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经典名书,它是科学和幻想的结晶,它是海底的奇异大冒险。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1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写的小说,读完后,总会让我有很多的幻想。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阿尤纳斯教授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之王——尼德,跟随尼摩船长乘“林肯”号驱逐舰在海底里的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吸引着读者:从海面上的“海怪”出没,到尼摩船长和他的“乘客们”的海底旅行,到最后“鹦鹉螺”号被海洋旋涡吞噬。这些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故事:分别是“海底奇观”和“大漩涡”。

先来说说“海底奇观”吧。这个故事是阿尤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个伙伴在“鹦鹉螺”号船上透过玻璃窗看见的海底景色。他们在船上透过水晶玻璃看见了:色彩斑斓的箭雨、像迎风招展的旗帜的鲻鱼、双层黑线的鲷鱼、娇美无比的玻璃鱼……这样美丽的海底世界让船上的所有人都沉醉于其中。这本书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是在1866年,人类还没有发明驱逐舰的时候,凡尔纳作家能想象出这样美不胜收的海底世界,也让读者大饱眼福了!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我也仿佛置身在奇妙无比的海底世界,我的身边就是一个巨大的水族馆,里面有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有五彩斑斓的各类生物,在这里呆上整整一天都觉得不够,因为这样美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当我读“大漩涡”这个故事时,船员们说:“大漩涡!大漩涡!”我读这句话时,心也跟着故事情节一起在波动,心里想:尼德他们能逃脱这大漩涡吗?他们又将怎样逃脱呢?最终他们三人落在大漩涡中,失去了知觉……当然,故事的大结局是:三人被一位先生救了,他们也逃离了“鹦鹉螺”号。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人在真正遇到危险时的冷静、不慌张,同时也需要聪明、智慧的头脑。

这本书里的故事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读完这本书,我开阔了眼界,还学到许多知识,同时这本书也在告诫人类:要爱护海洋生物,谴责人们滥杀滥捕的行为。读完这本书,我也收获多多。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2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故事讲述的是1866年,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自己仆人和一名捕鲸手去追捕海上的一只大独角鲸,在此过程中,意外发现那是一只构造奇异的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众人周游海底世界,中途碰到许多深不可测的事情,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了印度洋、红海、地中海……整整有两万里。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科学性,凡尔纳的各部作品均由此特点。书中涉及了许多生物知识和部分物理知识,例如说:动物的分类、光的反射……故事情节非常出色,不仅使我们开了眼界,对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让我爱上了科学,真是受益匪浅啊!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出现在海底,那天众人潜入海底去采珠场采珍珠,正当他们高兴奋兴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位印度人也在一旁采珠。忽然间,一只目光贪婪、张牙舞爪的巨鲨出现在印度人的上方,猛地向他直扑过去,他往旁边一闪,鲨鱼的尾巴向他一扫,他摔到了地上。正当鲨鱼想吃掉他时,尼摩船长主动出击,展开了一场人鲨大战,尼摩船长不断攻击,却一直没有刺中要害部位,而鲨鱼张开它那如同工厂里的大剪刀一样的大口,将船长掀倒在地上。此时,尼摩船长自称跟人类断绝了关系,但在要害时刻,却为一位普通的采珠人和鲨鱼搏斗,不仅说明他神秘莫测,而且有很强烈的正义感。

我最喜欢的人物并不是尼摩船长,而是仆人康塞尔,他有个特点,每当他们捉到鱼时,他总是主动分类,习惯虽小,但充分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很感爱好。我不禁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的情况,别看我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我仅仅是依靠自己的优势——记忆力好坚持到现在,平常根本不怎么用功,我想:假如我和他一样该多好,我不就可以名列前茅吗。所以我应当拿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3

从一望无际而风平浪静的蓝色海面悄然下沉,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开启了奇妙而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神秘地周游在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

“我的艇上有一种强有力的东西。驯服、快捷、便利,什么都能干,是我艇上的主宰。一切全都得靠它。它给我提供光和热,是所有机械的灵魂。它就是电。”

