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6 小米汽车智驾更新速度太快 官方揭秘背后运作机制 NEW 快科技11月6日消息,小米汽车官微带来了新一期微博问答,在这期问答中,小米揭秘了“小米汽车智驾如何实现快速迭代更新”。官方表示,小米汽车在产品定义之初,就明确将对核心技术持续投入,在智能驾驶上坚持自研路线,投入充足的研发资源,同时为了确保在2024年进入第一梯队,小米智驾团队在高速NOA、全国无图、端到端三线同时作战,三条线承接不同阶段的交付工作,保证阶段性用户的最优体验。快速迭代可以说是全栈自研的最大优势之一,虽然技术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整个工作方法、底层代码与资源是完全共... Read More >
202411-06 ChatGPT搜索搞不定勾股定理新证明 但国产AI可以! NEW 万万没想到,现在的国产AI搜索,竟然让我成功读懂了陶哲轩推荐的论文。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陶哲轩在自己的主页上推荐了一篇关于勾股定理新证明的研究,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讨论。毕竟2500多年的数学定理,竟然还能出现“新玩法”,而且是两个高中生搞出来的。带着好奇,去翻阅了一下论文,结果……ChatGPT搜索搞不定勾股定理新证明 但国产AI可以!(试图唤醒尘封的记忆……以失败告终)But!遇事不决,问问AI啊~~~于是乎,我们打开了一个国产AI,很直接地搜索一句:陶哲轩推荐的勾股定理新证... Read More >
202411-05 AI死亡计算器预测人类寿命!准确率可达78%:明年开始试用 NEW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即将开始试用一款名为AIRE的基于AI“死亡计算器”程序,该程序能够通过分析心电图测试结果,来预测患者的预期寿命。据介绍,AIRE的AI算法能在几分钟内发现患者心脏方面的问题,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早期征兆,并识别出人类医生可能无法察觉的隐藏风险。这款AI死亡计算器预测患者10年内死亡风险的准确率可达78%,该系统还能根据患者的心脏风险水平,生成一个以年为单位的预估寿命数字。AIRE的试用将于明年年中在伦敦的两家... Read More >
202411-05 曝比亚迪计划为所有车型标配智驾 包含10万元级入门级车型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比亚迪正加速推进自主研发智能驾驶技术,计划将基础智能驾驶功能普及至入门级车型。据悉,比亚迪在全集团范围内征调员工以加强自研智驾部门,显示出集团对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比亚迪的智能化部门近期也经历了频繁变动,年初整合智驾、智舱成立智能化研究院,年中又成立了“天璇”“天狼”开发部,全力冲刺自研智驾方案的落地。目前,这两个部门已合并,比亚迪正在大力征调其他部门员工,推动全系车型标配智驾,显示出比亚迪集中力量突破智能化技术的决心。比亚迪内部提出... Read More >
202411-05 谷歌CEO称1/4新代码由AI生成:反遭自家员工光速打假!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近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宣称,谷歌内部新代码中有四分之一是AI生成,随后由工程师进行审核和验收。不过他的这一说法,很快就遭到了自家员工的反驳,一名谷歌工程师发帖称,AI根本做不到主动生成代码,另一名员工表示,不是所有自动化工作都叫AI。谷歌CEO称1/4新代码由AI生成:反遭自家员工光速打假!有员工表示,写代码时确实会用AI,但实际上只是使用“代码补全引擎”这种AI工具,而这种AI工具只是能在写代码时,... Read More >
202411-05 智己夜间自动紧急变道躲开大树 车主:智能驾驶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快科技11月4日消息,今日,有智己车主发文称,智己的NOA智驾救了他一命。车主介绍,11月2日凌晨三点多,他驾车送完朋友去隔壁城市,返回途中因为走的国道,路边并没有路灯,他打开了NOA智驾。视频中,对面一辆大货车开着远光灯行驶过来,刺眼光芒让他看不到前面路况,车主和对面大货车关闭远光灯,会车结束后,车主突然发现马路中间出现一棵倒塌的大树,完全堵住了他这一侧的道路。智己夜间自动紧急变道躲开大树 车主:智能驾驶关键时刻真能救命由于情况太过紧急,车主根本做不出任何反映,脑海里面想着... Read More >
202411-02 AI可以帮你在股市赚钱吗 腾讯给出答案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如今AI大模型大行其道,那么用来炒股怎么样呢?今天腾讯金融科技大模型团队进行了解答:用AI来模拟个股走向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他们表示,想知道某只股票未来的动态趋势,AI采用的是归纳演绎法,从历史数据中去分析股票的波动,但实际上在市场化条件下,影响股价波动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公司业绩、行业动态、市场情绪、政策法规更新等等,这些变量都是无法提前预测到的。不过,对普通股民来说,AI的用处也是很大的,比如可以用来做资料收集和异动事件监测。以AI个股异动监测为例,当股... Read More >
