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0 支持特朗普成功 不然自己会遭殃!马斯克:未来机器人比人多 生孩子依然很重要 NEW 10月30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世界首富马斯克远程视频出席政商要人云集的沙特投资倡议论坛(FII),对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美国大选等一系列热门话题发表见解。他今天讲了些什么?身为地球上最知名的科创富豪,马斯克的发言大多与科技创新有关。在谈及AI和人形机器人赛道时,他在周二又一次预测,以2040年为展望目标,届时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那时至少会有100亿个人形机器人,每个价格在2万-2.5万美元之间。马斯克表示:“我们正在朝着一个未来迈进,在这个未来中,机器人... Read More >
202409-26 机器人臂端夹具、火车电气保护罩……加拿大Solaxis公司CEO介绍高性能尼龙终端应用 NEW 近期,加拿大Solaxis Ingenious Manufacturing公司首席执行官François Guilbault接受了巴斯夫Forward AM《LAYERbyLAYER:3D打印服务访谈》。在访谈中,François Guilbault重点介绍了华曙高科SLS技术与巴斯夫 Forward AM 的Ultrasint® PA11材料,如何应用于机器人臂端夹具、定制矫形器、火车电气保护罩等高强度终端部件的小批量生产。 2010 年,Solaxis Inge... Read More >
202407-04 全国首套井下燃爆压裂机器人问世:攻克12厘米直径狭小空间设计难题 NEW 快科技7月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成都理工大学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该校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套井下燃爆压裂机器人,这一创新成果为破解小空间、低信号等极端井下作业环境中的技术瓶颈开辟了全新途径,标志着我国在智能油气开采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团队突破性地设计了复杂井筒环境下的自适应井下牵引机器人架构,成功挑战了直径仅12厘米的狭小空间限制,不仅确保了机器人在极端条件下的强大牵引力,还实现了高度的稳定性控制,为井下作业的精细化操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针对微小井眼水平井连续油管... Read More >
202407-03 还得是日本!给机器人做了一张“人皮”:这鬼畜微笑过于瘆人 日本好像对人形机器人特别执着,最近又弄出了一个狠活儿,研究出了一种拥有「活体皮肤」的脸型机器人,把恐怖谷效应玩明白了。这张脸虽然看上去很鬼畜,但它的皮肤是利用人类皮肤细胞制成的。研究人员模仿了肌肉与皮肤之间的结构,皮肤则通过多个孔位与机器更紧密地贴合在一起。这样就跟套了一层「人皮」一样,可以让机器完美模仿出人类的表情,看着更加逼真。当然它现在也就能露出个笑脸,而且这个笑容也挺渗人的。不过说是这种皮肤不仅能像是真皮一样柔软,还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越听越像是恐怖故事了,什么新一代... Read More >
202407-02 日本NAIST如何利用Raise3D打印机革新机器人研究? 日本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以下简称“NAIST”)成立于1991年,是一所国立的大学院大学,因其科研水平高而没有设置本科,形式上类似于中科院,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中科院”。作为一所独立的研究生院,NAIST专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教育与研究。面对科技领域的迅速发展,NAIST机器人学习实验室不断寻求创新,致力于在工业机器人和护理辅助机器人的开发上取得突破。 技术瓶颈限制研究进展 NAIST机器人学习实验室的目标是推动下一代工业机器人实用技术的发展,通过产学合作改进福利... Read More >
202407-01 日本机器人有了“妈生脸”:活生生的会笑 但真的好诡异 近日,日本科学家打造了图片里的这个机器人笑脸,眼睛直勾勾盯着摄像头,然后露出一个带有酒窝的笑容。很多人觉得它笑起来有点瘆人,透着一股诡异感,但科学家认为,这是将来最逼真的机器人设计。因为表面粉红色组织,就是活的人类皮肤组织。在实验室培育后,被“披”在微笑机器人上,视觉触感和真人无异,而且还能做出机器人无法做出的复杂表情,最关键是,作为活的组织,它具有和人类皮肤一样的自我愈合能力。这项研究6月26日发表在《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期刊上,由东... Read More >
202406-25 日本自动驾驶有点抽象:用机器人开带手刹的老车 日本在玩一种很新的自动驾驶:用机器人开车。这就是日本东京大学的最新成果,用一个人形机器人,驾驶一台带手刹的老车。开辟了一条自动驾驶新赛道,准备换道超车,引发关注热议。但是,好像哪里不太对劲。用机器人实现自动驾驶东京大学研究的这款名为武藏的人形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的“骨骼”和“肌肉”,眼睛装有摄像头,可以感知到前方来车和人类。手脚都安装了传感器,可以操作方向盘转弯:控制脚踏板,加速或者刹车:甚至还能拉手刹,一个目前相对罕见的操作:所以演示车辆可能是款手动挡车,但是看起来车内似乎只... Read More >
