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5-17
05-17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了,为何还要暗中准备谋反?(全程干货) NEW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想废掉太子李承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泄,被唐太宗贬为庶人并流放到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李承乾谋反案”被认为是贞观时代的转折事件,唐...
Read More >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萧何 公元前206年左右的一天,刘邦得到了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消息。 萧何趁着夜色跑了。 据《史记》等书记载,刘邦入蜀之前,谋士张良曾向刘邦献计,让他一把火烧了出蜀的栈道,目的有二: 第一,向项羽等人表态,我刘邦打算终老蜀地,不会参与逐鹿中原,请你们放心。 第二,刘邦烧了栈道之后,不光自己出不去,别的势力也进不来,他可以专心经营蜀地。这个策略本来不错,但是因为刘邦当时不能把自己的长远打算公之于众,所以很多原本参股刘邦打算未来分红...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邦从来没大杀功臣,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刘邦杀了很多功臣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得不说的是,对于“刘邦大杀功臣”的历史误解的形成,司马迁的《史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史记》中,司马迁有意无意地淡化功臣列侯在西汉开国中的作用,而强化异姓诸侯王对西汉的贡献。 于是在《史记...
“成也萧何败萧何”,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句话的引申意思是指好事坏事都由一个人造成的。 萧何,西汉建国功勋之臣,他跟在刘邦旗下鞍前马后,协助刘邦建立西汉。而这个典故,除了涉及萧何,另外一个主人公就是韩信。 在西汉建立的过程中,刘邦得益于两人的辅佐,否则他不可能轻易称霸天下。尤其是萧何,一路走来,见证了刘邦从起义到坐拥天下的整个过程。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两人的结识,也平淡无奇。萧何喜读书,性格直爽且开朗,这样的性格也使得他善于结交朋友。刘邦未举事之...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政治腐朽黑暗,外戚宦官干政,又无力管辖地方势力,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割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面向。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的第一个官职为什么是“平原相”而不是“太守”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由于西周以及春秋战国形成的历史惯性,刘邦在建立西汉后不得不实行“郡县分封并行”的别扭制度。刘邦登基后主要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异姓诸侯王改造为同姓诸侯王,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