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腾讯正式发布AI助手App“腾讯元宝”:提供口语陪练特色应用 NEW 快科技5月30日消息,腾讯今日正式上线AI助手App“腾讯元宝”。据官方介绍,腾讯今日正式推出了全新的AI助手App——“腾讯元宝”,这款应用基于腾讯的混元大模型,集成了AI搜索、AI总结、AI写作等强大功能,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腾讯元宝的亮点在于其出色的解析能力。无论是多个微信公众号链接、网址,还是PDF、Word、txt等多种格式的文档,它都能一次性进行深度解析。此外,其超长的上下文窗口设计,使得在处理复杂信息时更加得心应手。在功能强大的同时,腾讯元宝也非常注重... Read More >
202405-30 泼天富贵终于轮到苹果吗 美银:AI手机将提振股价上涨20% NEW 华尔街热盼人工智能手机将改变当下消费电子疲软的现状,并成为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的秘密武器。美国银行分析师在周三的报告中指出,手机将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处理人工智能应用的日常使用,这对手机制造商来说,意味着最佳的“换新”机会,推动22亿部智能手机的活跃用户进入到人工智能阶段。美银高级股票研究分析师Wamsi Mohan团队将人工智能手机称为IntelliiPhone,并认为这是十年一遇的升级契机,而且将持续多年,类似于智能手机所推动的阶梯式功能改进。Mohan补充称,Inte... Read More >
202405-30 人工智能大模型准备替中医把脉了 NEW 坐在你面前的,是“赛博中医”:它的眼睛是摄像头,像老中医一样,要“扫描”你的舌苔、面色;它也能号脉,感应器构成的号脉终端不到2分钟,便能“摸个门清”。很快,这位赛博中医对你“了然于胸”了,它迫不及待地给你手机发了一份专属健康报告:阳虚or阴虚、寒湿or湿热,怎么应对,怎么开方,报告上一目了然。“看”到你挺感兴趣,这位赛博中医举起机械臂,想帮你立刻来一场赛博艾灸、赛博推拿。这是很多医院、体检中心悄然上线的AI中医机器人,被戏称为“赛博中医”。“赛博中医”太受欢迎了,几乎任何场合... Read More >
202405-30 苹果保护AI隐私方式曝光:虚拟黑盒、机密计算、自研高端芯片都用上了 快科技5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苹果计划在其服务器上使用一种虚拟黑盒技术来处理AI应用程序的数据,这种黑盒甚至对公司内部员工都不透明,从而确保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一策略的核心是苹果自研的高端芯片,这些芯片不仅具备高安全性,而且还将支持所谓的“机密计算”技术。机密计算是一种先进的数据处理方式,它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保密状态,即便在内存中也是如此。苹果的这一做法类似于计算机行业的“机密计算”概念,它通过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隔离的环境来处理敏感数据,从而保护用户隐私... Read More >
202405-30 俄美女称要嫁就嫁中国,套路!收割流量的AI套路 5月30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短视频平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美女”视频,这其实是收割流量的AI套路。报道中提到,大量自称俄罗斯人的美女在海外社媒发布视频,她们普遍有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声称热爱中国并渴望嫁给中国男人。这些批量生产的内容被揭露是AI合成,只要借用了AI技术、变声器和滤镜等工具,就能化身俄罗斯美女,让网友大哥自掏腰包。之前就有媒体报道称,这些“俄罗斯美女”背后的账号运营者实际上在售卖的是某种风情和情怀,而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赚取金钱。对于他们来说,利用AI生... Read More >
202405-29 AI工程师薪酬远超其他同行!入门级平均超170万元 快科技5月29日消息,根据Levels.fyi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AI工程师薪酬调查数据,人工智能(AI)工程师的薪酬远超非AI软件工程师。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的AI工程师薪酬普遍高于非AI工程师。具体来看,入门级AI工程师的平均薪酬为239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3万元,比非AI工程师的平均薪酬高出8.57%。随着职位的提升,薪酬差距进一步扩大,例如,资深AI工程师的平均薪酬为680500美元,远超非AI资深工程师的495000美元。在公司层面,OpenAI在AI工... Read More >
202405-27 马斯克xAI官宣435亿元B轮融资:估值已突破1300亿! 快科技5月27日消息,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xAI近日宣布,已经成功完成60亿美元(约合435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180亿美元(约合1304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的主要投资者包括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以及沙特王国控股公司Kingdom Holdin... Read More >
