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4篇
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进展,定期回顾学习成果,以及找到方法来改进你的方法。这样可以了解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一、指导思想
(一)全面系统、注重双基;吃透教材、落到实处;培养能力、循环上升。
(二)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扎实搞好高三选修教材的教学和第一轮复习工作
1.夯实基础离不开课本,引导学生看书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2.夯实基础也体现在重视教材中复习题的处理上
3.夯实基础还体现在初中相关知识的复习上.
4.最后,夯实基础还必须注意作好2个规范.
(三).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四)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复习目标
1、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已学过的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用适当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现象和事实。
2、能对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部分和整体、生物与环境的一些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3、能选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探究简单的生物学问题,并对实验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4、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较高的科学素质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高考备战中,培养学生“容易题不失分、中档题少丢分、难度题多得分”的信心和实力,显著提升高考成绩。
三、方法措施
1、搞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
2、重视教学研究,培养科研精神
①首轮复习中学生心理准备指导技巧。②首轮复习中如何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③近五年的高考理综试题和考纲。④复习教学方法。⑤复习课中教师讲和学生练的时间分配。⑥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和挖掘学生潜能。
3、加强基础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1)“精讲”
变化结果变化原因变化所在时期
加倍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半细胞一分为二①有丝分裂末期②减数第一、二次分裂末期
加倍DNA复制细胞分裂间期
减半细胞一分为二①有丝分裂末期②减数第一、二次分裂末期
出现DNA复制细胞分裂间期
消失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加倍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半细胞一分为二①有丝分裂末期②减数第一、二次分裂末期
(2)“精练”
(3)“精评”
生物讲评课应遵循五个原则:
及时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发挥六大功能:
激励功能;矫正功能;诊断功能;示范功能;拓展功能;提升功能。
4、改变实验观念,强化实验技能
5、滚动复习,循环上升
三种记忆方法
生物学科虽然在中学课程中不是主要学科,但是生物学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它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带头学科,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新世纪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和健康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科学的进步;而且生物学在高考理科综合试卷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学好生物。下面我们就听听清华大学附属中小学网校的老师对学好高中生物学的一些建议:
1.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
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即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3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3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又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时,我们会学习许多细胞器,那么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异同呢?这需要大家做了比较才能知道,既所谓“左顾右盼”。
3.深刻理解重点知识,读书做到“6个W”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读书时要时时思考“6个W”。这6个W分别是:
Who—→谁或什么结构
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
How—→怎样发生的
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
Where—→在什么场所或结构中发生的
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大家在思考中经常将这6个W连起来思考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除了上述3点以外,同学们还要坚持在学习中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学的方法一定可以换回优异的生物学习成绩!
高手分享经验
我主要介绍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归纳,二是做题。
归纳
首先讲讲归纳,这是我个人最推崇的方法。因为我高三这一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很多,没有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进度很系统的复习,但知识归纳帮助我将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的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我高二的时候做了全部自己写的那种归纳,上高三不久,就在优化设计上对它给出的框架做了补充。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课本是最最最根本的,大家一定要三本课本读的滚瓜烂熟。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察看就可以了。
在做好了以上两种归纳的基础之上,便做着两种归纳的归纳,也就是特殊知识点的归纳,把基本知识中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易忘的、易混淆的、难懂的、有代表性的和特殊的知识点或例子另外抄写来,还有把习题归纳中常错的、易错的、常考的、特殊的知识点也一起抄下来,这样就组成了特殊知识点归纳。平时在听完课,做完习题后应该着重做基本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而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先看一边书本,再看一遍知识归纳,一边看一边把重点要点写下了--也就是做特殊知识归纳,最后就只看这本特殊知识归纳。如果时间允许,边看边把记不住的打上记号,到了最后的最后就只看有记号的。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了。懂的看一眼就行了,因为这些知识本来就烂熟于心了;而不太有把握的,经过这样抄一遍,看几遍也都攻下来了,所以上考场的时候就可以信心百倍了。我高考前两个星期就是先花了一个星期把书本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做了特殊知识归纳,然后接下来那个星期就看特殊知识点归纳和习题归纳。
做题
练习题的选择:主要做好老师发的卷子,自己再有一两本就可以了(根据自己能力,难度可稍大)。
多做、精做高考题、实验设计题、经典实验题。简答题要认真对答案,能背下更好,主要是练表述和实验设计注意事项。归纳做过的题目要有印象,不要做了跟没做一样。
课上课下多和同学老师讨论,听课时要记一些特殊的例子,是自己预习时没有留意到的和不明白的。讲卷子时不管做没做对都要留心,主要记下一些技巧性东西和每道题的考点 及时提问
以上是复习准备的方法,是知识录入,那考试时应该怎样把知识提取出来呢?
