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1 考古新发现!秦始皇陵陪葬墓出土文物 惊现一群“小可爱” NEW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目前还不允许开掘,但秦始皇陵附近的陪葬墓已经进入开掘阶段。秦始皇陵陪葬墓出土文物1月21日消息,据报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近日发布2021年最新考古成果。据悉,考古人员对秦陵西侧陪葬大墓进行发掘清理,出土了金、银骆驼,金舞袖俑,镶嵌琉璃的铜扁壶等文物,目前这批文物已修复完整。有趣的是,本次出土的文物有不少“小可爱”,相比兵马俑的壮观,它们有着自己的“精致”。比如其中有一件文物形似小鹿,神态警觉,十分生动。与小鹿相比... Read More >
202201-20 我国高分多模成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分辨率达0.5米 可拍90平方公里照片 NEW 1月20日消息,据央视报道,今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据悉,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负责研制的具备亚米级分辨率的民用光学遥感卫星。可实现多种成像模式切换,其在轨应用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遥感卫星技术水平,满足相关行业用户部门,对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的需求。该星于去年7月3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该星实现了四个“首次”:首次突破同... Read More >
202201-18 上海交大自主研发滑雪机器人:六只脚 能灵活避障 NEW 在波士顿动力机器狗爆火之后,国内不少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机器狗,比如小米、比如腾讯。而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发的六足滑雪机器人在沈阳完成了初级道、中级道以及与人共同滑雪实验,通过了稳定控制、智能感知、规划决策等多方面的测试。这款滑雪机器人是六足机器人,跟人一样采用双板滑雪。中间的四条腿分成两组,每两条腿固定在一个滑雪板上,用于控制滑雪板的位置和姿态,两侧的两条腿分别加装了滑雪杖,用以模仿人,实现点杖的功能。每个滑雪板具有五个自由度,... Read More >
202201-16 汤加火山喷发 日本气象厅发布海啸警报:5年来首次 据新华社报道,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5日发生剧烈喷发后,日本气象厅16日凌晨连续发布海啸警报。这是日本自2016年11月以来首次发布海啸警报。日本官方呼吁相关太平洋沿岸的居民,在警报解除之前停留在安全地带。另据地理网站消息,距离喷发火山65公里的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Nuku’alofa)观测到1.2米的海啸。汤加方面也向临近的斐济、萨摩亚等地发出比“advisory”等级更强的海啸警告。在社交网站,有居民说大约在晚上19点做晚饭时,听到火山薄发的声音,地面... Read More >
202201-06 法国发现新病毒 突变数超奥密克戎:专家称可能对疫苗抗药性更强、传播速度不快 什么,新冠病毒还在继续变异?事实上确实如此。法国多项疫情数据指标持续恶化,新冠发病率现为每10万居民中有1850名感染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已经升至16.8%。单日平均新增确诊病例目前已经升至18万例。法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在法国境内又发现了一种变异新冠病毒“B.1.640.”,并暂且将其命名为“IHU”。法国地中海感染大学医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他们2021年12月10日首次发现变异新冠病毒“IHU”,目前仅在法国马赛地区发现12例感... Read More >
202201-03 比利时南极科考站爆发新冠疫情:超一半人员病毒检测呈阳性 虽然南极杳无人烟,但还是没有逃脱新冠病毒的侵袭。据外媒报道,来自南极的一个偏远科考站近日传来了坏消息,半个月以来科考站超过一半的工作人员感染了新冠病毒。报道中指出,该南极科考站为“比利时南极伊丽莎白公主站”,在12月14日发现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的工作人员。此后,又有多人病毒检测呈阳性。比利时南极伊丽莎白公主站共有25名工作人员,截止目前,已经有16人病毒检测呈阳性。但幸运的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病例。不过,所有工作人员在来到该... Read More >
202112-28 为何要多轮核酸筛查?少部分新冠感染者有间歇性排毒现象:可能检测不到 据央视网消息,12月27日下午,陕西省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疫情防控情况。会上通报,12月26日0时至24时,陕西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52例。12月9日至12月26日24时,陕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51例,近一周以来确诊598例。会上介绍,陕西本轮疫情预计病例数在短时间内仍会处于持续状态,不排除会出现一些点状暴发。西安为何要开展多轮核酸筛查工作?据了解,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因为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少部分感... Read More >
