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家!您身边的写作助手!请记住我们域名:4218.cn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

范文百科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精选5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山海经观后感,欢迎查阅!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篇1

你们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林海音

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吮吸着手指听绘本。在能搭建成房子和汽车的立体书里,和好朋友玩游戏。还曾经一个人钻到大衣柜里,打着手电偷看系列小画书,半个学期就把眼睛熬成了假性近视。在我看来,能找到本自己喜欢的经典书,就像只嗡嗡振翅飞翔地小蜜蜂,撞上盛开的花朵,一头钻到花心里面,饱饱吮吸着花蜜,满心都是甜蜜和欣喜。

小学二年级时,我正值天马行空、对奇幻世界充满好奇的时候,每天小脑袋中总出现一个个奇幻的想法:颠倒不一样的世界、会飞的鱼。我却正着迷《山海经》。《山海经》与《周易》、《黄帝内经》合称为上古三大奇书,听起来可是非常高大上。记载了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异兽。有佩戴上就不会迷路的迷毂花;有爱喝酒但却能够洞察过去、穿越到前世的狌狌;有同伴死了不会苟活,要么等在原地眼睁睁被猎人抓,要么就一直等下去直到饿死的禺兽;还有用步子当尺子的竖亥;更有无肠国、一目国、巨人国、君子国、毛民国,还有不分男女,以泥土为食物,死了埋后,心不腐烂,过120年就能重新化为人的无启国……等等,一草一木、一鸟一兽、一山一水都有可能成为神仙鬼怪。只想抱着脑袋,想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真的吗?如果世界真的如此存在过,那一定很炫酷吧!不过感觉如果穿越过去也挺危险的。总之,心中也总会涌起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的敬畏,为古人的瑰丽想象力折服呢。

《山海经》还描绘了中华文明的最初样子。“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多么奇妙呢。据说烛阴的光上可以照到幽暗的天门,下可照到九泉之下,是因为它嘴巴里常年有一直蜡烛。它的神力可以与盘古类似。就是生于混沌之中,顶天立地与天地共同成长的盘古。它“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当然还有射日的后羿、补天的女娲、填海的精卫、治水的大禹、“没有头,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的刑天等。这些人能与太阳等自然抗争真了不起,他们不像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等诸神,有一身的小毛病,嫉妒、贪玩、争斗,而是具有勇敢、甘于牺牲、爱与奉献,还有永不妥协的精神。

其实,现在《山海经》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过春节,要贴对联。对联之前就是桃符。为啥要贴桃符呢?因为《山海经·海外经》,“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所以我们请神荼、郁垒来帮我们。我们看电影,《捉妖记》中小萝卜妖可爱小胡巴、《大圣归来》中的反派boss混沌,都是来自《山海经》,“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混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还有《西游降魔篇》中的赤眼猪妖和横公鱼也是来自《山海经》。包括前些阵子上映的外国电影《神奇动物2:格林德沃之罪》中“驺吾”的神奇动物,都是来自《山海经》。

我有一个美丽遐想:《山海经》一点也不比希腊神话逊色,有那么一天,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可以喜欢《山海经》,都能领略它其中的神奇和有趣。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篇2

鲁迅也对阿妈有过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对鲁迅说到长毛。因为他们是为了对抗清政府剃发垂辫的法令,所以都留发不结辫,所以叫长毛。据说所有强盗土匪都在内。阿长说他们都很可怕,有一次长毛进城时,全家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老妈子看家。后来长毛果然进门了,老妈子喊他们大王,长毛们说饿了,便把一个圆圆的东西朝老妈子扔了过来,还有一个辫子,正是门房的头。老妈子立刻面如土色。

鲁迅那时并不怕,觉得和他没关系。阿长又对他说像你这麽小的孩子他们也要抢,要去做小长毛。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抢。

鲁迅对阿长说:“那你都没事了吧,又不小,还不好看。”阿长说:“哪里的话!我们就没有用吗?城外有人来攻时,他们便让脱下裤子,站在城外,外面的大炮就放不进来,再放就炸了。”

慢慢的,这种敬意就淡薄了起来,也许是因为她害死了隐鼠。正准备给隐鼠报仇的时候,一面又渴望着《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绘图,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儿了。大概是鲁迅太过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麽一回事,鲁迅就对他说了。过了十天,阿长告假回来,拿着一包书,高兴的喊:“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翻开一看,果然是《山海经》。阿长又使鲁迅对他产生了新的敬意,隐鼠的事,也过去了。

鲁迅的保姆,阿长,大概已经辞了这人世三十多年了吧,鲁迅仅知道她有一个过继的儿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篇3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了各种怪虫异兽和各种神话传说的中国古代地理书,书中的那些我闻所未闻的怪兽和草木,让我非常着迷。《山海经卷二:西山经》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又西百八十里,日泰器之山。观水出焉,……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见则天下大穰。”意思是:从钟山往西一百八十里,是泰器山。观水从这里发源,水中有很多文鳐鱼,长着鱼的身子和鸟的翅膀,常常在西海和东海游走,在夜间飞行。它的叫声像传说中的一种鸟,一出现天下就会五谷丰登。

虽然《山海经》中的动物大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但有一些记载在生活中还是真实存在的。如《山海经卷一:东山经》中的“……其状如鹗,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日鹦鹉”,这不就是我们在宠物店经常看到的鹦鹉吗!

