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电影讲述了东周末年,诸侯割据,相互征战。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1
为了更早体验开年大片《孔子》,前天我独自一人走进了电影院,在四周黑暗的氛围中,我静寂的看到了思想的光芒。
《孔子》比我预想的效果还要好,著名女导演胡玫是我十分欣赏的女强人,他的作品《忠诚》、《汉武大帝》、《芬尼的微笑》、《乔家大院》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看的。刚开始在得知周润发要扮演孔子时,我半信半疑:发哥能演好一代圣人吗?不过现在还是被发哥的演技所征服,他演的很出彩!彷佛穿越两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回到东周时期那段战乱频仍的多事之秋;另外陈建斌、任泉的表演也相当出色,加之影后周迅的加盟,更使本片流光溢彩。
在网上有人大致对“颜回之死”与“子见南子”“老子孔子对话”三段颇多非议,但是依鄙人看来,这正是本片的精彩之处,当我看到作为代国相的孔子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不惜一个人在高台上奋力击鼓,而胜利后却无比伤心的时候,我感受到孔子仁者爱人的矛盾心理,这时我的眼中强忍泪水,进而看到了编剧虚构的颜回之死,颜回为了保全儒家经典流传后世,不惜一次次从冰窟窿中把竹简扔上岸,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呀,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留下了泪。
关于子见南子一段,尽管篇幅不长,但是却是本片画龙点睛之笔,周迅也很符合卫国夫人南子的角色,当妩媚的南子试图挑逗孔子的时候,孔子却表现出谦谦君子坐怀不乱的气概,而心里也很感激南子的知遇之恩,遂说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是呀,男人好色,自古皆然,孔子首先是个凡人,只有经历女色的诱惑而岿然不动才磨练成为圣人,而孔子并不反对男人好色,他是教人“好色而不淫”,这是儒家“人道思想”的体现,比起佛家“不近女色”与道家的“天道思想”,儒家思想是适合在人间推行的,试想假如男人不好色,成为了性冷淡甚至性无能,这时女人们就会以轻蔑的口吻说:“你不是个男人!”或者抱怨道:“你还是个男人吗你?老娘要你何用?呜呜呜呜我的命好苦呀!”所以男人不可不好色,但是也不能纵横情欲,孔夫子教给我们的是:君子好色,取之有道。好色要建立在道德与法律的基础之上,不可逾越这两道鸿沟。
另外就是老子与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与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本片前半段紧凑有加,后半段却略有缓慢,这应该算一个不大不小的毛病吧,结尾处胡玫导演用类似她执导的《汉武大帝》开头时武帝说司马迁的话语做结:是非功过,任人评说。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2
《孔子》读后感时间过得真够快的,转眼间三月份已过了一多半了,古人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孔子读后感--李营营。
前者我感受过了,但琴艺书法我是半丝不会的,所以我用读书充实这段时光。
在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孔子》这部书。
虽然只是粗度,但这已让我受益不少,相信古人所说的开卷有益就是这个原因吧。
下面我简略介绍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大略可分为儒释道三家,而佛教的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才是真正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中国古代人民自己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而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孔子》这部书主要是阐述儒家思想的著作。
我们现代的人区分年龄阶段,常用80后、90后等词语。
其实这应该是年龄段的一种新说法,而比较正统的说法应该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等。
而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什么呢?它又有怎样的含义呢?孔子曾经曰过: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也就是说,孔子的意思是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会做不同的事情,拥有不同的心态。
当然我们应该变通的理解,这里的年龄并非时间节点的,而是指一段时期,读后感《孔子读后感--李营营》。
而且从一个年龄段到另一个年龄段,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境界都会有所不同,所做的事情也在逐渐改变。
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孔子是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指出,人应随着环境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做着不同的调解与改变,以适应事物的不断发展。
我认为知道两千年后的今天,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同时,孔子给出了不同年龄段大体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十五岁时人应该立志专注于学习;到三十岁时应该能够在家庭事业等方面独立,能在社会中有自己的定位;到四十岁时个人应该已经定型,不会再有太大改变,不会在对未来感到傍徨;到五十岁时应该能从心底接受历史的规律与历史的无规律;到六十岁人们要达到一个接受天命,认识天命的最佳效果,此时,不会再怨天尤人,大千世界,众说纷纭,都欣然接受了;到七十岁,人老了,死亡之期将近,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此时人的思想就渐渐趋于善了,能够达到一个与世无争,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物我两忘,无意名利,心若止水,不计得失,慈悲为怀,飘然世外的境界。
《孔子》一书讲到了仁的概念,孝的含义,礼的作用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现实。
而我所说的仅仅是孔子对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不同事情与不同心态的划分。
当然《孔子》一书博大精深,区区千字必是言之不尽,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述说。
由于本次阅读略显仓促,且文言文字言简意深,我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孔子》一书,不过经过多次阅读,我相信我会更好的理解它的。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3
在教室里的夜场电影,看的是老师推荐的《孔子》。这部电影对我触动很大,我佩服孔子的博学多才和政治才能,也有感于他的无奈与不甘。
言归正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这位至圣,他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便是这部《孔子:决战春秋》。
