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5 台风“贝碧嘉”逼近 上海现紫红色天空 晚8点后所有航班停飞 NEW 快科技9月15日消息,据报道,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预计将于16日凌晨到上午在浙江舟山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最大可能在嘉兴平湖到上海浦东一带沿海登陆(强台风级)。今日傍晚,有上海网友拍摄了台风“贝碧嘉”逼近时,上海出现紫红色天空,看上去分外诡异、魔幻。同时,上海机场今日宣布,受台风“贝碧嘉”影响,9月15日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通行能力下降。20:00后,两场所有航班取消。报道显示,浙江舟山、嘉兴提升防台风应急响应至Ⅰ级。其中,舟山全市停工、停课,所有渡口和客运站点停... Read More >
202409-15 8年来最强中秋台风!“贝碧嘉”今夜直扑江浙沪 NEW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中秋假期(9月15日至17日)期间,台风“贝碧嘉”将登陆我国华东沿海,并给江浙沪等地带来强风雨天气。“贝碧嘉”登陆时强度可能达到台风或强台风级别,有可能成为2016年以后登陆我国的最强中秋台风。9月14日,国家防总针对江浙沪闽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9月15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已于14日夜间加强为台风级。预计,“贝碧嘉”将于15日夜间至16日上午在浙江宁波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预... Read More >
202409-15 高能数造成功打通多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的全干法制造工艺 NEW 2024年9月14日,高能数造自研的全固态电池干法制造工艺(下称“干法制造工艺”)取得新突破,成功实现多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的制备。这标志着高能数造干法制造工艺已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材料体系全固态电池的制备,也代表着高能数造干法制造工艺向产业化场景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突破一:成功实现9系三元及卤化物电解质混合正极自支撑膜连续制备 高能数造首次应用干法工艺成功实现9系三元及卤化物电解质混合正极自支撑膜的连续制备,混料均匀、纤维化效果好,表现出优秀的一次成膜效果,这标志着高... Read More >
202409-15 特斯拉:第1亿个4680电池下线! 快科技9月15日消息,特斯拉宣布其标志性的第1亿颗4680电池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特斯拉在电池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回顾过去,去年6月,特斯拉迎来了第1000万颗4680电池的下线;仅仅四个月后的10月,产量翻了一番,达到2000万颗。而今年6月,产量再次翻倍,达到了5000万颗。如今,仅用三个月时间,特斯拉的产量再次实现翻番,这无疑证明了其产能的巨大提升。特斯拉:第1亿个4680电池下线!据了解,这5000万颗4680电池单元足以支持约6万辆Model Y车型的... Read More >
202409-15 我国研发混动汽车,瑞典研发混动力飞机:油电混动 最高续航800公里 快科技9月15日消息,据报道,瑞典混合动力飞机制造商Heart Aerospace于9月13日发布博文。宣布推出首架全尺寸演示飞机Heart X1,标志着其区域混合动力飞机ES-30研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公司将首先利用该飞机进行地面测试,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前进行首飞测试,有望成为有史以来升空的最大型电动飞机。全球最大混合电动飞机原型亮相:油电混动 最高续航800公里Heart X1翼展32米,由于HX-1没有配备传统发动机,因此首飞将完全采用电力驱动。随后,该公司... Read More >
202409-14 乘联会崔东树:氢燃料车是过时的技术 30年来全球都没有大的进步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日前,在增程技术发展论坛上,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氢燃料车是一个过时的技术。崔东树进一步解释道,30年来,中国乃至全球,在氢燃料电池技术方面,都没有大的进步。崔东树还以“白金和黄金哪个贵”为例,当年白金价格很贵,但现在黄金要比白金贵,我们汽车行业还有锂电池、燃料电池的变化,把白金价格砸下去了,一个梦想破灭了。在乘用车方面,氢燃料技术大概率短期内没有任何发展空间。事实上,崔东树一直都不看好氢燃料汽车的发展,早在2019年时,他就表示,纯电动始终是核心路线... Read More >
202409-14 已灭绝4.36亿年的鱼化石被发现:填补了进化史的空白 9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已灭绝4.36亿年的“双叉苗家鱼”在重庆被发现,它为追溯“从鱼到人”早期演化补充了新的化石实证。专家表示,已经有充分胚胎和化石证据证明,包括人类在内的四足动物的四肢,是从鱼类的偶鳍(胸鳍和腹鳍)演化而来的。已灭绝4.36亿年的鱼化石被发现:填补了进化史的空白此次发现的双叉苗家鱼化石上保存了身体侧线与成对腹侧鳍褶,体现了现有鱼类身体侧线和人类四肢。公开信息显示,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从鱼到人需要近5亿年的进化过程,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 Read More >
