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韩信功成名就后,为何不杀了当初羞辱他的屠夫?(这都可以) NEW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早年在家乡淮阴的时候,被淮阴的一个屠夫给羞辱了。 屠夫指着他说,虽然他韩信生得高大,而且喜好佩剑,但他韩信其实很胆怯。如果韩信想要证明自己不胆怯,就拔剑出来,刺屠夫,若是证明不了,那就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去吧。韩信最后选择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 多年之... Read More >
202405-16 刘邦为何做出与秦始皇相反的选择?他为何分封子弟为王?(太疯狂了) NEW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丞相王绾等人建言,燕、齐、荆等地离关中太远,不如封一些子弟为王,用以震慑当地的百姓。 秦始皇把王绾的建言下发给群臣讨论,大家都觉得是个好建议,唯独廷尉李斯表示反对,李斯认为,周文王、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子弟,但几代之后,这些分封的子弟就与周王室日渐疏远,甚至与周王室不再一心,像... Read More >
202405-16 刘邦亲征归来,为什么临幸了张敖的美人?(没想到) NEW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八年,刘邦亲征韩王信余党归来,途中,路过赵国,便在赵国小住。在赵国小住的那段时间里,刘邦临幸了赵王张敖的美人。 美人,在秦汉的语境中,不是“美丽女人”的意思,而是帝王嫔妃的一个等级,是帝王众多侧室的一种,侧室是妻的一种,地位远低于正妻。 也就是说,刘邦临幸了赵王张敖的某一个媳妇,而张敖的正妻是... Read More >
202405-16 曾被严厉打击的匈奴,为何能卷土重来并造成白登之围?(怎么可以错过)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蒙恬是秦始皇时的名将,在秦始皇的任命和支持下,蒙恬北击匈奴,把匈奴人打得一败涂地,迫使匈奴人不得不远遁。 秦二世胡亥袭号为帝,蒙恬因是胡亥“老师”赵高的对手,而被迫害致死。蒙恬死后十年,汉代秦而立,汉高祖刘邦再次北击匈奴,结果发生了令人震惊的“白登之围。”为何短短十年间,那个曾被蒙恬打得一败涂地满地找牙的匈奴,就卷土重来了,就搞了令... Read More >
202405-16 探索历史上真实的松锦之战,明军为何全军覆没?(不要告诉别人) 松锦之战是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朝和清朝的这场主力决战,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松锦之战’。松锦之战当中,明军之所以最终会全军覆没,原因很多。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明军被切断了补给,所以才会被清军打败。当然,历史上真实的松锦之战,其实极为复杂,而且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在这期间,不但战场上发生了很多变化... Read More >
202405-16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墙裂推荐)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以晁错鼓动皇帝削藩,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要杀向长安。 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以后来便被称之为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爆发后,当时在位的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火速率军出击。有意思的是,这场在历史上名声极大的叛乱,其实仅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之后,就被彻底镇压了... Read More >
202405-16 刘胥的一生干了哪些超乎想象的事?他为何行使荒唐?(万万没想到) 刘胥(?―前54年),汉武帝刘彻第四子,燕剌王刘旦同母弟,母李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被后世公认最不成器,行事最荒唐的一个,是汉武帝的第四个儿子,广陵王刘胥。 这位大哥,一生实在是干了太多超乎想象的事情。如果要放在今天的话,绝对算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了。 刘胥生年不详,他的母亲李氏,在汉武帝后宫里的众多女子当中,只能算是比较普通的一个,也不怎么受宠,在后宫仅仅只是一位‘姬’而已。 按照汉武帝时期的后宫管理制度,... Read More >