202405-27 惊悚AI换头手术!不断移植人头实现永生:真相是什么 谁能想到,「换头术」又火了。其实从很久之前人类就对换头这种事儿充满了各种想象,毕竟如果你能跟换ID一样换身体,那不就是长生不死吗?而最近网上突然冒出一家名叫BrainBridge的公司,公布了一种号称全球首台的「人头移植概念设备」,在叠加了AI、机器人、脑机接口等热门词汇后又一次引爆网络。准备把两个人的头拔下来,然后把一颗头转移到另一具身体上。太刺激了,这跟我换手机充电头差不多。简单来说,BrainBridge提出的头部移植手术,是将患者的头完整地移动到已经脑死亡的捐献者身上... Read More >
202405-27 逼迫离职员工签“封口协议”:OpenAI脸都被打肿了 这段时间, OpenAI 多少有点焦头烂额了。 不是因为忙产品,而是他们被曝出来逼离职员工签“封口协议”,另外 Ilya Sutskever 等几位高管的接连离职,把公司内部不重视 AI 安全的问题也带出了水面。经历了放锤、回应,再放锤、再回应的几个回合, OpenAI 估计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大伙儿可以趁热喝了。反正一连串的瓜,让网友直呼 OpenAI 版“权力的游戏”又开演了。想吃瓜的哥们也别着急,这次信息量有点密,我在这给大伙儿捋一捋。咱先说“封口协议”的事儿。起因是外... Read More >
202405-26 马斯克AI领域动作频频:规划“算力超级工厂” 与扎克伯格又杠上了 种种迹象显示,随着前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成立接近一周年之际,这家公司正在加快AI领域的布局,对资本市场的映射也在不断加强。根据最新报道,xAI不仅正在与马斯克的“老对手”扎克伯格争夺与定制化聊天机器人团队Character.ai合作的机会,同时公司在算力建设方面的消息也颇为吸引眼球。与扎克伯格“冤家路窄”随着马斯克收购推特(现在改名为X)后,他与Meta老板扎克伯格就成了直接竞争对手。而社交媒体平台对定制化聊天AI的独特需求,也使得他们同时叩响了硅谷创... Read More >
202405-26 李开复:三年后AI将取代50%的工作 快科技5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近日在《财富》创新论坛上,重申了他对未来人工智能(AI)发展的预测。早在2017年,李开复就曾预言,AI的影响力将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革命的总和,包括电力和互联网,并可能在未来10年内取代50%的人类工作。如今距离他预测的时间线只有三年了,当被问及这一预测是否还成立,李开复回答说:实际上,它非常准确。他认为,AI的发展速度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快,特别是在取代白领工作上,AI可能会比蓝领工作更快地被取代。李开复还强... Read More >
202405-26 科学家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能在31秒内搜索数千颗系外行星的光谱 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沙漠中,天文学家正在部署一大片金属探测器。未来,这些探测器将同时工作,在宇宙中搜寻无线电信号。在未来五年内,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SKA,Square Kilometer Array Observatory)将正式启动,寻找有关宇宙第一颗恒星和星系进化不同阶段的新信息。(来源:AI 生成)但在数十万个碟形天线和天线全部同步后,天文学家将很快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他们要每年梳理约 300PB 的宇宙数据,足以装满一百万台笔记本电脑。未来十年,这个问题将在其他天文台不... Read More >
202405-25 鹅厂造了个AI翻译公司:专攻网络小说 自动适配语言风格 鹅厂搞了个150多人的“翻译公司”,从老板到员工都是AI智能体!主营业务是翻译网络小说,质量极高,参与评价的读者认为比真人翻译得还要好。而且相比于雇佣真人,用它来翻译文学作品,成本降低了近80倍。公司名为TransAgents,每个岗位都配备了30个不同的职工,能够根据语言、体裁和目标受众适配不同的翻译风格。相比于传统的翻译,产出的译文更加灵活多样,也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文学性也更强。所以,TransAgents虽然在以相似度为基础的自动评估中“失败”,却赢得了读者和专... Read More >
202405-25 马斯克预测AI世界:人类无需再为生计奔波 工作将变成爱好 快科技5月24日消息,近日,埃隆·马斯克在巴黎的欧洲科技创新展览会上分享了他对未来人工智能世界的预测。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社会将能够按需提供所有商品和服务。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将不再为了生计而工作,而是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更多地去探索和思考生命的意义。 马斯克对这一乐观的未来展望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其实现的可能性高达80%。此外,他还提到了自己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并强调了其子公司Grok在追求真相和满足好奇心方面的重要性。 马斯克认为,追求...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