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古人秋分为什么祭月

七七范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是秋季的第九十天,太阳位置在黄经180°的位置,有平分秋季的意思,到了秋分节气后基本上就已经进入深秋了,再往后就要开始进入冬季节气了。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古人秋分为什么祭月,希望你喜欢。

古人秋分为什么祭月

古人秋分为什么祭月

秋分是秋季正式的开始,《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现在这一天不是节日,但在周朝时,这一天是帝王祭月的日子。据《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中春昼,击土鼓,龡《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这里说的中秋夜,是指节气秋分,而不是现在八月十五中秋节,直到唐宋之后祭月才和中秋节联在一起,成为中国的三大节之一。

秋分在古人眼里是“阴盛”开始的重要日子。《宋史·礼志六》“朝日夕月”条引唐代柳宗元的话说:“按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其意思是,根据礼经上的说法,秋分时昼夜一样长,正午的时候阴气开始产生。

所谓“阴魄”,就是古人所迷信的阴气、鬼魂一类。古人认为,阴气太重会影响国家祥和与百姓的身体健康,所以朝廷要祭祀月亮,以保国泰民安,此即所谓“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

“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的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秋分祭月并非柳宗元所生活的唐朝才有,先秦时已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礼制。秦朝时祭祀八个神灵,第六个就是月亮神,第七个是日神。

为何选择在春分和秋分时,分别祭祀日神和月神呢?《明史·礼志三》认为:“盖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言下之意,春分和秋分最适合祭日和祭月。

要进行秋分祭月,首先祭祀时间不能搞错,据《礼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祭日时辰在早上太阳将升之际,祭月则在晚上,故称“朝日夕月”。

清朝规定,祭月为“秋分日酉刻”,正是黄昏走向黑夜时分。而且,行祭还有诸多规矩。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条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祭日月与祭天地一样为历代所重视,秦汉时,设坛祭祀已成制度。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度废春分祭日和秋分祭月之礼,明世宗朱厚熜主政后,于嘉靖九年重新恢复祭祀,且规格升级。朱厚熜认为,“日月照临,其功甚大。”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祭祀制度,明清两朝祭祀日月的“日坛”和“月坛”,如今都还屹立在北京城中。

秋分祭月习俗的由来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祭后分胙,饮宴、赏月。华夏祭礼讲究“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天气因素不是关键。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在中国的夏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释义: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正式进入秋季。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 的意思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的含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从冬至开始白天越来越长,但是从春分开始白天比晚上长,从夏至那天开始白天越来越短,但是从秋分开始才白天比晚上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