202405-16 明朝的藩王有多幸福?他们有哪些福利与特权?(干货满满)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明朝长达276年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明朝藩王和地方官员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大体上来说,前期藩王可以影响甚至领导地方官... Read More >
202405-16 古人科举中榜后为何要举行宴会?有哪些讲究呢?(硬核推荐) 现在高考之后,不少被名校录取的学子的父母都会宴请亲朋好友庆祝一番,其实这个传统自古有之,古代学子科举中榜后,也喜好宴请庆祝,并且在规格、花费等方面远超现代,古人称之为“鹿鸣宴”,那么除了“鹿鸣宴”还有哪些宴会?又有哪些讲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科举制度从唐朝开始分设文武两科,故宴请中鹿鸣宴、琼林宴为文科宴,鹰扬宴、会武宴为武科宴。至于宴请的花销,很多时候是由朝廷负责的,还有实行AA制的。 “鹿鸣宴”是为乡试后新科举人而设的宴会,兴起于唐代,一直沿... Read More >
202405-16 诸葛瑾没什么大的功劳,为何却得孙权重用呢?(干货分享) 在三国的风云人物里,有一个特别的人,他一生没打过一次胜仗,没献过一次谋略,没办成过一件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这在那个乱世里是很难得的,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瑾。 诸葛瑾算是孙权的嫡系心腹了。 孙权有多爱他?爱到在孙权眼里,诸葛瑾可以把鲁肃、周瑜、吕蒙、陆逊四大都督踩在脚下。爱到打了败仗都能升官的地步。 翻开史书,想找一找诸葛瑾的故事,你会发现在诸葛瑾41岁前是一片空白。诸葛瑾在26岁的时候,因为战乱和家人走散,一人独自来到江东,认识了孙权的... Read More >
202405-16 诸葛瑾没打过什么胜仗,为何做到大将军?(学到了) 魏国的高平陵事变后,咱们可以介绍下吴国的宫斗了。 吴国的权力斗争相比魏国,毫不逊色,因为孙权作为裁判员亲自下场,导致吴国的权斗更加血腥,惨烈,孙权要对付的是谁呢? 吴郡四姓!吴郡有四大豪族,人称“吴郡四姓”,分别是张氏(张温)、朱氏(朱据、朱桓)、陆氏(陆逊)、顾氏(顾雍)。 世说新语中这样描述四姓的家风:张文,朱武,陆忠,顾厚。 吴郡四姓作为江东势力最强的豪族,早期和孙氏的关系并不融洽,陆逊的祖父陆康当年更是和孙策打了两年的战争。孙策从194年打到195年,整整... Read More >
202405-16 孙权疑心非常重,为何却信任诸葛瑾呢?(满满干货)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但是在才华上他却远远不如诸葛亮。 投到了孙权阵营以后的诸葛瑾被孙权任命为大将军,得到了孙权前所未有的宠信和爱护,却没能像自己的弟弟诸葛亮一样成为吴国的中心人物,反而达成了“屡败屡战”的成就。 诸葛三杰中的“猛虎”像“病猫” 诸葛家的三兄弟分到了魏蜀吴三国,分别效忠了不同的主君,但其中的大哥诸葛瑾却让人不解。 公元222年,曹真带兵攻打江陵城,城中的守将不愿意弃城而逃,带领城中的将士和百姓拼死守护,并且给诸葛瑾写信,请求身为南郡太守的他带兵支援... Read More >
202405-16 诸葛瑾为何能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干货满满) 公元241年,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病逝,时年68岁,诸葛瑾死后,按照其生前的嘱咐,他的丧葬后事一切从简,不铺张不浪费。 我们都知道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之一,可以与东吴名臣张昭比肩,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诸葛瑾的一生并没有办成一件事,却仍能步步高升,跻身于东吴的重臣序列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诸葛瑾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历史文献来阐述其中的缘由。入江东,成吴臣 诸葛瑾出身于琅琊诸葛一族,少年时期的他,博学多才,尊老爱幼,是一位颇... Read More >
202405-16 诸葛瑾能力平平,为何孙权如此重用他呢?(原创) 诸葛瑾虽然在历史上的名望不及弟弟诸葛亮,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诸葛瑾也并非碌碌之辈,一路做到了东吴大将军的位置,而诸葛瑾一生带兵打仗,除了跟随吕蒙有一次躺赢之外,其他的基本都输了,孙权为何还如此重用他呢? 带兵必败的诸葛瑾 诸葛瑾带兵天分属实不高,但运气好,第一次就参与了吕蒙袭击荆州的军事行动,混了战功,被封为宣城侯。 但是之后独立带兵就彻底地暴露了自己的实力,第二次曹魏围攻朱然,诸葛瑾带兵去救,半路被人烧了船;第三次跟孙权到曹魏搞事情,被司马懿击败;第四次更是没交手...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