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筷子“夹”火箭!马斯克真的牛X了:能去火星了吗 NEW 当“筷子”稳稳地夹住“超 TM 重”推进火箭的时候,全世界的心脏都为之一颤。人类,或许真有可能能去火星了!筷子“夹”火箭!马斯克真的牛X了:能去火星了吗用编辑部刚有了宝宝的同事的话说:“我本来以为,人类移民火星,起码得她(同事刚出生的娃)才能看到,但现在可能我奶奶就能看到了。 ”就在今晚,马斯克用来送人类移民火星的星舰进行了第5次试飞,包括推进器回收、飞船受控溅落等主要目标,全都全部精准达成!就在“超 TM 重”推进火箭被接住的同时, SpaceX 的发射中心爆发出了有史以来... Read More >
202410-14 撒哈拉沙漠暴雨引发洪水 当地人:已有三五十年未见 NEW 快科技10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撒哈拉沙漠的部分区域遭遇了一场数十年难遇的降雨盛况,降雨量之大实属罕见,以至于在某些地段,雨水竟从沙丘间奇迹般地涌现,而一些长期干旱的地带更是遭受了由暴雨引发的洪水侵袭。摩洛哥气象总局的侯赛因·尤阿贝卜先生指出:“如此短的时间内降下如此大量的雨水,在我们这里已有三五十年未曾见过了。”摩洛哥大部分地区已连续六年饱受干旱之苦,迫使农民放弃耕种,城市和乡村也不得不实施严格的限水措施。此番降雨或许能为撒哈拉沙漠下方的地下水含水层带来一定的补给,但其... Read More >
202410-14 首次“筷子”夹大火箭!SpaceX星舰一级回收成功:全程完美 NEW 北京时间10月13日20点25分,SpaceX星舰在美国得州的星港发射场点火成功。这是星舰的第五次试飞,超级重型一级助推器B12回收成功,而且史上首次使用外号“筷子”的发射塔臂将其接住。与此同时,上面级星舰飞船SN30也取得了成功,顺利降落。首次“筷子”夹大火箭!SpaceX星舰一级回收成功:全程完美首次“筷子”夹大火箭!SpaceX星舰一级回收成功:全程完美首次“筷子”夹大火箭!SpaceX星舰一级回收成功:全程完美首次“筷子”夹大火箭!SpaceX星舰一级回收成功:全程完... Read More >
202410-14 美国男子沉溺“人造羊”:非法克隆巨型羊 有特殊目的 因为对羊做了“不可思议”的事,美国蒙大拿州男子前段时间被抓判刑。如果仅仅是从科学角度来看待这个案件,那么律师将男子的所有努力,描述成:他在创造自己的侏罗纪公园。在辩护的时候,律师还表示,他做了别人做不到、也从未做过的事,为了这件事,他牺牲了很多。为什么这么说呢?美国男子沉溺“人造羊”:非法克隆巨型羊 有特殊目的因为这个男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克隆了一只稀有的雄性马可波罗羊,他将其命名为“蒙大拿山之王”,简称 MMK。马可波罗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体型大,羊角大且螺旋,体重可达300磅... Read More >
202410-14 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地面上最长寿命气泡” 快科技10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臧渡洋教授团队成功制备出“地面上最长寿命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到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据悉,由于气泡独特的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动力学行为,特别是气泡膜为许多特定的物理化学过程提供了独特的传热传质边界条件和二维柔性约束,其在材料工程、流体物理、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普通气泡受到重力的影响,液膜上下的... Read More >
202410-14 现代汽车与新加坡签署3D打印联合研究协议,在氢能领域开展合作 2024年10月12日,现代汽车集团(HMG)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签署了一项联合研究协议,旨在共同开发氢能系统和工业4.0技术,包括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这一合作标志着两家机构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技术方面的战略协同。 △现代汽车集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签署氢能与先进能源系统领域合作研究协议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现代汽车、现代汽车和新加坡公共研发机构科学技术研究局(A*STAR)将合作建立一个研究中心,专注于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脱碳潜力,以支持新加坡的能源... Read More >
202410-14 SpaceX星舰试射完美成功:助推器原路返回发射台 过程丝滑如视频倒放 10月14日消息,当地时间周日(10月13日)上午,美国SpaceX进行了重型运载火箭“星舰”的第五次试飞,史无前例地使用发射塔回收了巨大的火箭助推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据SpaceX官网介绍,“星舰”火箭总长121米,直径约9米,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级是长71米的“超级重型”(Super Heavy)助推器,第二级是“星舰”飞船,两级均可重复使用。美国东部时间上午08:25,“星舰”火箭准时在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塔点火升空;4分钟后,飞船与助推器分离,飞船的目标是沿着轨道降落在印... Read More >
202410-14 深中通道南沙线即将通车:广州到深圳仅需20分钟 公交票价25元起 快科技10月14日消息,据深圳发布公众号介绍,深中通道南沙线将于10月中旬正式通车。据悉,深中通道南沙线,又名南中高速(万顷沙支线),是南中高速(主线)连接深中通道的重要道路,也是深中通道连接广州、南沙的重要“一线”。深中通道南沙线即将通车:广州到深圳仅需20分钟 公交票价25元起南中高速全长32.4公里,由主线和万顷沙支线组成,横跨广州、中山两市,南通珠海、西进江门、东达深圳。南中高速通车之后,将与深中通道形成Y字形路网,广州市民可由深中通道抵达深圳、中山和江门等地。项目建... Read More >