202112-16 奥密克戎最新研究数据公布:在人体中复制速度比德尔塔快70倍 由于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在其刺突蛋白中有多达32种突变,众多科学家都普遍认为其相比德尔塔(Delta)毒株更具传染力。现在,这一说法得到了实锤。据外媒报道,日前,来自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的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在人体支气管组织内的复制速度是德尔塔的数十倍,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奥密克戎具有更强的传染力。该研究显示,与早期的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在人体支气管中的复制速度几乎是其70倍,这将有助于该毒株在人与人之间... Read More >
202112-09 新冠“特效药”!我国首个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获批:定价或8000元/剂 12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应急批准腾盛华创医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BRII-198)注册申请。这是我国首家获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批准上述两个药品联合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 Read More >
202112-01 不慎接触艾滋病毒有72小时自救:服用阻断药 杜绝人体免疫系统被侵蚀 自20世纪80年代被人类发现,艾滋病已致超过3000万人死亡。虽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艾滋病毒阻断药都有效!我国每年有近千名医生、警察等服用阻断药,无一人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艾滋病毒入侵人体后会发生什么?具体来说如下: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之后,一般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乳汁中。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之后主要是伤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当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的... Read More >
202111-29 中科院构建中国人遗传变异图谱 命名为“女娲” 遗传变异图谱是研究人群演化史、医学遗传学、基因型-表型关联的基础。此前,大多数全基因组测序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血统人群。已有研究表明,罕见和低频的变异往往特定于人群或样本,尤其是与疾病相关的变异。中国人群全基因组测序资源和单倍型参考面板的缺乏阻碍了世界上最大人群的遗传学与精准医学研究。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涛团队,研究员何顺民团队合作,在Cell Reports上在线发表文章,介绍该团队关于"女... Read More >
202111-25 海洋专家放生鲨鱼:不料刚放入海中就被同伴吃掉半个身子 鲨鱼少了小半个身子还能活吗?近日,有海洋专家拍到的一段视频给了答案。据外媒报道,一群海洋专家在西班牙海岸放生了一条黑尾真鲨,结果没想到刚被鲨鱼放到海水里,就出现了惊人一幕。从海洋专家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这条被放生的黑尾真鲨嘴里还有绳子,但是它的腹部已经被吃掉了。虽然还能游动,但游动的同时血水还不断从身体中流出。视频根据海洋学博士马里奥·勒布拉托 (Mario Lebrato) 的说法,当时他和他的团队本打算将这条黑尾真鲨放生。结果当鲨鱼刚来到水下两米处的时候,就突然遭到了周... Read More >
202111-23 日媒:中国品牌手机引领快充竞争 比iPhone快5倍! 智能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在不断增长,这对手机的续航提出了考验,而快充是一种“曲线救国”的好方案。目前,智能手机快充技术不断发展,可以说基本得到了普及,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量产机型上最高有了120W功率的快充。11月23日,日经中文网发布文章称,中国手机引领快充竞争,比iPhone快5倍。小米120W快充 文章指出,中国的智能手机企业正在竞相开发快速充电技... Read More >
202111-22 无痛无针头!全球首款注射疫苗机器人面世 11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加拿大初创公司Cobionix宣称,他们研制出了全球首款能注射疫苗的机器人——Cobi,该机器人能以自主、无痛且无针头方式注射疫苗。相较于传统的注射,因为没有使用针头而不会感觉到疼痛,让害怕打针的朋友也能够安心使用。据介绍,Cobi由一个带有药瓶储存区的机械臂和一个与患者互动的屏幕组成,可以通过该触摸屏在系统中登记,屏幕内摄像头会录入登记者的身份证或证明其已经预约接种疫苗或接收药物的证件。视频在完成接种登记手续后,Cobi会拿起一个装有药剂...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