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周润发饰)受到鲁定公(姚鲁饰)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陈建斌饰)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马精武 饰)和大夫黎鉏(王绘春饰)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从此,孔子率颜回(任泉饰)、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获俸粟6万石。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周迅饰),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在孔子晚年时期,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孔子一生笃志教化天下,不避危险,四方驰驱,却迍邅潦倒,寂寞终老。
我认为,首先,孔子很有智慧,孔子任中都宰的一年,鲁国繁荣昌盛,引起邻国齐国的不安,试图通过相约会盟的方式挟制鲁国国君。孔子深知这是一次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于是求季孙斯援兵五百乘。但当鲁国国君和孔子到达夹谷时,兵车并没跟来。当齐国准备发动军队挟制鲁国国君时,孔子设计的第二方案是让一百牛车在后方扬起了灰尘,让敌人以为有千军万马,硬生生收了兵,还归还了之前被抢的汶上三城。这一战充分展示了孔子的足智多谋。其次,孔子很有才能鲁国一直被“三桓”所把持。当孔子代理国相时,立即提出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城堡)的举措。政令下达后,公山狃带头起兵反叛,孔子率领众弟子保护国君登上武子台。武子台下,公山狃一声令下,无数弓箭射向武子台。孔子最后以十二条熊熊火龙将叛军彻底制服。但堕三都的行动因种.种阴谋阻挠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开始迷恋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这也直接导致了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再次,孔子很有爱心,鲁国一直被“三桓”所把持。当孔子代理国相时,立即提出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城堡)的举措。政令下达后,公山狃带头起兵反叛,孔子率领众弟子保护国君登上武子台。武子台下,公山狃一声令下,无数弓箭射向武子台。孔子最后以十二条熊熊火龙将叛军彻底制服。但堕三都的行动因种.种阴谋阻挠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开始迷恋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这也直接导致了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
但是,孔子也是孤独的。
孔子虽然一直寻觅“知音”,但结局却知音寥寥。《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圣人传记,说到底是一部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在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所以本片着墨于“子见南子”与“颜回救书简”,孔子明知南子赏识他,亦无法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性命堪舆,亦无法营救——通篇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关于人物的“无力感”: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年轻的孔子有一身鸿图抱负,不认同老子的“无为而治”,而希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时局。但迎接他的却是其后的风餐露宿,颠沛流离,几近丧家之犬,理想主义要被挖空殆尽。在电影结尾,孔子的背影一袭白衣,与老子相若无几,他最终领会到“不参政事”以及“无为而治”,“改变不了世界,只能改变自己的内心。”
纵使如此,孔子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后来学者的发扬光大,成为显学。直到现在,孔子的许多思想也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学习孔子,共创和谐。————
看完《孔子》后,我又深一步走进了伟大教育家孔子的世界,感受着她博大的文化内涵,体味着那一句句令人深思的哲语,被他那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征服着。
在那个硝烟不断的春秋,出于对鲁国的忠爱,也为了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愿望,他出任了大司寇一职,推行礼制。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恢复周礼,规范社会失稳的秩序,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可这又谈何容易啊。
可孔子是机智的。面对那惨无人道的陪葬制度,他提出了“天地间人为贵”推行变故改制,推陈出新,废止以活人陪葬。他的面前时陈腐落后的思想,面对鲁大夫叔孙武的百般刁难,他语出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禁令人拍案叫绝;在齐国借夹谷会盟吞并鲁国的时候,老谋深算的齐景公并没有战胜孔子,在“下台迎上”“鲁君登台”巧妙地为鲁君所代表的国家荣誉,他仅靠一百牛车便战胜了齐国的三百万大军,用声势浩大的虚势要求齐国归还了失地汶上三城,并使齐鲁两国永结盟好。没有硝烟便成功的攻破了齐国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荣誉。
当鲁君任命他为鲁国代国相时,他并没有贪图富贵,仍然为生民社稷奔波着忙碌着,面对勾结他的人只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简单诠释着他的坚定信念。面对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他提出了“毁三都”拱卫王室的主张,他知道这会损害贵族大夫的'利益,可为了人们为了国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大呼“苟利国家生死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面对这引来的杀身之祸,鲁国人们的自相残杀,齐国的趁虚而入,鲁君的放弃,他无奈他痛苦他不想天下大乱他放手了。孔子那无人能解的寂寞深深印进了我的心里。
他离开鲁国,当他漫无目的的游走在漫漫长路时“前面没有平坦的道路,没有荣华富贵,只有苍茫的荒凉”他的弟子跟来了,没有太多的言语只有那真诚的眼神和彼此相知的心,他不想让弟子随他受苦“我错在哪里?”苍凉的呼喊在辽阔的沙漠上回荡着,他明白了“不弄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求仁得仁又何悔?”他们开始周游列国坚守着“朝闻道夕死可矣”尽管他也知道在这个乱世推行“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是行不通的可他不会放弃。尽管贫困潦倒尽管食不果腹,他们仍可以快乐且孤独的弾弦奏乐,他们已经超越了战乱纷扰的世俗,内心的强大可以对过那漫漫长夜,他们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勉励自己,在物质和精神的较量中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抛弃物质,因为精神是他们生命的依托。
当危难中的鲁召他的弟子冉求回国治理时,当子路出师卫国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诫弟子“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看见弟子有所作为他在满足的同时又有谁了解他的孤独,冉求打败齐国后实现了他的诺言“生长我一定接你回国”可年老的孔子把一切都看淡了“我可回去,只想专心讲学,勿以政事”他在晚年中实践着他的理想,弟子三千,传授者他的仁爱......