首先应该确信自己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了,遇到一个问题时,要做的就是把答案从大脑中提取出来。看到一个题目,先把握住这道题要考的是什么知识点,然后以这个知识点为关键
词,搜索若干个出相关的知识点,就像在网上搜索资料一样;简单的题目答案一下子就找出来了,而复杂的题目则需要在搜索出来的知识点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或是搜索出所有合适的知识点。后一种方法在生物考试中尤为重要,因为生物这门学科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联系性,生物体各种形状和功能的联系决定了我们学的各个知识点的联系,也决定了试题答案要求全面。生物试卷中更多的是多选题和简答题,全面和体现联系是取得高分的关键。牢固的基础知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灵活的思路则是学好这门课,考出好成绩的根本。
上面介绍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我觉得不仅适用于学习生物,也适用于学习其他科目,当然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而不断改良。我的学习方法,像知识归纳,是要花很多时间和心血的,我并不十分聪明,所以只有用更多的勤奋来收获更多的知识。勤奋、付出,是每一个求学的人都必须做到的。
学习方法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 (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
(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
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
(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2.平时利用百科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篇二: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
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在此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谈论学习方法之前,首先要明白三个观点:
1、学习生物要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从哪里来?所谓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你知道多少呢?DNA亲子鉴定、DNA指纹鉴定、DNA基因身份证、DNA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科技可以使树发光;使植物体内含有动物蛋白,人吃了这样的植物既能保证人的营养全面,又不会使人发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等等
2、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同学们老师虽然有些方面没有你们好,但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作为老师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好,正如你们的父母希望你们好一样,但老师又不同于你们的家长.你把老师当作你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肯定没有问题。
3、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塔,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功到自然成。埋怨自己无能的人,正如刹了车埋怨车子不动,同学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二、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生物?
1、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3、综合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first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4、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学好,学活。
5、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①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②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③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④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6、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①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 second
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 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那么,听讲时听什么?怎么听呢?
听什么?
有相当多的同学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笔记也记得相当不错。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问他们都掌握了什么内容,都说不清楚。而有的同学想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这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那么,一节课45分钟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呢?这就需要明确课上要听什么。根据多数人的经验,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听思路。老师讲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这在预习一项里已谈到了。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而这一顺序是: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其层次性很强,很容易理解、记忆。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是我们后面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是后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础。
老师讲课时,也一定会遗留下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以后在讲课中要解决的,上课时注意听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以带着问题听课奠定基础。这也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 third
即已有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我们去恢复平衡,因而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求,使未知变为已知,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可以发挥出我们内在的学习潜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时,老师一定会讲到液泡的功能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但是,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有等到后面讲细胞渗透吸水时才会详细讲到,此时就需要记住这些问题,做为一种悬念,留待以后进一步去揭开谜底。
老师讲课时,还会联系很多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科学实验等,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上课时也要注意听好这些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内容。
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上述几种情况,都需要在听讲时加以注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重点内容是必须记住的。有时重点知识就是难点,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减数分裂的知识,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知识等等。但有的难点知识并非重点知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等等。对于难点知识,老师一般也会想各种办法讲清,做为学生则要在课上把难点听明白,使难转化为不难,如果课上没听明白,课下也要找到老师问明白,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特别对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更要弄个一清二楚。
怎么听?
