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9 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发放 “打飞的”自由了 NEW 快科技3月29日消息,中国民航局昨日颁发了全球第一张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该合格证由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获得,此前该公司eVTOL亿航EH216-S已获得全球首个“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并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据悉,OC用于确认载人类航空器,如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符合安全标准和运营要求。持有OC的企业可以在获得批准的区域内进行商业运营,提供付费载人运营服务。今后,合翼航空将在合肥骆岗公园等运营点正式开展商业载人服务。这... Read More >
202503-27 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 NEW 快科技3月26日消息,“金堂发布”官宣,由四川腾盾科创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在沱江金堂经开区段成功完成小河流水面起降。而此次起降成功,是该无人机继多次宽阔海面起降和飞行成功后的新突破,实现了国内无人机在小河流水面起降的新场景应用。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航程2800公里!“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小河流水面起降成功腾盾科创相关负责人介绍,“混江龙”水陆两栖无人机翼展12.4米,水上起飞重量650公斤,航程2800公里,航时... Read More >
202503-27 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亮相:支持除颤、心肺复苏 NEW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中船海神公司与云深处科技公司携手,成功自主研制出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与“急救转运机器人”,并于近日在北京正式亮相,为应急医学救援领域带来革新性突破。这两款机器人独具特色,拥有“四足、四轮和履带”三种可选的“行走方式”,宛如全能的“救援战士”,具备行走、奔跑、爬楼、爬坡、趴下、避障和越障等丰富功能。全球首款急救机器人亮相:支持除颤、心肺复苏无论是极寒的-20°C环境,还是酷热的55°C条件,它们都能稳定运行,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其应用场景广泛,涵盖自... Read More >
202503-27 专家称未来机器人能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就完全没问题 快科技3月27日消息,数字华夏创始人兼CEO沈健近日公开表示,呼吁各界关注人形机器人发展,他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已成为最受瞩目的科技领域之一,政策、人才、资金等资源正快速向该领域聚集。他表示,机器人和人都是“人”,无非就是组成的元素不一样,一个是碳基组成,一个是硅基组成。“碳基人能干的事情硅基人都能干,马斯克讲未来要让机器人替人类生孩子,如果道德伦理允许,这个完全没问题,我相信一定可以实现。”在这位高管看来,当前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具备3岁小孩的身体素质和博士生的智力水平,但尚... Read More >
202503-25 全球首个!我国首台自研“眼手脑”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成功率达100%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据“北京亦庄”官方发布,近日,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北京亦庄企业唯迈医疗ETcath介入手术辅助系统上市。这标志着全球首个实现“眼-手-脑”三位一体的介入手术机器人诞生,中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全球首个!我国首台自研“眼手脑”介入手术机器人获批:成功率达100%此次获批,ETcath成为全球首个进入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并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国产自研介入手术机器人。据介绍,ETcath是国内首个开展“前瞻性随... Read More >
202503-25 vivo宣布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将研发家庭场景机器人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今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海南博鳌启幕。据媒体报道,在下午的博鳌“发布时刻”环节,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vivo中央研究院院长胡柏山登台发表《科技为器,人文为道》的主题演讲。胡柏山在演讲中透露,vivo已经正式成立了机器人Lab。依托于vivo“蓝科技”在AI大模型与影像领域的十年深厚积累,叠加自研混合现实头显积累的实时空间计算能力,vivo将会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通... Read More >
