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2 余承东谈价格战:看似便宜却牺牲了体验和安全 长期亏损的企业很危险 NEW 快科技6月2日消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与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直播对话。谈及价格战,他表示,华为车BU之前一年亏100多亿,今年实现提前两年扭亏为盈,就是因为智选车大卖;“长期亏损的企业,有的企业卖一台亏十几万,这是很危险的。”他强调,中国有些企业喜欢低价竞争,实际上是牺牲体验,华为是追求价值;价格战看着便宜,却牺牲了产品体验、质量和安全。此外,在日前举办的2024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还表示,现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中,全世界... Read More >
202406-01 这就是小米三年内造出车的原因!雷军:小米做了14年消费电子 造车有技术积累 NEW 快科技6月1日消息,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表示,智能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高度融合,今天的汽车和过去已完全不同,今天的汽车大部分都是电子部分,小米做了14年的消费电子,做智能电动汽车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这就是小米在三年内造出车的原因。在这次活动上,雷军还表示,小米SU7五月交付8630辆,6月将开启双班制生产,确保单月交付1万辆。根据官方公布的最新财报,截至2024年4月30日,小米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880... Read More >
202405-31 汽车四大混动技术大盘点:谁真正代表未来? NEW 近日,全新发布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很火。这个技术应用在秦LDM-i和海豹06DM-i两款B级车上,可以带来超过2100Km的综合续航能力以及2.9L/100Km的亏电油耗。毫无疑问,在比亚迪的推动下,混动车迎来了“泼天富贵”。那么,我们今天再来回顾一下,自主车企混动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大自主品牌中,大家的混动技术都有何特点。第一、P2混动,是中国混动技术的起源在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之前,这个品牌还给我们整了一场“技术回顾”。其实在国内,比亚迪是最开始玩儿插电混动的车... Read More >
202405-28 博主:小米问界产能明显爬坡!打破传统车企护城河 根据理想汽车发布的最新一周(5.20-5.26)新势力品牌销量,博主孙少军分析称:在五一改造产线后,小米产能明显爬坡,上周交付2700台,接近日均400台了。同样在爬产能的还有问界新M7焕新版。去年华为内部战略会把上市即交付作为今年最重要的任务,这次为了新M7焕新上市从4月就开始调整销售和产能,目前各家店展车试驾车都已到店,根据小定配置已预先生产一万台现车,保证6月全量交付。所以这段时间M9变成销售主力不奇怪,6月才是M7的爆发,该博主称。孙少军表示,这就是为啥互联网企业恐怖... Read More >
202405-28 AutoPacific发布调查:超七成美国消费者会考虑购买中国电动汽车 快科技5月27日消息,根据研究机构AutoPacific的一项新调查,尽管目前美国市场上还无法购买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但美国年轻消费者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兴趣浓厚。据悉,在800名18至80岁的受访者中,有35%的人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感兴趣,特别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有高达76%愿意考虑购买。然而,这一兴趣在60岁以上的群体中有所下降,只有26%的人愿意考虑购买中国电动汽车。调查还发现,如果中国电动汽车能在美国本土生产,将有16%的受访者更倾向于购买,因为这会被视为对美国经济和当... Read More >
202405-28 特斯拉在上海又建一座工厂 这次想干嘛 特斯拉最近真不是很不太平,又是滞销,又是裁员,股价一路向下狂奔,一幅岌岌可危的样子。马老板也专门来了趟中国,左谈谈右谈谈,把得力助手朱晓彤带回了国内,还说要搞定 FSD 。不过,这 FSD 来不来不好说,特斯拉反倒先在上海搞了波大的。那个拖了一整年的特斯拉上海储能工厂终于动工了!一向不怎么营销的特斯拉,还特意在官方公众号给大家介绍了这个储能工厂。身为特斯拉二号人物的朱晓彤甚至兴奋地说:“对特斯拉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em...上次见特斯拉这么振奋那还是上次。上海储能工... Read More >
202405-27 9年了 拼多多凭啥持续增长?京东、淘宝为啥不行? 刚过去的 2024 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业绩再一次让人们惊艳。本季度拼多多集团营收达到 868.1 亿元,再次实现三位数增长,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 756.6 亿元。同时净利润增长 246%,达到 280 亿元。而在其收入的两大构成里,交易服务收入(444 亿元)首次超过在线营销收入(425 亿元)。财报发布当晚,拼多多美股涨超 7%、报 155 美元/股,总市值达 2150 亿美元。在随后举办的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核心管理层提示不要过度关注短期的财务数据,而要关注公司“... Read More >
