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1 CPU那么贵 为什么没有山寨货出来卖? NEW 无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个领域,山寨货都不算少,但也有些东西鲜有山寨比如CPU,这么大的利润空间,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山寨货,CPU真的很难制造吗?Intel 酷睿i7 8700为什么市面上没有山寨CPU卖以前还真有山寨CPU 但被专利法律所制裁 90年代,祖国宝岛半导体发展初期,以联华电子为首的台企半导体就是靠山寨起家,联华电子当年就是靠着山寨了任天堂fcsfc世嘉md等主流游戏机... Read More >
201906-20 华为自研SSD历史:历经七代、国内唯一杀入全球TOP10 NEW 我们都知道华为有自研的麒麟、凌霄等各种处理器芯片,但是你知道华为自研的SSD固态硬盘吗?由于仅限企业级应用,华为自研SSD非常低调,很多人根本不晓得华为还有这一套,其实牛着呢。今天,华为中国官微特意制作了一张图解,详细回顾了华为自研SSD的历史变革,以及超高的质量和可靠性。早在2005年,华为就启动了SSD的预研,此前开始研发PCIe SSD,是业内最早投入的公司之一。此后,华为自研SSD以基本上每两年一代的速度大踏步前进。2007年,华为正式发布了第一代自研SSD,型号为E... Read More >
201906-20 英特尔 i7-10510U/i5-10210U跑分曝光,不敌AMD竞品 NEW Geekbench上出现了两款全新的英特尔酷睿i系列处理器,分别是Core i7-10510U和Core i5-10210U,得分偏低,都不敌AMD的低压CPU竞品。外媒分析称这两款处理器可能是早期工程样本。尽管如此,它们的得分仍然非常低,Core i7型号在Geekbench 4.1的多核部分仅得到9,188分。相比之下,即使Core i5-8265U超过12,000点,而Ryzen 7 3700U也超过了13,000点。根据Geekbench上发布的信息,这两款未经宣布的... Read More >
201906-20 国产最先进X86处理器KX-6000发布:8核3.0GHz 尽管X86处理器是Intel的私有指令集,不过国内依然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合法X86授权,其中上海兆芯通过VIA合资获得了X86授权,并且从KX-5000系列开始走上了自研架构的道路,日前新一代的KX-6000处理器也正式发布了,最多8核3.0GHz,性能要比Intel的七代酷睿i5-7400处理器更强一些。兆芯2017到2018年间展示的处理器主要是KX-5000系列,代号“wudaokou”(五道口),采用28nm工艺,主频2.2GHz,I/O方面也支持PCIe 3.0/U... Read More >
201906-20 海盗船PCIe 4.0 SSD价格披露:相比PCIe 3.0贵了一半 台北电脑展上,多家厂商都展示了自己的首款PCIe 4.0 SSD固态盘,绝大部分基于群联E16主控,容量普遍在512GB、1TB、2TB,其中技嘉的已经正式发布,但一直没有价格方面的消息。现在,法国电商披露了海盗船PCIe 4.0 MP600的价格(含税),分别为1TB 249欧元(¥1925)、2TB 449欧元(¥3470)。对比在售的海盗船旗舰SSD MP510,当地价格分别为1TB 160欧元、2TB 320欧元,PCIe 4.0新一代贵了40-55%。海盗船MP60... Read More >
201906-20 NVIDIA SUPER系列公版价格曝光:2060新版要涨价 综合各方面消息,NVIDIA将在7月中旬前后发布新一代RTX 20 SUPER系列显卡,也就是现有RTX 20系列的升级版,仍是12nm工艺和图灵架构,但核心规模和规格上会有所强化。至于价格,此前有说法称,RTX 20 SUPER系列将维持RTX 20系列最初的首发价,现有的RTX 20系列则会应声降价。结果,对,也不对。RTX 2080 SUPER将采用新的TU104-450核心,但其实本质是RTX 2080 Ti使用的更高级的TU102核心,适当精简并针对相对低显存调整而... Read More >
201906-19 AMD 7nm 32核霄龙7452跑分曝光:对比Intel 20核至强 AMD已经发布了基于7nm工艺、Zen 2架构的第三代锐龙3000系列桌面处理器,今年下半年还会有同样7nm Zen 2的第二代霄龙服务器处理器,最多可达64核心128线程。近日,OpenBenchmarking泄露了二代霄龙的第一份性能成绩,虽然很快被下线,不过还是被截图留存。本次测试的型号是霄龙7452(一代二代分别以1、2结尾),32核心64线程,主频2.35GHz,相比一代同样核心数的霄龙7551提高了350MHz,但热设计功耗不知是否会维持在180W甚至降低。作为对... Read More >
