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 AMD A320入门主板焕发第二春:意外支持锐龙5000 NEW AMD锐龙处理器一直使用AM4一种接口,理论上所有处理器、主板都可以互相兼容,但是Zen3架构的锐龙5000系列发布之后,却仅支持最新的500、400系列主板,更早的300系列被抛弃了。原因有一部分是技术上的,比如随着处理器型号增多、系统功能增加,老主板有限的BIOS空间已经不足以容纳全部,不得不做出牺牲,但更多显然不是技术问题。锐龙5000系列发布之初,就有厂商为300系列主板发放BIOS,可以搭配新处理器,但很快被强制下架。也有玩家高手修改BIOS,让老的X370、B35... Read More >
202111-10 Intel 12代酷睿为啥换接口?Z690主板最深入科普 NEW 现在PC市场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反转:之前高歌猛进提升产品性能的显卡,因为单位晶体管效率提升停滞和强身健体的影响,产品更新明显趋缓,2019年发布的RTX 2060在明年还要翻新出新版。CPU这边竞争则趋于白热化,产品更新周期也从过去一年半左右直接压缩到了三个季度。这一次Intel信心满满地推出了第12代酷睿CPU,相应地也放出了600系列主板。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Z690主板到底升级了那些东西。Z690芯片组规格介绍:如果以历代Intel主板芯片组的升级幅度来衡量,Z690... Read More >
202111-10 DDR5内存新在哪 看完这篇就懂了 NEW 随着12代酷睿的正式发售,围绕12代酷睿的周边硬件也即将会陆续上架,其中就包括兼容DDR4、或兼容DDR5内存版本的Z690主板,以及DDR5内存。关于DDR5内存的标准早在2020年7月14日便发布,在正式发布前,具备研发能力的科技巨头便早早地完成了产品部署,下面咱们就好好聊聊目前关于DDR5内存的相关信息吧~性能关于DDR5内存,玩家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性能,就目前能公布的资料,DDR5内存将具有两倍于DDR4内存的密度和性能,前者的起始速度很可能为4800MT/s,而且已经... Read More >
202110-18 微星自曝12代酷睿Z690主板:DDR5、DDR4都在 Intel Alder Lake 12代酷睿处理器将在本月底正式宣布,下月初解禁上市,而在更换了新接口LGA1700、支持新内存DDR5之后,芯片组主板也进入600系列,首发和主打的自然是旗舰Z690。今天,微星乌克兰官方曝料,透露了三款Z690主板的局部照,分别是顶级的MEG ACE、高端的MPG、主流的MAG Tomahawk。其中,MEG Z690 ACE为神黑色调,辅以金色装饰,散热片还有金色的微星龙标记,MPG Z690则是银白色,同样有龙标记。同时,曝料好手@mo... Read More >
202109-27 NVIDIA:ARM取代x86的时代到来了 能不能拿下ARM还是一桩悬案,不过NVIDIA已经迫不及待利用ARM做抓手,来打击做x86 CPU的Intel和AMD了。在最新公开资料中,NVIDIA晒出了配备ARM处理器(Ampere Altra)和A100 GPU加速卡的平台和x86处理器平台的性能差异,基于MLPerf最新的1.1基准。可以看到,在深度学习推荐模型DLRM、自然语言处理网络BERT、会议识别RNN-T、医学图像划分3D U-Net、图像分类的ResNet-50等负载中,与x86表现不相上下,甚至在3D... Read More >
202109-23 首款欧洲自主研发CPU亮相:RISC-V架构、22nm工艺、频率1GHz 在处理器上,不仅中国、美国要自主研发,欧洲也不甘受制于人,法国等10个国家联合组建了欧洲处理器计划(European Processor Initiative :简称EPI),要自己开发高性能CPU。现在EPI首个CPU原型EPAC1.0来了,使用的是RISC-V架构,22nm工艺。欧洲的EPI处理器计划已经进行了数年,目的之一就是为欧盟的HPC超算开发自己的处理器,不过此前进展缓慢,原型EPAC1.0直到现在才亮相。EPAC1.0处理器采用了混合架构,CPU内核是SemiD... Read More >
202109-22 硬件"裸奔"还不如用机箱散热好 风道设计就是神奇 今日关键词——机箱曾经很多贴吧大神最引以为傲的“战绩”,就是利用鞋盒来代替机箱来打造高性价比的主机产品。更有甚者直接裸平台使用,利用大气压散热的做法究竟可取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机箱中的风道设计。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风道设计,正所谓先有风,才有道!所以对于机箱来说,使用传统的风扇散热往往考虑的要更多,当然这不意味着水冷不需要风道,而是风冷所需要的风扇会更多。所以从风扇的安装上来说,我们要保证统一,也就是风扇方向的一致性。可以是上进风下出风的设计,也可以是前进风后出风的设计。还... Read More >