202409-14 曝传音正研发新机:厚度仅6毫米 在水下也能充电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传音Infinix正研发一款厚度仅6毫米的智能手机,有望成为全球最薄手机之一,甚至超越7.80毫米厚的iPhone 16。新机的设计灵感或源自Infinix Hot 50 5G,配备后置三摄像头系统,垂直排列并印有品牌标识。有网友分享了疑似新机的短视频片段,并声称这款手机在水下也能充电。曝传音正研发新机:厚度仅6毫米 在水下也能充电在视觉体验上,新机搭载了媲美旗舰级别的3D曲面屏,带来沉浸式观感享受。设计细节上,更是别出心裁地将传统左侧边框的... Read More >
202409-14 自主研制!首架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交付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据“航空工业”官微发文,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祥云”AS700,首架正式交付先锋客户。这标志着国产载人飞艇实现研制、生产、取证、交付全面贯通,即将开启商业运营。自主研制!首架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交付据悉,祥云AS700最大起飞重量4150千克,最大航程700千米,最大航时10小时,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00千米,最大载人数10人。飞艇采用常规单囊体布局,流线型气囊外形,“X”型布局硬式尾翼,不可收... Read More >
202409-14 SpaceX再创历史 人类完成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马斯克旗下SpaceX又完成一项壮举:随着“宇宙素人”贾里德·艾萨克曼在距离地球700多公里的太空出舱,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就此完成。SpaceX再创历史 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成北京时间周四晚19:58,这位“北极黎明”任务的指挥官、41岁的亿万富翁打开舱口,率先走出太空舱,通过“天行者”梯子,以及一根约3.7米长的系绳,在舱外呆了10多分钟。紧接着,SpaceX发文祝贺: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已完成!SpaceX再创历史 人类首次商业太空行走成Polaris官方更是直接放出了... Read More >
202409-13 台风“贝碧嘉”将在上海到福建北部沿海登陆:可达强台风级 快科技9月13日消息,据中央气象台介绍,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9月13日)早晨5点钟位于琉球群岛那霸市东偏南方约11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1.1度、东经137.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60公里。预计,“贝碧嘉”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14日夜间穿过琉球群岛移入东海东部海面,之后向浙闽沿海靠近,并将于15日... Read More >
202409-13 NASA为何不抛弃波音 TheVerge的分析文章指出,在令人难堪的宇航员滞留空间站事件后,NASA依然对波音不离不弃的主要原因有两条:成本考量与政治筹码。NASA为何不抛弃波音首先是成本,NASA买的是固定价格载人服务,吃瓜群众可将其想象为向承运人购买机票,载具研发、制造、试验均由载人服务承包商负责,一切由超支或超期带来的损失均由承包商自行消化。与NASA自己的猎户座航天器相比,每座位飞行成本低了一半不止,与航天飞机或冷战时代不计成本的阿波罗项目相比,开销更是低了一大半。至于政治方面的考虑,NAS... Read More >
202409-13 新纪录诞生!19人同时身处太空近地轨道 快科技9月13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11日晚,俄罗斯“联盟MS-26”载人飞船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此次发射创下了同时有19人身处太空近地轨道的人类历史新纪录。报道称,飞船搭载3人,飞行三个多小时后抵达国际空间站并安全对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此次飞行执行得很完美。随着这3名宇航员的到来,首次创造了19人同时身处太空近地轨道的人类历史纪录,而他们搭乘了4艘不同的航天器,此前的纪录是去年创下的17人。加上这3人,国际空间站目前已... Read More >
202409-12 年发电量225MWh!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启动 快科技9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发电示范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点火启动。作为北京近年来在氢能领域引进的重点项目,这也是全球首个氢内燃机批量发电项目。据悉,2023年7月,中关村发展集团与德国道依茨签署协议,2024年8月,由双方合资的中关村道依茨氢气内燃机发电机组在京建成。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示范项目采用高效运营模式,预计年运行时间可达600小时,年发电量将突破225MWh大关,相当于为地球减负,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71吨。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单台TC...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