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战国七雄中,哪一位君主是最先称王的?(原创) NEW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战国七雄的君主大概都是在什么时候正式称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时间太早,学界对于楚国正式称王的时间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春秋初期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就已经公开称王了。主流观点认为楚国第一个王... Read More >
202405-17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李隆基过得有多凄惨(不要告诉别人) NEW 对唐玄宗李隆基晚年时有多凄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中兴皇帝,也是使唐朝达到极盛又迅速急转直下的皇帝。在李隆基的治理下唐朝很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但在这之后李隆基沉溺后宫不理政事,专宠杨玉环,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专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情况急转直下,并且直到改朝换代都再无好转。那么为什么李隆基的晚年如此凄惨?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兴大唐 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前期十分注... Read More >
202405-17 为何说直到赵武灵王吞并中山国后,赵国才算是称王了?(难以置信) NEW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国的君主为什么是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正式称王的君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的综合实力在“三晋”位居第一。但由于各种原因,赵国没能在战国初期就推行有效的变法,导致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此后直到赵武... Read More >
202405-17 什么是封桩库?宋仁宗执政时为何就消失殆尽了?(一篇读懂) 什么是封桩库?宋仁宗执政时为何就消失殆尽了?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指挥麾下大军南征北讨,终极目的是希望在统一了南方后,再集举国之力拿回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为此,赵匡胤单独设立了一个“封桩库”,把从各国收缴上来的财富存入其中,用作未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赎金或军资,史载:初,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割幽蓟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 Read More >
202405-17 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燃爆了)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背景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宰执入见,请求立储,由皇太后同听政。神宗已说不出话,只是点头首肯。王珪他们所说的皇太后即... Read More >
202405-17 元祐更化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奔走相告)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背景 元丰八年(1085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率宰执入见,请求立储,由皇太后同听政。神宗已说不出话,只是点头首肯。王珪他们所说的皇太后即... Read More >
202405-17 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满满干货) 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下面由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们还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的时候,那时候的战争,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一个部落,能达到千余人的规模,就已经算是很大了。在这种环境下,两个部落发生战争,哪怕是整个部落不管男女老少一起上,其实也没几个人。 比如说,历史上那场著名的商朝灭夏的鸣条之战。要知道,这可是商取代夏的关键战役,同时也是一个朝代更替的决战,双方几乎都搬出了全部的家底。但即便是这样,据史书... Read More >
202405-17 探索元祐更化的具体过程,带来了哪些影响?(快来看) 元祐更化又称元祐党争,是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元祐年间(1086~1093)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1085)春,宋神宗赵顼病死,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十岁,其祖母宣仁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政。元祐更化,发生在王安石变法十余年后,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具体过程 神宗病逝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支持变法的宋神宗病逝,变法派失去后台,其子赵煦年幼即位,是为宋哲宗,宣仁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等昔日... Read More >
202405-17 马超为什么甘愿投降刘备?他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居然可以这样)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之子。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战火纷飞的三国历史当中,有这么一位将军,他是三国时期名声显赫的军二代,也是出名的坑爹小能手,甚至他还一不小心,坑死了自己的家眷子女。但无论他坑过多少自己人,他在面对刘备的时候,却是乖巧谨慎,勤勤恳恳,不仅没有坑了自己的这位老板,甚至还为自己的老板拿下了不少地盘。他屡次拒绝曹操,认为曹操是汉贼奸臣... Read More >
202405-17 李显为何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反而非常猜忌?(全程干货)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感谢帮助自己复位的“神龙政变”功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神龙元年(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拥立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登基。在很多人看来,李显复位之后应该非常感谢“... Read More >
202405-17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太疯狂了) 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灭国之战是什么样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和南宋联手,联合对已经摇摇欲坠的金国,发起进攻。在宋蒙两国的双面夹击下,本就已经走到王朝末路的金国,自然再难支撑,很快就彻底被灭了。 而金国被灭之后,原本作为盟友的南宋和金国,关系就开始微妙了起来。按照原本双方的协议,金国被灭之后,南宋有权取回北宋丢失的所有故土。但是,蒙古帝国这边,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南宋壮大。 所以,在金国被灭数月之后,南宋首先开始行动,派遣大军... Read More >
202405-17 长孙无忌为什么阻扰唐高宗学习唐太宗广开言路?(这都可以)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反对唐高宗学习父亲唐太宗的广开言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唐太宗被称为“千古帝范”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广开言路、积极纳谏。从唐太宗之后,几乎所有皇帝都以唐太宗为纳谏的榜样(虽然大部分学得不怎... Read More >
202405-17 萧何的社会地位本比刘邦高,为何甘愿做他的下属?(一看就会) 萧何,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 ”之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萧何是西汉首任相国,也被誉为千古贤相。 但很少有人知道,虽然萧何在反秦伊始就跟着刘邦干,而在反秦之前,萧何的社会地位远远比刘邦高。 为什么萧何的地位比刘邦高,却甘愿做刘邦的属下呢? 这是一个阴差阳错的故事。 原本,萧何没打算跟刘邦干,而是想拉着刘邦跟沛县县令一起干。 当时是这么回事,陈胜吴广竖起反秦大旗,各地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开始响应陈胜吴广... Read More >
202405-17 陈宫为何宁肯选择有勇无谋的吕布,也不追随刘备?(干货分享)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宫为什么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上的陈宫两次站错了队,因此现存史料中有关陈宫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他两次背叛主公的原因也没有详细记载。小编接下来的观点也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大家姑妄听之。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发展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几乎...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