“‘您瞧,’尼摩艇长对我说道,‘我使用的是本生发电装置,而不是鲁姆科尔夫发电装置。鲁姆科尔夫发电装置功率不强。本生发电装置既简单功率又大,经验证明,效果更好。发出的电输送到艇的后部,通过大块电磁铁作用于由杠杆和齿轮组成的特殊传动系统,使螺旋桨的轴转动起来。螺旋桨直径为六米,平均螺距为七点五米,每秒转速可达一百二十五转。’”

“鹦鹉螺”号潜水艇是凡尔纳凭借他那丰富的想象力所描绘的“未来的潜水艇”,光是艇上的大客厅,便长十米,宽六米,高五米。艇里还有一个藏书一万两千本的图书馆。这艘潜水艇可以在海底长驱两万里。更何况那时还没有一个人游历过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因此,凡尔纳被人们称赞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后来,许多科学家都曾谈及,他们是受凡尔纳作品的启迪,才走上了科学之路。

凡尔纳之所以成了科学时代的预言家,那是由于他正生活在资本主义上升、发展的时代,处于科学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他的作品,正是一面时代的镜子,反映了人们对拜托手工式小生产,实现资本主义大生产,以及对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强烈欲望。“他既是科学家中的文学家,又是文学家中的科学家。”凡尔纳,正是把科学与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的大师。

“鹦鹉螺”号给予了我们科学的力量,正如中国近几年来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海洋强国。各种科学研究层出不迭,“疏浚船天台号”、“振华30”以及“造岛神器天鲸号”等等。逐渐增长的科技,使我们对于海洋的探究更进一步。中国,在日复一日的探索与发展中强盛。

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扶过一片浩瀚星海。我在岁月斑驳深处,聆听到科技绽放的声音。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4

我只花了两天时间,便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我觉得读它就是在漫游奇妙的海底世界。全书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又细致的描写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文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想象离奇,另一特点是通过许多奇特的细节描写,把场景和人物的性格表现得丰富多样。

《海底两万里》人物不多,但他们性格鲜明,其主要人物有阿罗纳克斯教授、内德兰德还有尼摩船长。阿罗纳克斯教授说话彬彬有礼、慢条斯理,愿意为探索科学而献身;内德—兰德性格粗野,粗犷、顽固且自负;孔赛伊是一个忠实朴素的形象;尼摩船长性格是多面性的,他一方面憎恶着人类社会,另一方面在身上又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他爱憎分明、追求自由、反对压迫、敢于反抗,但热爱自由的他却因为保密的原因限制了教授等人的自由,他们多样的形象和性格始终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作为一个21世纪的现代人,我们却在作品问世这么多年之后仍会用这种不可思议的眼光打量这部文学著作,不得不说明了凡尔纳思想的丰富和先进,他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科幻色彩的海底世界,以致于像我这样排斥科幻的人也被它深深的吸引。

下面我想讲讲这部小说的离奇之处,它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有些情节却不太符合常理,比方说目前世界公认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也只有11000多米。而鹦鹉螺号却能潜到16000米,我国的奋斗号也只能潜到10908米,难道他们是来自遥远的未来?在现实中这显然不可能;更离奇的在于装备上,别说没有这么深的海域,现实中的装备也完全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强;还有缺氧事件,这么高大上的潜水艇为什么没有电解水的供氧方式?

本书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悬念,这些悬念使情节更有吸引力,也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在此我也想留下一个疑问,凡尔纳在设计尼摩船长这个角色时,为什么不选择在结尾公开他的身份,而是留下一个悬念?

