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五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五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篇1】

培养良好习惯

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建立和坚持必要的学习常规。课前做好预习,记好预习笔记,答好预习思考题;上课专注听讲,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及时做学习小结;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筛选试卷,收集经典好题以及建立错题本。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勤加练习,做到善于质疑。学习新课时要敢于询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为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掌握化学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化学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应认真研究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学习具体操作步骤,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及时完成实验报告。做实验时聚精会神、勤于动手、认真观察、善于动脑、练习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自我归纳总结

首先,及时总结。做到每课总结,每周总结,每单元总结。一个单元学习完毕,总结单元重要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用途、存在、制取方法和鉴别等(如元素化合物各单元的学习)。自行推导相关计算公式,推导相关变化规律(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学习)。通过自行推导,对重点、主干知识体系将有深刻认识,会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知识。

其次,集中对比,加强记忆。如常见物质的颜色、俗名、实验现象等易混零散的知识,可以自行归纳到一起,对比记忆。常见的化学计算题也可集中在一起,体会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等方法的适用范围和运用。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篇2】

第一,要看考试说明。考试说明里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考哪些核心知识,看看自己在哪一个知识块还有问题,重点去抓它。另外一个看点样题,就是题型示例。

第二,要看教材。以北京地区为例,北京各区县所用教材都是人教版,编写非常规范。命题专家会在教材当中选取一些核心内容,甚至会将讨论内容和实验内容放到高考题中。

第三,看经典题。首先要训练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尤其是找到精品题型进行训练。

第四,做到知己知彼。搞清楚自己在哪一个知识板块上学得比较好,哪一个知识板块上有问题,依据问题梳理核心知识。

第五,及时复习反馈。针对问题所在,先整理知识然后做训练题,找到自己知识有问题的那块做专项训练。京翰教育提示,我们的目的不是在于多做题,而是把题做会。

第六,训练做题规范。要想得分高做题必须规范化。北京这几年二卷给分点大约有平均28个,其中大约有一半题目是让同学们书写化学用语,包括电子式、结构式、方程式等。即便是考生懂了,如果书写不规范,考试中仍然要被扣分。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篇3】

一、内容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一堂课的线索脉络、重点难点等,简明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同时,教师会使之富有条理性和直观性。记下这些内容提纲,便于课后复习回顾,整体把握高一化学知识基础框架,对所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清晰完整。

二、思路方法

对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高一化学解题方法和分析思路也应及时记下,课后加以消化,若有疑惑,先作独立分析,因为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及时与老师商榷和探讨。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在这基础上,若能主动钻研,另辟蹊径,则更难能可贵。

三、归纳总结

注意记下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高一化学基础概念、公式、定理,寻找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同时,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后小结时,一方面是承上归纳所学的化学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启下布置预习任务或点明后面所要学的内容,做好笔记可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提前作准备,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篇4】

同学们进入初三了,面对一个全新的学科——化学。根据第一次月考成绩来看很多同学还不太清楚应该如何学习化学,在这里主要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可以帮到同学们。

第一,学习化学需要正确认识“记忆”和“理解”的关系。总是有人认为,化学只需要理解就好,不需要记忆。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理解一定是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的。同学们试想一下数学中平面几何中常用到的“截长补短”的方法,这是一种巧妙的方法,需要理解,但你如果不知道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那么你根本不知道该做哪条辅助线。同样,化学也需要记忆。当然,只记忆是不够的。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以上海中考为例,像文科一样背的滚瓜烂熟,最多50出头(满分60),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才有满分的可能。

第二,化学中的'人为规定要“欣然”接受。例如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代表不同意义,要接受这样的表示方法。有些人为规定确实没有道理,但要接受。例如为什么浮力不叫“漂力”,为什么三角形不叫“三边形”,为什么说两个人不说二个人,没有为什么,约定俗成。

