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 马斯克连发7文炮轰苹果牵手OpenAI:苹果设备以后别进我公司 NEW 快科技6月11日消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点,苹果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开幕。大会上,苹果正式宣布将推出名为“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AI套件。另外,苹果与OpenAI的合作也终于亮相,但遭到了马斯克的炮轰。事情起因是苹果宣布今年晚些时候将在iOS等系统集成ChatGPT。随后,与OpenAI宿怨已久的马斯克在X上连发7条推文,指责苹果“出卖用户数据”。另外,马斯克警告两家公司之间的软件整合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违规行为。马斯克表示:“苹果不够聪明,无... Read More >
202406-11 马斯克擎天柱大将跳槽 在抱抱脸开源机器人技术:会做家务的大白 NEW 马斯克部下跳槽,把人形机器人技术开源了。不少创业公司的估值,一夜被打了骨折。最新成果已正式发布——它能像大白一样,听懂并正确执行人类发出的指令,比如放杯子、拿水果。可以自己打开笔帽,在白板上写名字。或者是叠衣服。把钥匙准确插进锁眼。这些操作,全都是机器人自己搞定。没有人远程操控,完全端到端实现。最关键的是,它使用的算法、数据集完全开源!这意味着,你完全可以在家自己改造一个小机器人,让它完成同样的事。如上进展,来自Hugging Face今年新成立的机器人项目Le Robot。... Read More >
202406-11 iOS 18与OpenAI合作引入AI!马斯克怒了:将禁止苹果设备 NEW 快科技6月11日消息,今天凌晨,苹果在WWDC24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为iOS 18等系统引入AI功能。苹果除了发布自家大模型Apple Intelligence之外,还与OpenAI合作,在系统中加入了ChatGPT,双重保障来实现更丰富的AI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是好事,能够带来更有意思和人性化的功能,尤其在办公时候能大幅提升效率。但此事却惹怒了马斯克,他在X平台发文称,倘若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集成OpenAI,他就将禁止其设备进入自己旗下的公司,指责苹果这是出卖用户数据。马斯... Read More >
202406-09 马斯克预告星舰第5次试飞!将实现新突破:用塔臂接住 快科技6月9日消息,前几天马斯克的SpaceX星舰第4次试飞,完美达成预定目标,本体成功在水面实现软着陆。马斯克最新发文透露:“下一次着陆将由塔臂接住。”不过塔架回收的技术难度会明显更大,而且此次软着陆之前星舰机体就出现着火的情况,翼面几乎烧穿,这也会对回收造成影响。据悉,星舰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庞大、最强大的火箭,由两级可重复使用的部分组成。一个是配备33台猛禽发动机、被称为超重型(Super Heavy)的第一级火箭助推器,另一个是被称为星舰(Starship)的高50... Read More >
202406-08 “星舰”试射成功,马斯克离“火星梦”又近了一步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实施第四次试射,首次实现海面软着陆。按照计划,“星舰”可以在地月轨道之间执行长期飞行任务,同时在火星任务中作为货船和载人太空船等。此次试射成功,让SpaceX创始人马斯克离自己的“火星梦”又近了一步。“星舰”第四次试射画面(图源:界面新闻)试射的直播画面显示,美国东部时间8时50分,“星舰”从位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研发、测试和发射基地升空。尽管其中一台“猛禽”发动... Read More >
202406-07 马斯克祝贺!星舰第四飞没让人失望 为何说这次创造奇迹:官方给答案 快科技6月7日消息,今天早些时候,星际飞船第一级"超重型"助推器成功降落在墨西哥湾,随后本体带伤经受高温考验成功受控落海,这标志着SpaceX在得克萨斯州的"星际飞船"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了第四飞,SpaceX吸取了第三飞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多次软硬件升级和操作变更,包括完善航天器的隔热罩和侧滚控制,以及在助推返航后放弃助推器的热分离环。活动结束后,马斯克也祝贺了SpaceX团队:“尽管损失了许多瓷砖并损坏了襟翼,星舰仍然成功在海洋中软... Read More >
202406-06 马斯克旗下xAI将研发大型超级计算机:为Grok聊天机器人提供算力 快科技6月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大模型公司xAI正计划开发一台革命性的超级计算机,该计算机将集成惊人的10万个GPU(图形处理单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一轮发展。据悉,这台超级计算机预计将在2025年秋季之前全面投入使用,为xAI的核心生成式AI产品Grok提供强大的预训练、推理和微调等支持服务。此举标志着xAI在AI领域布局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于未来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与此同时,马斯克在近期公开表示,xAI将斥巨资购买30万... Read More >
