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小米最强天玑旗舰!小米14T Pro首次现身 NEW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今天,小米14T Pro获得了泰国NBTC认证,新品将在今年下半年登场。据悉,小米14T Pro型号为2407FPN8EG,该机对应的国行版机型是Redmi K70至尊版,二者的部分规格保持一致。具体而言,小米14T Pro搭载联发科天玑9300+移动平台,这是小米史上性能最强悍的天玑旗舰。天玑9300+采用全大核CPU架构,八核CPU包含4个Cortex-X4超大核以及4个Cortex-A720大核,最高频率可达3.4GHz,并内置强大的生成式AI引擎... Read More >
202406-28 首款骁龙8 Gen3平板!TCL华星独供一加平板Pro:12.1英寸3K大屏 NEW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日前,一加首款平板——一加平板Pro发布,售价2799元起。新品发布后,TCL华星官方宣布独供一加平板Pro屏幕。据介绍,一加平板Pro采用TCL华星原彩屏,尺寸为12.1英寸,采用7:5比例、极窄边框设计,上、左、右三边收窄至2.3mm,下边框宽度为4.3mm,显示面积提升14%,屏占比高达94.6%。屏幕拥有3K超高分辨率、900nit峰值亮度、DCI-P3高色域覆盖率达98.5%、色准△E≈0.7,无限接近还原真实世界。一加平板Pro配备TCL华星... Read More >
202406-28 小米15 Pro蓄势待发:关键参数提前出炉 NEW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小米15 Pro配置包括2K等深微曲屏、超大硅负极电池、单点超声波屏下指纹、5000万超大底固定大光圈主摄、5000万3X新潜望镜、相对更加轻薄的机身等。对比上代小米14 Pro,小米15 Pro最大变化是新增了潜望长焦,爆料称这颗潜望长焦型号是索尼IMX882。相比同档位普遍使用的OV64B传感器(6400万像素),定制款索尼IMX882拥有更大的底,传感器尺寸是1/1.95英寸(OV64B传感器尺寸是1/2英寸),单位像素面积是0... Read More >
202406-28 40米深海底隧道畅通上网!“海底长城”深中通道5G信号全覆盖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深中通道将于6月30日下午3点通车试运营,目前,深中项目已完成各项准备,运营工作全部就绪。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深中通道全线已实现“网联通”,今后车主行驶在深中通道上,不仅可以实时导航,还能随时保持通信联络,即便是在40米深的海底隧道,也能“5G”冲浪上网。考虑到项目关键构造物横跨宽广的伶仃海域,隧道深长、管廊使用的钢材壁厚等因素,会存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隧道管廊内提前预留了通信设备连接件、线槽等,为通信设备提供了集安装、供电、传输、信号发射于一体的实施环... Read More >
202406-28 东风本田怒喷国产新能源车 安全差质量以次充好割韭菜背后:中国销量暴跌 快科技6月28日消息,近日,东风本田销售部副部长杨忠华公开吐槽中国新能源车,认为在看不见的地方以次充好,非常不建议大家购买。在杨忠华看来,中国新能源车企有意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品质标准、拼装上市将隐患转嫁用户,在看得见的地方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彰显豪华,在看不见的地方以次充好。这样的言论一点也不稀奇,因为在这之前,日本本田也曾多次吐槽中国新能源汽车。本田电动汽车设计部门创意总监兼总经理Daisuke Tsutamori谈到电动轿车时表示:“在中国,你已经看到了很多这种造型的进... Read More >
202406-27 遥遥领先!讯飞首次实现三人同时语音转写:确率度极高 互不干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在今天下午举办的讯飞星火V4.0发布会上,讯飞首次展示了复杂场景下三人同时语音转写,效果震撼全场。在现场演示中,三位工作人员在嘈杂的环境中同时说话,每个人的语音都被讯飞星火准确识别,且同步转写成文字,准确率度极高,且互不干扰。此外,讯飞星火还会自动将三人划分为发言人1、发言人2、发言人3,可实现三人语音转文字同时精准记录。发布会上,科大讯飞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以及在医疗、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据悉,讯飞星火V4.0七大核心能力全面升... Read More >
202406-27 易车实测小米SU7 Pro版续航:达成率88.2%、百公里12.9度电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小米汽车官方发布了“易车”测试小米SU7 Pro的续航成绩,其综合路况续航732km,续航折现率88.2%,百公里电耗12.9kWh。有意思的是,日前汽车之家同样使用小米SU7 Pro进行了测试,在高速和城市环路为主的工况下,实测达682km,续航达成率82.2%。这还不算,本月初还有自媒体“电动知士”也针对这款车进行了城市续航测试,最终行驶里程达到了804公里,CLTC工况续航达成率高达96.87%,表显平均能耗为12.1kWh/100公里,全程平均时... Read More >
202406-27 一年卖出超14万台!长安Lumin橙风版/启航版上市:5.89万起售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长安汽车最近宣布,旗下长安Lumin糯玉米系列新增橙风版和启航版两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5.89万元和6.59万元。这两款新增车型在标准配置上进行了升级,橙风版和启航版均标配悬浮顶设计、双色车身,并提供专属定制包,包括铭牌、头枕和收纳盒,同时还有个性定制车贴。橙风版特别配置了电子手刹、后刹盘式制动,内饰采用橙色设计,配备中央扶手箱。启航版则配备了电动隐藏式门把手、外后视镜电动调节、无感进入和一键启动功能。长安Lumin定位为微型纯电动代步车,车身尺寸为... Read More >
