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在青岛开跑:整车减重11% 能耗大降 NEW 快科技1月10日消息,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已在青岛地铁1号线正式载客运营。它的车体、转向架构架等主承载结构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具备更轻更节能、强度更高、环境适应力更强、全寿命周期运维成本更低等技术优势。传统地铁车辆主要采用钢、铝合金等金属材料,而碳纤维材料以其不到钢铁1/4的重量和超过钢铁5倍的强度,成为轨道车辆轻量化的理想选择。与传统金属材料的地铁车辆相比,这辆碳纤维地铁列车整车减重约11%,运行能... Read More >
202501-10 继韩国后日本人也吃不起圆白菜了:价格暴涨 单颗售价50元比肉贵 NEW 1月10日消息,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近期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圆白菜价格涨幅尤其高,一些超市单个圆白菜价格超过1000日元(约合46元人民币)。不少民众惊呼这一价格“比肉贵”,调侃圆白菜已变身为“高级食材”。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日,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监控的14种蔬菜价格中,有13种价格比往年高。其中,圆白菜价格约为往年的4倍。在首都东京,部分超市单个圆白菜价格超过1000日元(46元人民币),而往年价格约为150日元(7元人民币)。据悉,圆白菜等蔬菜价格上涨与日... Read More >
202501-10 全长19公里!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中支主桥合龙 NEW 快科技1月10日消息,据报道,随着最后一节段钢桁梁精准吊装到位,历时13个月建设的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中支主桥(公铁合建段称为隆兴大桥),以“毫米级”精度顺利合龙,标志着昌九高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位于南昌市境内,全长19公里,由北向南跨越赣江西支、中支和南支三条支流,是一座集高速铁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三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全长19公里!昌九高铁南昌扬子洲赣江公铁大桥中支主桥合龙此次合龙的大桥中支主桥采用等高度五跨... Read More >
202501-10 印度空间对接任务再推迟:卫星漂移超出预期 快科技1月10日消息,据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8日晚再次推迟了“空间对接试验”(SpaDeX)任务,理由是“卫星间漂移超出预期”。2024年12月30日,印度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枚专门用于“空间对接试验”(SpaDeX)的卫星。计划在2025年1月7日左右进行交会对接,以验证关键的空间对接技术。印度空间对接任务再推迟:卫星漂移超出预期然而,就在对接试验前夕,即1月6日,印度方面突然宣布推迟这一太空对接试验。据称,尽管当时两颗卫星已经接近到仅225米的距离,但在飞行过程... Read More >
202501-10 科学家在南极钻出2800米冰芯“金箍棒”:记录120万年气候历史 快科技1月10日消息,一支国际科学家团队在南极洲提取了一根长2800米的冰芯,该冰芯接触到了这片冰冻大陆的基岩。这根冰芯揭示120万年不间断的气候历史,创下新纪录,为了解古代大气条件和冰川周期提供了重要见解。在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极地科学研究所 (ISP-CNR) 的带领下,科学家们工作了200多天,钻入冰层并处理冰芯,那里的夏季平均气温为-35摄氏度。项目首席科学家Julien Westhoff表示,初步分析记录来看,有充分的迹象表明,最上部2480米的高分辨率记录包含可追... Read More >
202501-09 拜登卸任前最后一搏:拟进一步收紧AI芯片对华出口 1月9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政府计划在离任前几天对英伟达(Nvidia)、AMD等公司的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进行新一轮限制,这是他努力阻止先进技术进入中国大陆的最后努力。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希望在国家和公司的基础上遏制用于数据中心的AI芯片的销售,目的是将AI的发展集中在美国及其盟友国家,并使世界各地的企业与美国标准保持一致。这样持续升级限制AI芯片出口的结果是——在需求飙升的时候试图控制AI技术的传播。知情人士表示,这些规定最早可能在本周五发布,将制定三级芯... Read More >
202501-09 美国登月多次被质疑:现实是插在月球上的国旗有一半幸存 快科技1月9日消息,对于那些质疑登月造假的人,美国也正在试图用新的手段来给大家证明。现在,诺基亚声称,在完成即将到来的IM-2任务的最后步骤后,其移动网络现在已经为月球做好了准备,发射或将在2月底进行。雅典娜和诺基亚的LSCS将在IM-2任务期间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飞往月球南极地区,计划“不早于2月底”起飞。由太空机器人公司月球前哨(Lunar Outpost)开发的移动自主勘探平台漫游车将在着陆后从雅典娜的保护外壳中退出,伸出天线,并与诺基亚网络建立连... Read More >
202501-09 死后一年尸体还在动 四肢“舞动”被拍下 开篇一张图,乍看以为这是一张舞蹈教学的动作分解图。然而,事实是,这是一张名为“尸体动了”的示意图,科学家在研究尸体分解过程中,用延时摄像机意外拍摄到的。死后一年尸体还在动 四肢“舞动”被拍下从图片就可以看出,这具尸体从原来的双臂双腿自然垂直,到后期姿势变为:手臂向两侧伸展,双腿也往外伸。尤其是手臂,运动幅度很大,右臂齐肩,左臂伸出去后,又回勾了。随后,科学家还披露了一个细节,这具尸体属于澳大利亚一家尸体农场。死后一年尸体还在动 四肢“舞动”被拍下尸体农场之前有科普过,是专门用... Read More >
