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长孙无忌、褚遂良为什么要将刘洎视为“眼中钉”?(墙裂推荐) NEW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以刚正著称的大书法家褚遂良为什么要诬陷贞观名臣刘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于各种原因,书法家褚遂良在很多人心中一直是刚正忠义的形象。但奇怪的是,以刚正著称的书法家褚遂良却在贞观十九年(645年)诬陷害死了同为名臣的... Read More >
202405-14 韩信做出最错误的一个选择,就是逼死钟离眛(墙裂推荐) NEW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淮阴侯这一生中,做过很多正确的选择,但也做过不少错误的选择。 在他所做的那些错误选择中,最错的一个选择,是他收留了一个不该收留的人,之后又杀掉了这个被收留的人。 这个人便是钟离昩。 钟离昩是项羽麾下得力干将,骨鲠之臣。 项羽兵败垓下,楚军全军覆没,钟离昩却神奇地逃了出来,逃亡楚... Read More >
202405-14 为什么武则天到最后都无法架空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太疯狂了) NEW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什么无法架空自己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古代空前绝后的女皇帝,而武则天女皇之路的起始就是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当上皇后的武则天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发展自己的政治势... Read More >
202405-14 萧何为什么将韩信举荐给刘邦?背后有何深意?(学到了吗) 萧何,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 ”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元年,韩信背楚投汉,萧何将其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辉煌的军事生涯由此开启。 萧何之所以举荐韩信,固然是因为韩信能力超群,但萧何将韩信抬到“国士无双”的高度,非要把韩信推到“大将”的位置,非要让刘邦登坛拜将,是有着极为深刻用意的。 太史公司马迁在传世史学名著《史记》中,详细记载了举荐韩信时候萧、刘对话。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Read More >
202405-14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中央禁军为什么会被宦官控制?(深度揭秘)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太监)为什么能够控制中央禁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从盛世的巅峰滑落。唐朝中后期面临的最大政治问题有三:一是藩镇割据;二是党争剧烈;三是宦官专权。唐朝宦官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是中国... Read More >
202405-14 项羽为什么失败?在与他没有正确认识刘项关系(太疯狂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项关系,是秦末诸侯间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如何看待并处理刘项关系,不仅关系刘项两方的未来,也关系其他诸侯的未来。对于刘项关系,项羽由经历了长时间的迷茫后,将其由最初的合作定位为最后的对抗,而刘邦自始至终都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鸿门... Read More >
202405-14 董卓进洛阳时只带了大约五千人马,为什么能废立皇帝?(这样也行?)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只带了五千人马进入洛阳的董卓为什么可以废掉合法皇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在黄巾起义之后基本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并起。不过汉末大规模军阀混战则是从董卓废黜合法皇帝刘辩开始的,这就是诸葛武侯所说的“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Read More >
202405-14 吕公与县令交好,为何他反而将吕雉嫁给亭长刘邦?(这都可以?) 吕公,姓吕名文,字叔平,战国末年单父人,是汉高后吕雉的父亲,汉高祖刘邦的岳父,善于相人。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吕后原是单父人,因躲避仇家,举家搬往沛县。吕家之所以会从单父搬到沛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沛县县令与吕后的父亲交好。 而沛县县令之所以愿为吕后一家提供庇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沛县县令看上了吕后,想跟吕后成亲。吕家那边呢,本来就仗着吕后一身贵气,又生得漂亮,所以想拿吕后攀高枝。 照理说,一边是沛县县令看上了吕后,另... Read More >
202405-14 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他究竟是如何巩固自身皇位的?(万万没想到) 《新唐书》记载:“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后,他究竟是如何巩固自身皇位的?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父为唐太宗李世民,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于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贞观十七年(64... Read More >
202405-14 刘邦为何独自回到都城,将赵姬留在了赵国?(燃爆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八年,汉高祖刘邦过境赵国。 当时,赵国的国王是张敖,张敖是故赵王张耳的儿子,也是鲁元公主的夫婿,张耳是刘邦年轻时追随的名士,鲁元公主是刘邦的大女儿。 正因为这些复杂的关系,张敖很好地接待了汉高祖刘邦,并把妃子赵姬献给刘邦。然而,在刘邦与赵姬春风一度之后,刘邦却把赵姬扔在赵地,独自回到都城长... Read More >
202405-14 荀攸为曹操算无遗策,为什么却毫无存在感?(干货分享) 三国时期华夏大地一片混乱,但是也涌现出了不少的能人异士,那么荀攸为曹操算无遗策,为什么却毫无存在感?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讲到荀攸,不得不说的是他的叔叔荀彧,读xunyu,这字比较少见,经常有人读成狗货。荀攸是荀彧的侄子,两人同样出生名门,但荀攸刚出生不久,父母就离开了他。在13岁的时候,祖父去世,有个官吏主动来给他祖父守墓。荀攸看到这人脸色不对,便对叔父说:这人脸色不对,我猜他是做了什么坏事。晚上去问他,果然,这人是因为杀了人,想要靠守... Read More >
202405-14 戚继光的鸳鸯阵到底是什么样的 此阵到底有多厉害(真没想到) 对戚继光的鸳鸯阵有多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万历朝鲜战争一共打了七年,最终以明军的胜利、日军的失败宣告这场战争彻底结束。既然万历朝鲜战争打的是日本人,那么在嘉靖帝时期,戚继光打的倭寇也是日本人吗?其实啊 ,倭寇并不是全部都是日本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分别是由中国人、日本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组成的。他们之所以会成为倭寇,完全是因为,在自己家乡混不下去了,于是去做了海盗,经常骚扰明朝的东南地区。倭寇到了明朝的沿海城市,他们干的事儿用一... Read More >
202405-14 荀攸有过哪些功绩,能让他从曹操手下的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学到了)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是曹操夸奖荀攸的话,那他有过哪些功绩,能让他从曹操手下的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 一、谋刺董卓,得遇明主 中平六年(189年),独揽朝中大权的大将军何进为了巩固自身地位,博征智谋之士充实朝堂,征海内名士等二十余人,荀攸也名列其中,得拜黄门侍郎。然而因为何进的错误操作,不仅没有诛灭宦官,自己也付出了身死的代价,还将董卓这只凉州来的“野狼”引入雒阳。董卓之乱历时三年,他废汉少帝,放纵手下士卒烧杀抢掠,雒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不... Read More >
202405-14 贺兰敏之深得器重,为何最后被武则天处死?(奔走相告) 贺兰敏之(642年~671年),字常住,唐朝外戚大臣,女皇武则天的外甥,韩国公贺兰安石之子,母为韩国夫人武顺。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武则天的亲外甥,贺兰敏之最后之所以会被武则天处死,主要是因为贺兰敏之做了太多荒唐的事情了。 比如说,贺兰敏之曾经将武则天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就是当时的准太子妃给强行侮辱了。又比如,贺兰敏之还侮辱了太平公主身边的贴身侍女,让年幼的太平公主,从小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更有甚者,据史书记载,贺兰敏之和自己的亲姥姥,...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