202503-25 可穿过金属障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据报道,韩国首尔大学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一创新技术通过包裹一层异常密集的疏水(防水)颗粒,赋予机器人卓越的变形能力和结构稳定性,使其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恢复原状而不破裂。可穿过金属障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这种新型颗粒铠装液体机器人结合了液体的流动性和固体的稳定性,展示了多种令人惊叹的功能。在实验中,机器人能够穿越金属障碍、捕获并运输异物,还能与其他液体机器人融合,在水面和地面上自由移动。其性能与电影《终... Read More >
202503-24 瑞士全球首创机器人与脊髓假体无缝集成:帮助瘫痪者恢复运动能力 快科技3月24日消息,据报道,瑞士NeuroRestore团队开发出一种先进系统,能够将植入式脊髓神经假体与康复机器人无缝结合,通过发出精确电脉冲来刺激肌肉,配合机器人的运动,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动。据悉,脊髓损伤通常会导致严重的行动障碍。目前的康复机器人(引导运动的设备)效果有限,因为缺乏主动肌肉参与的情况下,仅靠机器人辅助难以有效重新训练神经系统。新的联合疗法将脊髓刺激与康复机器人无缝集成,有望成为标准护理的一部分,被纳入全球各地现有的康复方案中。新技术使用... Read More >
202503-23 宇树科技王兴兴谈家用人形机器人何时上市:近两三年实现不了 快科技3月23日消息,今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现身论坛开幕式。中国新闻社向他提问“家用人形机器人何时上市?”,王兴兴表示,其实我们目前像工业端会发展更快一点,家用还是会更慢一点,大家都在推进这个事情。“但是具体多长时间,也不是特别好预估,我觉得,也不是最近两三年可以实现的问题。”王兴兴说。资料显示,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主要从事机电技术、控制技术,研发生产高运动性能机器人。在今年央视蛇年春晚舞台上,宇树Unitree H1机... Read More >
202503-22 vivo将瞄准家务机器人赛道:已成立机器人LAB 快科技3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vivo已成立机器人 LAB,将专注于机器人相关产品的孵化与研究,这次vivo的研究方向之一为家务机器人。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我国居民每日做家务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59分钟。如果这些时间由机器人填补,下班后人们只需轻松坐在一尘不染的家中,享受机器人烹制好的美食,然后在多出来的闲暇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将多么惬意。在业内人士看来,机器人已被广泛用于面向B端客户的自动化生产、汽车制造、物流、电子等领域,一些商... Read More >
202503-22 我国深海机器人获得重大突破:可达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海底 快科技3月22日消息,据央视报道,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深海探索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款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研发的小型深海可变形机器人,成功挑战了万米深渊,最深可达马里亚纳海沟10666米深海底,为深海探索开辟了全新的道路。这款小型深海机器人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00克,相比传统的重量达数吨的刚性体大型潜航器,它更加小巧灵活。据介绍,在深海高压环境下,柔性驱动器材料模量增加会导致驱动性能衰减,这是深海机器人研... Read More >
202503-21 全国首款!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落地重庆 快科技3月21日消息,据报道,全国首款情感大模型养老陪护机器人“裴裴”近日在重庆正式落地,标志着情感陪伴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为养老领域带来革命性变革。“裴裴”不仅仅是一个执行指令的机器人,更是一个能够主动感知、理解并回应老人需求的“家庭成员”。通过大模型与具身智能的深度融合,“裴裴”能够主动感知老人的情绪波动,预警健康风险,并提供个性化的情感陪伴和照护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老人的孤独感和缺乏照顾问题日益凸显。情感陪伴机器人能够为老人提供2... Read More >
202503-20 魔法原子小麦机器人也爱抓娃娃 结果竟没抓着 快科技3月20日消息,今日,在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追觅科技投资的人形机器人魔法原子小麦也亮相现场。画面显示,魔法原子小麦在现场对着一台娃娃机“玩”了起来。只见魔法原子小麦手指灵活操作着按钮,露了一手抓取、触控等灵巧手本领,但可惜的是,魔法原子小麦没能抓住娃娃。原来,这台娃娃机里并非我们平常抓的玩具娃娃,而是用金色、银色两种小球堆积起来的模拟“娃娃”,想必只是厂家拿来测试魔法原子小麦的道具吧。据魔法原子副总裁魏兵介绍,小麦行走速度约2m/s,可以抓取5-10k... Read More >
202503-20 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超进化:会跳托马斯 动作完美复刻人类 快科技3月20日消息,波士顿动力发布了电动Atlas机器人的最新演示视频,会爬行、跑步、跳托马斯,展示了其惊人的灵活性和拟人化动作,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演示的背后,离不开AI机构RAI Institute的助力,双方合作开发了基于动作捕捉和强化学习的先进训练策略。波士顿动力Atlas机器人超进化:会跳托马斯 动作完美复刻人类与以往不同,此次Atlas的动作并非预先编程,而是通过动作捕捉和AI学习实现的。真人演员穿上动作捕捉服,完成各种动作,这些动作数据随后被输入Atlas系统,...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