202406-06 特斯拉推送FSD升级 马斯克放豪言:很快将全年无接管 快科技6月6日消息,特斯拉正在向其员工推送最新的FSD v12.4.1,并计划在本周末向“一小部分外部用户”开放测试,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平台上放出了豪言:“随着未来FSD版本的不断改进,一旦已知问题得以解决,用户在一年内或许都遇不到一次需要接管车辆的情况。”马斯克同时表示,该新版本包含了“大量改动”,甚至可以被称为V13,但依旧坚持使用了v12,特斯拉的惯例是,当FSD系统迎来重大更新时才会升级基础版本号(例如本次的12),因此马斯克暗示着该版本相比以往改动巨大,除了对最新版本... Read More >
202406-05 马斯克也在给黄仁勋打工:290亿预算优先买GPU 最高290亿,这就是马斯克今年给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批的巨额预算。最近有爆料称,马斯克要求英伟达优先供货给xAI,其次才是特斯拉。特斯拉股东大会召开在即,这则爆料显然对马斯克很不利。马斯克迅速站出来发声,透露特斯拉今年会花30-40亿美元,找老黄买算力。“卖算力的老黄”不久前接受采访时,也盛赞了自己的大客户,称特斯拉自动驾驶“遥遥领先”(Tesla is far ahead in self driving cars)。不过领先背后的算力底座,既来自英伟达,同时也来自特斯拉内部。... Read More >
202406-04 马斯克暴跌前闪电套现200亿 被股东起诉内幕交易 75亿美元,这次马斯克的“涉案金额”可不小。咋回事?官司缠身的马斯克,又新增一桩:涉嫌股票内幕交易,被股东起诉了。怎么个事?特斯拉的一个股东,叫Michael Perry,在法院提起诉讼,指控CEO埃隆·马斯克搞内幕交易。主要揪住这么一件事:马斯克在2022年底,搞了笔超过75亿美元的特斯拉股票交易。然后呢,2023年1月2号特斯拉公布了第四季度的数据,股价瞬间跌惨了,但马斯克却通过提前交易净赚了大约30亿美元(217亿人民币)。这些股票如果马斯克是在业绩公布后抛售,变现额度... Read More >
202405-29 硅谷老冤家再聚首:AI争夺战中 Meta两大重磅人物纷纷瞄上马斯克 上周末,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才刚刚在B轮融资“喜提”60亿美元的融资。而在本周一,马斯克又马不停蹄地在X上打出招聘广告,希望为xAI吸引更多人才。不过,马斯克的广告语显然有些出人意料。他表示,如果申请人相信xAI想要了解宇宙的使命,就来加入xAI,且这项使命需要人们严格地追求真理,因此不考虑迎合市场需求和政治正确。这一宣传显然令人工智能一些业内人士感到不适。Meta人工智能负责人Yann LeCun在X上公开嘲讽称,如果申请者能忍受一个疯狂散布阴谋论,并夸大其词该工作是为... Read More >
202405-28 英伟达股价狂飙!黄仁勋有望超越马斯克成全球首富 快科技5月28日消息,日前,英伟达发布最新财报,各项数据全面超越预期的状态,公布业绩后的次日,英伟达股价首破1000美元关口,市值接近2.6万亿美元。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个人财富也快速增长,截至上周五,黄仁勋以910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全球第17位富豪。据媒体报道,英伟达有望超越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预计黄仁勋最快有望在2025年之前超越特斯拉CEO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财报显示,英伟达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60亿美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62%;净利润148.8亿美元,同... Read More >
202405-27 真游戏玩家!马斯克晒《暗黑破坏神4》新成就 日前,马斯克在Twitter上分享了他游玩《暗黑破坏神4》达成的最新成就,他成功使用德鲁伊职业,挑战并通过了101层大秘境。之前,他多次在推特表达了自己对这款游戏的喜爱,收购Twitter后,也在该平台进行过游戏直播测试。《暗黑破坏神4》发售时,马斯克就曾表示自己非常喜欢玩该游戏,并透露自己游戏ID叫“永远不死”(IWillNeverDie),当时他表示正在玩的职业是德鲁伊。去年8月,马斯克在X平台发文点赞《暗黑破坏神4》称:《暗黑破坏神4》是一款很棒的游戏,暴雪的团队干得好... Read More >
202405-27 马斯克调侃称自己就是外星人,但没人相信 IT之家 5 月 26 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科技大亨马斯克参加巴黎 Viva Tech 大会时调侃称自己就是外星人,但没有人相信他。主持人向这位 SpaceX 和特斯拉的老板询问了有关他外星血统的传闻,马斯克笑着回答:“我是外星人,没错,我一直说我是外星人,但没人信我。”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演讲的主题为“你一直想问马斯克却不敢问的任何事”,灵感来自伍迪・艾伦电影的片名。马斯克通过视频方式参会,并解释缺席的原因是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谈到地球上的外星人时,他继续说道:“人...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