202410-14 中兴推出汽车设计一体机:几秒钟生成设计图 效率前所未有 快科技10月14日消息,传统的汽车设计流程往往耗时较长且成本高昂,涉及从草图绘制到三维建模再到实际效果展示等多个环节。而近日,中兴通讯展示了一款专为汽车设计行业打造的AI赋能产品——基于中兴通讯AiCube智算一体机的汽车设计应用。该产品由东风汽车、湖北移动及中兴通讯联合打造,旨在简化汽车行业的设计流程,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以满足现代汽车制造业的多样化需求。中兴推出汽车设计一体机:几秒钟生成设计图 效率前所未有借助中兴AiCube智算一体机的应用,设计师只需输入简短的描述或关... Read More >
202410-13 为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做准备:特斯拉招聘电池材料工程师 快科技10月1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特斯拉最近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招聘信息,寻求具有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相关经验的工程师.这一行为引发了外界对其可能开始内部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猜测。为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做准备:特斯拉招聘电池材料工程师该职位名为“LFP阴极高级电池材料工程师”,工作地点位于特斯拉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人工智能和工程总部。据悉,该岗位的职责包括领导跨职能团队对磷酸铁锂阴极材料进行验证,开发新材料和电化学测试,以加速认证过程并提升团队在材料和电化学数据解释方... Read More >
202410-13 吉林一号3D卫星视角看凶险的哀牢山:进去就是送命! 近期,哀牢山突然爆火,尤其是在十一国庆假期中,不少人慕名而往,甚至有人擅自进入未经开发的核心区域,凶险万分。哀牢山究竟在哪儿?它到底什么样?为何如此危险?从吉林一号3D卫星的视角,带你身临其境!吉林一号3D卫星视角看凶险的哀牢山:进去就是送命!首先,哀牢山其实不是单独的一座山,而是一片绵延数百公里的群山,横亘在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分界线上。哀牢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自西北向东南纵贯云南省中部,是云南省东西两半部气候的分界线... Read More >
202410-13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即将回家!神舟十九号本月发射 快科技10月13日消息,目前,神十八号乘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接近半年了,各项空间科学实验和试验任务进展顺利。按计划,这个月,中国空间站将迎来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交接后,神舟十八号乘组将返回地球家园。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即将回家!神舟十九号本月发射10月下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工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将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前往中国空间站,计划对接于天和舱前向端口。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即将回家!神舟十九号本月发射虽然具体的发... Read More >
202410-13 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深圳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区域不应设在地下四层及以下 快科技10月13日消息,深圳近日发布了全国首个关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B4403 / T 509—2024)。这是由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牵头编制的地方标准,将于2024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全国首个地方标准!深圳明确新能源汽车充电区域不应设在地下四层及以下其中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充电区域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二层,不应设置在地下四层及以下。明确充电区域应分组设置及相关技术要求,明确规定了新能... Read More >
202410-13 又又又失败了!美国惊天一射,证明中国强大不是空洞口号 报道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主力运载火箭“猎鹰9”迎来了新的征程——“猎鹰9”获得复飞许可,将从佛罗里达州发射欧洲航天局的“赫拉”航天器。1、又又又失败了!“猎鹰9”三次停飞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背后暗流涌动,因为这枚火箭在过去三个月频繁遇到麻烦。换言之,在全球航天领域,一场围绕可重复使用火箭的无声较量已经开始。“猎鹰9”是全球首款能够重复使用的轨道级火箭,并且有能力定期将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其身为SpaceX的得力干将,平均每周要发射两到三次。但在这种高密度...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