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1 地球还能存在多久?未来80亿年的地球变化,地球的未来和终极命运 NEW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我们对宇宙探索的起点。在宇宙的长河中,地球已经存在了46亿年,承载了无数的生命和故事。然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地球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变迁和灾难,而这些变迁和灾难也构成了地球未来的一部分。 人类一直以来都对地球的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科学家们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尝试预测地球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大事件,以及地球的最终命运。这其中包括了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开始发生的气候变化和生物灭绝,到遥远的未来,地球可能会面临的南极冰盖融化、火山喷发,甚至是... Read More >
202405-21 火星距离地球2亿公里,宇航员若要上火星,需要多长时间? NEW 火星一直被认为是可能是人类在太阳系中的第二个家园,因为与地球相比,火星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然而,要登陆火星并非易事,涉及到距离、时间、食物、燃料、经费等多个挑战。作为我国向外空间探索的重要一环,火星探测任务也是我国太空探索事业的重点。我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已经顺利降落火星并开始了探测活动,可以说“火星”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 那么要登陆火星,宇航员需要多长时间?一、登陆火星的前提。 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距离太阳的位置、四季变化、水资源迹象等等。因此,... Read More >
202405-21 我们为什么要去小行星? NEW 太空旅行是一项极其昂贵和困难的事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呢?在《小行星——爱、恐惧与贪婪如何决定人类的太空未来》中,天体物理学家马丁·埃尔维斯给出了答案——对于小行星探索,人类的强烈动机就是爱、恐惧与贪婪。作者|[美]爱德华·哈洛韦尔[美]约翰·瑞迪《小行星——爱、恐惧与贪婪如何决定人类的太空未来》,[美]马丁·埃尔维斯 著,施韡 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23年9月版。我们为什么要去小行星呢?关于这点,不妨回答另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去太空呢?在电影中,太空充满... Read More >
202405-21 南极“末日冰川”正在加速消融!如果全部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近日,由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高分辨率卫星雷达数据,在南极洲西部思韦兹冰川的地面冰层下数公里处,发现了温暖高压海水入侵的证据,表明这个被称为“末日冰川”从内部正在加速消融。思韦兹冰川南极的“末日冰川”,即思韦茨冰川,是南极洲西部阿蒙森海的一座巨大冰川,面积约为19.2万平方千米,横向宽度达到120公里,平均厚度达到了惊人的4千米。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这座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速消融,引发了全球对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关注。思韦茨冰川底部有一个庞大的基... Read More >
202405-21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铁电材料中的“奇点” 5 月 20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研究在铁电材料中发现极化布洛赫点(Bloch point),是矢量场中的“奇点”,其周围的矢量朝向空间中的各个方向。该发现是继通量全闭合阵列、半子晶格、周期性电偶极子波之后,研究团队在有关铁电材料拓扑畴结构方面的又一项重要突破。相场模拟预测上电极厚度的变化导致半子向布洛赫点转变 (a-e);(f, g) 两种布洛赫点的局域极化结构;(h) 布洛赫点的位置随电极厚度的变化;(i, j) 不同电极厚度的薄膜中的应力分布,表明弹性驱动力是导致半子... Read More >
202405-21 重大突破!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发布时间已确定! 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发布时间已确定!重大突破。 近日王传福回应确认了这一消息,比亚迪目前正在研发第二代刀片电池系统,将在2024年8月发布。 据了解,新一代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将达到190Wh/kg,纯电车型的续航将突破1000km。刀片电池是比亚迪的王牌产品。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了其第一代刀片电池,当时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140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230Wh/L,明显优于同类型产品,装配车辆后续航里程能够达到三元锂电池旗鼓相当的水平。 另外,长期... Read More >
202405-21 台积电CoWoS先进封装产能告急!根本无法满足AI GPU需求 快科技5月21日消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GPU需求激增,特别是英伟达H100等AI芯片需求量的大幅上升,导致台积电面临CoWoS先进封装技术的产能危机。据Trendforce报道,大型云端服务供应商如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正在不断扩大其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预计今年的总资本支出将达到1700亿美元。 这一增长直接推动了AI芯片需求的激增,进而导致硅中介层面积的增加,单个12英寸晶圆可生产的芯片数量正在减少。台积电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计划在2024年全... Read More >