如何听讲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虽然都经过了十年“寒窗”,但很多人至今可以说是不会听讲的。如何听讲呢?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此外,老师写的笔记不可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记笔记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记一些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些实例,画的一些简图,提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应该记下来。记好笔记不但促进我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由于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不可能很具体地说明如何听讲,只能笼统地提出上述四点,供大家参考。
③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 fourth
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刚刚学习完知识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一开始遗忘得较多,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遗忘的发展越来越慢,遗忘得也就慢了。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不要等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进行复习,那样,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由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们复习得越及时越好。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总之,做好总结是我们学习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来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样,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能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了。
上述的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一但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正如: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归纳总结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
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性状。
抓联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由线到面,扩展成知识网络。
抓特点就是抓重点、抓主流,进行归纳总结,不能大杂烩,胡子眉毛一把抓;应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篇三: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在此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在谈论学习方法之前,首先我要同学们明白三个观点:1、学习生物要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从哪里来?所谓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你知道多少呢?DNA亲子鉴定、DNA指纹鉴定、DNA基因身份证、DNA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科技可以使树发光;使植物体内含有动物蛋白,人吃了这样的植物既能保证人的营养全面,又不会使人发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等等2、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同学们老师虽然有些方面没有你们好,但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作为老师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好,正如你们的父母希望你们好一样,但老师又不同于你们的家长.你把老师当作你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肯定没有问题。3、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塔,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步一个脚
印,最后功到自然成。埋怨自己无能的人,正如刹了车埋怨车子不动,同学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二、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生物?
1、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
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
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3、综合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
忆。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
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4、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
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学好,学活。
5、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1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3 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4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
裂等知识。
6、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①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
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
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 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那么,听
讲时听什么?怎么听呢?
听什么?
有相当多的同学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笔记也记得相当不错。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问他们都掌握了什么内容,都说不清楚。而有的同学想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这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那么,一节课45分钟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呢?这就需要明确课上要听什么。
根据多数人的经验,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听思路。老师讲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这在预习一项里已谈到了。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而这一顺序是: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其层次性很强,很容易理解、记忆。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是我们后面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
识,是后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础。
老师讲课时,也一定会遗留下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以后在讲课中要解决的,上课时注意听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以带着问题听课奠定基础。这也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即已有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我们去恢复平衡,因而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求,使未知变为已知,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可以发挥出我们内在的学习潜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时,老师一定会讲到液泡的功能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但是,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有等到后面讲细胞渗透吸水
时才会详细讲到,此时就需要记住这些问题,做为一种悬念,留待以后进一步去揭开谜底。
老师讲课时,还会联系很多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科学实验等,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上课时也要注意听好这些联
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内容。
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上述几种情况,都需要在听讲时加以注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重点内容是必须记住的。有时重点知识就是难点,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减数分裂的知识,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知识等等。但有的难点知识并非重点知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等等。对于难点知识,老师一般也会想各种办法讲清,做为学生则要在课上把难点听明白,使难转化为不难,如果课上没听明白,课下也要找到老师问明白,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特别对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更要弄个一清二楚。
怎么听?
如何听讲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虽然都经过了十年“寒窗”,但很多人
至今可以说是不会听讲的。如何听讲呢?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
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
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此外,老师写的笔记不可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记笔记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记一些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些实例,画的一些简图,提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应该记下来。记好笔记不但促进我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我
们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由于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不可能很具体地说明如何听讲,只能笼统地提出上述四点,供大家参考。
③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遗忘。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
是说,刚刚学习完知识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一开始遗忘得较多,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遗忘的发展越来越慢,遗忘得也就慢了。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不要等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进行复习,那样,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由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们复习得越及时越好。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
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
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
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总之,做好总结是我们学习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来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样,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
驭知识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能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了。
上述的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一但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正如:没有好习惯,
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生物的方法
一、 掌握基本知识要点,“先记忆,后理解”
同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理科不一样的特点。对于大家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要素同学们已经一清二楚,比如:数学中的未知数 X 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二、 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如:关于 DNA ,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
篇四: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的知识并不深奥,但是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在此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学习生物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一、在谈论学习方法之前,首先我要同学们明白三个观点:
1、学习生物要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有了兴趣,才会积极而愉快地投入,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我们生物是需要记忆的。兴趣从哪里来?所谓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人类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你知道多少呢?DNA亲子鉴定、DNA指纹鉴定、DNA基因身份证、DNA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科技可以使树发光;使植物体内含有动物蛋白,人吃了这样的植物既能保证人的营养全面,又不会使人发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等等
2、要亲其师。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么这个老师所教的这门功课成绩他肯定不会差。同学们老师虽然有些方面没有你们好,但他可以成为你们学习上的引路人,生活上的知心人。作为老师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好,正如你们的父母希望你们好一样,但老师又不同于你们的家长.你把老师当作你的好朋友,我想你们学习成绩的提高肯定没有问题。
3、我们要从高一抓起。高一是起点,是基础。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学习就不困难,就象登一座塔,看上去很高,有些怕,等到沿着阶梯一步步上来,其实并不困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功到自然成。埋怨自己无能的人,正如刹了车埋怨车子不动,同学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功。
二、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生物?
