违规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指示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调查是否存在类似情况。截至5月底,在丰田汽车、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技研工业和铃木共5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针对丰田等知名日本车企在测试流程上的欺诈行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像丰田这样的公司发生这样的丑... Read More >
202406-06 全球气温连续创纪录 联合国警告:我们正走向“气候地狱”! NEW “有记录以来最热3月”、“最热4月”、“最热5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加剧,这样的标题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之上,警告我们全球气候变暖形势的严峻性。当地时间周三,欧盟气候变化监测机构表示,过去12个月中的每一个月都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全球需要采取紧急行动,避免我们走向“气候地狱”。全球气温仍在变暖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表示,在截至今年5月底的12个月期间,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63摄氏度,这是... Read More >
202406-06 国产车机芯片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拟Q4量产:可应用于L2+/L2++级别智驾 NEW 快科技6月5日消息,近日,黑芝麻智能芯片和架构副总裁何铁军表示,黑芝麻智能C1200系列芯片预计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该芯片采用TSMC 7nm工艺,可提供的AI算力小于100TOPS,可应用于L2+/L2++级别智能驾驶。据悉,该芯片于去年4月正式发布,单颗芯片满足CMS(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整车计算、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大灯、舱内感知系统等跨域计算场景,并且灵活支持行业现在和未来的各种架构组合。这颗国产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CPU大核部分采用了Cortex-A78... Read More >
202406-06 全球第二高!英伟达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 仅次于微软 快科技6月6日消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大涨5%,刷新历史新高,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超越苹果,仅次于微软,成为全球市值第二高的公司。截至收盘,英伟达股价上涨5.16%,报1224.4美元/股,市值为3.01万亿美元。至此,英伟达成为继苹果和微软之后,第三家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自英伟达5月公布亮眼财报后,其股价已累计上涨近20%,今年涨幅更高达150%。据了解,英伟达股价5月23日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市值达到2.5万亿美元,这一里程碑距离其突... Read More >
202406-06 要向NVIDIA涨价:台积电股价暴涨创历史新高! 快科技6月6日消息,台积电(TSMC)美股股价在周三盘初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股价一度触及161.96美元,随后股价继续攀升。截至发稿时,台积电美股股价报162.92美元/股,涨幅超过6.8%,总市值达到了8450亿美元,创下了新的历史高点。在本周二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台积电新任董事长魏哲家表示,公司对AI需求的增长持乐观态度,并暗示正在考虑提高公司人工智能芯片代工服务的价格。魏哲家还透露,他已经与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涨价问题进行了讨论。台积电的股价上涨也得益于其在半导... Read More >
202406-05 又一时速350高铁重大突破:重庆至昆明从5小时缩至2小时 快科技6月5日消息,今天上午,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渝昆高铁)的重要节点——大庆山隧道实现了安全贯通,为后续的施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庆山隧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全长4976米,采用单洞双线设计,是渝昆高铁云南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贯通的最长隧道。渝昆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的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路始于重庆西站,经过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和云南省,最终接入昆明南站,全长约699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渝昆高速铁路自四川盆地爬升至云贵高... Read More >
202406-05 世界各国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美国是中国的三倍多 近日,一份关于全球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的数据图表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二等座标准票价为准,数据源于各国铁路官网及购票平台)。据CNMO了解,图表详细列出了中国、韩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德国六个国家的高铁票价情况。整体来看,在不考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高铁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图表,中国高铁从武汉至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每公里仅需0.51元人民币,总里程达1069公里,票价总计553元。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韩国高铁的0.78元每公里和法国高铁的0.85元每公里,更是日本新... Read More >
202406-05 俄宇航员创造新纪录:累计在太空停留1000天 快科技6月5日消息,据最新报道,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于当地时间6月5日打破了太空停留时间的历史纪录,成为首位累计在太空度过1000天的宇航员。这一壮举标志着全球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科诺年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非常感谢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和休斯敦任务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是第一批向我表示祝贺的外国同事。他们一直关注着这1000天的到来,因为这对于全球航天事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在贺词中,这些同事也强调了这一里程碑的重要性。长期在空间站生活对人体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Read More >
202406-05 3850吨B24!我国最大单船用生物燃料油加注成功 快科技6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近日见证了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船燃)为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新亚洲”轮成功加注了3850吨生物燃料油(B24),这一壮举标志着国内船用生物燃料油规模化供应达到了新的高度。此次供油作业历时14个多小时,成功完成了国内最大单船船用生物燃料油的加注业务,不仅体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力,也为航运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加注的B24生物燃料油,是由24%的生物柴油和76%的低硫燃料油精心调和而成... Read More >
202406-05 超导现象到底是啥:相信我、这篇你绝对能看懂! 超导电性,堪称是物理界的“明星”,每次有新的动态都能带来一波流量。去年七月,韩国的研究团队声称成功合成了全球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这一重磅消息瞬间引发全球关注。这位备受瞩目的物理界“顶流”,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什么是超导?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日常材料可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有一种特殊的导体,当处于“超导状态”时,我们将其称为“超导体”。“超导状态”描述的是某些材料在特定低温条件下,电阻降至零并同时展现出完全抗磁性的状态。超导体图源:罗切特大学这种现象是人类首次发现的宏观量... Read More >
202406-05 民用无人机最高运输记录!大疆FC30珠峰实测:6000米稳载15公斤 快科技6月5日消息,DJI大疆今日宣布,首次在珠穆朗玛峰南坡地区进行了无人机高海拔运输测试,这也是运载无人机在海拔5300米至6000米航线上的首次往返运输测试,创造了民用无人机最高运输记录。结果显示,DJI FlyCart 30(以下简称FC30)在珠峰地区飞行海拔最高达6191.8米,6000米海拔地区可稳定载重15公斤,此次测试也检验了FC30在海拔6000米高原地区飞行的稳定性,及货物高效往返运输和垃圾清运的能力。据了解,FC30于2023年8月正式推出,在全球数十个... Read More >
202406-05 台积电公开承认:完全迁出是不可能的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看台海”官方微博消息,台积电新任董事长魏哲家4日与媒体交流时承认,该公司曾就“是否将工厂迁出中国台湾”与客户进行讨论,最终的结论是“完全迁出是不可能的”。魏哲家坦言,台积电目前在中国台湾的产能有80至90%,要全部移出是不可能的。当天,台积电在股东大会上宣布,总裁魏哲家正式接替刘德音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自此,台积电进入由魏哲家全面掌舵时代。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台积电继续保持其在晶圆代工行业的领先地位,全球份额占比达... Read More >
202406-05 全国首批!广汽集团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快科技6月4日消息,广汽集团近日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开展L3自动驾驶上路通行试点的车企之一。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信息,广汽集团成功入选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将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据悉,广汽集团以广汽研究院为研发主体,联合传祺、埃安等整车品牌以及如祺出行,形成了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营保障于一体的强大联合体。该联合体100%满足了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全部要求,并顺利通过了多轮遴选和答辩,最终获批进入试点。在试点车型上,广汽集团... Read More >
202406-05 无缝连接智能家居平台!全球首款Matter电动汽车充电方案公布 快科技6月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Green Energy Options公司和Connected Kerb公司联合推出了全球首款支持Matter协议的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这一创新使得电动汽车车主能够轻松地将充电过程整合进智能家居体验中,实现在不同智能家居平台和其他家庭设备间的无缝操作。Matter协议是一种开源的应用层协议,被设计为物联网设备的通用语言,允许不同品牌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此前,电动汽车车主需要依赖特定的解决方案来管理充电过程,无法充分利用智能家居平台的便利...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