这部博大精深、被称作千古奇书的著作,其成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公开流传至今又经历了两千年。本书产生的时代并不在洪荒,因为它是文字成熟使用后的作品,文字数量多达3万余字,而且用字简洁准确,基本上都是陈述句,即有什么说什么。《山海经》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被公认为一部奇书。一是因为在3。1万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种神怪异兽。《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二是因为它开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源多姿,形象地反映在书中的插图上。古之为书,有图有文,图文并举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有“流观山海图”的诗句,晋郭璞曾作《山海经》图赞,在给《山海经》作注时又有“图亦作牛形”、“今图作赤鸟”的文字,可知晋代的《山海经》尚有图。而且,在《山海经》的经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动作的记叙,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图的说明。如《大荒东经》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海外西经》:“开明兽……东向立昆仑上”,等等。可惜这些图并没有流传下来。但《山海经》有图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便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关于古代祭天的风俗传统,很有意思。想了解中国古代风俗和文化的同学读一读这本书,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的。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篇4

我看到了在上古时期在那荒凉的常羊山下,断头的刑天再一次举起了大斧与蛮牌,发出一声声不甘的怒吼,再一次向黄帝宣战;我听到了,在一望无垠的苍茫东海上,精卫依旧含着小石头,发出愤怒的啼鸣,渴望填满波涛汹涌的海洋;我感受到了人面马身神和人面牛身神默默守护着莱山。

整本书仿佛是神话中的地理,但作者的书香古风依然浓烈,在短短的却又精悍的传说中,记载了各式各样奇特的国家,千奇百怪的地势地貌,若干历史风云人物,神通广大的神魔妖鬼,还有形色各异的植物、矿产、祭祀、装束、病症、玄学、工艺、历史……

品读着,仿佛喝一杯浓郁的绿茶,第一口往往是苦涩的,但细细品味着却有一丝丝的甘美。古书上奇妙的文字,仿佛是一个个其妙的音符,那看似短小而神秘的音符却奏响那悠扬的乐章。但那悠扬的音乐如今却慢慢的消逝了,即将化作尘埃飘然而去。

我不禁想起网络上泛滥成灾的流行网红小说,在与之对比之下,更显突兀和肤浅模糊,味如嚼蜡,百般无聊。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写道:“精卫衔(xían)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qī),猛志固常在。”从中,我看到了陶渊明对东晋灭亡的十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心疾首。他用刑天和精卫的实例表达当时他对当时乱世的愤怒与悲哀,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矢志靡它的决心,陶渊明写下了这些诗歌来歌以咏志。

千年华夏人,万年仙剑梦。女娲,又是一个从《山海经》中走出的人啊!这个聪慧的女神,捏土造人,炼五色石以补断裂的苍穹,给我留下了太多的遐想。而今似乎是在那迷茫的大雾再次与她再次邂逅,却只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才能道出我的心境。

呵,笑中含泪的怀念,就像一根银针刺入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痒痒的却带有一丝丝的苦痛。

道是《山海经》,却是中国小说的萌芽,将五千年的中华神话文化精华集于寥寥几万字之中。若不是寥寥字迹,哪有红楼一梦?哪有四人西行?哪有三分天下?哪有四闯九州?

山与海,天与地,顿时熠熠生辉。六道轮回,岂止一个“奇”字足矣?

茫茫国学似海洋,《山海经》不过只是沧海一粟。而这一粟,却是韵味在心中回荡。若真是有国学弱水三千,我便只饮这一滴从远古而来的甘露。

山海经读后感700字参考篇5

《山海经》是一本记载了各种怪虫异兽和各种神话传说的中国古代地理书,书中的那些我闻所未闻的怪兽和草木,让我非常着迷。《山海经卷二:西山经》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又西百八十里,日泰器之山。观水出焉,……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见则天下大穰。”意思是:从钟山往西一百八十里,是泰器山。观水从这里发源,水中有很多文鳐鱼,长着鱼的身子和鸟的翅膀,常常在西海和东海游走,在夜间飞行。它的叫声像传说中的一种鸟,一出现天下就会五谷丰登。

虽然《山海经》中的动物大都是现实中没有的,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之中,但有一些记载在生活中还是真实存在的。如《山海经卷一:东山经》中的“……其状如鹗,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日鹦鹉”,这不就是我们在宠物店经常看到的鹦鹉吗!

这部博大精深、被称作千古奇书的著作,其成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公开流传至今又经历了两千年。本书产生的时代并不在洪荒,因为它是文字成熟使用后的作品,文字数量多达3万余字,而且用字简洁准确,基本上都是陈述句,即有什么说什么。《山海经》自战国至汉初成书至今,被公认为一部奇书。一是因为在3.1万字的篇幅里,记载了约40个方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种神怪异兽。《山海经》集地理志、方物志(矿产、动植物)、民族志、民俗志于一身,既是一部巫书,又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二是因为它开中国有图有文的叙事传统的先河,它的奇源多姿,形象地反映在书中的插图上。古之为书,有图有文,图文并举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一千五百多年前,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有“流观山海图”的诗句,晋郭璞曾作《山海经》图赞,在给《山海经》作注时又有“图亦作牛形”、“今图作赤鸟”的文字,可知晋代的《山海经》尚有图。而且,在《山海经》的经文中,一些表示方位、人物动作的记叙,明显可以看出是对图的说明。如《大荒东经》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海外西经》:“开明兽……东向立昆仑上”,等等。可惜这些图并没有流传下来。但《山海经》有图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或其中一些主要部分)是一部据图为文(先有图后有文)的书,古图佚失了,文字却流传了下来,这便是我们所见到的《山海经》。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关于古代祭天的风俗传统,很有意思。想了解中国古代风俗和文化的同学读一读这本书,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乐趣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