我之所以排斥科幻,是因为科幻情节总是那么紧张,每次看完都感觉浑身不舒服,《海底两万里》里都是日常的生活场景,可以用一种很惬意的心态去读它,但又不失兴趣,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吧!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5

寒假里,我读完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这本书生动有趣,也有很多惊心动魄。

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在海底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出现了一只被判定独角鲸的巨大生物经常使船只失事。于是阿罗纳克斯接受邀请参加了追捕海怪的行动,但是在追捕海怪的行动中却不幸落水,被囚禁在了动物的体内。随后,他发现这并不是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特的潜艇“鹦鹉螺号”。这艘潜艇船身坚固,并利用海洋发电,使阿罗纳克斯教授赞叹不已,艇长尼摩不吝啬自己的船只,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人进行海底旅行看到了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在旅行的途中他们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途中他们经历了搁浅、野蛮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和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在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人与尼摩艇长不辞而别,回到了家乡。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大海有了无限的想象,我会想到一个丰富的世界,一片浩瀚无边的海洋,尼摩船长带着我们一起探索海底的奇妙。

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作者那丰富的想象力。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能在海里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而凡尔纳却凭借他的文字创造出了能在海底深处探险的“鹦鹉螺号”潜水艇,直到很多年后,人们才发明出真实的潜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凡尔纳的这种想象力使我深深的敬佩。

我还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最后在他们共同努力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仿佛自己身临奇境感受到被尼摩艇长带着一起进行了一场海底的奇妙之旅。在这本书里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感受到了平时感受不到,想到了我们平时想象不到的东西。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6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人们不仅能行走在陆地,而且能坐上飞机飞上蓝天,还能坐上游轮观光风景,甚至是跟着潜艇进入海底探索奥秘。但是,在19世纪,那个技术落后的年代,别说是潜艇,连飞机都还没有的年代,儒勒·凡尔纳却利用自己奇特的想象力,讲述了一次神奇的海底旅行。

1866年,阿龙纳斯教授与仆人康塞尔受邀去追捕一只疑似独角鲸的“海怪”,途中不幸落水,他们与捕鲸手尼德到了“海怪”的背上,才发现它其实是一艘潜艇——“鹦鹉螺号”。这艘潜艇是秘密制造的,构造奇特,异常坚固,靠海水发电。船长尼摩带着他们进行了漫长的海洋之旅,从太平洋,到北冰洋,途中经过红海、地中海、南极等,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章鱼袭击等,最后,他们三人不辞而别离开了“鹦鹉螺号”。

海洋,湛蓝的海洋,浩瀚无边,有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叱咤风云,他是地球的十分之七!但由于科技落后,19世纪的人们并不能深入了解它,只能通过奇妙的幻想,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海洋图。而凡尔纳正是发挥了对海洋极致的想象力,表达了人类对海洋的热爱以及迫不及待想去更深地了解它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人类的勇敢机智、敢于与大自然斗争,坚强勇敢的探险精神。

文中,尼摩船长说:“我爱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着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气清洁、健康。大海广阔无垠,人在这里不会孤独,因为他感觉得到周围涌动着的生命。”其实,这更是作者凡尔纳借尼摩船长之口,来表达自己对大海热爱和由衷的赞美。

但如今,海洋漏油、海滩垃圾、赤潮、绿潮,越来越多海洋污染影响着我们的蓝色母亲。人类不断地向母亲索取资源,却无意间破坏了环境,如今让蓝色母亲不堪重负。地球本来就是浩瀚宇宙中一颗微不足道的行星,但令它与众不同的,正是因为它拥有液态水。可以说,海洋是地球的母亲,海洋和人类息息相关、和生命不可分离。

“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谁会希望面朝着房子的大海污染日趋加重?没错,没有谁!所以,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护蓝色母亲,刻不容缓!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7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一个想象力惊人的科幻作家,他的惊人之处不但只是他写的夸张,动人而富有科学意义的小说,更惊人的是他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00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怎样丰富的知识底蕴啊!

就这样,我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开始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乘坐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这个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书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地质学。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对尼摩船长出类拔萃的才华与学识的钦佩。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例如红海一名是源于海中的一种名叫三棱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颜色像血一样红。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在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刻意或困难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见所闻罢了,这使人们对因景而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都得以牢固的保存。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8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小我就受到这句名言的影响,先后读过《作文九问》、《米小圈上学记》,读过《天下奇闻》、《十万个为什么》,还读过《成语三百则》、《七色花》、《三十六计》……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龙纳斯教授和尼德、康塞尔落入“鹦鹉螺号”潜艇中与尼摩船长进行了惊叹不已的海底旅行,通过这次奇妙的旅行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也让我认识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更让我交到了许多海洋生物朋友:柔软的海参在懒洋洋地蠕动;全身披甲的大龙虾挥舞着大钳子;像萤火虫一样的灯笼鱼顶着“探照灯”游来游去。