202109-06 安装运行Windows 11必备!教你如何查看本机是否支持TPM 2.0 Windows 11公布后,最低硬件要求配备TPM 2.0引发关注,尽管另一份文档下放到了TPM 1.2,可随后微软澄清,表示TPM 1.2有误,重新将要求恢复为TPM 2.0。那么如何查看本机是否有TPM相关硬件模块,版本如何呢?办法一第一步,Windows+R调出运行对话框,输入tpm.msc;第二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状态”一栏查看是否显示为TPM已就绪,可以使用。第三步,在右下角查看TPM模块对应的规范版本。办法二打开设备管理器(如右键开始按钮并进入)在安全设备一栏下... Read More >
202109-03 x86统治的高性能CPU市场 ARM狠狠撕开一道口子 摩尔定律持续发挥作用的几十年间,无数应用受益于芯片性能的快速提升,芯片市场的格局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稳定,x86 CPU在桌面和高性能计算市场占有绝对优势,ARM CPU统治移动互联网市场。然而,随着摩尔定律的放缓,市场的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能效比优势明显的ARM CPU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经在x86 CPU统治的云计算、HPC市场取得了值得关注的成绩。并且,正在快速增长的DPU和5G市场,ARM也雄心勃勃。三年推两代产品2018年10,ARM推出了ARM Neoverse,这... Read More >
202109-02 高通宣布aptX无损:蓝牙能听无损CD音质了 高通日前宣布,Snapdragon Sound添加aptX无损特性,用户可以通过蓝牙聆听16-bit 44.1kHz的音频,也就是CD音质,和不压缩音源听起来几乎无差别。高通表示,aptX无损基于系统级方案,包括优化多项核心无线连接和音频技术,包括aptX自适应在内。不过,支持aptX无损的完整Snapdragon Sound方案预计2022年早些时候抵达用户,看来它应该会被下一代骁龙SoC支持,也就是传言中的“骁龙898/895”。除了16-bit 44.1kHz无损音频,... Read More >
202108-29 差点被人遗忘的蓝牙技术 凭啥坚挺到现在? 如果你用过最早的几代智能手机,一定会对当年蓝牙的盛行有很深的印象,在那个没有微信、QQ还是3G版的年代,我们通过蓝牙传文件、传照片,只需短短几秒钟,那种感觉真是很酷炫。结果到了现在,蓝牙逐渐成为了那个“基本不主动用,但如果没有还挺不适应”的功能,毕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蓝牙耳机和各类体积较小的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穿戴设备,都是基于蓝牙来进行信息传输的,蓝牙这个技术,凭啥坚挺到现在?蓝牙是最先由爱立信提出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标准。1998,爱立信与诺基亚、IBM、东芝和英特尔联合成... Read More >
202108-12 三星4nm加持 骁龙898测试性能曝光:提升20% 2021年已经过去大半,那么高通的下一代骁龙旗舰处理器进展如何了?知名爆料大V@数码闲聊站 透露,SM8450基于三星4nm工艺,测试性能提升20%左右。他还指出,“一如既往地热,不过好在又是冬季上市”。所谓SM8450可能会叫做骁龙895或骁龙898等,当前的骁龙888部件型号为SM8350。此前消息称,骁龙898的CPU采用三丛集架构,超大核基于Cortex-X2,大核基于Cortex-A710、小核基于Cortex-A510,都是ARM v9纯64位体系下的全新设计。A... Read More >
202108-02 PC游戏神技VRS首次进入手游 高通骁龙888游戏强在哪? 论游戏,手游不仅是玩家数量还是吸金能力,都已经远远超过了PC游戏,但是PC游戏玩家最自信的画质,依然是手游暂时无法超越的。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日前在ChinaJoy 2021展会上,高通携手手机合作伙伴带来了最新的移动端游戏技术,最大亮点就是率先支持了VRS可变帧率渲染技术。高通ChinaJoy公布最新游戏报告:手游成最大细分市场在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上,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发表了主题演讲,介绍了全球游戏市场的最新进展,尤其是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游戏... Read More >
202108-01 时隔20年 3dfx宣布卷土重来:将有大事宣布 还有朋友记得3dfx吗?二十世纪末,3dfx在NVIDIA、ATI、S3的夹击下艰难求生,但却选择了错误的技术路线,于2002年关张,其绝大多数图形专利以及Voodoo显卡商标更是早在2000年就被NVIDIA拿下。然而,7月31日,3dfx Interactive突然宣布,将在时隔20年后重回市场,定于下周四对外公布重要消息。阔别这么久,不要寄望3dfx能拿出什么颠覆市场的重磅产品,一种猜测是账号被盗的恶作剧(发布账号一周前才注册),还有一种猜测是3dfx要靠ARM重新进军...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