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9 只需打1针的新冠疫苗来了 专家不建议与其他疫苗重复接种 NEW 根据卫健委的消息,国内的新冠疫苗接种在前两天已经突破4亿剂,大家接种的主要是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针。现在只需打1针的新冠疫苗来了,这是国内首个单剂新冠疫苗。据央视报道,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河南、安徽等多地开打。上海市疾控中心方面透露,与之前使用的三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相比,这款由康希诺生物生产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在技术原理、接种程序方面完全不同,但在接种方式、接种年龄范围、安全性方面都相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康希诺生物的新冠疫苗推荐的接种年龄为18岁... Read More >
202105-18 国内至少8地疫情未确定零号病人:目前都尚未有定论 NEW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2021年5月17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安徽省新增2例无症状感染者。至此,安徽、辽宁本轮疫情的本土确诊病例增至20例,无症状感染者增至15人。谁是“零号病人”?这是每轮疫情公众最关注的问题。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安徽、辽宁此轮疫情在内,国内至少8地疫情仍未确定“零号病人”,包括黑龙江绥芬河、吉林舒兰、北京新发地、新疆乌鲁木齐、广东深圳、河北藁城、云南瑞丽等地。据“安徽发布”消息,2021年5月15日和16日,中国疾控中心首席... Read More >
202105-17 欢迎蚊子:新研究证明它们可以帮忙揭开人类大脑的奥秘 NEW 天气日渐炎热,随着夏天的到来,蚊子带着恼人的“嗡嗡声”和令人发痒的红包又出现了。虽然绝大多数人都很讨厌可恶的蚊子,但最近蚊子却在一些科学家中受到欢迎,因为它们带来了有助于研究大脑的新工具。近日,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Neur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Ofer Yizhar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从蚊子体内提取出一种特有的蛋白,并用它设计了一种改良的光遗传学方法,来研究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新工具有... Read More >
202105-17 研究:一些具有海洋价值的远古水可能封存于火星表面下 据外媒报道,研究人员报告称,火星表面下埋藏的矿物质中可能存在着一些具有古代海洋价值的水。这项基于观测数据和模型的新研究表明,这颗红色星球最初的大部分水--高达99%--是由于不可逆的地壳水化而流失的,而不是逃到太空中。这些发现有助于解决预测的大气损失率、当今火星的氘氢比(D/H)和曾经覆盖火星表面的水的地质估计之间的明显矛盾。古代火星是一个潮湿的星球--干涸的河床和残留的海岸线记录了大量液态水流过火星表面的时期。如今,这些水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都冻结在地球的冰盖中。先前的研究... Read More >
202105-17 适婚年龄:中国20岁至40岁男比女多1752万人 性别比108.9 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中国男比女多3490万人,这3000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20-40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性别比是108.9。新闻发布会主席台 国新网 图青年当中,男多女少问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婚恋关系的确立,受年龄、生活地域、个人品德、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随着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逐步下降。5月11日,国... Read More >
202105-17 中国成功登陆火星!这12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2021年5月15日凌晨,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上进入着陆窗口,随后“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降轨,其环绕器与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开始分离,最终“祝融号”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成为中国首个火星巡视器!环绕器则升轨返回停泊轨道,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至此,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踏上”(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 ... Read More >
202105-13 研究称新冠病毒能够插入整合到人类基因中:已找到有力证据 对于新冠病毒,有专家曾表示未来它可能会像流感病毒一样与人类长期共存,现在看来,这并非危言耸听。据外媒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已经发现了有力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有能力插入并整合到人类基因中,这或许就是为何已经康复的患者病毒检测依旧呈阳性的原因。研究人员表示,新冠病毒不是逆转录病毒,这意味着它的复制不需要逆转录。但是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脊椎动物的基因组中,都检测到了非逆转录病毒RNA(核糖核酸)病毒序列。但是,新冠病毒自身并不具... Read More >