202406-25 专家:机器人取代的就是名校毕业生 厨师工资高于硕士 6月25日消息,在近日于深圳南山区举行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届创新年会上,居然之家创始人兼董事长汪林朋发表了关于人工智能(AI)时代的演讲。他强调,AI正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深远,甚至可能关乎人类的命运。汪林朋指出,AI的核心在于数字化和强大的计算能力。他以居然之家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使传统家居行业焕发新生。他透露,居然之家总部仅有120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高效管理,并搭建了一个名为Homestyler的设计平台,利用AI技术为用户... Read More >
202405-31 OpenAI正式重启机器人团队!之前曾一度被放弃 快科技5月3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OpenAI将重启其机器人团队。这一团队在2020年因多种原因被解散,但随着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投资升温,OpenAI决定再次进军机器人领域。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目前正在积极招募研究工程师,以重建曾经解散的机器人团队。虽然公司尚未公开披露自主研发机器人技术的具体细节,但在最新的招聘公告中,OpenAI明确表示新加入的员工将成为“这个全新团队的首批成员之一”。在过去一年中,OpenAI通过其内部创业基金,积极投资了数家专注于开发类人机器人... Read More >
202405-25 日本三菱电机机器人刷新复原魔方最快纪录:仅0.305秒 快科技5月25日消息,喜欢玩魔方的同学可能了解过,当前人类手动复原3*3魔方的极限是3.13秒,但如果采用AI,最强的人类也只能甘拜下风。吉尼斯世界纪录日本区官方X账号发布视频称,三菱电机旗下高速还原六面立体魔方的机器人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仅耗时仅0.305秒,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 据介绍,该机器人借助AI一瞬间区分颜色相似的红色、橙色方块,并可以解析以最少步骤还原魔方的旋转程序,而在使用高精度马达的情况下,0.009秒可旋转90度。最终用时0.305秒完成复原,比美... Read More >
202405-23 互联网已死: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内容都由机器人生产 在国外有一个理论,认为现在的互联网早已“死亡”,活跃在互联网上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机器人,它们生产大量内容的同时还引导舆论 。这个理论被称为“已死的互联网理论(Dead Internet theory)”,在国外讨论度相当高,不过好像国内没什么人在讨论。图源:mainstreammarketing 该理论有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机器人取代了人类在互联网上的活动;另外一部分是行为者正在利用这些机器人来操纵网民。当机器人在互联网的活动超过人类的时候,一些人认为这就意味着互联... Read More >
202405-23 科研人员模仿蟑螂造了款机器人:每秒能跑45厘米 快科技5月22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受蟑螂的启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15年的深入研究,成功自主研发了一款名为“昆虫”的微尺寸仿生机器人。据了解,这款机器人小巧玲珑,体积仅有硬币大小,在不负载电池的情况下,其重量和类似体积的昆虫类似,大概200毫克。虽然体积非常小,重量也很轻,但其功能却强大到令人惊叹,它仅靠前腿就可实现快速直行和转动。目前实验室数据显示,这种机器人在负载电池时也能跑到37厘米/秒,如果是空载,最快每秒可前进45厘米,和蟑螂的行进速度相当,... Read More >
202207-05 NASA将开发微型游泳机器人:仅手机大小 探寻地外海洋生命 未来几十年的太空探索将集中在海洋世界——尤其是土卫二、欧罗巴和土卫六。因为它们在数公里冰壳之下的液态海洋是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地方。为了进入这些水生环境,美国宇航局正在开发和完善许多海洋进入任务概念,包括欧罗巴科学探索地下进入机制 (SESAME) 类热机械钻井机器人,以及更小的独立微型游泳机器人(SWIM)。据了解,SWIM系统由厘米级3D打印游泳微型机器人组成,长度约12厘米,配备MEMS传感器,由微型执行器驱动,并通过超声波进行无线控制... Read More >
202006-29 “可食用”机器人问世:外形类似大象 用可食用材料做一只机器人,大小和外形就和一颗胶囊差不多,这样的机器人能食用吗?如果能吃,你对它的期待是怎样的?Q 爽弹牙、油而不腻、入口即化?等等,好像和机器人的人设不太符。应该是:遇热自动伸展、可受磁铁控制,进入体内后不仅会像跳跳糖一样尬舞,还能将误吞食的电池取出来!2016 年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上,就有这样一款可食用胶囊机器人重磅亮相。时隔四年后,奥地利约翰尼斯 · 开普勒林茨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也发明了一种 “可食用”机器人。制作这款机器人,使用的是基于食用级材料明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