202411-02 周鸿祎警告:未来社会分化 这种人会沦为AI的奴隶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周鸿祎今日发文警示:AI将首先淘汰不会利用AI的人,随后淘汰那些缺乏思考力的人。他指出,随着AI工具的普及,写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但这背后潜藏着深远的影响。周鸿祎强调,AI公司推广辅助乃至自动写作功能,看似便捷,实则加剧了社会分化:一端是精通写作与独立思考的精英,另一端则是完全丧失书写技能与批判性思维的人群。这种分化远比表面现象更为严峻,它实质上反映了有思想深度与无独立见解者之间的鸿沟。他类比历史变迁,指出工业化前人们普遍从事体力劳动,因而体魄强健;而... Read More >
202411-02 一上线就翻车 OpenAI到底咋了 OpenAI 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内斗,不要打架。2024 年都快结束了, OpenAI 的 AI 搜索终于在昨晚姗姗来迟。背后是基于 GPT-4o 模型的一个微调版本。现在充值用户,还有部分内测到的免费用户,已经可以抢先用上了。隔壁江江这波被内测到了,大家现在也可以点开看看,自己剽到了没。有搜索功能的账号的输入框前面,会多出一个圆球的 Search 标志。一上线就翻车 OpenAI到底咋了这玩意一上线,奥特曼这边乐观得不行:铁子们,俺最喜欢的功能闪亮登场了,过去几周我天天用... Read More >
202411-01 AI明星股超微电脑两天暴跌近50%!并购风险大增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曾一年涨十倍的AI大牛股超微电脑(SMCI),股价却在短短两天内暴跌了将近50%,面临被交易所摘牌的风险。超微电脑主要为AI数据中心销售高性能服务器,市场对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主要动力。然而,由于公司治理与道德诚信遭质疑,以及未能如期提交财务报告,超微电脑面临被交易所摘牌的风险。在今年初的时候,超微电脑股价迎来大爆发,3月份股价创下历史新高,以12个月为基准,超微电脑的股价涨幅达到惊人的1300%。然而最新文件显示,安永对该... Read More >
202411-01 2025年最重要技术排名出炉:人工智能再次夺冠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全球最大技术专业组织IEEE近期发布的《2025年及以后的技术影响》研究报告,对来自巴西、中国、印度、英国和美国的355名技术领导进行了调查,深入探讨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调查显示,58%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2025年最具影响力的技术领域,这也是该领域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云计算(26%)和机器人技术(24%),其他备受关注的领域包括扩展现实技术(21%)、工业物联网(19%)、量子计算(17%)以及电动汽车技术(17%)。绝大多数受访者... Read More >
202411-01 大模型安全PK:怎么就让一家车厂拿了一等奖! 一家车厂,冲进了大模型安全第一梯队。最近,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举办了大模型安全挑战赛,参赛者包括一众大模型安全公司,知名研究机构等。激烈的角逐后,成绩放榜,让人意外:第一梯队的玩家里,竟然有一家车厂,而且还是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新势力,理想。大模型安全PK:怎么就让一家车厂拿了一等奖!为什么一家车厂能冲进大模型安全第一梯队?大模型安全都有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建设大模型安全能力?带着行业关心的问题,智能车参考对话了理想汽车资深安全总监路放及其团队成员熊海潇、刘超,探究理... Read More >
202411-01 剑指谷歌!OpenAI宣布ChatGPT搜索功能正式上线 快科技11月1日消息,北京时间今天凌晨,OpenAI宣布ChatGPT搜索功能正式上线,该功能覆盖ChatGPT网页版、手机、桌面应用。目前,该功能只有付费的ChatGPT Plus和Team用户,以及SearchGPT候补名单用户可以访问。未来几周,免费用户、企业用户和教育用户将陆续获得访问权限。搜索模型为GPT-4o微调版本,部分内容由第三方搜索提供商和新闻行业合作伙伴提供。剑指谷歌!OpenAI宣布ChatGPT搜索功能正式上线剑指谷歌!OpenAI宣布ChatGPT搜... Read More >
202410-30 国产AI投广告太疯狂!Kimi 20天花1.1亿元、秘塔20天投1500万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国产AI大模型市场的广告投放战也愈演愈烈。根据博主“互联网的那点事”分享,Kimi在10月份的前20天内,广告投放费用高达1.1亿元人民币,接近其三季度总和。秘塔同期投放1500万,逼近其三季度总额,腾讯的元宝AI同样大手笔,10月已投入3000万广点通,超过三季度总额的三分之一。而在这场烧钱战中,用户量和月活跃用户数(MAU)就成为了衡量成效的关键指标。数据来源:【公众号@AI产品榜 aicpb.com】AI产品榜的...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