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我国首个核能供汽投产:每年可产480万吨零碳蒸汽 NEW 快科技6月19日消息,据“中核集团”官微发文,我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项目在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田湾核电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和气一号”项目巧妙地利用了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作为热源。通过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的精密多重隔离设计,确保了在物理隔绝的条件下安全、高效地制备工业蒸汽。这些零碳清洁的蒸汽随后经过多级换热处理,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有效替代了传统的煤炭消耗,为石化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热源和... Read More >
202406-19 我国最北端核电站徐大堡核电4号机组穹顶吊装就位 NEW 快科技6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国家重点能源项目、我国最北端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辽宁徐大堡核电4号机组穹顶吊装就位。据悉,本次吊装的4号机组钢衬里穹顶,其设计精巧,呈球壳结构,不仅是反应堆厂房的坚固屏障,更是确保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的关键。穹顶吊装总重量高达655.37吨,体现了我国核电建设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为确保吊装过程万无一失,前期进行了多方调试和现场的多重预防措施。最终,采用了2600吨的履带式吊车进行整体吊装。整个吊装过程中,质量与安全均得到了严格控制,偏差精度更是... Read More >
202406-19 米哈游投资的人造太阳启动了:洪荒70托卡马克成功放电!全球首台 NEW 快科技6月19日消息,近日由能量奇点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洪荒70进行了基于局部螺旋磁通注入(电子枪)和离子回旋加热(ICRF)两种预电离方式的放电实验,并成功获得第一等离子体。洪荒70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的中心场强0.6特斯拉,等离子体大半径0.75米,其磁体系统由26个高温超导磁体构成。洪荒70由能量奇点设计、研发和建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超过96%。洪荒70建成运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高温超导托卡马克的工程可行... Read More >
202406-18 深圳地铁首次试点“闸门常开”:刷卡/码后直接通行 效率更高 快科技6月18日消息,据“深圳交通”公众号介绍,深圳地铁14号线首次试点“闸门常开”,刷卡或扫码后可直接进站,能够更快通行,节省时间。据官方介绍,地铁“闸门常开”模式是指车站闸机一直保持打开状态,当大家正常刷卡或扫码后,闸机屏幕会显示“绿色箭头”,无需等待闸机门的打开或闭合动作。当遇到无效车票或无票通过时,闸机扇门才会自动合拢,阻挡通行,此时乘客需要重新刷卡或扫码或在必要时寻求工作人员协助进行票务异常处理。而通常情况下,前一名乘客进入闸机后,闸机门会自动关闭,后一名乘客需要刷... Read More >
202406-18 卫星视角带你见证奇迹:看看绿色长城是怎样阻挡风沙的! 6月18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了“三北”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一棵棵树、一丛丛灌木、一块块草方格如同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阻挡着风沙,也改变着家园的模样。现在,我们得以通过卫星视角来见证中国的这一工程奇迹。据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喀喇昆仑山。经过不懈的努力,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 Read More >
202406-18 奇迹:俄客机成功迫降北极,机身首尾分离,机上41人全部生还!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6月14日15时40分左右,一架客机在距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乌特连尼机场约2公里处硬着陆。据悉,该机是一架包机,机上共有36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当天,飞机从位于亚马尔半岛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港口萨贝塔起飞,计划飞越北冰洋鄂毕湾,前往乌特连尼机场。原计划从萨贝塔的液化天然气港口起飞,飞越寒冷的北冰洋鄂毕湾,却因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强风、浓雾和大雪,使得飞机在尝试降落时从雷达上神秘消失,最终不得不在厚厚的积雪中硬着陆,因此机身遭受了断裂和严重损... Read More >
202406-18 简直难以想象:北京到香港只需8小时,350公里时速高铁已近7000公里! 6月15日8时,第一趟时速350公里的G871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武汉站开出,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京广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铁网纵向主通道之一,线路全长2298公里,纵贯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省市,连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提速之后,北京西、武汉、长沙南至广州南最快7小时16分、3小时17分、1小时59分可达,分别压缩22分、23分、19分。6月15日起,郑州至武汉、武汉至长沙、长沙至衡阳等繁忙区段分... Read More >
202406-18 继日本后韩国也要将老人年龄标准从65岁调至70岁,中国50岁就是老年人退休了! 6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韩国首尔市正在推进将提供各种老人福利优惠的标准年龄从满65周岁上调至满70周岁以上的方案。此外,首尔市还考虑到外界对老人的认识正在发生改变。图源:百度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2023年,首尔市面向3100名65周岁以上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应答者认为的老人平均年龄在72.6周岁以上。但考虑到老人反对等因素,新规定不适用于地铁免费乘车制度等现有老人福利事业。首尔市有关人士表示:“计划最快从明年开始,针对新的福利事业适用新标准。”在这之前,日本议... Read More >
202406-18 儿歌我要造一个小小的太阳成真!人造太阳在成都取得重大突破 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在成都取得重大突破!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发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位于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据悉,60年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 Read More >
202406-18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0万 快科技6月18日消息,据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介绍,截至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1000万。这是我国首次在国际上大规模、长时间提供自主量子算力,并成功应对了超千万次的访问需求。据悉,“本源悟空”是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于今年1月6日上线。其搭载72位自主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这款芯片在中国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上制造,共有198个量子比特,其中包含72个工作量子比特和126个耦合器量子比特。“本源悟空”匹配了本源第三... Read More >
202406-17 耗资4000万美元造出新细菌!科学狂人又想创造新生命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意思就是,我不能创造的东西,我就无法理解。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对生命的理解。只有当我们能够去创造生命的时候,才可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本质,这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一直想要做到的事。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创造生命?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基本规则是“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可以从 DNA 复制自身,同时也可以传递给 RNA,并由RNA传递给蛋白质,完... Read More >
202406-17 马斯克预言:未来将不再有手机 仅有Neuralink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特斯拉和Neuralink的CEO埃隆·马斯克最近再现神言论,他认为未来人们将不再需要手机,因为Neuralink的脑机芯片技术将帮助人们用思想来完成现在手机所能做到的一切。马斯克的一个高仿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你会在你的大脑上安装一个Neuralink接口,让你通过思考来控制你的新X手机吗?”对此,马斯克回应称:“未来将不再有手机,仅有Neuralink。”自从智能手机问世,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改变,因为手机的功能十分强大,便于用户处理越来越多的日常事务... Read More >
202406-17 曝两大飞机制造商使用假冒钛部件 波音、空客回应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近日表示,根据供应商提供的证据,两大商业航空公司波音和空客可能在飞机中使用了通过伪造文件出售的钛部件。此前,为波音公司提供机身,为空客公司提供机翼的供应商势必锐航空系统公司指控称:一些近期制造的波音和空客飞机上的钛制零件,被发现伪造了证明材料,他们已将所有可疑钛从该公司供应链中移除。报道指出,受到影响的飞机包括一部分波音737 Max、波音787和空客A220等机型。势必锐表示,相关钛材料已被用于各种飞机部件,正在确定这... Read More >
202406-17 能量密度提高百倍!日本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用新材料 快科技6月17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TDK公司在电池技术革新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全固态电池材料。据悉,这种创新材料在电解质上的应用,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相较于传统液态电池实现了惊人的提升,高达100倍的飞跃。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代表,其核心优势在于将传统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此举不仅显著降低了因液体泄漏而带来的安全风险,更为电池性能的全面升级铺平了道路。TDK公司在此领域的深入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高性能的氧化物类新材料,尽管具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