1、 掌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生物有自身的规律,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局部与整体相统
一、生物与环境相协调,以及简单→复杂、低等→高等、水生→陆生的进化等。掌握这些规律将有助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线粒体学习就应紧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规律:有双层膜,内膜向内折迭形成嵴,扩大了膜面积,有利于有氧呼吸酶在其上有规律地排布;因而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这样较易理解并记住其结构与功能。
2、观察比较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不仅可以获得新知,也能验证已知。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观察是获得生物知识的重要环节。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等等,有效地发挥观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而我们生物学的原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来的。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生物中能比较的东西很多,如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冬眠与夏眠等等。比较时注意对比较对象全面了解,然后确定比较项目,并做到简明扼要,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这两类生理过程,可从场所、条件、过程、结果、意义等进行全面了解。通过比较有利于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中学生物概念多,易混难记,比较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3、综合归纳
教师授课尤其是新授课,一般是分块的,但各块各知识点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各年级生物知识是连贯的,是一个整体。学习时要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归纳整理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易理解好记忆。 综合归纳要做到“三抓”。一抓顺序、二抓联系、三抓特点。抓顺序就是要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将其串联,如高中遗传的物质基础知识可按中心法则这一主线串联。抓联系,如神经细胞与脑、脊髓联系点在于神经细胞分细胞体、突起两部分,细胞体组成:脑、脊髓灰质等。抓特点,就是要抓重点抓主流。综合归纳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是大杂烩,应该将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
4、灵活运用
这是学好学活生物的关键,认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灵活运用知识才能记得牢,学了才真正有用。运用知识解理论题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后者正是中学生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如高中学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弄清了这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的变化,运用这些知识就可用来判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学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家尝试建设生态小区,发展庭院经济等等。只要有心,生物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定能学好,学活。
5、还需掌握好的记忆方法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知识的仓库,是思维的伴侣,是创造的前提,所以学习中依据不同知识的特点,配以适宜的记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记忆方法很多,下面仅举生物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几种。
① 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例如DNA的分子结构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基本元素,四种基本单位,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成为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② 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例如记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钼铜这六种元素,可以用谐音记忆铁猛碰新木桶,这样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③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以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独列出,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明显,容易记忆。例如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等。
④ 衍射记忆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例如,以细胞为核心,要衍射出细胞的概念、细胞的发展、细胞的学说、细胞的种类、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等知识。
6、最后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常规。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是学好生物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我们所说的学习常规,是指我们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步骤,包括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
①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② 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如此花双倍或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就是常说的事倍功半。只要我们把主要功夫下在课上,那么,课下的负担也就会减轻,而且学习效果也会提高,时间上也会更加充裕,这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所以,听讲这一步骤是极为关键的,那么,听讲时听什么?怎么听呢?
听什么?
有相当多的同学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笔记也记得相当不错。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问他们都掌握了什么内容,都说不清楚。而有的同学想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这愿望是好的,但很难实现。那么,一节课45分钟怎样才能提高效率,收到好的听课效果呢?这就需要明确课上要听什么。根据多数人的经验,课堂上要做到“三听”,即听思路、听联系、听重点和难点。
首先是听思路。老师讲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思路,因此,听课时要注意听老师是怎样引出新课题的,又是怎样把新课题展开的,怎样讲解的,怎样归纳小结的。如果上新课前能够切实进行好预习,则可以把自己预习的情况与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比较,这在预习一项里已谈到了。这样,就可以在听课时,明确老师的思路,这思路也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思路。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DNA的分子结构的知识时,老师讲课的思路一般是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来讲解的,而这一顺序是:①构成DNA的基本元素是C、H、O、N、P;②构成DNA的基本组成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磷酸;③构成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④成百