第三,化学需要总结。当然每一科的学习都需要总结,但总结的方法不同。例如初中化学在初三上学期的分别讲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就需要在最后对上述二个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从共性与差异两点入手来加深理解。需要承认化学与数学、物理相比没有那种提纲携领、一以贯之的公式,所以更需要进行对比总结。同类知识学两个就总结两个,学到第三个就再加进来一起总结,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第四,化学最怕眼高手低,尤其是计算题。在讲课时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认为方法会了就懒得亲手算,这样害处非常大。的确近几年上海中考中计算题难度在下降,但毕竟计算放在整张试卷结尾,时间相对紧迫,如果平时缺乏计算的熟练度,那就只有自己吃亏了。还有就是平时万万不可用计算器,因为中考不让用,牢记一句话:常用计算器,考试分数低!,此外化学的计算题一般都能整除,一般不会除不尽,若存在除不尽的情况试题中会说明保留几位小数。

第五,注意细节的把握。中考化学的重中之重就是细节,中考中许多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女生比较细心,对细节把握的好。说到把握细节,不单单指考场上不粗心,同时更要强调平时学习时要细心,基本概念要理清,不能想当然。例如题目中说到某某某物质怎么怎么样,有的同学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物质是纯净物,结果丢了分。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物质”这个基本概念,物质本来就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确平时做题做到的几乎都是纯净物,但这不能成为忽略混合物的借口。

最后想说一点,初中化学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多,难度也并不大,如果想要冲击名校,中考中化学考满分都不算优势,但一旦考得差了一点,就会成为很大的劣势。希望大家可以重视这门学科,也祝大家学习顺利,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

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篇5】

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了使方程式满足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对方程式加以配平。

最小公倍数法

1、最小公倍数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以磷燃烧为例,先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在这个反应中,氧元素的数据较大,所以我们选择氧元素计算最大公倍数。左右两边氧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为2×5=10,所以应有10个氧原子参与反应。在将10除以每个化学式中氧原子的数量,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化学式的系数。

4、最后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系数。由已知的系数可得参与反应的磷原子的数量为4,所以P前的系数为4。最后将箭头改为等号,配平完成。

5、氯酸钾分解等方程式,也可采用这种方法配平。

观察法

1、观察法也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方程式,用观察法配平的关键是搞清反应的实质。

2、例如,一氧化碳燃烧就可以用这种方法配平。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可以发现一氧化碳燃烧实质是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

3、因为氧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所以每2个CO从一个O2分子中各得到一个氧原子,变为2个CO2分子。因此反应方程式中CO,O2,CO2的系数分别为1,2,2。

4、过氧化氢分解也可以这种方法配平。其反应实质是每个过氧化氢分子失去1个氧原子,变成1个水分子。

5、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也可以用这种方法配平。例如,氢氧化钠与硫酸中和,其本质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因为每个H2SO4中有2个氢离子参与反应,所以每两个NaOH与一个H2SO4反应,生成一个Na2SO4和2个水分子。

待定系数法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无法使用最小公倍数法,也很难采用观察法,这时可以考虑采用待定系数法。采用待定系数法,并不是每个化学式前都设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数量越少越好。

例如,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中,可先设K2MnO4前的系数为a,则显然有2a个K参与反应,所以KMnO4前的系数应为2a。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其他化学式前的系数。

最后求出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为a,各系数都除以最大公因数,得到KMnO4,K2MnO4,MnO2,O2的系数分别为2,1,1,1.

再看一个较为复杂的反应:

XeO3+MnSO4+H2O→HMnO4+Xe+H2SO4

可先设XeO3的系数为a,MnSO4的系数为b。

由Xe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Xe前的系数为a;

由Mn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HMnO4前的系数为b;

由S元素的质量守恒,可得H2SO4前的系数也为b。

由H元素质量守恒可得H2O前的系数为1.5b;

O元素前的系数为4b-3a;

显然1.5b=4b-3a,变形可得6a=5b。

根据6a=5b,将所有的a替换为b,然后去分母。最后除以最大公因数,配平完成。

注意事项

本文中的“系数"均指化学计量数。

今天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