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 无人机、电动汽车、航天等领域完败!韩国称已被中国超越:除了半导体 NEW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据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已被中国超越,除了半导体领域。韩国《朝鲜日报》近日以《韩国已被中国超越,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的理由》为题发表社论称,韩国贸易协会日前对在华工作的30名韩国企业家进行深入采访,其报告草案中得出“除了半导体领域,中国已赶超或超越了韩国”的结论。报道中提到,韩国产业的成功被形容是“速度”制胜,但曾经以“慢工出细活”著称的中国,如今已经在速度和效率上占优势。以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为例,中国品牌新车平均上市时间比外国品牌要快两三年,这种效率部分得益于... Read More >
202410-03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NEW 快科技10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中铁宝桥扬州公司参建的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澳门大桥正式通车。澳门大桥是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的跨海大桥,大桥主线全长3.085公里,其中跨海段长2.86公里。中铁宝桥扬州公司负责南主桥(全长685米,总重约2.5万吨)和南引桥(全长540米,总重约1.2万吨)在内的约3.7万吨钢结构生产制造任务。针对内嵌弦杆钢箱梁和镂空式横联上弦块体的复杂构造,中铁宝桥项目团队通过合理的块体划分、工装设计、焊接顺序、翻身调位及涂装前置等技术,改善了构... Read More >
202410-02 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 NEW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星巴克的中杯、大杯和超大杯容量分别为 355 毫升、473 毫升和 592 毫升。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为什么是这么奇怪的数字?差评君专门去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几个数字,如果换算成美式的计量单位,就正好是 12、16 和 20盎司。NASA都被坑了 为啥美国人还坚持用这些奇怪的单位再一看,16 盎司 1 品脱,2 品脱等于 1 夸脱,4 夸脱等于一加仑,那么请听题:已知 1 盎司等于 29.57 毫升, 3 加仑等于几毫升?... Read More >
202410-01 谣言传遍天了!说说这次咱们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吧 首先要告诉大家的一个概念是“物理是一个好东西,别逼着牛顿掀棺材板”。按照很多民科和军事自媒体营销号的说法。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这里早就应该被牛顿踹成齑粉。好了,说正题:我们的火箭军 在9月25日上午向太平洋相关海域,试射了 1 枚携带训练模拟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准确落入了预定海域。这次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型号是东风-31AG,使用机动发射车发射。得益于新的第二级和第三级助推器的改进,我们的东风-31AG最大射程达到了13200公里。但,话说回来,网传我们的东风-31AG射到美国只... Read More >
202410-01 方程豹汽车与中国火箭签署合作协议 将参与中国航天十月重大任务 近日,方程豹汽车与中国火箭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强强联合的新篇章。根据协议,方程豹旗下的豹5与豹8车型将参与中国航天十月份的重大任务,为其提供服务保障。签约仪式上,双方高层领导悉数出席,共同见证了中国汽车与航天两大领域的深度合作。此次合作不仅彰显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与中国航天两大顶尖科技的携手并进,更是中国科技力量的集中展现。方程豹作为比亚迪旗下的新能源个性品牌,一直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个性平权,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环保的出行体验。豹5和豹8作为方程豹的代表作,分别定位... Read More >
202410-01 洲际导弹发射:近几年核大国试射失败次数增多,中国成功并非轻而易举 9月25日,中国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指定海域,成功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这款导弹携带模拟弹头发射至预定海域,完成例行军事任务。这是我国在1980年5月18日向太平洋发射“东风-5”洲际导弹“580任务”之后,时隔44年再次执行类似任务。为了纪念“580”任务,本次发射时间还特意设定在了8点44分。中国进行洲际导弹发射。图片来源:中国军号。中国成功的背后曾有过统计,美国“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总共实施了319次发射,其中15次失败,成功率95.3%;法国M... Read More >