202501-09 填补空白!我国成功研制1500米级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 快科技1月9日消息,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填补了国内外应对深海极端环境原位检测与分选深海微生物设备的空白。该深海微生物原位分选仪的研发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李备研究员团队携手长光辰英工程化团队共同承担,作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的重要子课题,该项目承载着推动深海科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任。深海,这个地球上最为神秘莫测的领域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及其他未知物质。然而,深海的高压、高盐度、低温等极端环境,使得这里的微生物研究充满了挑战。... Read More >
202501-09 2025年国补政策一文看懂:国四车、家电、手机/平板都有补贴 快科技1月9日消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介绍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有关情况,今年第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已经预下达。很多网友没有看懂具体政策,下面快科技给大家简单梳理一下,其实一句话来说就是:国四车、家电、手机/平板等都有补贴。具体如下: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 可以参加汽车报废更新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范围就纳入了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如果你名下有2012年6月30日前登记的汽油车,或者2014年6月30日前登记的柴油和其他燃料车,就可以参加今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活动... Read More >
202501-09 因空难事件导致恐飞大可不必:飞机仍是目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没有之一 快科技1月9日消息,近段时间空难接连发生,这也让不少人害怕搭乘飞机飞行。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因空难事件导致恐飞大可不必。事实上,飞机仍然是地球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最新的全球商用航空安全报告显示,1名旅客平均每天搭乘1次航班,要历时10万多年才可能遭遇一次致命事故。所以,因空难事件导致“恐飞”大可不必。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民航总体事故率从2014年的每百万架次2.06起事故降至2023年的每百万架次0.8起事故。不过也有网友调侃称,飞机是安全的这... Read More >
202501-08 中芯国际市值有望赶上台积电!国产EUV光刻机一旦成功 芯片战争就会结束! 1月8日消息,近日,新加坡毕盛资产管理(APS Asset Management, “APS”) 的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投资官王国辉(Wong Kok Hoi)在接受彭博电视台的专门采访时表示,中芯国际可以利用其优势在未来达到与台积电相当的市值,同时他也阐述了看好中芯国际的理由,强调了这家中国芯片制造商内在实力的关键支柱。虽然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目前市值存在巨大差异,台积电目前的市值随着近日的大涨已经突破了1万亿美元,而中芯国际目前的A股市值仅为约1000亿美元不到,但王国辉认为,中... Read More >
202501-08 济州航空客机失事致179人遇难 韩国确认失事客机曾遭鸟击 快科技1月7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韩国国土交通部于当天确认,此前失事的韩国济州航空客机在失事前遭遇鸟击。韩国国土交通部介绍,在对失事客机发动机进行调查的时候在一台发动机内发现有鸟类羽毛,另一台发动机是否也遭遇鸟击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事故调查团负责人还表示,两侧发动机是否同时发生故障、另一侧发动机是否受损较轻,还需进一步调查。他说,即使遭飞鸟严重撞击,也不意味着发动机会立即熄火。据悉,韩国济州航空7C2216号航班由泰国曼谷起飞,于韩国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上午9时7分... Read More >
202501-08 NASA公布2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 最早2035年将样本送回地球 快科技1月7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将研究2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将毅力号样本送回地球。第一种方案将利用之前飞行过的进入、下降和着陆系统设计,即在好奇号和毅力号任务中演示过的空中起重机方法。上升飞行器(MAV)将样本送到火星轨道上,并在轨道上转移至欧洲轨道器带回地球,预计成本在66亿美元至77亿美元之间。第二种方案是采用SpaceX或蓝色起源重型着陆器,同样也是在轨道上转移至欧洲轨道器带回地球,预计成本在58亿美元至71亿美元之间。NASA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确...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