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总结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 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1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4-16课)

第14课

1、“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结果:蒋介石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亡。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自发)和抗日游击(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杨靖宇为代表)

3、西安事变

背景:

①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得到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的拥护;

③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④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与红军实行停战。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通电全国, 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中日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需要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课本原话:中国共产党从全国人民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15 课

1、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军民奋起反击,开始了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在民族危机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3、南京大屠杀

1937年底,日军在南京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据战后远东军事法庭统计,六周内共屠杀中国人民30多万人。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1、主要战役

2、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3、中国共产党“七大 ”

(1)时间、地点:1945年 延安

(2)主要内容:

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4、抗日战争的胜利

时间、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字仪式,抗战结束。1945年10月25日,台湾从日本殖民者手中回到祖国怀抱。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2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7、18课)

第17课

1、重庆谈判

背景:抗战胜利后,美国为了控制中国,采取扶蒋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时间、地点:1945年8月,重庆谈判。

蒋介石的目的: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的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结果: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定”

2、内战爆发

时间、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疯狂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主要战役: 彭德怀率领西北解放军大败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1947年夏,刘、邓率晋冀鲁豫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

反攻的序幕。刘、邓大军开辟的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第18课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时间: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了。

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共产党英勇作战,指挥得当;

②共产党尽力争取国内和平,得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国民党发动内战,大失民心;

④国民党指挥不当等等

单元小结:人民战争发展的过程

第19 课

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他创办企业:

大生纱厂、南通博物院(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院)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

a.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

b.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

沿海沿江发达,广大内地落后

第20课

1、19世纪初,西方发明的轮船、火车在近代相继传入中国。

2、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凇沪铁路

3、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后来,照相和电影也传入中国。

4、1872年上海创办了《申报》,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5、社会习俗的变化P106

第21、22课

2、戊戌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

3、清政府1905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宣布于1905年废除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4、文学艺术成就(可连线补充) 文学

拓展: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管齐下。比如说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习激情,创设历史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历史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历史活动中收获。通过直接感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以采用探究法。在以情景教学法,探究法为主的前提下穿插着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性,并能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本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更清晰、更深刻。

第二、改变以老师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在近三年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本人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从原来的照本宣科到现在多种手段。在2009年度下学期,本人接手初二(3、4)班的历史教学,刚刚接手时,发现这两个班学生对历史豪无兴趣,完全记不住人名、地名、事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下决心一定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具体的做法,其一,先安排一个得力的科代表助手,用科代表的力量去感染其他同学。其二,改变课堂模式,把要默写的内容一定要在课堂上面过关,该练习的题目也要学生会做懂做,理解加记忆。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两个班的成绩从原来的倒数几名变成了前几名,这更让我坚定了一定要适应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最小的力气,用最少的时间,取的最快的进步。

整节课贯彻提纲式教学和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提纲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层次清晰,知识结构简单明了,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边讲边练的模式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构建灵活开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和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必然是教师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历史教师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尽量运用参与式教学,把学生调动到历史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会自己搜集、整理、运用各种历史资料,自己探究、质疑历史过程,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历史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资料)体验历史学习过程。这样,中学历史课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历史教学的质量就会有显著提高。如在学习《鸦片战争》一节中,我们围绕“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和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19世纪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趋势,增强全球化的民族意识。步骤如下:第一步,提出课题,将学生分成“中国组”和“英国组”,分别研究鸦片战争前的中英两国概况;第二步,各组拟订调查纲要,分头搜集资料,着眼于中英双方国情综合比较,注重政史地知识综合,从地理、人文环境比较;第三步,课堂上“中国组”和“英国组”陈述两国概况,大家讨论中英两国情况说明了什么?中英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第四步,课后进行资料成果展览,突出国防意识和与时俱进、富国强兵的主题。

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历史新课程能否顺利推行,一要看新课程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即要有好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二要看教师是否能胜任新课程,即要有好的教师来教学生。根据现代教育观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时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和利用最方便,即使用频率最高的教育资源,人们常说教师即课堂、课本即课堂就是这个道理。教师靠自己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课程,这种现象在学校是常有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使自己具备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具备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机结合的能力,具备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学服务的能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进而使学生喜欢自己、喜欢历史课。通过学习和提高,历史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其教学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历史信息和利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理解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人类和社会的能力,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这是历史老师帮助和知道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保证,也是历史老师顺利进入历史新课程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大有可为的。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我们特别强调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历史课堂灿烂起来,使学生爱学历史,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掌握开启历史之门的金钥匙,成为能够认识历史的真正主人。在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学教师,我们应该主动走近新课程,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参与新课程的实验,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历史八年级知识上册总结相关文章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优质总结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1-2单元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

★ 2020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经典总结

★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 历史八年级知识总结

★ 历史八年级知识归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