上千的脱氧核苷酸构成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⑤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的空间结构。这一顺序也就是掌握DNA分子结构的思路,其层次性很强,很容易理解、记忆。
第二是听联系。老师讲课时,一定会联系许多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使学过的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对于学习新知识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的结构和作用的知识,是我们后面学习细胞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众多知识的基础。我们前面学习的关于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是后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础。
老师讲课时,也一定会遗留下一些问题,或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以后在讲课中要解决的,上课时注意听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为以带着问题听课奠定基础。这也是一种联系,这种联系造成了我们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即已有知识与未知的知识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我们去恢复平衡,因而会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通过对未知知识的探求,使未知变为已知,以达到新的平衡。因此,上课时注意听这种联系,可以发挥出我们内在的学习潜力。例如,我们在学习有关液泡的结构和功能时,老师一定会讲到液泡的功能与植物细胞渗透吸水有关,但是,具体有什么关系呢?这只有等到后面讲细胞渗透吸水时才会详细讲到,此时就需要记住这些问题,做为一种悬念,留待以后进一步去揭开谜底。
老师讲课时,还会联系很多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实际,科学实验等,这些联系不但可以使我们加深理解知识,而且能使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上课时也要注意听好这些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内容。
第三是听重点、难点。每一节课都有每节课的重点内容,有的课还有一些难点内容。对于重点知识,老师会反复强调,会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解,会围绕重点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有时老师会明确指出哪些内容是重点,是必须掌握的。一般情况下,在每节课快要结束时,老师都会对本节课的讲课内容加以归纳总结,而归纳总结的内容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上述几种情况,都需要在听讲时加以注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但重点内容是必须记住的。有时重点知识就是难点,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知识,减数分裂的知识,基因的概念,基因突变的知识等等。但有的难点知识并非重点知识,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知识等等。对于难点知识,老师一般也会想各种办法讲清,做为学生则要在课上把难点听明白,使难转化为不难,如果课上没听明白,课下也要找到老师问明白,不然有些难点也会成为我们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特别对那些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更要弄个一清二楚。
怎么听?
如何听讲的问题,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虽然都经过了十年“寒窗”,但很多人至今可以说是不会听讲的。如何听讲呢?
首先,是前面提到的预习步骤要认真落实,使听讲能有的放矢。
第二,听讲时要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听、看、写等方面,随着老师讲课要多思考,特别是围绕上面提到的“三听”来思考问题,在头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的问题,如果老师在讲课中已经讲到了,说明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老师在讲课中没有讲到,则应该向老师提出。
第三,多提问题。无论是课上想到的问题,还是课下遇到的问题,都应及时向老师提出,要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儿。课上没时间问,就课下问,最终要把自己的问题解决。
第四,认真记好笔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课堂笔记,应该说是课本知识内容的高度浓缩,是重点所在,是精华所在,也可以认为是知识内容的纲要,所以要认真记好笔记。此外,老师写的笔记不可能包括许多具体的内容,这就需要在记笔记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多记一些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举的一些实例,画的一些简图,提的一些问题等等,都应该记下来。记好笔记不但促进我们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我们复习提供了提纲和资料。
由于每个同学的情况不同,不可能很具体地说明如何听讲,只能笼统地提出上述四点,供大家参考。 ③复习和作业
每节课上,一般老师都要留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内容多是讲课的重点内容,是应该认真对待的。作业的过程就是复习巩固听学知识的过程,但是,很多同学把作业仅仅当成是一种任务,甚至当成是个负担。因此,急急忙忙赶完作业,就认为当天的任务完成了,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学习的帮助是微小的。无论课上老师是否留有作业,课下都应该先进行复习,及时将当天老师所讲的知识复习一遍,这可以加强记忆,克服
遗忘。心理学家对遗忘和记忆都进行过实验和研究,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研究成果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就是说,刚刚学习完知识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一开始遗忘得较多,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遗忘的发展越来越慢,遗忘得也就慢了。根据这一遗忘规律,我们应该进行及时的复习,不要等到遗忘得差不多时,再进行复习,那样,学习效果是不会好的。由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所以我们复习得越及时越好。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通过复习,加强了记忆,然后再来做作业,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的效率,作业的困难、疑问、多可迎刃而解,而且通过作业又可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④总结
总结是指在学习完某一章知识,对此章知识进行整理、重组,总结出该章知识的联系、知识的系统或知识的结构,以便我们能从知识的整体上把握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和灵活掌握知识。总结的方法一般可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和纲要法。
总之,做好总结是我们学习常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通过总结,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能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知识连贯起来、综合起来,使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这样,就使我们能在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上来对待知识,就好像我们站在山顶上来看山下四周的景色一样,不但能看清所有景点,而且能看清各景点间的关系。由于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看待知识,我们也就有了驾驭知识的能力,就是说我们能灵活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了。
上述的预习、听讲、复习和作业、总结等步骤的学习常规,要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见到成效,一但形成学习习惯,就会尝到甜头。正如: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
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精辟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