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华南F3为了祭祖真拼!连无人机和机器狗都出动了 NEW 快科技4月4日消息,今日正值清明节,“华南F3拜山祭祖有多拼”等相关话题再度登上多平台热搜榜单(注:华南F3为网友对“广西、广东、海南”三地的趣味简称)。对于华南F3地区的人们而言,拜山祭祖绝非仅是前往墓地献上清香、焚烧纸钱、与逝去亲人诉说心声这般简单。华南地区植被繁茂葱茏,地形上丘陵连绵起伏,三角洲平原与台地平原交错分布。众多祭祖者需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方能抵达先人墓前。华南F3为了祭祖真拼!连无人机和机器狗都出动了有人戏言,华南F3人面临的祭祖之路仅有三种选择:山路崎岖、... Read More >
202504-02 济南交警使用无人机严查龟速车 扣分罚款!网友爆赞:支持全国推行 NEW 快科技4月2日消息,对于路上的“龟速车”,不少人都是深痛恶绝,但因为没有专门抓拍龟速车的设备,龟速开车的司机才能有恃无恐。日前,济南交警发布视频称,他们使用无人机设备,空中抓拍“龟速车”,对司机分心驾驶行为进行处罚。视频中,无人机在空中检测到一辆慢车,前方已经空出很长一段,发现司机拿手机打电话,交警对其处以3分、罚款50元的处罚。另一辆红色轿车,同样是龟速行驶,司机正在吸烟,对其记2分、罚款50元。济南交警利用无人机抓拍无人机的做法,也引起网友热议“干得漂亮,建议全国推广”、... Read More >
202504-02 智元机器人与顶尖具身智能公司Pi合作: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落地 NEW 快科技4月2日消息,据报道,智元机器人宣布与国际顶尖具身智能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Pi)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聚焦动态环境中的长周期复杂任务,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正式加入智元的罗剑岚博士,将全面领导智元具身智能研究中心,同时推进双方的深度合作。智元机器人与顶尖具身智能公司Pi合作:加速具身智能技术落地智元机器人与Pi的合作目前已经初具成效,可以实现一个通用模型根据不同的指令输入执行多个任务,也可以适配多种末端... Read More >
202503-30 中国电建“智成一号”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已在双江口水电站进行测试 快科技3月30日消息,据报道,世界第一高坝双江口水电站迎来重大技术突破——"智成一号"长距离胶带机巡检机器人正式进入测试阶段,这款专为复杂工况设计的智能装备正在改变被称为"胶带机博物馆"的防渗土料供应系统巡检方式。中国电建“智成一号”智能巡检机器人亮相:已在双江口水电站进行测试该机器人创新融合多光谱成像系统与深度学习算法,配合抗干扰滤波声纹识别技术,精准实现传送带托辊裂纹、位置偏移等故障的实时监测预警,其85厘米高、20公斤重的轻巧机身可轻松跨越15厘米障碍并在15度坡道灵活... Read More >
202503-30 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实现升级:认知相当于5至6岁儿童 快科技3月30日消息,据报道,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那个头戴发箍、身穿粉色短裤、拥有3岁心智的AI"小女孩"——"通通",作为十大重大科技成果惊艳亮相。如今,不到一年时间,"通通"不仅在外形上出落得更加成熟,更在认知、情感和自主决策能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表示,相比一年前,"通通"在语言理解、认知推理、动作执行、自主学习、情绪表达和交互能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实现升级:认知相当于5... Read More >
202503-30 人形机器人“日薪”破万!租赁商家:两周回本 “现在机器人租赁市场很赚的!”一位主营机器人租赁的商家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自2025年春晚,宇树科技带领16台H1人形机器人亮相舞台,为全国观众带来精彩表演后,人形机器人、机器狗一时间在网络热度持续攀升。不少商家敏锐嗅到商机,开启机器人租赁“走穴”新市场。记者经过走访,并综合小红书、京东、闲鱼等多个电商、二手平台的信息发现,当前机器人租赁市场火热,宇树科技一台机器狗(包括air版和pro版)租赁价格在1500-2800元/天,人形机器人“日薪”则在3000-14000元。... Read More >
202503-29 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发放 “打飞的”自由了 快科技3月29日消息,中国民航局昨日颁发了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该合格证由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得,此前该公司eVTOL亿航EH216-S已获得全球首个“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并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据悉,OC用于确认载人类航空器,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持有OC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今后,合翼航空将在合肥骆岗公园等运营点正式开展商业载人服务。这... Read More >
202503-27 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 快科技3月26日消息,“金堂发布”官宣,由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沱江金堂经开区段成功完成小河流水面起降。而此次起降成功,是该无人机继多次宽阔海面起降和飞行成功后的新突破,实现了国内无人机在小河流水面起降的新场景应用。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腾盾科创相关负责人介绍,“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翼展12.4米,水上起飞重量650公斤,航程2800公里,航时... Read More >
