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培养具备完备知识结构与完整人格的人,既是一种养成教育,也可作为一种公民终身教育。通识教育关键在“通”。所谓“通”,一是通生活层面的常识、知识、情趣与社会;二是通学识方面的相关领域;三是通古今与未来。
通识教育关键在“通”
首先,作为养成教育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知识性、情趣性与社会性。缺乏常识与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导致盲目信仰乃至上当受骗;缺乏情趣,在日常生活中会导致乏味无聊乃至厌倦生活;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公民的自由与责任意识,则容易或坐井观天、妄自尊大。而通识教育作为养成教育,应当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常识、知识、情趣及人与人关系等社会生活规范结合起来,兼顾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情趣性和社会性。
笔者在“《诗经》导读”“诗歌与中国文化”等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文学作品的文本,分别适时地将古代天文、地理、器物、审美、情感、讽喻、神话、历史、哲学等内容纳入课程,全面展现出古代文化长卷,启发学生各方面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化情趣,引导学生将专业之外的功夫用于提升自身情趣与品格,受到学生欢迎。
其次,作为人文领域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文、史、哲。回归人文领域,提升人文关怀,在人文学科领域打通文、史、哲,结合真、善、美,追求物我各安其分,追求内外兼修、身心统一的人格境界,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通识教育的任务。
在学科门类越分越细的今天,学者们固然在各自领域有了极为深入的研究,然而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门别类研究也带来了弊端:或者,将各自领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目标作为唯一正确的方式与唯一的目标,将其大力推广,甚至试图替代以至碾压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与研究目标;或者,局限于各自领域的研究,无视其研究手段与实验结果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或者,以完全功利性的目标作为唯一目标,只看项目的眼前利益,忽视其结果对其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效应。当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致使技术手段已经开始碾压人类生活方方面面,这种趋势归根到底是缺乏整体性思维、整体性设计以及整合性方法的结果。通过通识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当在成为各自学科领域专业人才的同时,具有整体性与整合性思维方式,具有通观全局的社会责任意识,并保持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笔者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习期间所打下的文学与哲学功底,以及后来辗转哲学系与中文系的学习经历,为笔者此后力图在通识课程中打通文、史、哲之间的界限提供了学养基础,而在北航讲授通识课的工作经历,使笔者得以实践并深化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在课程讲授中,笔者注重纳入古人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关怀、历史认知与社会关怀、文学欣赏与文化关怀、宇宙观念与终极关怀等内容,展现古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情志、抱负与思想,以启发今人。并纳入传统文化中入世的士大夫情怀、修身的禅思理趣以及关于生死的思考等内容,力图全方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再其次,作为公民终身教育的通识教育,应当贯通历史性。通识教育除在基础层面贯通人的常识领域、人的情趣与人的社会性,在学科层面横向贯通文、史、哲之外,应当在纵向上贯通历史,使人具有纵深眼光,具有未来眼光。贯通历史性,一要具有求真精神,探求诗歌叙事与抒情背后的历史的真相,从古人的角度体会并理解古人;二要具有批判意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今人的角度评判古人;三要具有主体意识,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主体性出发,从今人的角度诠释历史;四要具有整体综观意识,纵观历史长河,从今人的角度展望未来。
《诗经》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大量神话故事,它们并不反映历史真相,然而却反映着古人的时空观念、生命意识、寻根意识,反映古人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理想。《诗经》以及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许多体现民生意识、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的内容,这些内容被历代诗人反复吟咏。不论是神话、叙事、寄情、言志、忧患、讽喻,其中一些意识、观念与思想,长期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当今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依旧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从各个层面对诗歌与文化进行理解,有助于今人形成文化自觉,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建立文化自信。
“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面向未来,思考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学校发展战略向何处去,毫无疑问,“互联网+教育”是一个响亮的回答。“互联网+教育”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普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互联网+教育”可以提供教育起点均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手段之一。基础教育领域,利用远程直播、同步课堂等方式,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缓解了贫困地区学校师资不足、师资力量弱等问题。高等教育领域,慕课、微课程等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了大学围墙的界限,推进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
“互联网+教育”可以保障教育过程均衡。“互联网+教育”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其个性化的特征为教育过程均衡提供了有力保障。以“互动反馈系统”为代表的课堂教学信息化系统,支持教师实施面向每个学生个体的精准教学。教师只要通过应答系统收集学生信息就可以立即知道每位学生回答的正误以及相应答案的统计情况,并可据此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策略及进程,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互联网+教育”面向教育结果均衡。教育结果均衡的目标可定位在“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互联网+教育”首先要提升学生在互联网学习中的获得感、满足感。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都强调面向实践、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这种倡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资源创造产品的理念和模式,颠覆了以往的传统学习方式,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尝试,把想法变成现实。锻炼的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互联网+教育”追求优质化的教育教学。优质教育包含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教学教研的优化提升、学习过程的激励追踪诊断反馈等多个维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上述方面多有突破。教学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即时呈现和及时反馈,实现了因材施教。学生在以深度交互、群体协同、探究分享、评价激励为特征的网络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技能,不仅获得个性化的发展,而且更容易实现以知识建构为特征的深度学习。
“互联网+教育”追求优质化的教育管理。在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教育体系的整体变革和创新发展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治理是撬动未来教育改革的杠杆。互联网将教育管理引向了扁平化。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校长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可以直接看到一些学习和培训的活动过程,直接掌握学生和教师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进而能够快速调配资源,对学生或教师进行服务。
“互联网+教育”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未来上课都不用去教室了吗?
上一篇:2021春运将从1月28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