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俄宇航员创国际空间站单次停留时长纪录:突破370天 NEW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俄罗斯航天集团表示,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和尼古拉·丘布在国际空间站的时长突破370天21小时22分16秒,打破国际空间站单次停留时长纪录。据悉,科诺年科和丘布于2023年9月15日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将于本月23日与美国宇航员特雷西·戴森一同返回地球,届时两人本次在太空的停留时间将超过374天。俄宇航员创国际空间站单次停留时长纪录:突破370天此外,截至莫斯科时间2024年6月5日00:00:20,奥列格·科诺年科还首次创造... Read More >
202409-20 紫光展锐追平苹果成全球第三!Q2手机芯片市场份额达13% NEW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近日发布的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紫光展锐的全球智能手机芯片市场份额达到13%,成功追平苹果,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芯片供应商。报告指出,紫光展锐的市场份额环比大幅增长了4个百分点,而苹果则环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紫光展锐追平苹果成全球第三!Q2手机芯片市场份额达13%紫光展锐5G芯片在海外已连续实现Nubia、LAVA、HMD、MOTO等一线品牌及当地市场主流品牌的规模出货,5G出海成果显著。继去年展锐5G芯片进... Read More >
202409-20 北斗导航卫星数量增至60颗 将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 NEW 19日9时1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该组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第二组MEO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发射的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将在确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精稳运行的基础上,开展下一代北斗系统新技术试验试用。与前期MEO组网卫... Read More >
202409-20 11、13、14、15号接踵来袭:为什么最近台风这么多? 最近西北太平洋上演着接连不断地风起云涌。在第 11 号台风摩羯给我国海南、广东雷州半岛和越南、缅甸等国造成严重灾情之后,13 号台风贝碧嘉又在 9 月 16 日清晨登陆上海并深入内陆,给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多地带来严重影响。而在贝碧嘉即将登陆之际,14 号普拉桑在关岛周边海域生成——这也是数日前贝碧嘉生成的区域,并同样朝向华东沿海袭来;紧接着,今天清晨 15 号台风“苏力”在海南岛西南部近海生成,虽然不会登陆我国,但也给海南南部等地带来较明显风雨影响。接踵而至的... Read More >
202409-20 国产飞机C919首次飞抵拉萨:海拔3569米!为高原型研发奠定基础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日前,中国商飞公司一架C919飞机从四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8分钟飞行,平稳降落在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这是C919飞机首次飞抵拉萨,与正在进行演示飞行的ARJ21飞机相聚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国产飞机C919首次飞抵拉萨:海拔3569米!为高原型研发奠定基础据悉,拉萨贡嘎国际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高度3569米,周边山峰众多,气象环境复杂多变,对飞机高原运行性能有很高的要求。此次飞抵拉萨,C919飞机将开展环控、航电、动力装置等高高... Read More >
202409-20 超速就断电:为何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25km/h!工信部回应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km/h,这是规定中的提到,不少网友吐槽比自行车还慢,今天工信部进行了回应。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使用电驱动功能行驶时,最高车速不应超过最高设计车速,且最高设计车速不应超过25km/h,如果车速超过25km/h,车辆对电动机应无输出电流。使用电助动功能行驶时,车速超过25km/h时,电动机不应提供动力输出。本次征求意见稿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 km/... Read More >
202409-20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最高车速不超25km/h!专家:减少交通事故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日前,工信部对最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标准相比,此次新国标提高防火阻燃性能,完善了电动自行车所用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限制塑料件使用比例。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最高车速不超25km/h!专家:减少交通事故其次是防范非法改装行为,明确了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应具有互认协同功能,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另外,为了保障骑行安全,优化了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还增加了北斗定位、实时... Read More >
202409-19 15年100%成功!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揭秘:下代北斗已来 9月19日9时1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携手远征一号上面级,发射了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将其送入预定轨道。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35次飞行。15年100%成功!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揭秘:下代北斗已来第59颗、60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发射的第二组MEO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的最后两颗备份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23年12月26日11时26分,同样... Read More >
202409-19 德国能造出顶尖发动机 为什么造不出好的电池?曾毓群:中国人才多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据报道,近日,宁德时代CEO曾毓群做客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CEO Nicolai Tangen的播客节目。Nicolai Tangen问道,全球关于电池技术被广泛引用的论文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只有12%来自美国。并且,中国有50多个电池研究生课程,而美国只有几个,那么世界其他国家怎么可能与你们竞争呢? 对此,曾毓群以德国默克尔访问中国时,两人的一次对话进行了解释。默克尔当时称,德国人在思考,德国已经制造了非常好的发动机、变速箱,为什么他们不能制造... Read More >
202409-19 日本一地傍晚突现巨大蓝色光柱 专家:自然现象“云隙光”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日本鸟取县19日傍晚时分,天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蓝色光柱,引发当地居民热议。众多居民被这奇异的自然景观所吸引,纷纷猜测其成因,有人联想到自然界的漩涡奇观,有人则认为是雨后初晴的彩虹变异,更有甚者提出了地震云的预警或是外星文明的迹象,各种猜测五花八门,为这一现象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一位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的目击者激动地分享道:“现场的人们议论纷纷,每个人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从地震云到新型太空武器,再到不明飞行物的猜测应有尽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被... Read More >
202409-19 揭秘数十亿年前,经过太阳系的流浪恒星是如何塑造太阳系卫星分布 恒星的轨迹与太阳系的卫星数量存在何种神秘联系?科学家们最近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可能颠覆传统观念的理论:一颗经过的恒星可能是推动太阳系中三分之二以上不规则卫星形成的关键因素。这项新研究为解释这些卫星奇特轨道提供了新思路。太阳系的卫星种类繁多,尤其是木星和土星,前者拥有95颗已知卫星,后者则以146颗卫星傲视群雄。这些卫星,有的表现得十分规整,类似于如木星的伽利略卫星群,有着几乎完美的圆形轨道,并且轨道平面与母行星的赤道非常接近。这意味着它们大概率是在母行星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 Read More >
202409-19 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填补月背研究历史空白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成分揭秘新华社记者张泉、宋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首份研究成果出炉!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科学家揭秘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解析了其中蕴含的月球早期演化、月球背面火山活动相关信息,填补了人类月背研究历史的空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杨孟飞院士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完成。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具有怎样的独特价值?月球是离... Read More >
202409-19 北斗卫星备份+2 它们有什么作用?一起了解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今天上午发射的这两颗北斗卫星,作为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最后两颗备份卫星,将起到提高北斗系统运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备份卫星的作用:提高北斗系统稳定性除了备份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现在共有30颗组网卫星在轨运行,其中,24颗卫星分布在中圆地球轨道的三个轨道面上,3颗卫星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另外3颗卫星运行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当中大多数组网卫星已在轨服役6年。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 Read More >
202409-19 大国重器上新!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将同时投产:自主建设世界先进水平 快科技9月19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两个大国重器将同时投产,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油气装备的自主建设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据了解,“海葵一号”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总重达3.7万吨,高度接近30层楼,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坞。大国重器上新!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将同时投产:自主建设世界先进水平“海基二号”总高度为428米,重量超5万吨,是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大国重器上新!海葵一号、海基二号将同时投产:自主建设世界先进水...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