201906-12 NVIDIA的下下代显卡核心或代号Hopper 来自国外的最新爆料称,NVIDIA的下一代GPU核心架构是Ampere(安培),下下代将是Hopper,用于纪念Grace Hopper(格蕾丝·赫柏)。资料显示,赫柏是计算机历史上最早的程序员之一,被誉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第一夫人、编译语言Cobol之母,今天程序员所使用“if/thens”而不是0/1很大程度上是受了赫柏影响。近几代NVIDIA GPU核心均以科学家命名,包括Tesla(特斯拉)、Fermi(费米)、Kepler(开普勒)、Maxwell(麦克斯韦)、Pasc... Read More >
201906-08 芝奇创造DDR4-5886频率新高:连破23项世界纪录 DDR4内存时代,说起冲击高频率,芝奇绝对是当仁不让的,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创造新高。在与威刚纠缠了两个回合、从5436MHz一路杀到5738MHz之后,芝奇又宣布在台北电脑展期间一连打破23项世界纪录,包括DDR4-5886MHz的内存频率新纪录。达成本次新纪录的是来自中国台湾的著名极限超频大神Toppc,使用的是芝奇皇家戟内存,搭配微星MPG Z390I Gaming Edge AC主板、i9-9900K处理器。为了达到5886MHz的高频率,内存电压加到了1.6V,同时时序... Read More >
201906-08 Computex 2019:惠普展示贴牌DDR4 RGB内存模组 近年来,PC DIY市场迎来了许多新兴的存储品牌,其中甚至有不少来自“正规军”的内存条和固态硬盘产品线。显然,随着SSD 的普及,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品牌机厂商也希望在存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在本届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19)上,我们又见到了由 BIWIN 代工的 HP 品牌 DDR4内存模组。组装门槛不高,代工贴牌盛行(题图 via?AnandTech)近年来,PC DIY 市场变得愈加重视“个性化”,RGB LED 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期对游戏 PC... Read More >
201906-08 NVIDIA实力清库存:买10系显卡送《古墓丽影:暗影》 看起来,10系显卡的库存依然让NVIDIA“负重前行”。NVIDIA宣布推出同捆游戏活动,新购买GTX 10系显卡(GeForce GTX 1080 Ti, 1080, 1070 Ti, 1070或1060)的玩家,可以免费领取《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古墓丽影:暗影》去年9月发售,支持N卡独占的光线追踪、DLSS(深度学习抗锯齿)等先进的图形技术。兑换的方法很简单,这些10系显卡新用户,只需安装最新的Game Ready驱动和GeForce Experience(GFE)软... Read More >
201906-05 AMD发布Radeon Pro Vega II Duo 双芯7nm VEGA 20核心 近日一个剥皮器开始风靡朋友圈,没错,它就是苹果昨天发布的新Mac Pro了,新版的Mac Pro除了4万起步,30万元左右封顶的价格让人瞠目结舌以外,内部集成最新的硬件也很抓人眼球,比如Radeon Pro Vega II Duo显卡。Mac Pro使用了AMD的Radeon Pro作为显卡,分别有Radeon Pro 580X、Radeon Pro Vega II和 Radeon Pro Vega II Duo三种配置可选。Radeon Pro 580X是RX 5... Read More >
201906-05 高端显卡一定要配高档CPU吗?真相看这里 先给出结论,没有“一定”,很多时候中端CPU也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主要还是看应用场景和需求。拿用来玩PC游戏来说,RTX 2080 Ti显卡绝对是目前的高端显卡了,我们之前做过什么CPU能满足RTX 2080 Ti的游戏需求,结果如下述。总体来说是这样的结果,在1080P分辨率下:高端显卡配高档CPU一般来说游戏表现肯定是最好的,但是高端显卡配中高端CPU、中端的CPU,其游戏表现与配高档CPU相比差距很小。如果你要问RTX 2080 Ti这样高端的显卡为什么还在1080... Read More >
201906-05 全球第二!美光展示单条32GB DDR4内存,真香! 台北电脑展上,美光旗下消费品牌英睿达(Crucial)的第一款单条32GB DDR4 UDIMM内存条意外现身,出现在了华擎的展台上,搭配一块Z390主板四条就组成了128GB内存容量。这也是继三星电子之后,全球第二款单条达32GB的DDR4内存。这款内存在外观上相当低调,没有夸张的散热马甲,频率为2666MHz,电压1.2V,时序为CL19。据悉,这条超大内存采用了美光尚未公布的16Gb(2GB)DDR4颗粒,编号9HB45D9XPF,采用该公司的第二代10nm工艺(1yn...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