202405-26 关税没有本质作用!大众高管:降低成本才能保护欧洲电动汽车 快科技5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在评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关于对中国电动车征收更高进口关税的言论时指出,提高关税并不能根本提升欧洲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竞争力。Antlitz认为,欧洲车企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应专注于降低成本,以提高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并确保企业获得足够利润,为未来的转型提供资金。大众集团另一位高管Thomas Schmall也强调了速度的重要性,认为德国车企若不加快创新和发展速度,将难以维持生存。他的观点是,当今企业的成功... Read More >
202405-25 周鸿祎:特斯拉FSD撞火车后 对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产生质疑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前几日,美国一辆特斯拉FSD自动驾驶撞向火车的事故,引起网友热议,讨论起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是否存在缺陷和弊端。而日前,360董事长周鸿祎也发布视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周鸿祎表示,过去他非常认同马斯克自动驾驶的理念,他坚定地使用纯视觉方案,不用激光雷达,也不用其他的传感器。他觉得马斯克说的很有道理,人眼能看到的,那么机器人工智能也应该能做到,而且纯视觉方案相对来说成本也比较低。但近期美国特斯拉FSD撞向火车的事故,让他觉得这些想法值得探讨一下。 这辆特... Read More >
202405-24 特斯拉Model 3独大时代结束 雷军:今年冲击交付12万辆SU7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刚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发布微博表示,小米汽车工厂6月将开双班,确保当月交付1万辆,全年将至少交付10万辆,同时会进一步冲刺12万辆交付,有博主感慨,特斯拉Model 3独大的时代结束了。就在今日,小米发布了集团一季度财报,截至2024年4月30日,小米SU7系列累计锁单量达到88063辆,截止到5月15日,小米SU7全系累计交付新车已达到10000辆,目标是今年6月份,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小米汽车此前表示,小米SU7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原计划的全... Read More >
202405-23 深蓝CEO:燃油硬派时代结束了 电驱和硬派才是最佳搭配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日前,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发表观点认为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中,传统燃油硬派车型的时代已经结束,电驱与硬派才是最佳的互补关系。 他指出,电动硬派车型在能耗、噪音、动力和智能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弥补了传统硬派车型的不足,还进一步放大了其优势。邓承浩以深蓝G318为例,阐述了他对电动硬派车型的设计理念。G318在空间利用率、座椅舒适性、底盘调校和隔音降噪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打造,旨在提供极致的舒适性。 同时,G318的超级增程技术保证了超低能耗的城市... Read More >
202405-22 加征关税、拆解比亚迪海鸥!为何最近美国老盯着中国电动车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而其中涉及几个热门的产业,电动汽车、锂电池,以及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因为这几个产业涉及几个股票的热门板块,而美国的政策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通常很大,所以那几天我看到很多人在说刚刚回本一点,又要大出血了。 上面这张图就是这些产品的关税调整情况,从图片中就可以看出其中最为亮眼的就是电动汽车,直接从原有25%提升到100%。其实,在美国调整电动车关税之前,一家名为Caresoft Global的美国公司,对一款中国电... Read More >
202405-21 纯电动车不好卖,只能靠固态电池来打救?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借助这股东风迅速扩张,产能飞速提升。2023年,比亚迪超越LG,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二的企业,与宁德时代联手霸占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二。然而,最新动力电池装车率却显示,这些企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日前发文表示,2024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率为45%,今年1-4月累计装车率为46%。要知道,2020年12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率曾高达86%,全年累计装车率也高达... Read More >
202405-20 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俄罗斯一句话揭露真相 5月20日消息,针对美国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的做法,俄罗斯方面给出了回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哈工大与师生交流时表示,美国近日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是因为中国汽车越来越好,美国只能搞这种不公平竞争,除此以外没别的原因”。 从欧盟对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到如今美国政府的加征关税,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加剧了中国车企走出去的难度。尽管出海的风险逐级加剧,但这并未抑制中国车企的出海步伐。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