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那水那人
故乡的街巷分后街、正街和河街。除正街外,都与水结缘。后街有长长的后湖及大小湖塘。湖塘水面搭着各式各样的石板桥和木桥。人蹲在桥面,垂手就是水。小街的女人们嫌外河船只多,河坡陡,搓衣摆衫不顺当,大都喜欢来桥面洗衣服。女人们蹲在桥面上,旁边的木桶和篓里装着衣被,劈劈啪啪的棒槌声震得山响。每到这种时候,孩子们便吹着自制的柳叶哨,唱着自编的歌,在女人们互相嘻笑对方男人的嗔骂声中,栽跟斗、叠罗汉、掏鸟窝、摘野莓,快活极啦。天旱的日子,小溪已经干涸,桥下只有湿软的牛蹄窝里麻混的水。这时节,女人们只能去外河搓洗衫巾了,可孩子们照例来这儿玩。他们将桥面当凉席,一个个仰头朝上躺着看天上的流云,学林中的鸟叫,有时翻身过来用小石子打水窝里的泥鳅和水蛇。玩累了,便谁也不说话,静静地躺着,竖起耳朵听乡路上的各种声音,有歌谣、、木轮车、吆喝声、牛叫、狗吠、鹅鸭的咕咕嘎嘎,这些声音混在一起,象天边传来似的,好听极了。后街的去处成了孩子们童年的乐土。故乡的河街是傍着澧水河依势筑建的。木质屋宇有着各式各样的吊脚楼,长短粗细不一的吊脚楼柱子浸在水里,盈盈荡荡,晃人眼目,一如湘西凤凰沱江的吊脚楼。平日里,河里泊着各式各样的船,岩帮子、驳划子、板划子、乌冈子、小驳佬、以及从麻阳、保靖、沅陵等县顺水开过来的阔头尖尾船,以及从四川开过来的柏木古桅船。水上船家的禁忌是很多的。譬如说姓氏吧,这姓陈的,因忌沉,要叫“泡”;姓龙的,因怕亵渎龙之神威,得叫“溜”;姓杜的呢,暗合了“倒”、“斗”和“堵”的谐音,要叫“顺”了。小街和水有缘,和船老板极和顺,在姓氏叫法上从不犯忌,一律照水上人家的讳称,很得船家欢心,十分合得来。
河街人做买卖者居多,大都找船家主顾。白日里,只等船一靠岸,那挽着竹蓝的大姑娘;叫卖甜萝卜的老汉;卖香稣麻花馓和糖滚糯米团子的大嫂们,便一涌而上纷纷挤上跳板上得船去,且一个个笑盈盈地和船家亲热打招呼。这些船老板照例会一边高声大嗓地说笑应话,一边下风篷绾缆绳。这时节,各船家的内老板娘子,会喜滋滋地从后舱跨船舷上来买各种吃食。这买来的吃食,多是给一些用布绳捆住腰间系在舵杠上的小孩们享用的。船家自己呢,则是卸完货收拾停当后,再上岸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这时节,若遇船上装的是红枣、李子、生姜和辣椒之类,那船老板会十分客气地抓上一点点送与小街的买卖人,这必是有一番推谢的。于是,河岸边又少不得会荡起一片朴拙憨直的笑声了。