这就是孔子传奇的一生,他在曲折中实现了生命的神话,他的《论语》他的《春秋》他的仁者爱仁......然我们铭记了一个伟人--孔子,他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全世界。他的“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仍是我们选着朋友的指明灯,他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仍告诫我们前方的路还要有梦想还要有追求。
品读孔子,在他强大的精神世界里崇拜着。
品读孔子,在他渊博的知识海洋里陶醉着。
品读孔子,在他哲理的告诫中吸收着,成长着。
在那战乱的时代,有三千弟子陪他寂寞着,而现在他不会再孤独,因为全世界都会陪着他。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4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然而观影归来,大家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黄石广电影迷成员们在华夏电影城集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这个时段多出不少,而且很多都是穿着校服来的学生们,看来纷纷开始放假的学生群体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电影院的主力人群。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5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伴随着古朴的音乐,一阵清脆的读书声萦绕于耳间,《少年孔子》缓缓拉开了它的序幕。随后讲述了小孔丘与众学童一起学习、干活、玩耍、成长、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并表现了少年孔子的优秀品质。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在弹琴,牛轰的爸爸也让牛轰弹,牛轰说没琴台怎么弹呀?然后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后背说:“这儿,这就是弹台。”其实牛轰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乱弹,这时他们听见了孔子在弹一首曲子,一会先生来了,先生问孔丘:“你这篇曲子已经弹了二十天了,学点新的曲子吧!”孔丘说:“我还不知道这个这个作者写这首曲子的意义。”先生继续问孔丘:你会几首曲子了?”孔丘说:“我会一首。”牛轰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轰的爸爸问牛轰会几首曲子?牛轰说:“我都会五首曲子了。”先生一听说:“孔丘你说说这个曲子的含义。”孔子说:“我觉得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个能管理国家的名人”先生说:”确实是,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写的曲子。”
孔丘学习弹奏乐器,一首曲子整整练了一个月,弹出的曲子优美动听,先生都满意地说可以练习下一首了,可是他仍在孜孜不倦地练习,而牛轰,虽然会弹五首曲子,可是一首曲子都没有弹好!让我想到我自己每次练钢琴的`时候,我都是非常着急,希望能多弹几首曲子,在练的时候也没弄明白曲子的含义,就换下一首。可是最终没有几首能过关!通过少年孔子的弹琴的经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他的妈妈很辛苦,给有钱人家做佣人。孔丘非常孝敬他的妈妈。有一次,她的妈妈得了一种病,这种病需要一种草药才能治好。但是这种草药只长在悬崖峭壁上,很难采到。孔丘还是带着他的同学在悬崖上为他妈妈采到了那种药,治好了她的病。
到了该选诗童的时候了,同学们都选孔丘,先生说:”要选两位诗童去京城参加比赛。”这时孔子推荐了牛轰。同学们都很疑惑,牛轰非常自大,怎么能让他去京城参加比赛呢?其实牛轰家在昨晚着了火,他已经很不高兴了,孔子推荐他是为了让他缓解不好的情绪,说明孔子在小时候就知道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力去帮助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对手都很友善。
当然了,小孔子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我要好好地向他学习!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 电影《孔子》观后感800字范文5篇
★ 《孔子》电影观后感三篇精选影评
★ 孔子电影个人观后感6篇
★ 《孔子》观后感600字,《孔子》观后感大全
★ 孔子电影观后感作文600字
★ 电影孔子观后感600字
★ 电影孔子观后感作文
★ 孔子电影观后感作文
★ 孔子观后感影评600字
★ 《八佰》电影观后感800字范文五篇
有关《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
上一篇:有关《少年派》观后感8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