202405-21 新一代AI PC来了!联想Yoga Slim 7x发布:与高通、微软联手 快科技5月21日,联想集团推出首款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的下一代Copilot+ PC——联想Yoga Slim 7x。其预计起售价为1199美元(约合人民币8675元),将于2024年6月开始上市。联想Yoga Slim 7x搭载全新骁龙X Elite处理器,配备12核Oryon CPU、Adreno GPU和专用Hexagon NPU,以及迄今为止最快的AI NPU——处理速度高达每秒45万亿次(TOPS)。 Hexagon NPU为创作者提供了板载算力功能,例... Read More >
202405-21 中国第一条高速磁悬浮呼之欲出:时速600公里以上 陆地最快交通 5月21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国第一条高速磁悬浮呼之欲出,时速600公里以上。日前,广州发布2035综合交通规划,提出建设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新增广珠澳高铁、广深第二高铁,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沪(深)广高速磁悬浮2条通道。 目前,全国已建成三条磁浮线,包括上海磁浮线、北京地铁S1线、长沙磁浮快线。不过,这些磁浮线,多属于中低速磁悬浮,最快的上海磁浮最高时速430公里,但已降速到300公里。无论是时速、设计标准还是运营模式,都非严格意义上的“高速磁悬浮”。... Read More >
202405-20 火星上惊现完美正圆形的巨型大坑!光滑得不正常 快科技5月19日消息,最近,欧空局的“ExoMars火星微量气体轨道器”在火星表面拍到了一个奇怪的的大坑,几乎是完美的正圆形,而且非常光滑。这个的圆坑直径达到了大约8000米,而且探测器拍摄时距离火星表面只有400千米,因此呈现了大量细节。 在它的旁边,还有几个较小的圆坑,也都相当规整。圆坑位于火星的乌托邦平原,后者是远古时期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的遗迹,也是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已知最大的撞击盆地,直径约3300千米。这是什么概念?几乎相当于撒哈拉沙漠南北宽度的2倍。... Read More >
202405-20 从濒临破产到市值全球前三:NVIDIA背后的日本关键援手 快科技5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来临,英伟达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市值短时间即突破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然而,英伟达也曾经面临过巨大的挑战,一度濒临破产。在关键时刻,一位日本商业领袖伸出了援手,帮助英伟达渡过难关。上世纪90年代,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硅谷创立了这家公司。然而,由于首个芯片项目失败,公司资金几乎耗尽,面临倒闭危机。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黄仁勋向当时的世嘉高管入交昭一郎寻求帮助,不过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入交昭一郎没有义... Read More >
202405-20 指纹已落伍 智能门锁用上两大新技术 销量暴涨超160% 快科技5月20日消息,在中国的智能门锁市场,新型开锁方式的产品销量正持续攀升,尤其是生物识别技术在解锁领域的应用表现尤为突出。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线上监测数据,自今年4月起,采用人脸识别和静脉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在线销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60%,这一增长率大幅超越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期行业平均增速为24.3%。在线上市场的销售渗透率方面,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率从2022年1月的7.5%显著增长至2024年4月的26.1%。同样,静脉识别技术的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从... Read More >
202405-20 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火箭发射升空 成功将6名乘客送上太空 快科技5月20日消息,在中断了近两年之后,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旗下的太空公司“蓝色起源”(Blue Origin)今日重返太空观光领域,当地时间19日上午,该公司成功将6名乘客送上太空并返回。本次任务旨在快速穿越卡门线(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距离地球约99.78公里),这也是蓝色起源的第7次载人飞行。火箭从得克萨斯州西部的一号发射场升空,飞行历时11分钟,将乘客带入零重力状态,并使其体验到失重的感觉,俯瞰地球的地平线。六名乘客中,包括现年91岁的退役美国空军上尉埃德... Read More >
202405-20 美国核武器系统都坚持用!为何软盘拒绝被淘汰 难被攻击、质量可靠等 快科技5月20日消息,虽然索尼停产软盘已经过去将近15年了,但它依然难言被淘汰。最早的8英寸软盘(容量为80KB)出现在20世纪 70 年代,深受企业用户的欢迎,而5.25英寸(双面360KB)软盘则是当时家用电脑的常用格式。 当索尼在2011年生产出最后一张新软盘时,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介质作为一种存储格式将消亡,只有它的形象作为Word等应用程序中的保存图标继续存在。然而,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所指出的那样,仍有一些人拒绝放弃软盘。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直到...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