202503-27 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亮相:支持除颤、心肺复苏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中船海神公司与云深处科技公司携手,成功自主研制出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与“急救转运机器人”,并于近日在北京正式亮相,为应急医学救援领域带来革新性突破。这两款机器人独具特色,拥有“四足、四轮和履带”三种可选的“行走方式”,宛如全能的“救援战士”,具备行走、奔跑、爬楼、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等丰富功能。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亮相:支持除颤、心肺复苏无论是极寒的-20°C环境,还是酷热的55°C条件,它们都能稳定运行,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自... Read More >
202503-27 专家称未来机器人能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就完全没问题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数字华夏创始人兼CEO沈健近日公开表示,呼吁各界关注人形机器人发展,他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成为最受瞩目的科技领域之一,政策、人才、资金等资源正快速向该领域聚集。他表示,机器人和人都是“人”,无非就是组成的元素不一样,一个是碳基组成,一个是硅基组成。“碳基人能干的事情硅基人都能干,马斯克讲未来要让机器人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这个完全没问题,我相信一定可以实现。”在这位高管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具备3岁小孩的身体素质和博士生的智力水平,但尚... Read More >
202503-25 全球首个!我国首台自研“眼手脑”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成功率达100%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据“北京亦庄”官方发布,近日,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北京亦庄企业唯迈医疗ETcath介入手术辅助系统上市。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实现“眼-手-脑”三位一体的介入手术机器人诞生,中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全球首个!我国首台自研“眼手脑”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成功率达100%此次获批,ETcath成为全球首个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并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国产自研介入手术机器人。据介绍,ETcath是国内首个开展“前瞻性随... Read More >
202503-25 vivo宣布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将研发家庭场景机器人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今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海南博鳌启幕。据媒体报道,在下午的博鳌“发布时刻”环节,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登台发表《科技为器,人文为道》的主题演讲。胡柏山在演讲中透露,vivo已经正式成立了机器人Lab。依托于vivo“蓝科技”在AI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十年深厚积累,叠加自研混合现实头显积累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vivo将会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通... Read More >
202503-25 可穿过金属障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据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一创新技术通过包裹一层异常密集的疏水(防水)颗粒,赋予机器人卓越的变形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使其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恢复原状而不破裂。可穿过金属障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这种新型颗粒铠装液体机器人结合了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稳定性,展示了多种令人惊叹的功能。在实验中,机器人能够穿越金属障碍、捕获并运输异物,还能与其他液体机器人融合,在水面和地面上自由移动。其性能与电影《终... Read More >
202503-24 瑞士全球首创机器人与脊髓假体无缝集成:帮助瘫痪者恢复运动能力 快科技3月24日消息,据报道,瑞士NeuroRestore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据悉,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行动障碍。目前的康复机器人(引导运动的设备)效果有限,因为缺乏主动肌肉参与的情况下,仅靠机器人辅助难以有效重新训练神经系统。新的联合疗法将脊髓刺激与康复机器人无缝集成,有望成为标准护理的一部分,被纳入全球各地现有的康复方案中。新技术使用...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