以前我一直认为海洋是冰冰凉凉的,但是自从看了这本书后,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海底有像“黑烟囱”一样的海底热泉,它可以从直径约12厘米的洞口喷射出高达350摄氏度的“黑烟”。这么高温度的“黑烟”对我们人类来说是非常恐怖的,但对“雪人蟹”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它居然可以贴在海底热泉的峭壁上伸出钳子把微生物抓出来吃掉。

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在探险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反而更加积极思考、寻找办法,最终通过不懈努力攻克了道道难关。这也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国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2012年6月,“蛟龙”载人潜水器下潜到了7062米,创造出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这样的成绩也是我国伟大科学家们相信科学、不怕失败、坚持不懈、不断进取的结果。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正所谓“世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反复读了几遍始终毫无头绪、一片空白,脑袋里就像一锅粥;正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阿龙纳斯教授和科学家们攻克难关的情景,于是我又再次拿出了铅笔和草稿纸,一边画图、一边思考、一边演算,过了一会儿,我终于还是战胜了这道题。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认识了充满神奇色彩的海洋世界,更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爱与好奇。作为小学生的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和眼界,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9

大家一听到“海底”这个词,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鱼和未曾见过的海底生物吗?是散发着奇特光彩,若宝石般光彩夺目的珊瑚吗?还是一艘艘装满宝藏的沉船?《海底两万里》一书会满足你所有的关于海底世界的好奇心。

在对于人物的刻画方面,儒勒·凡尔纳是非常成功的。书中人物并不多,但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人物的性格方面,他并没有说一开始就把某个人的特点全部说出来,而是随着剧情推移,让人物慢慢鲜活起来。就拿鱼叉王尼德兰来说吧。主角一行人第一次遇到他时,对他的描写是这样的:他的身材高大,足有六英尺,体格健壮,神态端庄,平时沉默寡言,但是性格火爆,尤其是他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会大发雷霆,难以克制自己。因为这是教授初遇鱼叉手时的描写,因此这只是尼德兰人物特点的冰山一角。写作时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有真实性,同时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我喜欢《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吸引人的剧情,更是因为这本小说的真实性。尼摩船长多次打开“鹦鹉螺号”的盔甲,让阿龙纳克斯教授一行人一览海洋风采。在这部分内容的描写中,作者重点描写了鱼类的名称,形态以及颜色,因此,我们在看书之时,还能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跟是让海洋那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是不是真的遨游过大海,见识了海底深处的景色?大家难免有这样的疑惑,但我要说的是,作者只遨游过书的海洋,见识书的世界。因为作者那广泛的阅读,才让他写出了如此动人的文章。因此,我们也要好好读书,才能达到和作者一样的创作水平。

《海底两万里》一书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阿龙纳科斯教授在海底世界任然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每逢遇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事物,便立即把它记录下来,想要把海底的秘密公之于众,让人们看到可能一生都看不到的事物。尼德兰是一个刚毅而坚强的人,在面对危险时,他从未表现出对事物的害怕。康塞尔是乐于助人的人,在自己的主人遇到危险时,他总是想着要如何帮助主人。

海底世界,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呀。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800字篇10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海底两万里》这是作者凡尔纳的一篇巨著。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袭击。在公众的呼吁下,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海怪”的战舰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探索海底秘密,经历了种种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设法逃走,返回了陆地。

鹦鹉螺号虽然是他虚构出来的一辆潜水艇,但文章中的植物,动物,却又能带给人那么真实的感受。带着我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让我们见识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都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在潜艇未发明之前想象出潜艇的构造,电灯未问世前预料到未来生活,充分把科学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奥秘的深海世界。

没有梦想,没有理想,是不行的。但梦想也不代表着空想,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只有梦想,加上行动,才会有进步,才会成功。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是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环保已刻不容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