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 为寻找外星人,他放弃国外几百倍的高薪,用20年造了一件国之重器 NEW 9月16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2岁。他用了23年的时间,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就像小品里说的那样,眼睛一闭,没睁,一辈子就过去了。既然是匆匆过客,我们总想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以便世人能够记住自己。于是,有人选择了写作,有人选择了书画,南仁东的选择是在中国建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这是所有中国天文学界人士长... Read More >
202407-03 长平之战的战况如何?燕国为何会斗不过赵国(学到了) NEW 战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著名战役之一,也是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45万主力大军。燕国看到这种情况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可是遗憾的是,他们连续发动了两次对赵国的进攻,最后都失败了。 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这使得他们不敢继续发动进攻。同时,刚获... Read More >
202407-03 女儿国国王要留下唐僧成亲,孙悟空为何让唐僧先答应?(干货分享) NEW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悟空为何让唐僧和女儿国国王假结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西梁女国国王要留下唐僧... Read More >
202407-03 同为封疆大吏,清朝末期的提督为何如此不堪呢?(这样也行?) 提及“封疆大吏”,大家也许都会将其和“土皇帝”一次挂上钩,想象一下,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军政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即使皇帝权利再高,想管到自己这里也很难,因此自己管辖的区域和独裁没什么区别。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所谓的“封疆大吏”并非具体的官职,从权利上来看,唐朝的节度使算是封疆大吏了。不过严格来说,封疆大吏是从元朝开始才算正式出现,因为真正的封疆大吏不一定是偏远边疆的大官,而是指一省或多省的最高领导官员。然而“省”这个概念... Read More >
202407-03 为什么说被打死的是真悟空,后来取经的是六耳猕猴?(学会了吗)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真假美猴王,被打死的是孙悟空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有的解读认为打死的是真悟空... Read More >
202407-03 喝茶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古代喝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没想到) 对喝茶起源于何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把喝茶当成日常饮食一部分,最早起源于何时?关于喝茶的起源,其实有很多种说法,最早可以推到神农头上,好像中国不管什么,只要涉及到植物,都跟神农有关,唐代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上就提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不过,这种没有任何史书资料证明的传说,大家听听就好,千万别当成历史事实,毕竟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神农这个人,还有待考证。另外一个说法,喝茶起源于西周。这个说法的依据,来自于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巴... Read More >
202407-03 民间艺术皮影戏,选皮制皮需要哪些步骤?(学到了吗) 众所周知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那么关于皮影戏的选皮制皮需要哪些步骤?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 Read More >
202407-03 “朕”这个词一开始是谁先用的?“朕”的寓意是什么?(这都可以?) 还不知道“朕”这个词一开始是谁先用的?“朕”的寓意是什么?其实“朕”这个词最早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使用的,把“朕”字拆开,就能得到这个词的真正意思了。 秦始皇名为嬴政,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可以说是幸运又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出生于一个权贵人家,因此吃喝自是不愁的,但不幸的是母亲赵姬并不得宠,因此嬴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前往别国为质子了。寄人篱下的滋味并不好受,但是当时的嬴政十分弱小,并没有反抗的余地,但是从那时起幼小的嬴政就暗暗发誓,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有一番作为,这样就可... Read More >
202407-03 皮影制作的画稿过稿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硬核推荐)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早在元代时期就已经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那么皮影制作的画稿过稿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皮影人物的设计往往脸部体现个性、服饰强调共性,所以一个皮影班的皮影人物,常常皮影头像有一、二千个,而皮影身体只有几百个。演出时,根据剧情需要,只要将不同的头像插到不同身份的躯干上即可。皮影班有句行话叫"一个身体七个头",说的就是这情景。但女性头像一般是不换的,大约是为了线条的秀美和流畅。先是画稿,即按人物的不同身... Read More >
202407-03 东吴作为三国之一为何被说成江东鼠辈 东吴为何不讨人喜欢(越早知道越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东吴总被人说是江东鼠辈?孙权又为何被戏称为孙十万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人才辈出,以曹魏、蜀汉、东吴为首,脱颖而出,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为什么许多人都不喜欢东吴呢? 喜欢蜀汉的,必然讨厌东吴,背信弃义,偷袭友军,尤其被偷袭的还是义薄云天的关羽,根本就是小人行径。喜欢曹魏的,就好像作壁上观,看着东吴做事没有底线,没有章法,自然没有好感。 喜欢东吴的,大多数也会讨厌孙权。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 Read More >
202407-03 皮影制作的镂刻过程需要哪些步骤?复杂吗?(学到了) 众所周知皮影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的的表演形式,那么皮影制作的镂刻过程需要哪些步骤?复杂吗?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 Read More >
202407-03 如果以十分制给黄月英打分 黄月英到底长得有多丑(这样也行?) 对历史上诸葛亮的老婆到底有多丑,10分作为满分能够打到几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都说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长得丑,那么历史上的黄月英到底有多丑呢,如果以10分作为满分能够打几分? 《三国志》对黄月英的长相没有直接描写,但是裴松之注引的《襄阳记》却有这样一段描述: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大概... Read More >
202407-03 皮影制作的敷彩发汗熨平,具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一篇读懂) 皮影制作的敷彩发汗熨平,具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 Read More >
202407-03 诸葛亮错杀了两个人才,他们分别是谁呢?(万万没想到) 其实刘备也是一个非常擅长重用人才的人,然而他跟曹操比起来,弱势就在于自己死的太早了,而且还没有一个能够继承他衣钵的儿子。刘备的儿子跟曹操的儿子比起来的确太扶不上墙了,所以最终蜀国才会灭亡。刘备在临死之前,的确对自己的儿子是很不放心的,所以他就将刘禅跟自己的国家全都托付给了诸葛亮,甚至于他还对诸葛亮表示,在必要的时候,他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跟刘备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尽管刘备已经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但是诸葛亮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取而代之,而是用生命在辅佐刘禅。然而诸葛亮这个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