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7 在没有罐头和压缩食品的古代,士兵们吃什么呢?(一篇读懂) NEW 在古代战争爆发时,将军们最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取胜,其中也包括粮草问题。粮草是古代大型战争当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胜负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当中,曹操原本实力较弱,但正是因为偷袭了袁绍的粮仓,然后才取得了战争的先手,最后得以打赢这场战争。而这场战争,也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为后来三国时代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诸葛亮几次北伐,每次出征之前,首先要考虑的,也是粮草问题。甚至很多时候,粮草一度成了双方胜负的关键因素... Read More >
202406-07 端午节挂艾草有哪些讲究?挂多少合适呢?(居然可以这样) NEW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之一,历史悠久,那么端午节挂艾草有哪些讲究?挂多少合适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为什么挂艾草?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艾草具有一些挥发性物质,蚊虫对这种物质非常敏感,一般的蚊虫都不会主动招惹艾叶,但是艾草的这种气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如果要达到整个院落都充满这种挥发物质,起到驱蚊的效果,门口放那一点艾草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传统仪式的流传,起到祈福的作用。在古代,端午季节雨水较多,全国... Read More >
202406-07 汉宣帝从霍光手中夺回权力,为什么汉献帝对曹操无可奈何?(燃爆了) NEW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献帝刘协,字伯和,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之弟,生母是灵怀皇后王荣,东汉第十四位皇帝,也是东汉末代皇帝,在位21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西汉到了汉武帝之后,其实中央皇权方面还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当时的霍光给自己带的高帽最多也只是“商朝名臣伊尹”,当时的汉宣帝并不是一点权力都没有的。霍光和前朝皇帝属于是“宠信关系”博得托孤的... Read More >
202406-07 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除了吃粽子还能做什么?(奔走相告)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那么古人是怎么过端午节的?除了吃粽子还能做什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楚地的濮人、越人便有着在这一天进行水中竞速驱邪的习惯,在屈原的《九章》里便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后来屈原抱石投江后,为了赞扬他的忠君报国,于是人们将五月五日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此来纪念他。 一提起端午,我们大吃货国的人,第一个想起的大概就是粽子了... Read More >
202406-07 周朝原本十分强大,为何允许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吞并呢?(学到了)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所有朝代当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周王朝。因为周王朝包含了西周、春秋、战国等数个历史时期。如果从周武王推翻商朝开始算起,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的话,那周朝一共存在了超过八百年的时间。八百年的王朝,的确算是最长寿的一个朝代了。 当然,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恐怕就不能这样... Read More >
202406-07 端午节又叫浴兰节的原因是什么?详解浴兰节(真没想到) 还不知道:端午节又叫浴兰节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古人非常重视五月五日的洗浴,据梁宗镶《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兰是一种香草,生山野间,其叶煮汤可以治风,故古人夏初采兰成风。《诗经·镶清》就是一首采兰诗。青年们在采兰时,相会于水边,谈情说爱。诗句中“士与女,方秉兰兮”中的“兰”便是“兰”。人们将兰采来,回家煮汤,用以洗身。梁武帝《忏悔诗》说:“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但兰不易采,人们便以艾、蒲一类的野草代替煮汤。... Read More >
202406-07 年羹尧曾手握重兵,为何被雍正的几个侍卫拿下?(这样也行?)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清朝前期政治家、军事家,雍正帝嫔妃敦肃皇贵妃之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十分信任年羹尧从一个威名显赫的大将军到后来被夺去大将军的官位,在当时远在西北手握数万重兵的大将军年羹尧,为什么会被当时的几个侍卫轻易的拿下呢?年羹尧之所以会被几个侍卫轻易的拿下,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侍卫是雍正皇帝派来的,年羹尧是得雍正皇帝的提拔,才一步一步地有现在的这个地位,虽然年羹尧在军中嚣张跋扈,不可一世,但是对于... Read More >
202406-07 为什么古人那么害怕五月五日?称其为“恶月、恶日”?(没想到) 为什么古人那么害怕五月五日?称其为“恶月、恶日”?更夸张的是,在古代,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 东汉王充《论衡》对“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解释:“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一般认为这一习俗从战国就开始流行。此俗在东汉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 Read More >
202406-07 宗人府是个怎样的结构?为什么会令皇族感到恐惧?(深度揭秘) “宗人府”,官署名,是明清时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务的机构。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很多古代影视剧当中,宗人府一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似乎皇族成员犯了错之后,就要进宗人府接受惩罚。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宗人府更像是一种近似于监牢一样的机构。 但实际上,这其实是很多现代影视剧带给我们的一种误解。历史上真正的宗人府,可不单单是一个惩罚皇族成员的地方,而是一个针对皇族成员的全方位的官吏机构。 一般有宗人府出现的影视剧,大多是清宫剧。这也给了大家一... Read More >
202406-07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之外,还纪念哪些人?(这都可以?)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那么除了纪念屈原之外,端午节的存在还是为了纪念哪些人?普遍的说法有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实际上他姓“芈”,并不姓“屈”。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 Read More >
202406-07 如果想避免安史之乱的发生,唐玄宗应该怎么做?(学到了吗)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阻止安史之乱,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唐玄宗本人穿越回去了,或者当时有人告诉他安史之乱的相关细节,然后唐玄宗马上把安禄山处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唐玄宗自然是任何一个时间点,都能轻易阻止安史之乱的发生了。另一种是单纯从历史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什么穿越之类的东西,单纯只是让唐玄宗换个思维,对安禄山或者下面的大臣心生警惕。 这种情况下,唐玄... Read More >
202406-07 端午节习俗之一赛龙舟的起源是什么?赛龙舟介绍(原创) 还不知道端午节习俗之一赛龙舟的起源是什么?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文化内涵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 Read More >
202406-07 宋仁宗登基后,为什么没有废了养母刘娥?(墙裂推荐) 赵祯,即宋仁宗(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仁宗不能够废掉刘娥,于情来说,仁宗仁宗,既然是“仁”字当前,号称仁义,那又怎么能够废掉养育了自己二十几年养母呢? 于理来讲,刘娥才是最正统的太后,赵恒的皇位也正是因为养母刘娥,才能轮得到赵恒身上的。 说到底,这个问题还是出在宋真宗身上,宋... Read More >
202406-07 端午节为什么要跳钟馗?跳钟馗的由来介绍(一篇读懂) 所谓跳钟馗,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俗表演活动,现在主要分为南北两派。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跳钟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南派跳钟馗”,以古徽州歙县地区最为突出,又称“嬉钟馗”。盛行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歙县跳钟馗多在端午节演出,寓意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跳钟馗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北派跳钟馗”,以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最为突出。古时跳钟...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