202410-01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 只有人类需要穿衣服御寒吗:看看他们 有网友提问,在5000多种哺乳动物中,为什么人类是唯一一种需要穿上衣服才能在寒冷地区生存?其实,有一个有趣的人类群体,他们是地球最南端的人类居民,生活在南纬54.5度-56毒的地区,那里的年平均气温只有5摄氏度左右。但是他们没有衣服,在零下气温的冬天也几乎不穿衣服活动,你在互联网上能找到的他们的照片,也基本是不穿衣服的。他们就是雅甘人,这可能是地球最不怕冷的人类群体。在所有哺乳动物中 只有人类需要穿衣服御寒吗:看看他们根据欧洲冒险家的记录:雅甘人不仅没有衣服,也没有房屋,在冬... Read More >
202409-30 SpaceX龙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明年2月接回两名滞留宇航员 快科技9月30日消息,乘坐波音飞船出任务但滞留太空的两名宇航员终于迎来了曙光,不过想要返回地球,还得耐心等一等。当地时间2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执行太空救援任务“Crew-9”的“龙”飞船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9日17时30分(北京时间9月30日5点30 分)成功到达国际空间站。预计两艘航天器之间的舱门将在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15左右打开,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将在25分钟后发表欢迎讲话。据悉,“Crew-9”任务于当地时间周六... Read More >
202409-29 渝昆高铁重庆西至宜宾东段开通运营:最快48分钟可达 快科技9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重庆西至宜宾东段正式开通运营。渝昆高铁,这条横跨多省市的宏伟动脉,自重庆西站启程,穿越重庆江津、永川,四川泸州、宜宾,贵州毕节,直至云南昭通、曲靖,最终接入昆明南站,全长近700公里,设计速度高达350公里/小时,展现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卓越成就。此次开通的重庆西至宜宾东段,作为全线的重要组成,全长达192公里,沿途精心设置了包括新建的江津北、永川南、泸州东、南溪站及既有的重庆西、泸州、宜宾东在内的7座车站,极大地便利了沿线居民... Read More >
202409-29 榴莲要降价了!金枕榴莲在云南试种成功 果实饱满甜度超过34%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传来榴莲试种成功的好消息。 当地一村民在海拔970多米种植了5年的金枕榴莲正常过冬、结果。 从2024年1月份开花到最近果实成熟,过程将近10个月。不仅果实饱满、果肉清香爽口,甜度也超过了34%。 网友:真棒啊!我知道还有在研究榴莲矮化种植的,这样下去榴莲的价格被打下来真的指日可待呀~来源:http://www.mnw.cn/news/cj/2957641.html... Read More >
202409-28 瞒了10年!日本最大铁路客运公司承认造假:鞠躬道歉不是解决问题关键 快科技9月2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继京王重机整备公司公然造假后,现在日本东日本旅客铁道公也公开承认了造假。日本东日本旅客铁道公司的相关公司“综合车辆制作所”发布消息称,经调查,该公司在组装列车车轴与车轮的作业中,有2114根“轮轴”压力测试实际数据超过标准值,相关数值均被篡改至标准值以内。篡改数值的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13年。该公司称,涉及篡改压力测试数据的“轮轴”被提供给了东急电铁公司、江之岛电铁公司等29家铁路公司。日本公司频频造假,让日本制造名誉扫地,而商业诉... Read More >
202409-28 我国发电量2倍于美国、5倍于印度!马斯克:中国工业产能已远超美国 快科技9月28日消息,马斯克近日公开表示,中国的工业产能已远超美国。根据X平台上的信息,马斯克在回复一名用户帖子时发出这一评论。该用户分享的图片显示,根据能源研究所《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年版)数据,2005年之后不久,中国的发电量赶超美国,并呈直线上升趋势,在2023年已远超美国。我国发电量2倍于美国、5倍于印度!马斯克:中国工业产能已远超美国“哇哦。工业产能首先近似于发电量。中国的工业产能已远超美国”,马斯克在该网友帖子下评论说。事实上,我国发电量已10多年稳居世界... Read More >
202409-27 科学家发现人类发育暂停按钮:可增强繁殖能力 快科技9月27日消息,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分子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一项重要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人类细胞存在一种类似哺乳动物“胚胎滞育”的机制。在自然界中,有些哺乳动物拥有一种独特的生存策略,暂缓正在生长发育的胚胎,以提高胚胎和母体的存活机会。当环境条件变得不利时,这些动物会选择让胚胎进入一种休眠状态,即“胚胎滞育”。一旦条件改善,胚胎便能恢复生长,继续其发育过程,这种机制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适应性特征。尽管长期以来,人类是否也具备这种“胚胎滞育”机... Read More >
202409-27 华为超融合动力域模块完成验证:消费者五年用车成本可以节省2000元! 快科技9月27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宣布超融合动力域模块完成验证。华为数字能源副总裁、智能电动产品线总裁王超表示,高效用能使整车进入续航体验和成本正循环,更加可持续,整车减重是未来的重要趋势。王超介绍,华为超融合动力域模块完成验证,度电里程达成10.73公里。“度电10公里,极致能效实现用户、车企、产业多赢,消费者五年用车成本可以节省2000元。”王超说道。按照之前华为公布的情况,超融合十合一动力域模块通过首创芯片融合、功率融合、功能融合和域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