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为什么造价170亿的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用了一颗23年前的CPU NEW 前不久,NASA毅力号(Perseverance)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继续为人类搜寻着火星“生命”的证据。在媒体刊登的一篇毅力号解密文章中,提到了它的核动力能源供应、空中吊车着陆技术等,其中还有一点引起关注,即毅力号的核心处理器居然是IBM的PowerPC 750。PowerPC 750的频率只有233MHz,集成600万颗晶体管,它曾被用于1998年的iMac一体机上。如果你是天文爱好者的话恐怕记得,9年前的好奇号火星车,用的也是这颗处理器。显然,对于造价27亿美元(约合1... Read More >
202103-03 科学家首次在地球上空探测到等离子体“太空飓风” NEW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太空飓风”的证据。这场由漩涡状等离子体云组成的风暴在地球高层大气中肆虐了数小时,像下雨一样倾泻出大量的电子,这个系统类似于普通的飓风。这场风暴发生在2014年8月20日,在北极上空的电离层中。它横跨约1000公里(620英里)宽,由几个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螺旋臂组成。它持续了大约8个小时才慢慢消散。风暴的机制和结构与人们熟悉的发生在低层大气中的飓风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它不是水,而是电子的漩涡等离子体。强烈的气流剪切力在边缘晃动,而风暴的中心或“风... Read More >
202103-02 无需接触:科学家用激光和等离子冲击波就能检测水果成熟度 NEW 据外媒报道,判断水果的成熟程度对从农民到购物者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过程。现在,来自日本芝浦工业大学(S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高科技检测方法,它可以在不接触或损坏芒果等软性水果的情况下,只需借助激光和一些等离子冲击波就能实现对水果成熟度的判断。松紧度是判断水果熟不熟的最可靠指标之一,但对所有的人来说,挤一挤都是很费时的,更不用说还不卫生了。另外,软的水果会因为反复的处理和压力而损坏。为此,这项新研究的研究小组着手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的方法来衡量成熟度。研究人员使... Read More >
202103-01 人体肠道发现7万多种新病毒,会对人体产生怎样影响? 北京时间3月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现已统计人体肠道内存活着14万多种病毒,其中一半以上(7万多种病毒)是之前未发现过的,它们生活在人类肠道中,感染吞噬着人类肠道细菌,但迄今为止,这些神秘病毒如何影响人类身体仍是一个谜团。肠道微生物群,即人体消化系统中携带的微生物群落,它们在食物消化和调节免疫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也将肠道微生物失衡与肝病、肥胖和神经性过敏等疾病关联起来,近年来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领域。但令人震惊的是,科学家对肠道微生物群了解... Read More >
202103-01 中国将研制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 是目前最强运力的4倍 据央视军事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介绍,未来我国将研制100吨级的重型运载火箭,以满足走向更深远太空的需求。报道称,目前,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的论证阶段已基本完成,进入立项后续阶段,重型火箭的研究工作有望在 “十四五”期间展开。栾恩杰院士称,简单而言,近地轨道达到100吨级的这样一个载荷可以到月亮去了。他还表示,运载工具的升级,将快速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对于加速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如虎添翼。为了满足未来深空探测以及探月工程的需求,火箭的能力要更强。这对于火箭... Read More >
202102-27 民航局: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范围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近日在通用航空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表示,要发挥通航产业融合功能,特别是加快无人机规章标准制定,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范围,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针对今年重点工作。冯正霖说,要科学务实编制发展规划,厘清发展与安全、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全面构建通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既要有基础指标,也要有特征指标;持续提升通航监管效能,推进通航法治化建设,优化通航职能和机构设置,处理好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持续深化通航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Read More >
202102-25 MIT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无需移动部件即可调整焦距的相机镜头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现代变焦镜头的工作原理非常奇妙,但打开一个镜头后,会看到一个真正可怕的微机械复杂程度,当操作变焦或对焦环时,20个或更多的抛光玻璃元件以不同的速度向不同的方向移动。事实上,这些东西在与家具碰撞,暴露于雨水,灰尘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可持续多年使用。但麻省理工学院(MIT)材料研究团队的一项新研发成果,声称可以利用一种完全不需要移动的透明相变材料,快速准确地聚焦光线。相反,这种“超薄可调谐元透镜”会根据热量重新排列其原子结构。这种材料是可重写CD和DV... Read More >
202102-25 再次受挫 NASA推迟SLS火箭第二次热试车 2月25日,由于一个阀门工作不正常,NASA推迟了新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核心级的第二次热试车。几个月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对SLS核心级开展试运转。测试在位于密西西比州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进行,全部完成后将送往佛罗里达州,在奥兰多附近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将阿尔特弥斯1号送入太空。图示:新型火箭太空发射系统(SLS)核心级NASA在当地时间2月22日发布的简报中表示,其正在“评估SLS核心级阀门的性能”,第二次热试车时间有所推迟。但... Read More >
202102-24 科学研究证实:早餐吃好可以预防肥胖、高血糖 有句俗话叫做“早餐吃好 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这样做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最新研究证实了,早餐吃的丰盛一点确实有帮助。今年2月份的《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Endocrine Society's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公布了这一研究。16名体重正常的男性志愿者参加了测试,为期三天,研究人员对比了两轮测试,第一轮实验为志愿者安排低热量早餐和高热量晚餐,前者占个人每... Read More >
202102-24 天问一号探测器迈出重要一步:成功进入火星停泊轨道 2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据悉,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215天,目前距离地球2.12亿千米。... Read More >
202102-23 澳大利亚有人声称发现了已灭绝的塔斯马尼亚虎 据外媒CNET报道,塔斯马尼亚虎(也称袋狼)是澳大利亚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话动物。最后一只有记载的动物Benjamin于1936年死于人工饲养,但在此后的85年里,澳大利亚南海岸外的塔斯马尼亚岛不断有老虎目击事件的报道。在周一上传到YouTube上的一段视频中,澳大利亚的Thylacine Awareness Group of Australia组织主席尼尔-沃特斯声称,他在塔斯马尼亚东北部设置的摄像头陷阱上重新发现了塔斯马尼亚虎。“我知道它们是什么,几个独立的专家证人也知道。... Read More >
202102-23 月壤容器借鉴青铜尊造型:从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首次公开亮相,而国家博物馆官方微博也是揭示了月壤容器的真容。据月壤容器设计师介绍,这个月球样品的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以体现稳重大方之感。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km,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内部造型由地球、中国地图、月球、月壤等组成。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通过填满... Read More >
202102-23 马斯克与他人共同撰写了关于SpaceX员工的COVID-19抗体研究报告 据外媒The Verge报道,2020年,超过4300名SpaceX员工自愿成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共同撰写的COVID-19抗体研究的一部分。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显示,有证据表明,表现出较轻症状的感染者对COVID-19的免疫力比那些重症患者要低。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些证据,表明有一个特定的抗体阈值,可以提供免疫力,尽管他们写道,“与保护免受再次感染相关的精确水平(......)仍然不清楚”。研究作者指出,疫苗也会产生比没有什么症状的病例强得多的... Read More >
202102-23 美调查称波音777发动机故障诱因是金属疲劳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主席罗伯特-萨姆沃特(Robert Sumwalt)周一表示,上周六美联航一架航班发动机风扇叶片脱落,导致全球数十架波音777飞机停飞,初步检查显示,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金属疲劳。萨姆沃特说,事故发生后发现的金属碎片如雨点般落在地面,对这些碎片进行的初步检查表明,一条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最终导致了故障。注:美联航事故飞机的服役时间已达26年。萨姆沃尔特说,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调查人员已经开始审查维修记录,与机组人员进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