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8 爱尔兰科学家发现:月球和火星表面的沙土石块可用于太空建筑 NEW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报道,本月初,爱尔兰迎来一年一度的太空周活动。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在有关科普活动中介绍了该校研究人员的一项重要发现:月球和火星表面的沙土石块可用作太空基地的建筑材料。采用碳纳米管技术,火星表面的沙土石块可制成砖块建材,且其低温制造过程所需的能量较低。用该技术制成的砖块密度较低,其强度则接近花岗岩。 碳纳米管技术上世纪90年代初由日本科学家率先发现,是当今世界新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技术,应用前景广泛,潜力巨大。研究人... Read More >
202410-08 再添2颗星!北斗三号正式收官,外媒称美国GPS已落后,是真的吗 NEW 2024年9月19日,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的升空,两颗通讯卫星一同进入了太空,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已经正式收官。至此,我国的北斗卫星系统60颗卫星已经全部到位,也意味着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完全走完了“三步走”阶段,真正成为了成熟的卫星组网。我国的用户中已经开始有很大一部分用户都转为使用北斗系统,在国际上也已经有130余个国家和机构用户纷纷点赞。此前,美国太空新闻网曾经发布文章,表示美国GPS系统已经落后,令人担忧。那么,我国的北斗系统有着哪些优势,美国的GPS... Read More >
202410-08 中国铁路展现超高运送能力:一天1.3万列! NEW 10月7日,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1986万人次,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3103列,其中加开1705列,单日运力投放创历史新高。10月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52.4万人次。从12306预售情况来看,探亲、学生、旅游等客流交织叠加,形成返程客流高峰,运力与需求矛盾突出。10月7日,北京至上海、西安至成都、湛江至广州、南宁至广州、沈阳至大连、太原至北京、呼和浩特至北京、长沙至广州、沈阳至北京、长沙至深圳等区间客流高度集中。从余票情况看,10月7日至8日,上海至苏州... Read More >
202410-08 科研突破!我科学家领衔完成日冕磁场的常规测量 日冕作为太阳最外层大气,其磁场是日冕加热和空间天气灾害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但由于日冕磁场较微弱,各国科学家对于如何开展磁场测量始终未取得太大突破。北京大学教授田晖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通过创新研究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初步实现了日冕磁场的常规测量,揭示了日冕磁场在约8个月时间内的演化规律。相关研究成果《观测全局性日冕磁场在8个月内的演化》4日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科学》。科研突破!我科学家领衔完成“日冕磁场的演化会导致耀斑等剧烈的太阳爆发活动,并向外延伸到太阳和各大行星、卫星之间的广袤空... Read More >
202410-08 被誉为“最难修的铁路隧道” 迎来重要里程碑 在云南省的崇山峻岭之间,一项伟大的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就是被誉为“最难修的铁路隧道”的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这条隧道不仅是中缅国际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2024年10月5日,这项工程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国内首座铁路隧道井下拌合站的建成。被誉为“最难修的铁路隧道” 迎来重要里程碑高黎贡山隧道全长34.538公里,最大埋深超过1100米,是中国第一条穿越横断山脉的铁路隧道。隧道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几乎包括了所有不良地质和重大风险,因... Read More >
202410-08 国庆假期结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 有你吗 快科技10月8日消息,国庆假期昨天(7日)结束,根据交通运输部的初步统计显示,10月1日至7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为20.08亿人次,日均同比增长4.1%。其中,7日,各地交通部门迎来假期返程客流高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86万人次,安排加开旅客列车1705列。国庆假期结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0亿人次 有你吗铁路假期运输自9月29日启动以来,已连续一周单日客流超1700万人次,其中10月1日客流量创出单日历史新高。国庆假期,全国公路人员流动量累计约为... Read More >
202410-08 今日寒露:唰一下就深秋了 快科技10月8日消息,今天正式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自此进入深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 Read More >