202406-27 《GTA》为何从未拍成电影 R星创始人作出回应 近日,R星联合创始人兼前首席编剧Dan Houser解释了为什么《GTA》从未登上银幕:工作室觉得这是不明智的财务举措。在接受The Ankler采访时,Houser透露,他们就将各种R星游戏改编成电影的可能性进行了多次探讨。在与高层举行几次会议后,Houser问高管们“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通常会促使高管解释说,这是工作室制作真人电影的机会。Houser接着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是一个坏主意:“你们所描述的是你们在制作一部电影,而我们无法控制,也冒着巨大的风险。我们最终会用我... Read More >
202406-27 “ChatGPT之母”:AI可扩展人类智力 但会导致一些创意工作消失! OpenAI公司首席技术官、被称为“ChatGPT之母”的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表示,人工智能(AI)可能有助于扩展人类的智力和创造力,但这项技术也可能会消灭一些创意性的工作。日前,美国达特茅斯工程学院对穆拉蒂进行了一次采访,并就OpenAI的工具(如ChatGPT)可能对不同行业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了讨论。根据公开的视频资料,当穆拉蒂被问到AI工具是否有能力写剧本和拍电影时,她回答道:“作为一种工具,它当然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希望我们能与它(AI工具)合作,这... Read More >
202406-27 人工智能的拼斗!两辆无人驾驶出租车窄路互不相让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据麻辣车评消息,近日,两辆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在窄路中互不让路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两辆车均为百度旗下萝卜快跑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在一窄路中两辆车对向行驶到了一块。不过,两辆车均没有避让,都停在了道路中央,互相僵持不动,其中一辆后面还跟着其它社会车辆,在不断鸣笛催促。网友调侃道:“这是在比看谁先没电吗”、“后车司机忍不住了下车去找前车司机,要是发现无人驾驶会咋办”、“无人驾驶车辆不会倒车避让吗”。事实上,百度Apollo旗下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目... Read More >
202406-27 3199元 机械革命imini S710迷你主机上市:0.5L金属机身设计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机械革命推出了一款名为imini S710的迷你主机,售价为3199元。据悉,新款主机仅0.5L,薄约36.9mm,净重0.42kg,外形非常地紧凑,传承同系列CNC工艺+金属喷砂灯多道工序,顶盖带有MR LOGO延续家族化设计语言。在性能方面,它搭载了AMD Ryzen 7 8845H处理器,基于最新的Zen 4架构,拥有8核16线程的强劲性能,台积电4nm工艺制造确保了出色的能效比,最高加速频率可达惊人的5.1 GHz。此外,它还内置了基于RDNA... Read More >
202406-27 科普:你知道家用电器使用寿命是多长吗?别让家电超龄服役! 虽说已经过了夏至,但天气还是一个字就能概括——热。耐不住高温的小伙伴,相信家中的空调早就已经全职待岗,随时享受凉爽的环境。但有些时候,家里的老空调虽然只隔了两个季节再次返岗,却往往会出现制冷能力下降的情况。就和人一样,家电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产生零件、线路老化的情况,不仅使用体验不佳,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可能还会导致意外发生。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虽说没有以前好用,但这不是还能用?No,No,No,让家电超龄服役可不只是使用体验下降,甚至还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今天就让小... Read More >
202406-27 我国发布深空探测新计划:嫦娥七号/八号、天问二号/三号/四号都来了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目前我国嫦娥六号任务已经圆满回归,达成了人类历史首次月背采样返回。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天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还公布了一些后续探测计划,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将研制嫦娥七号和八号探测器,其中嫦娥七号开展月球极区环境和资源勘查,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地利用技术验证。未来还将与国际同行一道,共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共享共用月球探测科技成果。行星探测方面: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已经获得国家批复,包括4次探测任务,计划在10年到15年内完成。首次火星探测任...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