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刘邦个人其实更喜欢住在洛阳,为什么却定都长安?(不要告诉别人) NEW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西汉建立之后,刘邦为什么定都长安而不是个人喜欢的洛阳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西汉的都城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但鲜为人知的是,刘邦个人其实更喜欢住在洛阳。根据史书记载进行计算,汉高帝刘邦登基后在洛阳住了三十二个月,而在长安只住了十九个月。 不仅是刘邦个人喜欢洛... Read More >
202405-17 石冰华—— 《问界》 引航未来 开创艺术新纪元(没想到) NEW 石冰华 艺名石頭,生于江西乐平,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央美院陶瓷艺术客座教授,轻工行业技能人才高级考评员(评委)国家一级技师评委。国家《一级》技师,景德镇市自由职业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粉彩山水传承人,2014年自创宇君堂工作室,毕业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设计系、主攻青花、粉彩、山水楼阁、兼花鸟,人物创作,自画自填,作品构图缜密,清丽雄峻,气势磅礴,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展览获得好评作品二零二一年原创作品粉彩《携琴访友》第十届大地奖中国陶瓷设计与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 Read More >
202405-17 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明朝的灭亡与天灾有一定关系(越早知道越好) NEW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直以来有个问题让人十分困惑,究竟应该谁来背明朝灭亡的这个锅? 应该怪崇祯皇帝吗?他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似乎应该负最大的责任。可... Read More >
202405-17 益州本土士人一直被压制,为何王平却能成为蜀汉大将?(新鲜出炉)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土生土长的益州人王平为什么能成为季汉朝廷的一等大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对三国历史有一定深入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季汉的政权结构是以荆州士人为核心、外州士人为辅助,压制益州本土士人。在季汉(只控制益州之地)的高层重臣之中,土生土长的益州人反而是少数。 不过少数并不等于没有,季汉的高层重臣之中还是有益州本土人的... Read More >
202405-17 24.98万起!新款问界M5交付!余承东亲临现场,CEO也卷起来了!(学到了吗) 【太平洋汽车 新车频道】5月15日,新款问界M5(询底价|查参配)正式开启全国大规模交付,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U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亲临交付现场,将新车钥匙递交到首批车主手中。同时,余承东也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文祝贺并表示:截至目前,问界M5系列累计交付超过13万辆。新款问界M5最早于4月23日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车型,售价区间24.98-27.98万元。作为改款车型,新款问界M5简化了配置车型,仅提两款增程版车型和一款纯电版车型,更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外观... Read More >
202405-17 春秋时期,处于西方的秦国为何迁都雍城?(这都可以)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前677年,大概就在齐桓公忙着称霸中原的时候,在西方的秦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秦国在位的秦德公,正式宣布,将秦国的首都,搬迁到了雍城。春秋时期的雍城,大概就在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境内。从地图上来看,在雍城定都,向南可以控制入蜀通道,向西遏制了河西走廊,向东便于控制关中地区。而且,雍城周围河流众多,有足... Read More >
202405-17 刘备临终前为何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真没想到)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昭烈帝刘备是怎么知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诸葛武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失街亭。根据史书记载,汉昭烈帝刘备临终前曾经提醒诸葛武侯:“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后世也以此宣扬刘备的识人之明。 不过刘备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掐指一算就知道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 Read More >
202405-17 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对春秋历史产生巨大影响(满满干货) 熊旅,即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前597年,楚国和晋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著名的大战,史称‘邲之战’。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楚国这边首先出手。当时楚国正是楚庄王在位期间,而且楚庄王已经在位十七年之久。在楚庄王的带领下,楚国的国力在原本就很强大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大台阶,降... Read More >
202405-17 更始帝统治的关中地区为什么称刘秀为“铜马帝”?(硬核推荐)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汉的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为什么有个外号叫“铜马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新朝末年,刘秀跟随大哥刘縯起兵并加入绿林军。刘縯、刘秀兄弟凭借过人的才能很快跻身绿林军的核心领导层,刘秀更是著名的昆阳大战立下盖世功勋。可是过人的功绩却给刘氏兄弟招来了大祸。 因为刘氏兄弟的能力强、功劳大,所以其他绿林军领袖担心这两兄弟(... Read More >
202405-17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那些有才华却选择归隐的隐士有哪些?(原创)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那些真正有才华却选择归隐的隐士有哪些?他们才学匪浅,却不念功名,对雄霸一方各路诸侯的征召熟视无睹,丝毫不为所动,他们就是司马徽、黄承彦、庞德公和管宁。 一、司马徽 三国演义中号称“水镜先生”,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就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绝世奇才,这也反映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有知人之明。他不但精通道学、奇门,而且还精熟于兵法、经学,可谓是学识广博,这么一个大才之人,却为人清雅,淡泊名利,对外界邀请尽皆婉拒。 二、黄承彦 汉末三国时期沔阳... Read More >
202405-17 今日小雪,小雪时节有哪些饮食习俗?(满满干货) 今天,2022年11月22日16点20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2个节气——小雪。小雪是反映降水和气温的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将越来越冷,降水量逐渐增加。小雪表示讲学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根据《群芳谱》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节气是一种气候概念,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成雪,但由于此时地寒未甚,雪量还不大,因此称之为“小雪”。 ... Read More >
202405-17 为什么说晋文侯是西周的终结者呢?(快来看) 晋定公,姬姓,名午,晋顷公之子,在位37年(前511至前475年在位),刚即位,荀寅便有意趁此时机消灭赵氏。晋定公十二年,晋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是太原第一座古城。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升任晋国正卿,赵鞅囚禁同族赵午,随后杀之。晋定公十九年(前493年),赵鞅率军迎战增援范氏、中行氏,誓师"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晋军大振,取得胜利。晋定公三十年,定公与吴王夫差争长于黄池,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 Read More >
202405-17 在文景二帝时期,西汉国力究竟是如何显著增强的?(学到了吗) 汉武帝在位期间,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记载:“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文景二帝时期,西汉国力究竟是如何显著增强的? 文景之治是指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出现的治世,故此白居易曾评:“礼行故上下辑睦,乐达故内外和平,所以兵偃而万邦怀仁,... Read More >
202405-17 蔡国为何会因为一个公主导致最后被灭国呢?(奔走相告) 蔡国是很“菜”的国家,位于河南的上蔡一带。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全都是姬姓)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中原小国不得不在夹缝里生存,蔡国就源源不断地向周遭的国家输送媳妇。蔡穆侯看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势力强盛,于是就赶紧挑了个好看的妹妹蔡姬,给齐桓公送去做姨太太。有一天,蔡姬和齐桓...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