202410-08 偷村里水泥路也要制砂 什么沙子这么值钱 诶哥们,《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看了没,不吹不黑,世超看完以后觉得这应该是暑期档最攒劲的片子了,而且还有点后劲。就比如,世超出了电影院就开始琢磨,要咱也能魂穿到 99 年,那能搞点啥狠活呢?你要说比特币吧,那时候还没有;投资游戏科学和米哈游那更不行,创始人还上小学呢,给他大把零花钱那不是害人家嘛。不过,虽然这些办法都不太行,但是凭借哥们多年发火锅币的经验,咱还是给兄弟们找了一条包赚的法子,答案就是挖沙子。偷村里水泥路也要制砂 什么沙子这么值钱对,你没听错,就是挖沙子。你别不... Read More >
202410-07 大国重器!我国自研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 快科技10月7日消息,据工信微报介绍,今日,我国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临港首次点火成功。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术等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F级重型燃气轮机基本相当。大国重器!我国自研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燃气轮机基础学科进步、产业技术发展有显著的带动辐射作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燃气轮机点火试验是整机试验验证阶段的首个重大试验,主... Read More >
202410-07 上交所“加时”5分钟影响哪些人群 专家科普:和老股民没关系 上交所宣布“加时”5分钟引发热议,它影响哪些人群?对老股民有没有影响?据央视新闻报道,对此,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解释称:“指定交易申报”不是普通的股票交易,是上交所特有的一项机制。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开户后,必须先明确指定一家证券公司作为其委托机构,这个指定的过程,就是指定交易。简单来说,就是股民开完户后,通过A券商告诉上交所,我要通过A券商买卖股票。所以,这次的政策只针对新开户的投资者和更改券商的投资者,和老股民没关系,这也是网上误解最大的一点。近期,市场火爆,尤... Read More >
202410-07 硅光子重大突破!我国首次成功点亮硅基芯片内部激光光源:突破电信号传输物理极限 快科技10月7日消息,近日,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再次在硅光子集成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性进展。2024年9月,实验室成功点亮集成到硅基芯片内部的激光光源,这也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成功实现。此项成果采用九峰山实验室自研异质集成技术,经过复杂工艺过程,在8寸SOI晶圆内部完成了磷化铟激光器的工艺集成。该技术被业内称为“芯片出光”,它使用传输性能更好的光信号替代电信号进行传输,是颠覆芯片间信号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核心目的是解决当前芯间电信号已接近物理极限的问题。对数据中心、算力中心、C... Read More >
202410-06 电子驾驶证变成红码怎么回事 切记不能再开车了 快科技10月6日消息,交管12123APP支持驾驶员申领电子驾驶证,正常的驾驶证二维码颜色为绿码,但如果驾驶证状态异常,则会变成红色。据了解,当驾驶人的驾驶状态出现异常的时候,电子驾驶证二维码就会变成红色,红码期间不得驾驶车辆,直到车辆状态正常为止,如果开车上路行驶,交警会扣分罚款,发生交通事故车险是拒绝理赔。电子驾驶证变成红码怎么回事 切记不能再开车了哪些状态会导致咱们会变成红码呢?一般而言,电子驾驶证状态包括正常违章未处理、事故未处理时允许申领电子驾驶证,申领后,其电子驾... Read More >
202410-06 哀牢山景区发布安全警示:切勿贸然探险 晚上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快科技10月6日消息,近期,因为一位视频博主“山取画材”独自进山收集材料的视频在网络走红,让哀牢山在国庆假期爆火,不少人慕名而来。10月3日,云南哀牢山仙境官号发视频称,国庆节假期,哀牢山旅行来了一亿人。针对近期游客量激增以及潜在的探险安全风险,哀牢山景区管理部门正式发布安全警示,提醒广大游客注意:哀牢山深处危险,切勿贸然前往未知地带,未开发区域切勿深入。据悉,哀牢山,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哀牢山属云岭余脉,元江与阿墨江的分水... Read More >
202410-05 台积电2nm工艺将继续涨价:每片晶圆超3万美元、达4/5nm两倍 快科技10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台积电(TSMC)在2nm制程节点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将首次引入Gate-all-around FETs(GAAFET)晶体管技术。此外,N2工艺还结合了NanoFlex技术,为芯片设计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标准元件灵活性。相较于当前的N3E工艺,N2工艺预计将在相同功率下实现10%至15%的性能提升,或在相同频率下将功耗降低25%至30%。更令人瞩目的是,晶体管密度将提升15%,这标志着台积电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飞跃。然而,伴随着技术的升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