202105-12 巴西已检出110种变异毒株:传播更强、有些还有免疫逃逸能力 截至当地时间5月11日,巴西权威医疗研究机构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的基因组数据统计显示,该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经病毒基因组谱系分析,已检测出110种在巴西境内传播的变异新冠病毒毒株。当地媒体曾于今年4月初发布研究数据,称当时已在巴西境内检测出92种变异新冠病毒毒株。而在4月初至今的35天里,巴西医疗检测机构再度检出18种变异新冠病毒毒株,专家指出这表明新冠病毒在加速变异。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的呼吸道病毒研究员塞拉表示:“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出现基... Read More >
202105-11 小鹏全新飞行器曝光:极速可达130km/h 作为国产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小鹏不仅要造车,还要“上天”。近日,小鹏汇天最新载人飞行器旅航者X2曝光,这也是小鹏汇天继旅航者T1、旅航者X1后的第三款载人飞行器。据了解,小鹏汇天是由何小鹏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控股的航空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创办7年,是中国新型飞行器设计规章的制定者。2020北京车展期间,小鹏汽车曾发布旅航者T1飞行器,拥有5-25米的低空飞行高度及自动驾驶系统。而此次曝光的航旅者X2最大起飞重量为560kg,空机重量仅360kg,官方称其续航时间为35分钟,最大... Read More >
202105-11 研究称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口腔微生物组揭示了进化的线索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分析了尼安德特人的牙菌斑化石,对口腔微生物组进行了排序,其中包括有史以来最古老的10万年的牙菌斑。通过将他们与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进行比较,该研究揭示了关于这种人类与微生物共生关系如何演变的新见解--甚至可能促成了我们大脑的成长。由数万亿微生物组成的群体生活在我们的身体上和体内--这些微生物群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它们在消化等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并能影响我们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但是,尽管我们的微生物组在我们的整体健康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对它是如何与我们... Read More >
202105-11 英国邮政测试无人机送件 未来承担偏远岛屿快递运输任务 据外媒5月10日消息,英国皇家邮政近日正在进行一项利用大型无人机运送邮件包裹的测试,并希望未来能通过该项技术向居住在偏远岛屿地区的居民运送快递和邮件包裹。根据外媒介绍,这种大型无人机采用双引擎动力设计,最大载货量可多达100公斤。整体测试研究由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Southampton)携手无人机技术企业Windracers、Skyports和ConsortiQ等共同展开,目标是能够保证运输无人机能够完成由英国本岛往返锡利群岛(Scilly Isles... Read More >
202105-11 飞到天上看超级月亮 疫情下的航空公司挖空心思维持生计 “带我去看超级月亮”将是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推出的一连串无目的地飞行嘉年华的最新一项活动,公司承诺将给客人们奉上一个置身波音787梦幻客机上的不乏宇宙鸡尾酒和蛋糕的欢乐之夜。在大堡礁观光飞行后,这家澳大利亚旗舰航空运营商周三就要开始发售5月26日超级月亮之旅的机票了。活动当日人们将可看到超级月亮而且还正好赶上月全食。所谓超级月亮就是正好转到距离地球最近点的满月,所以看上去更大、更亮。商务舱票价为1499澳元(1170美元)。乘客们将首先齐聚悉尼澳航休息室品尝饮料小吃并进行一些娱乐... Read More >
202105-11 世卫组织调整印度变异病毒评级:已构成全球健康风险 印度疫情的不断失控,与其变异病毒也有着密切关系,而这些变异病毒,俨然已构成全球健康风险。据外媒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在周一表示,已经将印度正在传播并具有高传染性的三重变异新冠病毒归为“引发关注的病毒变种”,这意味着它们已经成为全球健康威胁。世卫组织紧急事务项目技术主管范·科克浩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全球至少10种冠状病毒变种,其中包括B.1.617。但初步分析显示,正在印度传播的被称为B.1.617的变异病毒比原始病毒更具传染性,并且有... Read More >
202105-10 印度男子隐瞒行程 导致香港多人感染变异新冠病毒:拘捕! 据印度卫生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21892676例,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401078例,连续三天日增超40万,同时新增死亡病例4187例,累计死亡238270例。印度疫情崩溃,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周边国家和地区也被严重波及,还有更可恶的……据媒体报道,近日在中国香港,一名确诊的印度男子故意隐瞒行程,造成新冠病毒扩散,引发集体感染,而且还是变异的新冠病毒。针对香港出现11例的社区感染变异新冠病毒病例,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过个案追踪,发现其中至少8例这名印度男...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